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結垢電水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開了一種防結垢電水壺,屬于廚房小家電領域,解決了現有電水壺底部易結垢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電水壺包括壺體和設于所述壺體底部的加熱裝置,所述壺體的受熱底壁上方設有遮擋板,所述遮擋板與受熱底壁之間形成加熱間隙。
【專利說明】一種防結垢電水壺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水壺,尤其是一種防垢功能的電水壺。[0003]【【背景技術】】
[0004]電水壺的水在高溫煮沸的情況下會產生大量的水垢,水垢在重力作用下沉積在電水壺底部,隨著時間的延長,這些沉積的水垢逐漸硬化、膠結成硬垢,特別是在水質較硬的地區,這種情況更為明顯。硬垢的導熱性很差,會降低電水壺的加熱效率,從而浪費電力,其次,硬垢還會妨礙電水壺的正常工作,例如發生水未燒開已經過熱保護的情況,另外水垢的積累還容易使發熱絲過熱而燒壞,影響電水壺的壽命。
[0005]目前,針對電水壺結垢的解決方案已有被提出,比如采用磁化、吸附、過濾等手段預防或去除水壺中產生的水垢,還有在電水壺中添加涂層的方法,主要目的是使水垢易清洗。但上述方案結構復雜、實施成本較高。為了延長電水壺的壽命,減少水垢對電水壺正常工作的影響,需要一種更為有效的方法,盡可能減少水垢在電水壺底部的沉積。
[0006]【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一種防結垢電水壺,能有效防止水垢在電水壺底部沉積,延長電水壺使用壽命。
[0008]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結垢電水壺,包括壺體和設于所述壺體底部的加熱裝置,所述壺體的受熱底壁上方設有遮擋板,所述遮擋板與受熱底壁之間形成加熱間隙。
[0009]進一步的,所述遮擋板與壺體的受熱底壁之間設有承托遮擋板的支承結構。
[0010]進一步的,所述支承結構包括遮擋板邊緣折彎形成的支腳。
[0011]進一步的,所述支承結構包括分布遮擋板底面上的凸起,凸起下端抵接受熱底壁;或者所述支承結構包括分布在受熱底壁上的凸起,凸起上端頂接遮擋板底面。
[0012]進一步的,所述壺體的受熱底壁具有凹陷部,所述支承結構為形成在凹陷部周圍的臺階,所述遮擋板自由放置在臺階上并與凹陷部的底面之間形成所述的加熱間隙。
[0013]進一步的,所述遮擋板與壺體的受熱底壁之間分布有若干彈性體,在電水壺加熱過程中,所述遮擋板產生的振動帶動彈性體撞擊受熱底壁。
[0014]進一步的,所述遮擋板具有向上的導流凸起部,導流凸起部的頂端設有開口。
[0015]進一步的,所述導流凸起部的開口處設有過濾網。
[0016]進一步的,所述遮擋板的邊緣設有減震墊。
[0017]進一步的,所述遮擋板上設有提手。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9]本實用新型在電水壺的受熱底壁上方設置遮擋板,遮擋板與受熱底壁之間形成加熱間隙。在燒水過程中,水中形成的水垢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落入水壺底部,由于設置了遮擋板,能使沉降的水垢落在遮擋板上,減少了水垢在壺底受熱底壁上的累積。同時,遮擋板與受熱底壁之間形成的加熱間隙很小,受熱后加熱間隙中的水很容易汽化產生大量氣泡,氣泡向上推抵遮擋板,使得遮擋板產生振動效果,減輕遮擋板附近水垢的沉積程度,有效防止了水垢在電水壺底部沉積,方便電水壺的清洗。遮擋板的實施方案簡單、成本低,且具有很高的通用性,由于遮擋板與電水壺是分體的,遮擋板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可以很方便地取出清洗或者更換,不影響電水壺的正常使用。
[0020]另外,本實用新型在遮擋板與壺體的受熱底壁之間設置了若干彈性體,遮擋板產生的振動效果可以通過彈性體傳遞到受熱底壁上,通過彈性體不斷撞擊受熱底壁,使受熱底壁上原有的結垢脫離,達到除垢的目的。
[0021]本實用新型的這些特點和優點將會在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附圖中詳細的揭露。
[0022]【【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24]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電水壺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5]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電水壺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6]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電水壺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7]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電水壺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8]圖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五電水壺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9]圖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六電水壺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30]【【具體實施方式】】
[0031]本實用新型提出一 種防結垢電水壺,包括壺體和設于壺體底部的加熱裝置,壺體的受熱底壁上方設有遮擋板,遮擋板與受熱底壁之間形成加熱間隙,一般加熱間隙中的液體層很薄,受熱很容易汽化,產生大量氣泡,氣泡向上推抵遮擋板,使得遮擋板產生振動效果,減輕遮擋板附近水垢的沉積程度,有效防止了水垢在電水壺底部沉積。
[0032]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解釋和說明,但下述實施例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實施方式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33]實施例一:
[0034]參照圖1,本實施例的防結垢電水壺,包括壺體I和壺體I底部的加熱裝置,通常的:壺體I具有外殼11和內膽12,加熱裝置設置于內膽12的底壁上,加熱裝置通電后,通過內膽12的熱傳導加熱壺中液體,在內膽12的受熱底壁10上方設有遮擋板2,遮擋板2與受熱底壁10之間形成加熱間隙4。本實施例的遮擋板2為圓形不銹鋼薄板,其直徑略小于內膽12的內徑。
[0035]具體實施時:在遮擋板2與壺體I的受熱底壁10之間設置承托遮擋板2的支承結構,方便定位遮擋板,以便形成加熱間隙,本實施例是將遮擋板2邊緣折彎形成支腳21,通過支腳21支撐遮擋板2。在燒水過程中,水中形成的水垢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落入水壺底部,由于設置了遮擋板2,能使沉降的水垢落在遮擋板2上,減少了水垢在壺底受熱底壁10上的累積。同時,遮擋板2與受熱底壁10之間形成的加熱間隙4很小,受熱后加熱間隙4中的水很容易汽化產生大量氣泡,氣泡向上推抵遮擋板2,使得遮擋板2產生振動效果,減輕遮擋板2附近水垢的沉積程度,有效防止了水垢在電水壺底部沉積,方便電水壺的清洗。
[0036]由于遮擋板2與電水壺的內膽12是分體的,遮擋板2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可以很方便地取出清洗或者更換,不影響電水壺的正常使用;為方便遮擋板2取放,本實施例還在遮擋板2中心設置一提手20。
[0037]本實施例的加熱裝置為布置在受熱底壁10下方的電熱絲3,當然,也可以是現有現有技術中與內壁底壁復合的電熱盤。
[0038]實施例二:
[0039]參照圖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本實施例承托遮擋板2的支承結構是分布遮擋板2底面上的凸起,凸起下端抵接受熱底壁10。本實施例的凸起為在靠近遮擋板2邊緣的部位沖壓出的環形臺階22,當然,環形臺階22只是凸起的一種優選方案,凸起還可以是斷續分布的凸臺等結構。
[0040]除了在遮擋板上設置凸起外,本實施例的凸起還可以設置在受熱底壁上,凸起上端頂接遮擋板底面,具體方案不再贅述。
[0041]由于遮擋板在電水壺工作時會產生振動,為了防止遮擋板振動時觸碰壺體內壁產生噪音,本實施例還在遮擋板2的邊緣設置硅膠制成的減震墊23,起到緩沖作用,降低噪音,同時減少遮擋板對壺體內壁的磨損。
[0042]實施例三:
[0043]參照圖3,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本實施例電水壺的受熱底壁10上通過沖壓或者其他機械加工方式形成一凹陷部13,凹陷部13周圍形成的臺階131作為支承結構來承托遮擋板2,遮擋板2自由放置在臺階131上并與凹陷部13的底面之間形成加熱間隙4,同樣能達到防止受熱底壁10結垢的目的。另外,所述凹陷部13的底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0044]本實施例遮擋板的其他改進結構可參照實施例一或實施例二。
[0045]實施例四:
[0046]參照圖4,本實施例的防結垢電水壺,包括壺體I和壺體I底部的加熱裝置,壺體I具有外殼11和內膽12,加熱裝置設置于內膽12的底壁上,加熱裝置通電后,通過內膽12的熱傳導加熱壺中液體,在內膽12的受熱底壁10上方設有遮擋板2,遮擋板2與受熱底壁10之間形成加熱間隙4,遮擋板2與壺體I的受熱底壁10之間分布有若干彈性體5,在電水壺加熱過程中,遮擋板2產生的振動帶動彈性體5撞擊受熱底壁10。彈性體5通常采用橡膠制成的彈性球體,可以減小撞擊產生的噪音;一方面,分布的彈性體5可以作為支承結構用來承托遮擋板2,另一方面,遮擋板2產生的振動效果可以通過彈性體5傳遞到受熱底壁10上,通過彈性體不斷撞擊受熱底壁10,使受熱底壁10上原有的結垢脫離,達到除垢的目的。
[0047]本實施例的彈性體可以單獨支撐遮擋板,也可以配合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支承結構共同支撐遮擋板。
[0048]實施例五:
[0049]參照圖5,本實施例在遮擋板2上還設置有向上的導流凸起部24,導流凸起部24的頂端設有241。導流凸起部24從遮擋板2中部向上凸起,形成類似喇叭狀的凸臺。電水壺燒水過程中,遮擋板2與內膽12受熱底壁10之間的水溫較高,這部分高溫水從導流凸起部24的開口 241涌出并上升,上部的水向下流動,整個加熱過程中,導流凸起部24的曲面引導上述水流運動,形成循環流動,這樣,減少水垢在受熱底壁10上的沉積,在加熱停止時,水垢基本都沉積在遮擋板2上。
[0050]另外,本實施例還在導流凸起部24的開口 241處設有過濾網5,通過過濾網5的過濾作用可進一步防止水垢從開口 241處沉落到受熱底壁10上。
[0051 ] 可以理解,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在上述任意一個實施例的基礎進行實施。
[0052]實施例六:
[0053]參照圖6,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五的不同之處在于:導流凸起部24從遮擋板2中部向上凸起,形成錐臺狀的凸臺,遮擋板2邊緣形成翻邊25可作為支承結構來承托遮擋板2。本實施例在防結垢的基礎上同時也具備實施例五的技術效果。
[0054]本實用新型主要是針對電水壺的受熱底壁易結垢的問題,因而采用上述若干實施例來解決該技術問題,達到了防止水垢在電水壺底部沉積,延長電水壺使用壽命的目的。但水垢除了對電水壺正常工作有影響外,對人體同樣會產生危害,因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以結合現有的磁化、過濾等裝置,減少水垢的生成,并防止水垢在電水壺底部沉積。
[0055]通過上述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已經被完全有效的達到了。熟悉該項技藝的人士應該明白本實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圖和上面【具體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內容。任何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功能和結構原理的修改都將包括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防結垢電水壺,包括壺體和設于所述壺體底部的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壺體的受熱底壁上方設有遮擋板,所述遮擋板與受熱底壁之間形成加熱間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結垢電水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擋板與壺體的受熱底壁之間設有承托遮擋板的支承結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結垢電水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結構包括遮擋板邊緣折彎形成的支腳。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結垢電水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結構包括分布遮擋板底面上的凸起;或者所述支承結構包括分布在受熱底壁上的凸起。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結垢電水壺,其特征在于:所述壺體的受熱底壁具有凹陷部,所述支承結構為形成在凹陷部周圍的臺階,所述遮擋板自由放置在臺階上并與凹陷部的底面之間形成所述的加熱間隙。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防結垢電水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擋板與壺體的受熱底壁之間分布有若干彈性體,在電水壺加熱過程中,所述遮擋板產生的振動帶動彈性體撞擊受熱底壁。
7.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防結垢電水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擋板具有向上的導流凸起部,導流凸起部的頂端設有開口。
8.如權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種防結垢電水壺,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凸起部的開口處設有過濾網。
9.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防結垢電水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擋板的邊緣設有減震墊。
10.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防結垢電水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擋板上設有提手。
【文檔編號】A47J27/21GK203447090SQ201320395148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4日
【發明者】朱澤春, 魏云杰, 支鵬龍 申請人:九陽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