專利名稱:一種節能炒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炒鍋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節能炒鍋。
背景技術:
現有的炒鍋其鍋蓋和鍋體之間一般都缺少密封裝置,在使用時不能很好的起到保溫密封的作用。這種缺陷一方面降低了能源的利用率,一方面也限制了炒鍋的使用范圍。使炒鍋僅限于炒而不適宜于煮、燉等方面,這大大限制了炒鍋的實用性。
實用新型內容(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節能炒鍋。(二)技術方案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節能炒鍋,包括鍋蓋、鍋體、減壓閥和密封圈,所述減壓閥安裝在所述鍋蓋上,所述鍋體邊緣設有密封臺階,所述密封圈安裝在所述鍋蓋上與密封臺階相對應的位置,所述密封圈包括兩層橡膠圈,所述兩層橡膠圈成一銳角。進一步,所述減壓閥包括閥芯和閥殼,所述閥殼上設有閥芯孔,所述閥芯安裝在所述閥芯孔內,所述閥芯為一端粗一端細,所述閥芯孔的直徑小于所述閥芯粗的一端,大于所述閥芯細的一端,所述閥芯細的一端設有凸環。進一步,所述密封臺階上還設有摳槽。
(三)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節能炒鍋安全節能適用于炒、煎、煮、燉,一物多用,實用性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節能炒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節能炒鍋的減壓閥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節能炒鍋的密封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節能炒鍋的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鍋蓋1、鍋體5、減壓閥2和密封圈3,所述減壓閥2安裝在所述鍋蓋 上,所述鍋體5邊緣設有密封臺階4,所述密封圈3安裝在所述鍋蓋I上與密封臺階4相對應的位置。所述密封臺階上還設有摳槽。該摳槽的設置使整個鍋衛生易清洗,且明火時塵埃不易進入鍋中,大大增加了本實用新型的衛生性。如圖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節能炒鍋當中的減壓閥,所述減壓閥2包括閥芯22和閥殼21,所述閥殼21上設有閥芯孔,所述閥芯22安裝在所述閥芯孔內,所述閥芯22為一端粗一端細,所述閥芯孔的直徑小于所述閥芯22粗的一端,大于所述閥芯22細的一端,所述閥芯22細的一端設有凸環23用于防止閥芯22從閥芯孔中脫落。在實際生產當中為了美觀便于清洗在閥芯22粗的一段還設有小帽24。如圖3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節能炒鍋中密封圈的剖視圖,所述密封圈3包括兩層橡膠圈31和安裝位32,所述兩層橡膠圈31成一銳角,所述鍋蓋I的邊沿安裝在所述安裝位32上。此外在密封圈3的外圍還設有一剛性圈,套在密封圈3上使密封圈3和鍋蓋I緊緊結合不易脫落。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安全節能適用于炒、煎、煮、燉,一物多用,實用性好。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節能炒鍋,其特征在于,包括鍋蓋(I)、鍋體(5)、減壓閥(2)和密封圈(3);所述減壓閥(2 )安裝在所述鍋蓋(I)上,所述鍋體(5 )邊緣設有密封臺階(4 ),所述密封圈(3 )安裝在所述鍋蓋(I)上與密封臺階(4)相對應的位置;所述密封圈(3)包括兩層橡膠圈(31),所述兩層橡膠圈(31)成一銳角。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減壓閥(2)包括閥芯(22)和閥殼(21);所述閥殼(21)上設有閥芯孔,所述閥芯(22 )安裝在所述閥芯孔內;所述閥芯(22 )為一端粗一端細,所述閥芯孔的直徑小于所述閥芯(22)粗的一端,大于所述閥芯(22)細的一端;所述閥芯(22)細的一端設有凸環(23),用于防止閥芯(22)從閥芯孔中脫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炒 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臺階(4)上還設有摳槽(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節能炒鍋,包括鍋蓋、鍋體、減壓閥和密封圈,所述減壓閥安裝在所述鍋蓋上,所述鍋體邊緣設有密封臺階,所述密封圈安裝在所述鍋蓋上與密封臺階相對應的位置,所述密封圈包括兩層橡膠圈,所述兩層橡膠圈成一銳角。本實用新型節能炒鍋安全節能適用于炒、煎、煮、燉,一物多用,實用性好。
文檔編號A47J27/08GK203153406SQ201320146828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7日
發明者應杏玉 申請人:應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