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受涼的嬰童被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止受涼的嬰童被,包括固定在床上的固定件和第一蓋被,所述第一蓋被的兩邊通過松緊帶與固定件連接;所述固定件為固定帶,固定帶固定在床上,所述第一蓋被一頭的中間設有凹部,在凹部的兩側對稱設有階梯狀的搭肩。此凹部能起到防止嬰童窒息的作用,階梯狀搭肩能防止嬰童肩背手臂受涼的作用,本實用新型利用松緊帶將蓋被更加方便地固定在床上,可以使蓋被始終蓋在嬰童的身上,不會因外力離開嬰童的身體,不影響嬰童在蓋被內活動,起到防止嬰童蹬被子的作用。較好地解決了嬰童睡覺時打被子、出汗引起感冒發燒的問題。
【專利說明】防止受涼的嬰童被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床上用品,具體涉及一種防止受涼的嬰童被。
【背景技術】
[0002]嬰童睡覺打被子引起感冒發燒令父母頭痛不已,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父母只能犧牲自己的休息,時刻保持高度的警覺,只要小孩出現任何動靜都要隨時觀察是否打被子,并起床給孩子蓋被子,天天如此,嚴重影響了父母的睡眠、健康和白天的工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人曾提出了一種防止受涼的兒童被,該被在使用過程中仍有使用不方便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做進一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更方便的防止受涼的嬰童被。
[0004]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防止受涼的嬰童被,包括固定在床上的固定件和第一蓋被,所述第一蓋被的兩邊通過松緊帶與固定件連接;所述固定件為固定帶,固定帶固定在床上,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蓋被一頭的中間設有凹部,在凹部的兩側對稱設有階梯狀的搭肩。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種防止受涼的嬰童被,包括固定在床上的固定件和第一蓋被,所述第一蓋被的兩邊通過松緊帶與固定件連接;所述固定件為床單,床單通過的背部設置的固定帶固定在床上,床單設有夾層,夾層上設有穿孔和釘在背面的固定扣,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蓋被一頭的中間設有凹部,在凹部的兩側對稱設有階梯狀的搭肩。
[0007]所述固定帶上設有穿孔和釘在背面和正面的固定扣。
[0008]所述固定帶兩端設有尼龍粘扣或固定扣或系帶,并通過該尼龍粘扣或固定扣或系帶和固定在床上的連接環活動連接。
[0009]還包括尺寸小于第一蓋被的第二蓋被,所述第二蓋被的上部對稱設有伸手孔,伸手孔之間設有起固定作用的固定部件,所述第二蓋被通過松緊帶穿過固定帶上穿孔固定于所述固定帶背面的固定扣上;所述第二蓋被上還設有固定于所述固定帶正面的固定扣上的松緊帶。
[0010]在所述第二蓋被里面,所述穿過固定帶上穿孔固定于固定帶背面的固定扣上的松緊帶位于伸手孔下面為胸部松緊帶,胸部松緊帶一端的一部分拉伸后與第二蓋被縫制在一起形成蓋被的松緊部分。
[0011]本實用新型是在本人發明的防止受涼兒童被的基礎上的改進,使嬰童能更方便使用。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一蓋被能起到防止嬰童窒息和胸、背和手臂受涼的作用,第一蓋被上的松緊帶更方便固定。本實用新型是根據嬰童睡覺時身體發熱流汗.側身.翻身.登腳,打滾,撥手等一系列打被子的習慣結合嬰童人體的力學原理及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些自然現象,考慮到嬰童安全性及身體在不受到壓抑地情況下能夠自我發揮.經過多年的觀察和摸索及無數次地研究和改進才完成。本實用新型利用松緊帶將蓋被更加方便地固定在床上,可以使蓋被始終蓋在嬰童的身上,不會因外力離開嬰童的身體,不影響嬰童在蓋被內活動,起到防止嬰童蹬被子的作用。由于蓋被四周都能散熱,所以在嬰童睡覺流汗側身時容易散熱而又不至著涼,防止嬰童受涼感冒。睡眠中,如果嬰童發熱出汗,可以側身,這樣蓋被被人體撐起形成通風空間起到散熱作用,也可以將雙手臂放到被子外面,當嬰童側身時蓋被又能及時將身體蓋住,第二蓋被上的伸手孔能防止孩子沖出第二蓋被和跌落下床的作用。避免因出汗,受涼引起感冒發燒。較好地解決了嬰童睡覺時打被子、出汗引起感冒發燒的問題。
[0012]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圖1的俯視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結構的示意圖。
[0018]圖6是圖5的俯視圖。
[0019]圖7、圖8分別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20]圖9、圖10分別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二蓋被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11、圖12分別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一蓋被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實施例1
[0023]見圖1、圖2,防止受涼的嬰童被,包括固定件和第一蓋被4,第一蓋被4的大小以適合秋冬季遮蓋嬰童的身體為宜,固定件為一條固定帶2,固定帶2的正面兩側設有固定扣2 ’,固定帶2的兩端部設有尼龍粘扣(或固定扣或系帶等)201,在床A的席夢思或棕墊I上設有帶連接環202的固定帶203,或者在床A上排骨架上或排骨架兩邊的鋼架Al上面通過尼龍粘扣(或固定扣或系帶等)設有帶連接環202的固定帶203,固定帶2通過其上的尼龍粘扣(或固定扣或系帶等)201和固定帶203上的連接環202活動連接,將固定帶2固定在床A的席夢思或棕墊I上,這樣更方便拆卸洗滌;第一蓋被4 一頭的中間設有凹部402,在凹部402的兩側對稱設有階梯狀的搭肩403、404,第一蓋被4上兩邊對稱設有松緊帶401與固定帶2上的固定扣2'連接固定在固定帶2上。
[0024]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第一蓋被4蓋在兒童身上,兒童頭部位于凹部402內,搭肩403搭在兒童的肩部,將松緊帶401固定在固定帶2'上,兒童睡覺發生打被子的情況,第一蓋被4在松緊帶401的作用下會復原始終蓋在兒童身上,防止兒童受涼感冒。
[0025]實施例2
[0026]見圖3、防止受涼的嬰童被,包括固定件和第二蓋被3,固定件為固定在床上的固定帶2,第二蓋被3的大小以適合天熱時遮蓋兒童的上身為宜,第二蓋被3的上部對稱設有伸手孔303,伸手孔303之間設有起固定作用的固定部件如尼龍粘扣(或固定扣或系帶等)304,第二蓋被3里面的兩邊設有帶固定扣的松緊帶301,第二蓋被3通過松緊帶301穿過穿孔204固定于所述固定帶2背面的固定扣205上(參見圖9)。
[0027]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松緊帶301從固定帶2上的穿孔204穿過并固定于固定帶背面固定扣205上將第二蓋被3與固定帶2連接。兒童睡覺時進入蓋被內,使蓋被在身體的上身部位,雙手胳膊放入伸手孔303內,從背面扣好尼龍粘扣304將兩個伸手孔303固定,第二蓋被3適合夏季使用,可根據氣溫變化在蓋被上面自行增減蓋單。
[0028]實施例3
[0029]見圖4,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固定件為床單2,床單2背面設有固定帶a,固定帶a的兩端部通過尼龍粘扣(或固定扣或系帶等)201與設置在床的席夢思或棕墊I上的固定帶203上的連接環202連接(或者與設置在床上排骨架上或排骨架兩邊的鋼架上面的固定帶203上的連接環202連接)固定在床的席夢思或棕墊I上,床單上對稱設有夾層206,夾層206上對稱間隔設有穿孔204,夾層206的背面設有固定扣205 ;夾層206正面對稱設有固定扣或暗扣207第二蓋被3上的松緊帶301可穿過穿孔204固定于固定扣205上。
[0030]實施例4
[0031]見圖5、圖6,本實施例3除包括固定件2和較小的第二蓋被3外,還包括第一蓋被4,第一蓋被4的尺寸大于第二蓋被3以能遮蓋嬰童的全部身體為宜,適合天冷時使用;第一蓋被4背面的兩邊設有松緊扣401,所述固定件2為三根固定帶2a、2b、2c,固定帶2a、2b、2c的兩端設用于固定在床上的尼龍粘扣(或鎖扣或系帶)201 ;固定帶2a上面對稱靠邊設有固定扣或暗扣2al ;固定帶2b上靠中間對稱設有穿孔2b4,背面間隔設有固定扣(或暗扣)2b3,正面靠邊對稱設有固定扣2b2和2bl ;固定帶2c上靠邊對稱設有穿孔2c3和背面設有的固定扣2c2及正面對稱設有的固定扣2cl ;第一蓋被4 一頭中間設有凹部402,在凹部402的兩側對稱設有階梯狀的搭肩403、404 (參見圖11、12),松緊帶305、306和松緊帶401分別設于第二蓋被3和第一蓋被4的內面且離開蓋被的邊緣。
[0032]使用時,將三根固定帶2a、2b、2c成間隔布置在床A的席夢思上或棕墊I上,通過尼龍粘扣(或鎖扣或系帶)201與設置在床A上排骨架上或排骨架兩邊的鋼架Al上面的固定帶203上的連接環202連接;天熱時使用第二蓋被3和固定帶2b、2c,如圖7所示,可將第二蓋被3上的松緊帶301、306分別穿過穿孔2b4、2c3分別固定在固定扣2b3、2c2上,松緊帶305直接扣在固定扣2b2上面;天冷時加上第一蓋被4,如圖8所示,可將第一蓋被4上的松緊帶401直接扣在固定帶2a、2b、2c上的固定扣或暗扣2al、2bl、2cl上面固定,或者扣在固定帶2a、2b上的固定扣或暗扣2al、2bl上面固定。
[0033]也可以只設兩根固定帶2b、2c,用于固定第二蓋被3和第一蓋被4的上、中部或者是中下部。
[0034]春、秋兩季用第一蓋被加第二蓋被即可,如果溫差變化大可自行在第一蓋被4上面根據嬰童體溫增減蓋單和被子、冬季須在第一蓋被4上面根據天氣變化和嬰童體溫增減蓋單和被子。
[0035]實施例5
[0036]第二蓋被3的結構如圖9、圖10所示,其中圖9所示是春、夏季適用的第二蓋被3,在穿過固定帶2或夾層206上的穿孔204固定于固定帶2或夾層206背面的固定扣205上的松緊帶301位于伸手孔303下面為胸部松緊帶,胸部松緊帶一端的一部分拉伸后與第二蓋被3縫制在一起形成蓋被的松緊部分302 ;第二蓋被3的松緊部分302可以和松緊帶301 一起松縮,第二蓋被3的上邊部分設有伸手孔303,伸手孔303背面設有一條起固定作用的尼龍粘扣或固定扣或系帶304 ;圖10所示是秋冬季適用的第二蓋被3,其里面的松緊帶305,306能起到更好的保護嬰童不踢被子和不跌落下床的作用。
[0037]使用時,可將圖9所示第二蓋被3上的松緊帶301穿過固定帶2上面穿孔204到背面固定扣205上面固定(參見圖3),將嬰童雙手放入伸手孔303從背面固定好尼龍粘扣或固定扣或系帶304即可;圖10所示第二蓋被3上的松緊帶301、306穿過固定帶2b、2c上的穿孔2b4、2c3固定于背面固定扣2b3、2c2上固定,第二蓋被3上的松緊扣305直接扣在固定帶2b上的固定扣2b2上面固定(參見圖6、7)。
[0038]實施例6
[0039]見圖11、圖12,本實施例中圖11所示為嬰童春、夏季使用的第一蓋被4,它主要起到保護嬰童的中上部位,第一蓋被4的松緊帶401直接扣在固定帶2a、2b上的固定扣2al、2bI或者是固定帶2b、2c上的固定扣2bl、2cl上面。第一蓋被4 一頭中間設有圓弧形凹部402,在凹部402的兩側對稱設有圓弧過渡的階梯狀的搭肩403、404,第一蓋被4里面的兩側設有松緊帶401 ;中間凹孔402將固定帶2a、2b的距離放松后適宜于夏季天熱時嬰童側身時手能舒適的放到被子外面,搭肩403、404能起到保護嬰童的背部和胸部的作用。圖12所示為嬰童秋冬季使用的第一蓋被4,第一蓋被4的凹部402為梯形,凹部402兩側的搭肩403、404為鈍角過渡的階梯狀,第一蓋被4的凹部402將固定帶2a、2b、2c的距離調整后204又能起到防止嬰童窒息的作用,第一蓋被4上面搭肩403在松緊帶401的作用下能起到秋、冬季蓋住嬰童肩部的作用;第一蓋被4上面搭肩404在松緊帶401的作用下能起到秋冬季蓋住嬰童手臂的作用;第一蓋被4上面的松緊帶401可直接扣在固定帶2a、2b、2c上的固定扣2al、2bl、2cl上面固定(參見圖8)。
[0040]第一蓋被和第二蓋被在秋、冬季同時使用,當嬰童發熱、出汗時,可將手臂伸放到被子外面,當嬰童側身時被子又能將身體蓋上,第一蓋被伸手孔能起到防止嬰童跌落下床和身體沖出第二蓋被的作用,較好地解決了嬰童睡覺時踢被子和跌落下床、出汗、受涼而引起的感冒、發燒生病的問題。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止受涼的嬰童被,包括固定在床上的固定件和第一蓋被,所述第一蓋被的兩邊通過松緊帶與固定件連接;所述固定件為固定帶,固定帶固定在床上,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蓋被一頭的中間設有凹部,在凹部的兩側對稱設有階梯狀的搭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受涼的嬰童被,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帶上設有穿孔和釘在背面和正面的固定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受涼的嬰童被,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帶兩端設有尼龍粘扣或固定扣或系帶,并通過該尼龍粘扣或固定扣或系帶和固定在床上的連接環活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受涼的嬰童被,其特征是還包括尺寸小于第一蓋被的第二蓋被,所述第二蓋被的上部對稱設有伸手孔,伸手孔之間設有起固定作用的固定部件,所述第二蓋被通過松緊帶穿過固定帶上穿孔固定于所述固定帶背面的固定扣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受涼的嬰童被,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二蓋被里面,所述穿過固定帶上穿孔固定于固定帶背面的固定扣上的松緊帶位于伸手孔下面為胸部松緊帶,胸部松緊帶一端的一部分拉伸后與第二蓋被縫制在一起形成蓋被的松緊部分。
6.一種防止受涼的嬰童被,包括固定在床上的固定件和第一蓋被,所述第一蓋被的兩邊通過松緊帶與固定件連接;所述固定件為床單,床單通過的背部設置的固定帶固定在床上,床單設有夾層,夾層上設有穿孔和釘在背面的固定扣,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蓋被一頭的中間設有凹部,在凹部的兩側對稱設有階梯狀的搭肩。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受涼的嬰童被,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帶上設有穿孔和釘在背面和正面的固定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受涼的嬰童被,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帶兩端設有尼龍粘扣或固定扣或系帶,并通過該尼龍粘扣或固定扣或系帶和固定在床上的連接環活動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防止受涼的嬰童被,其特征是還包括尺寸小于第一蓋被的第二蓋被,所述第二蓋被的上部對稱設有伸手孔,伸手孔之間設有起固定作用的固定部件,所述第二蓋被通過松緊帶穿過固定帶上穿孔固定于所述固定帶背面的固定扣上;所述第二蓋被上還設有固定于所述固定帶正面的固定扣上的松緊帶。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防止受涼的嬰童被,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二蓋被里面,所述穿過固定帶上穿孔固定于固定帶背面的固定扣上的松緊帶位于伸手孔下面為胸部松緊帶,胸部松緊帶一端的一部分拉伸后與第二蓋被縫制在一起形成蓋被的松緊部分。
【文檔編號】A47G9/00GK203388602SQ201320398217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5日
【發明者】徐熙茗 申請人:徐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