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靜態羽絨冬被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床上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雙層靜態羽絨冬被。它解決了現有設計不合理和保暖性差等技術問題。本雙層靜態羽絨冬被包括具有填充腔的被體,在被體內設有橫向水平設置且能將所述的填充腔分隔成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的分隔層,在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內分別填充有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包括絮狀和/或片狀填料、以及混合絮片中的任意一種。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設計更合理,結構更簡單,在冬天使用時,能保證非常好的保暖及舒適性,另外,其易于制造,不僅成本低,而且也符合人們的使用要求。
【專利說明】雙層靜態羽絨冬被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床上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雙層靜態羽絨冬被。
【背景技術】
[0002]被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床上用品,被子可以用作睡眠時保持溫暖,被子通常由被套或者被單包著棉絮、羽絨、蠶絲、人造纖維等填充物而成,而隨著人們需求標準的不斷更新,對被子特別是其內填充物的要求也日益增高;目前市場上普遍使用的冬天被子,其內填充物種類多樣,但保暖性、舒適性好的被子相對成本較高。為此,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尋求在最大限度實現被子保暖、舒適、實用的同時降低被子的成本。
[0003]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羽絨被[申請號:CN02258196.0],有被面和被里,其特征是:在被里和被面所圍空腔內有將其分隔為多個獨立空腔的立襯,立襯中充有羽絨,在被里和被面相連接的邊緣處有邊條;此外,中國專利文獻還公開了一種復合型羽絨被[申請號:02219544.0],有被面和被里,其特征在于:被里和被面中的一個為布面,另一個為絨、毛面,布面一側的空腔內充填有絨、絮;另外,還有人發明了一種新型羽絨被[申請號:94209881.1],它主要由羽絨層和外套組成,其特征在于羽絨層的外表面上還設置有一具有連帶性、粘附性和蓬松性的長纖維層;
[0004]上述的幾種方案盡管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被子的實用性,但是,這幾種方案還至少存在以下缺陷:設計不合理,特別是填充物的用料和結構較為復雜,存在生產成本較高和保暖及舒適性差等問題,無法滿足使用要求。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更合理,保暖及舒適性好的雙層靜態羽絨冬被。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雙層靜態羽絨冬被包括具有填充腔的被體,在被體內設有橫向水平設置且能將所述的填充腔分隔成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的分隔層,在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內分別填充有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包括絮狀和/或片狀填料、以及混合絮片中的任意一種。顯然,本實用新型設計更合理,結構更簡單,在冬天使用時,能保證非常好的保暖及舒適性,另外,其易于制造,不僅成本低,而且也符合人們的使用要求。
[0007]在上述的雙層靜態羽絨冬被中,所述的絮狀和/或片狀填料為羽絨/羽毛,所述的混合絮片包括靜態羽絨羽毛混合絮片和靜態混合天然絮料中的任意一種。羽絨/羽毛包括鵝絨/毛和鴨絨/毛中的任意一種。
[0008]在上述的雙層靜態羽絨冬被中,所述的靜態羽絨羽毛混合絮片由羽絨、羽毛和纖維均勻混合而成,所述的靜態混合天然絮料由天然木棉和羽絨均勻混合而成。羽絨為鵝絨或鴨絨,羽毛為鵝毛或鴨毛,纖維為天然纖維或化學纖維。[0009]在上述的雙層靜態羽絨冬被中,所述的被體包括第一被面和第二被面,所述的第一被面周邊和第二被面的周邊通過周邊固定結構相連,且所述的第一被面和第二被面之間形成上述的填充腔,所述的第一被面與分隔層之間形成第一填充腔,分隔層與第二被面之間形成第二填充腔。周邊固定結構包括包邊、雙止口結構、雙止口原布滾邊結構、單止口結構和單止口滾邊結構中的任意一種。
[0010]在上述的雙層靜態羽絨冬被中,所述的第一被面和分隔層之間設有能將所述的第一填充腔分隔成若干第一子填充腔的第一分隔結構,在分隔層與第二被面之間設有能將所述的第二填充腔分隔成若干第二子填充腔的第二分隔結構。第一分隔結構和第二分隔結構可保證填充物原有的狀態。
[0011]在上述的雙層靜態羽絨冬被中,所述的第一分隔結構為經向/緯向切穿線,所述的第二分隔結構包括若干縱橫交錯的單立襯和雙立襯中的任意一種。本被子采用雙立襯,雙立襯通過縫制線固定在分隔層與第二被面上。該結構可彌補傳統切穿不夠保暖的缺點,優化設計,本實用新型采用雙立襯,其次,被經向/緯向切穿線分隔后第一被面11形成5*6格,5*6為橫5格和縱6格,被雙立襯分隔后第二被面12形成6*6格,6*6為橫6格和縱6格;當然,這里的格數可以根據實際的要求設定。
[0012]在上述的雙層靜態羽絨冬被中,所述的第一被面包括柔軟貼身面料和設置在柔軟貼身面料背面的防絨襯,所述的分隔層由全棉面料制成,所述的第二被面由防絨面料制成。該柔軟貼身面料由全棉面料、高支高密面料和緞紋面料中的任意一種面料制成,柔軟且降低了摩擦噪聲。
[0013]在上述的雙層靜態羽絨冬被中,所述的分隔層固定在第一被面或第二被面上。
[0014]作為另外一種方案,在上述的雙層靜態羽絨冬被中,所述的分隔層固定在第一被面和第二被面之間。
[0015]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設計更合理,結構更簡單,在冬天使用時,能保證非常好的保暖及舒適性,另外,該被子具有逢松、柔軟、舒適和美觀性好等特點,不僅重量輕,而且健康又環保,可適用于各個年齡段的人群,實用性強且使用壽命長,縮小了被子與身體之間的縫隙,其易于制造,不僅成本低,而且也符合人們的使用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被體1、第一被面11、柔軟貼身面料11a、防絨襯lib、第二被面12、分隔層2、
第一填充腔a、第二填充腔b、第一分隔結構C、第二分隔結構d。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是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1]實施例一
[0022]如圖1-2所示,本雙層靜態羽絨冬被包括具有填充腔的被體1,在被體I內設有橫向水平設置且能將所述的填充腔分隔成第一填充腔a和第二填充腔b的分隔層2,在第一填充腔a和第二填充腔b內分別填充有填充物,優化方案,該填充物包括絮狀和/或片狀填料、以及混合絮片中的任意一種。顯然,本實施例設計更合理,結構更簡單,在冬天使用時,能保證非常好的保暖及舒適性,另外,該被子具有逢松、柔軟、舒適和美觀性好等特點,健康又環保,可適用于各個年齡段的人群,實用性強且使用壽命長,其易于制造,不僅成本低,而且也符合人們的使用要求。
[0023]具體的,本實施例的絮狀和/或片狀填料為羽絨/羽毛,所述的混合絮片包括靜態羽絨羽毛混合絮片和靜態混合天然絮料中的任意一種。進一步的,該羽絨/羽毛包括鵝絨/毛和鴨絨/毛中的任意一種。這里的靜態羽絨羽毛混合絮片及靜態混合天然絮料為由羽絨/羽毛和其他纖維均勻混合而成的絮片,所述的羽絨為鵝絨或鴨絨,羽毛為鵝毛或鴨毛。
[0024]另外,本實施例的被體I包括第一被面11和第二被面12,所述的第一被面11周邊和第二被面12的周邊通過周邊固定結構相連,且所述的第一被面11和第二被面12之間形成上述的填充腔,這里的周邊固定結構包括包邊、雙止口結構、雙止口原布滾邊結構、單止口結構和單止口滾邊結構中的任意一種,分隔層2固定在第一被面11或第二被面12上,所述的第一被面11與分隔層2之間形成第一填充腔a,分隔層2與第二被面12之間形成第二填充腔b。優選方案,該第一被面11包括柔軟貼身面料Ila和設置在柔軟貼身面料Ila背面的防絨襯11b,所述的分隔層2由全棉面料制成,所述的第二被面12由防絨面料制成;進一步的,這里的該柔軟貼身面料由全棉面料、高支高密面料和緞紋面料中的任意一種面料制成,柔軟且降低了摩擦噪聲。
[0025]為了保證填充物原有的狀態,在第一被面11和分隔層2之間設有能將所述的第一填充腔a分隔成若干第一子填充腔的第一分隔結構c,在分隔層2與第二被面12之間設有能將所述的第二填充腔b分隔成若干第二子填充腔的第二分隔結構d。具體的,該第一分隔結構c為經向/緯向切穿線,所述的第二分隔結構d包括若干縱橫交錯的單立襯和雙立襯中的任意一種。該結構可彌補傳統切穿不夠保暖的缺點,優化設計,本實施例采用雙立襯,其次,被經向/諱向切穿線分隔后第一被面11形成5*6格,5*6為橫5格和縱6格,被雙立襯分隔后第二被面12形成6*6格,6*6為橫6格和縱6格。
[0026]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子填充腔內可填充混合絮片、絮狀和/或片狀填料,在第二子填充腔內可填充絮狀填料,當然,第一子填充腔內填充的填充物可以根據實際的要求進行選擇填充。
[0027]實施例二
[0028]如圖3所不,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分隔層2固定在第一被面11和第二被面12之間。
[002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0030]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被體1、第一被面11、柔軟貼身面料11a、防絨襯lib、第二被面12、分隔層2、第一填充腔a、第二填充腔b、第一分隔結構C、第二分隔結構d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層靜態羽絨冬被,包括具有填充腔的被體(1),在被體(I)內設有橫向水平設置且能將所述的填充腔分隔成第一填充腔(a)和第二填充腔(b)的分隔層(2),在第一填充腔(a)和第二填充腔(b)內分別填充有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包括絮狀和/或片狀填料、以及混合絮片中的任意一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靜態羽絨冬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狀和/或片狀填料為羽絨/羽毛,所述的混合絮片包括靜態羽絨羽毛混合絮片和靜態混合天然絮料中的任意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層靜態羽絨冬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體(I)包括第一被面(11)和第二被面(12),所述的第一被面(11)周邊和第二被面(12)的周邊通過周邊固定結構相連,且所述的第一被面(11)和第二被面(12)之間形成上述的填充腔,所述的第一被面(11)與分隔層(2)之間形成第一填充腔(a),分隔層(2)與第二被面(12)之間形成第二填充腔(b)。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層靜態羽絨冬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被面(11)和分隔層(2)之間設有能將所述的第一填充腔(a)分隔成若干第一子填充腔的第一分隔結構(c),在分隔層(2)與第二被面(12)之間設有能將所述的第二填充腔(b)分隔成若干第二子填充腔的第二分隔結構(d)。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層靜態羽絨冬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隔結構(c)為經向/緯向切穿線,所述的第二分隔結構(d)包括若干縱橫交錯的單立襯和雙立襯中的任意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層靜態羽絨冬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被面(11)包括柔軟貼身面料(Ila)和設置在柔軟貼身面料(Ila)背面的防絨襯(11b),所述的分隔層(2)由全棉面料制成,所述的第二被面(12)由防絨面料制成。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層靜態羽絨冬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層(2)固定在第一被面(11)或第二被面(12)上。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層靜態羽絨冬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層(2)固定在第一被面(11)和第二被面(12)之間。
【文檔編號】A47G9/02GK203378845SQ201320457314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6日
【發明者】章軍華, 周誠, 王亞娟 申請人:杭州飛利弘羽絨寢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