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試管清洗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試管清洗機,涉及醫學設備【技術領域】,用于解決徒手清洗試管時,清洗效率低、清洗不干凈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試管清洗機,通過輸送帶將待清洗試管輸送至各工位,節省了人力,避免了人直接接觸試管造成的手部污染;通過第一、第二試管刷分別對試管內壁進行一次清洗和二次清洗,提高了清洗的效率和潔凈度;通過控制器控制各設備的動作,提高了試管清洗機的自動化程度。
【專利說明】一種試管清洗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學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清洗醫學用試管的清洗機。
【背景技術】
[0002]在醫學上,試管用途廣泛,主要用于血液檢驗、少量試劑的反應和試管嬰兒等用途。用完的試管因內壁沾有液體或者粘附有固態物質,需要進行清洗一杯下一次使用。目前,試管的清洗一般采用人工清洗的方式,通過試管刷在試管內壁上的旋轉實現對試管的清洗。這種清洗方式下,需要人帶上醫學手套手持試管刷進行,以防止試管中的殘留液體對人的手部造成腐蝕,同時也便于手部衛生。但這種清洗試管的方式清洗效率低,而且一根根試管的清洗容易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因此急需一種清洗試管的設備,以提高清洗試管的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試管清洗機,用于解決徒手清洗試管時,清洗效率低、清洗不干凈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試管清洗機,包括工作臺、輸送帶、托架、試管架、氣缸、橫臂、固定盤和試管刷,其特征是,
[0005]在所述工作臺上安裝有用于水平輸送托架的輸送帶,且所述輸送帶由間歇動作的步進電機驅動;在所述托架上鉸接安裝一用于夾持待清洗試管的試管架,所述試管架在位于托架側面的微型步進電機驅動下轉動以將試管中的雜物倒出;
[0006]在所述工作臺上沿輸送帶的輸送方向前后分別設有豎向放置且結構相同的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在所述第一、第二氣缸的活塞桿自由端分別固定一橫臂,在所述橫臂的下側面固定一安裝有若干齒輪的固定盤,所述齒輪包括位于固定盤中心且水平放置的第一齒輪和均布在第一齒輪四周并與第一齒輪哨合配合的若干第二齒輪,且所述第一齒輪由位于橫臂上側面的電機驅動,在若干所述第二齒輪下側面的中心位置固定一用于清洗試管內壁的試管刷;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氣缸上的試管刷分別對試管內壁進行一次、二次清洗;
[0007]在位于所述輸送帶末端的工作臺上設有對試管進行加熱消毒的水箱;
[0008]在所述工作臺上設有與電機、步進電機和氣缸電磁閥電連接的控制器。
[0009]進一步地,在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氣缸上的第二齒輪下側面的中心分別固連用于對試管內壁進行一次清洗和二次清洗的第一試管刷和第二試管刷,且第一試管刷上的刷毛較第二試管刷上的刷毛硬度高。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試管刷上的刷毛長度相同。
[0011]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試管刷上的刷毛長度不同。
[0012]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試管刷通過轉軸固連在對應的第二齒輪上。
[0013]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齒輪和轉軸均為塑料件。[0014]進一步地,所述轉軸的下部設有外螺紋,所述第一、第二試管刷與轉軸螺紋配合。
[0015]進一步地,在位于兩氣缸對側的工作臺上設有收集經一次清洗的試管中雜物的凹槽。
[0016]進一步地,在所述水箱的下部設有電磁爐加熱裝置。
[00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試管清洗機,通過輸送帶將待清洗試管輸送至各工位,節省了人力,避免了人直接接觸試管造成的手部污染;通過第一、第二試管刷分別對試管內壁進行一次清洗和二次清洗,提高了清洗的效率和潔凈度;通過控制器控制各設備的動作,提高了試管清洗機的自動化程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的俯視圖;
[0020]圖3為圖1中A向視圖;
[0021]圖4為固定盤內部示意圖;
[0022]圖5為第二試管刷俯視示意圖;
[0023]圖中:1工作臺,2輸送帶,31托架,32試管架,321外殼,322內殼,323試管托,33第一電機,411第一氣缸,412第二氣缸,42橫臂,43第二電機,43!第二電機,44固定盤,45第一齒輪,46第二齒輪,47轉軸,47'轉軸,51第一試管刷,52第二試管刷,521刷毛,61加熱裝置,62水箱,63清水,7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工作臺1、輸送帶2、托架31、試管架32、第一電機33、氣缸、橫臂42、第二電機、固定盤44、第一齒輪45、第二齒輪46、轉軸、第一試管刷51、第二試管刷52、加熱裝置61、水箱62和控制器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0025]如圖1所示,在工作臺I的上方安裝有輸送帶2,輸送帶2由固定安裝在工作臺I上的步進電機驅動,輸送帶2間歇動作并用于輸送托架31。托架31為一“U”形塑料件,可通過注塑的方式得到。在托架31的上部鉸接安裝有試管架32,試管架32包括外殼321和內殼322,外殼321為一面敞口的方形塑料件,在外殼321的內壁上設有凹槽,內殼322為一方形框架結構的塑料件,在內殼322上設有與凹槽相對應的突起,該突起與外殼321內壁的凹槽配合將內殼322與外殼321可拆卸的連接在一起。在內殼322內壁上固定有四個試管托323,試管托323為與試管封口端相適應的柱形,試管插放在試管托323中,且在試管與試管托323的摩擦力作用下試管不會自由脫落。當輸送帶2在步進電機的帶動下動作時,托架31便隨輸送帶2運動。在托架31與試管架32的鉸接處安裝一微型第一電機33,第一電機33輸出軸與試管架32固定連接,在第一電機33帶動下,試管架32可繞轉動中心旋轉,且旋轉方向垂直于輸送帶2的輸送方向。托架31的作用為安裝試管架32,試管架32用于放置試管。
[0026]在輸送帶2的一側設有兩個豎向放置的氣缸,分別為第一氣缸411和第二氣缸412,兩氣缸沿輸送帶2的輸送方向前后布置。在兩氣缸缸筒位置處設有紅外感應器,當紅外感應器感應到托架時,便向步進電機發送信號使其停止工作。在兩氣缸活塞桿的自由端通過螺栓分別固定安裝一橫臂42,橫臂42為一金屬桿件,且橫臂42與氣缸組成一個數字“7”形狀,橫臂42實質為一安裝部件,在橫臂42的下側安裝一固定盤44,固定盤44為一帶有空腔的圓柱形金屬件,在固定盤44內部空腔中心位置安裝一水平放置的第一齒輪45,在固定盤44的內部空腔中還安裝有四個第二齒輪46,四個第二齒輪46分布在第一齒輪45的周圍并與第一齒輪45嚙合配合,且四個第二齒輪46圍成一個正方形;在四個第二齒輪46下側的中心位置分別固定一轉軸47 (47;),在橫臂42的上側安裝一微型的第二電機43(43;),第二電機輸出軸與第一齒輪45固連,在第二電機的帶動下,轉軸做旋轉運動;為減輕設備重量,第一齒輪45、四個第二齒輪46和轉軸均為塑料件。轉軸的下部設有外螺紋,在位于第一氣缸411上的轉軸47的下部通過螺紋連接有第一試管刷51,在位于第二氣缸412上的轉軸47'的下部通過螺紋連接有第二試管刷52,第一、第二試管刷用于對試管內壁進行清洗;兩試管刷的區別在于,第一試管刷51用于對試管內壁進行一次清洗,將第一試管刷51置于試管內腔中,通過轉軸47的旋轉帶動第一試管刷51的旋轉,第一試管刷51上的刷毛較硬、刷毛長度相等,且沿第一試管刷51周向均勻布置,用于將粘附在試管內壁上的固態物質從試管壁上清除;第二試管刷52上的刷毛較軟、刷毛長度不等,且沿第二試管刷52周向均勻布置,用于對試管內壁進行二次清洗,以達到清洗干凈的目的;并可沿轉軸47'中心設置一盲孔,沿轉軸47'徑向設置一與盲孔相聯通的通孔,通過向盲孔中注入清洗液并經通孔流在第二試管刷52上對試管內壁進行清洗。
[0027]在輸送帶2末端的工作臺I上設有一加熱裝置61,在加熱裝置61的上方設置一水箱62,水箱62中盛有清水63,經二次清洗后的試管放入水箱62中進行加熱消毒,并清洗干凈試管內壁和外壁的清洗液。加熱裝置61可以為電磁爐,以快速對水箱62中的清水進行加熱并達到沸騰狀態。
[0028]為便于控制各設備的動作,在工作臺I上還設有控制器7,控制器7通過導線與第一氣缸411、第二氣缸412、步進電機、第一電機33和第二電機電連接,用于控制各設備的前后動作。
[0029]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進行詳細描述,啟動步進電機使輸送帶2工作,將盛有試管的托架31放置在輸送帶2的前端,當托架31經輸送帶2輸送至第一氣缸411位置時,托架31觸發紅外感應器動作,并將信號傳送到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步進電機停止工作,此時放置于試管架32中的試管位于第一試管刷51的正下方;控制器7傳送信號于第一氣缸411使第一氣缸411活塞桿做縮回動作,以使得第一試管刷51置于試管內腔中;經延時后,控制器7發送信號于第二電機43,第二電機43動作帶動第一試管刷51旋轉以對試管內壁進行一次清洗;一次清洗完成后,控制器7發送信號于第二電機43使其停止轉動,同時發送信號于第一氣缸411使第一氣缸411活塞桿做伸出動作;第一氣缸活塞桿動作完成后,控制器7發送信號于第一電機33,第一電機33動作使得試管架32繞托架31上的轉動中心逆時針旋轉,使得試管敞口端向下傾斜便于將試管中的雜物倒出;經延時后第一電機33動作使得試管架32回到初始位置;控制器7發送信號于步進電機,使輸送帶2動作直至第二氣缸412缸筒位置處的紅外感應器感應到托架31時,步進電機停止動作;此時,控制器7發送信號于第二氣缸412和第二電機43',使得第二試管刷52對試管內壁進行二次清洗;經延時后,輸送帶2將托架31輸送至輸送帶2的后端,此時可將試管架32從托架31中取出,將試管架32放入水箱62中進行加熱消毒;消毒完后將試管晾干即可。上述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工作循環,實現了智能化控制,提高了清洗試管的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試管清洗機,包括工作臺、輸送帶、托架、試管架、氣缸、橫臂、固定盤和試管刷,其特征是, 在所述工作臺上安裝有用于水平輸送托架的輸送帶,且所述輸送帶由間歇動作的步進電機驅動;在所述托架上鉸接安裝一用于夾持待清洗試管的試管架,所述試管架在位于托架側面的微型步進電機驅動下轉動以將試管中的雜物倒出; 在所述工作臺上沿輸送帶的輸送方向前后分別設有豎向放置且結構相同的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在所述第一、第二氣缸的活塞桿自由端分別固定一橫臂,在所述橫臂的下側面固定一安裝有若干齒輪的固定盤,所述齒輪包括位于固定盤中心且水平放置的第一齒輪和均布在第一齒輪四周并與第一齒輪嚙合配合的若干第二齒輪,且所述第一齒輪由位于橫臂上側面的電機驅動,在若干所述第二齒輪下側面的中心位置固定一用于清洗試管內壁的試管刷;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氣缸上的試管刷分別對試管內壁進行一次、二次清洗; 在位于所述輸送帶末端的工作臺上設有對試管進行加熱消毒的水箱; 在所述工作臺上設有與電機、步進電機和氣缸電磁閥電連接的控制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試管清洗機,其特征是,在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氣缸上的第二齒輪下側面的中心分別固連用于對試管內壁進行一次清洗和二次清洗的第一試管刷和第二試管刷,且第一試管刷上的刷毛較第二試管刷上的刷毛硬度高。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試管清洗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試管刷上的刷毛長度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試管清洗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試管刷上的刷毛長度不同。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試管清洗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第二試管刷通過轉軸固連在對應的第二齒輪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試管清洗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第二齒輪和轉軸均為塑料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試管清洗機,其特征是,所述轉軸的下部設有外螺紋,所述第一、第二試管刷與轉軸螺紋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試管清洗機,其特征是,在位于兩氣缸對側的工作臺上設有收集經一次清洗的試管中雜物的凹槽。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試管清洗機,其特征是,在所述水箱的下部設有電磁爐加熱裝置。
【文檔編號】B08B9/36GK203695558SQ201320790740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5日
【發明者】王倩 申請人:山東省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