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可以將核桃殼小面積地逐步向外破碎而不傷及核桃仁的核桃鉗。它由左手柄及弧形鉗口和右手柄及尖狀鉗口構成,弧形鉗口共兩片,弧形,內側成鋸齒狀,與左手柄相連,尖狀鉗口置于弧形鉗口中間,鉗口成細尖狀、頂端稍微向上勾起,左、右手柄的前端都成弧形,左手柄前端內側成鋸齒狀,右手柄前端內側中間設置一枚短釘。將核桃置于手柄前端的弧形部分中,用短釘在核桃上打出個小洞,然后將細尖狀的鉗口探入核桃殼,用力壓緊手柄,可依次鉗碎堅硬的核桃殼。
【專利說明】核桃鉗
所屬【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剝除核桃外殼的鉗子,尤其是能剝除核桃外殼而不損壞核桃仁的鉗子。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人們將核桃去殼取仁的常見方法是用錘子錘開,或用一種常見的核桃夾子夾開,前者極其容易將核桃錘扁,后者要是用力稍大就會將核桃仁夾碎,用力稍小只能將核桃殼夾裂,要想叢中取仁,還得把核桃殼敲碎,這個過程很不容易,同時,也很容易將核桃仁打碎。從而降低了核桃仁的品質。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的核桃夾容易夾碎核桃仁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核桃鉗,該核桃鉗能方便地將核桃殼剝除,而且不傷及核桃仁。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鉗柄部分,核桃鉗的左手柄前端內側設計成弧形,并成鋸齒狀,右手柄前端內側也成弧形,正中間設置一短釘,用于在核桃殼上打孔,鉗口部分,右手柄連接細尖狀、頂端稍微向上勾起的鉗口,鉗口尖端部分稍薄,左手柄連接雙片、弧形、內側設計成鋸齒形鉗口。將核桃置于兩手柄前端的弧形部位,用力壓緊手柄,右手柄內側的短釘就可在核桃殼上打出個小洞,然后將細尖狀的鉗口小心地探入核桃殼,再用力壓緊手柄,由于核桃殼比較脆,所以很容易鉗開,如此反復,可將核桃殼依次鉗碎。因為弧形鉗口內側成鋸齒形,細尖狀鉗口頂端稍微向上勾起,所以三片鉗口可以牢牢抓住核桃殼,而細尖狀鉗口只有一片,弧形鉗口有兩片,弧形鉗口對核桃殼的壓強只有細尖狀鉗口壓強的一半,所以,兩片弧形鉗口之間的核桃殼只能小面積地向外邊破碎。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將核桃殼小面積地逐步向外破碎而不傷及核桃仁,大大提聞核桃仁的品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核桃甜左手柄及弧形甜口不意圖。
[0009]圖3是核桃鉗左手柄及弧形鉗口的上片與下片部件示意圖。
[0010]圖4是核桃鉗左手柄墊片示意圖。
[0011]圖5是核桃鉗右手柄及尖狀鉗口構造圖
[0012]圖中1.弧形鉗口,2.尖狀鉗口,3.固定孔,4.左手柄,5.右手柄,6.短釘,7.左手柄前端,8.右手柄前端。
【具體實施方式】[0013]在圖!中,將尖狀鉗口(2)置于兩片弧形鉗口⑴的中間,固定孔⑶對齊,并用鉚釘固定。圖2中,左手柄及弧形鉗口由三個部件構成,上、下片部件完全相同,如圖3所示,通體厚度均勻,鉗口⑴內側為弧形,成鋸齒狀,手柄前端⑵內側也為弧形,成鋸齒狀,圖4是核桃鉗左手柄墊片,形狀與左手柄環形部分相同,將左手柄墊片置于上下片部件中間并將他們并粘合在一起,就構成圖2中的左手柄。圖5是核桃鉗右手柄及尖狀鉗口,其鉗口成細尖狀、頂端稍微向上勾起,尖端部分稍薄,手柄(5)前端⑶內側成弧形,正中間設置一枚短釘⑶。
【權利要求】
1.一種核桃鉗,由左手柄及弧形鉗口和右手柄及尖狀鉗口兩部分組成,尖狀鉗口置于兩片弧形鉗口的中間,固定孔對齊,并用鉚釘固定,其特征是:弧形鉗口共有兩片,與左手柄連為一體,尖狀鉗口成細尖狀、頂端稍微向上勾起,左手柄前端成弧形,弧形部分內側成鋸齒狀,右手柄內側前端也成弧形,正中間設置一枚短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鉗,其特征是:兩片弧形鉗口內側設計成弧形、鋸齒狀。
【文檔編號】A47J43/25GK203619406SQ201320799383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日
【發明者】沈暢 申請人:沈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