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具有磁熱效應的復合涂層材料及陶瓷器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448973閱讀:242來源:國知局
具有磁熱效應的復合涂層材料及陶瓷器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具有磁熱效應的復合涂層材料。其由基層、發熱層以及面層組成,按重量百分比計,所述基層由氧化鋁12%~18%、氧化鈣7%~8%、氧化鋅11%~13%、氧化鋇4%~5%、鐵氧化合物14%~17%、助熔劑14%~23%以及余量的氧化硅組成,所述發熱層由氧化鋁12%~18%、氧化鋅11%~13%、鐵基混合物共16%~30%、銀45%~46%、助熔劑8%~20%組成,所述面層由氧化鋁21%~26%、氧化硅28%~40%、氧化鈣7%~8%、氧化鎂7%~9%、鐵氧化合物22%~23%、氧化鋅16%~28%、助熔劑8%~20%組成。
【專利說明】具有磁熱效應的復合涂層材料及陶瓷器皿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具有磁熱效應的復合涂層材料,該涂層材料與陶瓷件具有良好的結合性。本發明還涉及涂覆有該涂層材料的陶瓷器皿。
【背景技術】
[0002]陶瓷材料不導電不導磁,無法在電磁加熱設備上使用,為此現有技術采用在陶瓷材料中涂覆涂層或者在陶瓷材料中混入導磁質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的方式,增加陶瓷材料在交變磁場中的熱效應。應用此方法時,混入材料的電阻率、磁導率以及與陶瓷材料的熱結合性,是必須著重關注的。
[0003]200910115840.1公開了一種金屬釉層,該金屬釉層由鋁鋰銀鈦的合金組成,除了金屬與陶瓷材料的結合性外,金屬作為釉層,耐磨性是值得懷疑的。
[0004]201010172342.3公開了電磁灶用陶瓷鍋的制造方法,該電磁灶用陶瓷鍋包括鍋體和鐵膜層,所述鍋體包括0.1-0.6份氧化鋰、2-5份氧化鋁、3-4.5份氧化硅和0.3-0.5份氧化鎂。該鍋體具有熱穩定性好、遇急火和高溫均不易炸裂等優點。該案說明了用氫還原法制備鐵膜層的方法,但是鐵膜層用于電磁灶是已知的。
[0005]201010219058.7公開一種電磁感應陶瓷炊具,包括陶瓷炊具本體、金屬層、保護層。金屬層可以是鎳鐵銀的一種,保護層可以是二氧化硅的釉層。該案認為通過熔融方式涂覆金屬層,可以增強金屬層與陶瓷本體的結合性,二氧化硅可以降低金屬層的氧化和磨損。除此之外,200310103236.X、200810073959.2,200710061691.6 以及 201010160131.8 也提出了類似的方案,只是金屬層的組成和粘接方式有略微差別。實際上,金屬單質或者金屬合金與現有的陶瓷主成分氧化鋁、氧化鋰的熱膨脹系數差別較大,易脫落或爆裂。
[0006]200710100759.7公開了一種陶瓷烹調炊具,該炊具包括陶瓷本體和復合涂層,而復合涂層又由輻射涂層、發熱涂層以及反射涂層組成。其中輻射涂層以過渡金屬氧化物為主原料,發熱涂層以金屬銀鐵鈷鎳為主原料,反射層以六鈦酸鉀晶須為主原料。每一涂層內均附加與本體原料為主的溶劑,該溶劑有助于涂層材料為結合,同時讓整體膨脹系數趨于一致。該案中,復合涂覆層及其溶劑成分可以作為本案的參考,雖然其多層涂覆的目的是提高熱效率。
[0007]除了涂覆金屬層外,也有在陶瓷材料中直接添加鐵磁質材料的技術方案。201010594254.2涉及一種可磁化陶瓷的制備方法,它是在非磁性陶瓷粉料中摻入可磁化物質,制備可磁化的陶瓷制品。該案說明,可磁化物質在可磁化陶瓷制品中的含量(5~80)wt%,該比例實際上囊括了所有的磁性陶瓷制品,所該范圍的所有實施例中,陶瓷材料與可磁化物質均具有良好的結合性是有待考證的。該可以適用的可磁化物質種類繁多,涉及鐵氧化物、鐵鈷鎳錳合金以及相關礦石。根據其實施例,礦石中含有鋅鍶鋇等元素,但是鋅鍶鋇在陶瓷中的作用沒有公開。
[0008]201210313966.1公開了鐵素體陶瓷組合物,該組合物以銅鐵錳鎳鋅及其氧化物為主原料。該陶瓷組合物主要用于制備電子元器件,其對導電率與電阻率的考量與電磁加熱設備的陶瓷件不同。但是該案指出金屬與其氧化物在電熱狀態下的結合穩定性。
[0009]鑒于此,有必要進一步改進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0010]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復合涂層材料,應用于電磁加熱設備,該復合涂層材料具有良好的磁熱效率和均一的熱膨脹系數。
[0011]一種具有磁熱效應的復合涂層,其特征在于,由基層、基層、發熱層以及面層組成,按重量百分比計,所述基層由氧化鋁24%~26%、氧化鋰3%~4%、氧化鈣7%~8%、氧化鎂89Tll%、氧化鋇4%~5%、助熔劑14%~19%以及余量的氧化硅組成,所述基層由氧化鋁12%~?8%、氧化鈣7%~8%、氧化鋅11%~13%、氧化鋇4%~5%、鐵氧化合物14%~17%、助熔劑14%~23%以及余量的氧化硅組成,所述發熱層由氧化鋁12%~18%、氧化鋅11%~13%、鐵基混合物共16%~30%、銀45%~46%、助熔劑8%~20%組成,所述面層由氧化鋁21%~26%、氧化硅28%~40%、氧化鈣7%~8%、氧化鎂7%~9%、鐵氧化合物22%~23%、氧化鋅16%~28%、、助熔劑8%~20%組成。[0012]所述助熔劑由氧化硼、氧化鉀以及氧化鈉組成,且氧化硼的含量不低于氧化鉀和氧化鈉之和。
[0013]所述面層中,助熔劑由占面層12%~14%的氧化硼和2%~5%的氧化鉀組成;所述基層中,氧化硼12%~14%、氧化鉀2%~5%、氧化鈉0.1%~4%,所述發熱層中,所述面層中,氧化鉀2%~5%、氧化鈉0.1%~4%組成
所述鐵氧化合物為氧化鐵、氧化亞鐵以及三氧化二鐵中的一種或幾種。
[0014]所述鐵基混合物至少包括鐵鎳合金,并含有錳、鈷、銅、鉻中的一種或幾種。
[0015]在所述基層和面層中,氧化硅為氧化鈣的4.4倍,氧化鎂為氧化鈣的1.1。
[0016]一種具有磁熱效應的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按要求配置基層原料,熔化后析晶,研磨,制成基層涂料,將該基層涂料涂覆于陶瓷
件;
燒結陶瓷件;
按要求配置基層原料,熔化后析晶,研磨,制成基層涂料,將該基層涂料涂覆于所述基
層;
按要求配置發熱層原料,取氧化鋁、氧化鋅以及助熔劑熔化后析晶,混入鐵基混合物和銀后研磨,制成發熱層涂料,將該發熱層涂料涂覆于所述基層;
按要求配置面層原料,熔化后析晶,研磨,制成面層涂料,將該基層涂料涂覆于所述發執層.烘干,燒結。
[0017]一種適用于電磁加熱設備的陶瓷器皿,其特征在于由陶瓷基體和復合涂層組成,所述陶瓷基體由所述陶瓷材料制成,所述復合涂層由基層、基層、發熱層以及面層組成。
[0018]按重量百分比計,所述陶瓷基體主要由鋰輝石、透鋰長石、鋰霞石、石英、高嶺土、氧化鋅、氧化鎂以及氧化鋇組成,按占陶瓷本體重量百分比計,氧化鋅1%~3%、氧化鎂7%~8%、氧化鋇3%~5%,所述鋰輝石提供4%~5%的氧化鋰,所述鋰輝石、石英以及高嶺土共提供25%~32%的氧化鋁、含量是氧化鎂4.68倍的氧化硅、含量是氧化鎂1.2倍的氧化鈣,硼、鉀、鈉合計小于3%。[0019]一種適用于電磁加熱設備的陶瓷器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按陶瓷基體的配方配置鋰輝石、透鋰長石、石英以及高嶺土的混合原料,選擇性絮凝,控制硼、鉀、鈉合計小于3%,沉淀后制成胚料;
按陶瓷基體的配方在胚料中加入氧化鋅、氧化鎂、氧化鋇以及碳酸鋰,制成陶瓷胚件;陶瓷胚件置于800°C~900°C中預燒2小時,陶瓷胚件置于1300°C~1500°C中預燒8小時,在2小時內逐漸降低至常溫,制成陶瓷基體;
按要求配置基層原料,熔化后析晶,研磨,制成基層涂料,將該基層涂料涂覆于燒結的陶瓷基體;
按要求配置發熱層原料,取氧化鋁、氧化鋅以及助熔劑熔化后析晶,混入鐵基混合物和銀后研磨,制成發熱層涂料,將該發熱層涂料涂覆于所述基層;
按要求配置面層原料,熔化后析晶,研磨,制成面層涂料,將該基層涂料涂覆于所述發執層.烘干,再燒結。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現有摶術綜沭
有發明人提供了中溫耐熱陶瓷及其制備方法,專利號ZL200510035605.5。該案公開的耐熱陶瓷的熱膨脹系數為2~3X10_6/°C。其包括氧化硅58%~75%、氧化鋁18%~35%、氧化鋰
4.5%~7.5%以及微量的碳酸鋰和增塑劑。該案認為這種比例下的陶瓷耐800°C~20°C間的急冷。
[0021]201210539801.6公開一種高耐熱陶瓷及其制備方法,其由如下重量含量的組分制備而成:透鋰長石44~46份,石英12~13份,高嶺土 14~15份,滑石6~7份,粘土22~28份,氧化鋅3~4份,氧化鋇3~4份,廢瓷渣5~6份,氧化鈮0.6~1.2份,分散劑0.25~0.4份,聚丙烯酰胺0.4~0.5份。該案也能維持800°C~20°C間的熱交換。此外201010271915.8的廚具耐熱陶瓷也公開了一種800°C左右的耐熱陶瓷配方。
[0022]在電磁加熱設備上使用陶瓷器皿時,如果帶有涂層,陶瓷本身的溫度一般保持在50至300°C,一般不會超過400°C。
[0023]200810107171.9公開一種耐熱陶瓷材料,該陶瓷除了含有常規的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鋰、氧化鈣、氧化鉀以及氧化鈉之外,還含有氧化鐵、氧化鎂以及氧化鈦。該案的氧化鋰較低,具有400°C的耐熱性。
[0024]201110147816.3的高鋰質耐熱陶瓷材料,主要由透鋰長石、華林土、高嶺土和廢瓷粉為原材料組合燒結而成,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為:透鋰長石40~55份;貴州高嶺土 12~20份;華林土 20~30份;廢瓷粉5~10份;宜春高嶺土 6~8份;中廈土 6~8份;樟州黑土 2~4份;滑石粉2~4份;氧化鋁2~4份;石英粉3~6份,該耐熱瓷煲的熱穩定性能可達到在520°C~20°C急冷不裂。
[0025]用于電磁加熱設備的陶瓷器皿除了考慮熱穩定外,與金屬的均勻熱膨脹是值得關注的。該陶瓷器皿的涂層一般含有金屬,尤其含有鐵銀。鐵、銅、銀等金屬的熱膨脹系數一般維持在1(T20X10_7°C左右,將其涂覆在熱膨脹系數小于3lX10_6/°C左右的陶瓷件上,反復熱交換后,涂層容易脫落。[0026]陶瓷以金屬氧化物為主,其膨脹系數與氧化物的比例相關。201110060944.4公開了氧化鎂、氧化硅、氧化鈣的比例關系對膨脹系數的影響。但是由于玻璃與陶瓷的制備工藝迥異,該比例不一定適合陶瓷材料。
[0027]陶瓷與金屬的均衡熱膨脹只存在與部分【技術領域】,直接混合陶瓷件和金屬,需要予以排除。201010594254.2涉及一種可磁化陶瓷的制備方法,它是在非磁性陶瓷粉料中摻入可磁化物質,制備可磁化的陶瓷制品。該案說明,可磁化物質在可磁化陶瓷制品中的含量(5~80)wt%,該比例實際上囊括了所有的磁性陶瓷制品,所該范圍的所有實施例中,陶瓷材料與可磁化物質均具有良好的結合性是有待考證的。
[0028]200910115840.1公開了一種金屬釉層,該金屬釉層由鋁鋰銀鈦的合金組成,除了金屬與陶瓷材料的結合性外,金屬作為釉層,耐磨性是值得懷疑的。
[0029]201010172342.3公開了電磁灶用陶瓷鍋的制造方法,該電磁灶用陶瓷鍋包括鍋體和鐵膜層,所述鍋體包括0.1-0.6份氧化鋰、2-5份氧化鋁、3-4.5份氧化硅和0.3-0.5份氧化鎂。該鍋體具有熱穩定性好、遇急火和高溫均不易炸裂等優點。該案說明了用氫還原法制備鐵膜層的方法,但是鐵膜層用于電磁灶是已知的。
[0030]201010219058.7公開一種電磁感應陶瓷炊具,包括陶瓷炊具本體、金屬層、保護層。金屬層可以是鎳鐵銀的一種,保護層可以是二氧化硅的釉層。該案認為通過熔融方式涂覆金屬層,可以增強金屬層與陶瓷本體的結合性,二氧化硅可以降低金屬層的氧化和磨損。除此之外,200310103236.X、200810073959.2,200710061691.6 以及 201010160131.8 也提出了類似的方案,只是金屬層的組成和粘接方式有略微差別。實際上,金屬單質或者金屬合金與現有的陶瓷主成分氧化鋁、氧化鋰的熱膨脹系數差別較大,易脫落或爆裂。
[0031]200710100759 .7公開了一種陶瓷烹調炊具,該炊具包括陶瓷本體和復合涂層,而復合涂層又由輻射涂層、發熱涂層以及反射涂層組成。其中輻射涂層以過渡金屬氧化物為主原料,發熱涂層以金屬銀鐵鈷鎳為主原料,反射層以六鈦酸鉀晶須為主原料。每一涂層內均附加與本體原料為主的溶劑,該溶劑有助于涂層材料為結合,同時讓整體膨脹系數趨于一致。該案中,復合涂覆層及其溶劑成分可以作為本案的參考,雖然其多層涂覆的目的是提高熱效率。
[0032]除了涂覆金屬層外,也有在陶瓷材料中直接添加鐵磁質材料的技術方案。201010594254.2涉及一種可磁化陶瓷的制備方法,它是在非磁性陶瓷粉料中摻入可磁化物質,制備可磁化的陶瓷制品。該案說明,可磁化物質在可磁化陶瓷制品中的含量(5~80)wt%,該比例實際上囊括了所有的磁性陶瓷制品,所該范圍的所有實施例中,陶瓷材料與可磁化物質均具有良好的結合性是有待考證的。該可以適用的可磁化物質種類繁多,涉及鐵氧化物、鐵鈷鎳錳合金以及相關礦石。根據其實施例,礦石中含有鋅鍶鋇等元素,但是鋅鍶鋇在陶瓷中的作用沒有公開。
[0033]201210313966.1公開了鐵素體陶瓷組合物,該組合物以銅鐵錳鎳鋅及其氧化物為主原料。該陶瓷組合物主要用于制備電子元器件,其對導電率與電阻率的考量與電磁加熱設備的陶瓷件不同。但是該案指出金屬與其氧化物在電熱狀態下的結合穩定性。
[0034]本實施方式重點涉及本發明的陶瓷基體和陶瓷器皿的相關內容,本申請未盡事宜,可參見其他內容。現有技術已做詳盡公開的內容,本申請不贅述。對現有技術的理解,可以參照【背景技術】部分已引證的專利及專利申請。[0035]本發明的陶瓷基體,由鋰輝石、鋰霞石、鋰長石、石英、高嶺土、氧化鋅、氧化鎂、氧化鋇、碳酸鋰、分散劑以及增塑劑組成。按占陶瓷本體重量百分比計,氧化鋅1%~3%、氧化鎂7%~8%、氧化鋇3%~5%、碳酸鋰0.1~2%、分散劑0.01~0.5%、增塑劑1%。所述鋰輝石提供4%~5%的氧化鋰,所述鋰輝石、石英以及高嶺土共提供22%~25%的氧化鋁、含量是氧化鎂4.68倍的氧化硅、含量是氧化鎂1.2倍的氧化鈣,硼、鉀、鈉合計小于3%。
[0036]本發明的主要成分取材于鋰礦石、高嶺土以及石英等,礦石中各組分含量無法準確估計。為了更為精確地控制陶瓷基體的熱膨脹系數,該陶瓷基體由氧化鋁22%~23%、氧化鋰4~4.5%、氧化娃33%~34%、氧化韓8%~9%、氧化鋅1%、氧化鎂7%~7.5%、氧化鋇5%、碳酸鋰2%、分散劑0.01~0.5%、增塑劑1%,余量的氧化硼、氧化鉀和氧化鈉組成。所述增塑劑為羧甲基纖維素,所述分散劑為水玻璃、六偏磷酸鈉、腐植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
[0037]陶瓷基體的燒結方式與現有的耐熱陶瓷相似,先預熱、再燒結、最后降溫取出。燒結溫度以1300°C至1500°C為宜。
[0038]復合涂層由基層、發熱層以及面層組成,基層的顆粒大,其主要以普通耐熱玻璃為主成分、添加氧化鎂等高膨脹系數成分和鐵氧化物。基層的厚度較大,其可以連接陶瓷基體和金屬。發熱層中的主要發熱成分是鐵鎳銀,其他成分主要用于降低膨脹和助熔,發熱層材料的線膨脹系數不高于11X10_6/°C,最好為8X10_6/°C。面層除了要考慮膨脹和抗熱震性外,耐磨和抗裂也是要考慮的。
[0039]本發明的這種陶瓷基體的熱膨脹系數為6~8X 10_6/°C,與金屬和金屬氧化物的混合物涂層的熱膨脹系數接近疒IlX 10_6/°C,基體材料與涂層熱膨脹系數接近。在中低溫范圍(20°C~300°C)內,熱膨脹約為1.5 XlO'
[0040]為了更為清楚的 了解本發明,以下提供多個實施例。
[0041]實施例一
取透鋰長石、鋰輝石、鋰霞石、石英以及高嶺土,研磨至250目,加水后添加聚丙烯酰胺,反復選擇性絮凝,控制氧化硼約2%、氧化鈉與氧化鉀合計約4%,其他雜質合計約1.5%,沉淀后制成胚料。胚料中大約含有,氧化鋁32%、氧化鋰4%、氧化硅32.76%、氧化鈣8.4%。取氧化鋅1%、氧化鎂7%、氧化鋇5%、碳酸鋰2%、水玻璃0.3%、羧甲基纖維素1%,加入到胚料中,加水制成基體,將基體制成器皿狀,該基體至少具有平整的底面。陶瓷胚件置于800°C中預燒2小時,陶瓷胚件置于1310°C中預燒8小時,在2小時內逐漸降低至常溫,制成陶瓷基體。
[0042]按要求配置基層原料,所述基層由氧化鋁12%、氧化鈣8%、氧化鎂11%、氧化鋇5%、氧化鐵17%、氧化硼14%、氧化鉀2%、氧化鈉1%以及氧化硅30%組成。各組分熔化后,12000C恒溫析晶。粉碎、研磨后的顆粒度80至120目,制成基層涂料。加入適量調墨油制成漿料,采用絲網印刷工藝將該基層涂料涂覆于燒結的陶瓷基體,印刷厚度2.7mm至5_。
[0043]按要求配置發熱層原料,所述發熱層由氧化鋁18%、氧化鎂7%、鐵與鎳共20%、銀45%、氧化硼5%、氧化鉀4%、氧化鈉1%組成。取氧化招、氧化鎂以及助熔劑(氧化硼、氧化鉀以及氧化鈉)熔化后析晶,混入鐵基混合物和銀后研磨,制成發熱層涂料,加入適量調墨油制成漿料,采用絲網印刷工藝將該發熱層涂料涂覆于所述基層。要求研磨后的顆粒度200至280目,印刷厚度1.5mm至3mm。
[0044]按要求配置面層原料,所述面層由氧化鋁26%、氧化硅40%、氧化鈣7%、氧化鎂7%、氧化鐵12%、氧化鋅2%、氧化鉀5%、氧化鈉1%組成。各組分熔化后析晶,研磨,制成面層涂料,加入適量調墨油制成漿料,采用絲網印刷工藝將該面層層涂料涂覆于所述發熱層。要求研磨后的顆粒度200至280目,印刷厚度1.5mm至3mm。
[0045]120 V烘干,經900 V再燒結,制成陶瓷器皿。
[0046]實施例二
陶瓷基體由氧化招32%、氧化鋰4.5%、氧化娃33.7428%、氧化|丐8.652%、氧化鋅1%、氧化鎂7.21%、氧化鋇5%、碳酸鋰0.1%、分散劑0.5%、增塑劑1%,余量的氧化硼、氧化鉀和氧化鈉組成。本實施例中,氧化鎂為最佳含量。少量的氧化鎂位于氧化鈣和氧化硅的晶體中,可以提高熱膨脹系數,并增強抗熱震性。
[0047]實施例三
陶瓷基體由氧化鋁30%、氧化鋰4%、氧化硅37.44%、氧化鈣9.6%、氧化鋅1%、氧化鎂8%、氧化鋇3%、分散劑0.5%、增塑劑1%,余量的氧化硼、氧化鉀和氧化鈉組成。本實施例中,碳酸鋰的含量為零,鋰可以起到強助熔,同時降低燒結溫度,但是鋰的存在對成本是不利的。
[0048]實施例四
陶瓷基體由氧化鋁32%、氧化鋰4.5%、氧化硅37.44%、氧化鈣9.6%、氧化鋅1%、氧化鎂8%、氧化鋇3%、分散劑0.5%、增塑劑1%、碳酸鋰2%,余量的氧化硼、氧化鉀和氧化鈉組成。氧化硼、氧化鉀以及氧化鈉為助熔成分,但是會快速降低熱膨脹系數。
[0049]實施例五
所述基層由氧化鋁18%、氧化硅30.8%、氧化鈣8%、氧化鎂7.2%、氧化鋇4%、氧化鐵14%、氧化硼12%、氧化鉀2%、氧化鈉4%組成。氧化鋁過多,強度大但是涂層易脫落。氧化硅、氧化鈣以及氧化鎂可以共融,快速析晶。過渡金屬氧化物與鐵鎳銀等金屬的結合是穩定的。少量氧化鋇可以防止快速熱交換后爆裂。助熔成分以氧化硼為主。
[0050]實施例六
所述發熱層由氧化鋁12%、氧化鎂8%、鐵鎳合金(Ni3Fe) 12%、鐵13%、銀46%、氧化硼6%、氧化鉀2%、氧化鈉1%組成。鐵鎳的作用主要是導磁導電,銀可以降低電阻,同時防止高溫氧化。
[0051]實施例七
所述面層由氧化鋁26%、氧化硅32%、氧化鈣8%、氧化鎂7%、氧化鐵13%、氧化鋅8%、氧化鉀2%、氧化鈉4%組成。少量的氧化鎂在氧化鈣和氧化硅中可以增加耐磨性,氧化鐵有助于面層與發熱層的連接并保持熱穩定。助熔成分以鉀鈉為主。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磁熱效應的復合涂層,其特征在于,由基層、發熱層以及面層組成,按重量百分比計,所述基層由氧化鋁24%~26%、氧化鋰3%~4%、氧化鈣7%~8%、氧化鎂8%~11%、氧化鋇4%~5%、助熔劑14%~19%以及余量的氧化硅組成,所述基層由氧化鋁12%~18%、氧化鈣7%~8%、氧化鋅11%~13%、氧化鋇4%~5%、鐵氧化合物14%~17%、助熔劑14%~23%以及余量的氧化硅組成,所述發熱層由氧化鋁12%~18%、氧化鋅11%~13%、鐵基混合物共16%~30%、銀45%~46%、助熔劑8%~20%組成,所述面層由氧化鋁21%~26%、氧化硅28%~40%、氧化鈣7%~8%、氧化鎂7%~9%、鐵氧化合物22%~23%、氧化鋅16%~28%、、助熔劑8%~20%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熔劑由氧化硼、氧化鉀以及氧化鈉組成,且氧化硼的含量不低于氧化鉀和氧化鈉之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鐵氧化合物為氧化鐵、氧化亞鐵以及三氧化二鐵中的一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鐵基混合物至少包括鐵鎳合金,并含有錳、鈷、銅、鉻中的一種或幾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涂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層和面層中,氧化硅為氧化鈣的4.4倍,氧化鎂為氧化鈣的1.1。
6.一種具有磁熱效應的復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按權利要求1配置基層原料,熔化后析晶,研磨,制成基層涂料,將該基層涂料涂覆于陶瓷件; 燒結陶瓷件; 按權利要求1配置基層原料,熔化后析晶,研磨,制成基層涂料,將該基層涂料涂覆于所述基層; 按權利要求1配置發熱層原料,取氧化鋁、氧化鋅以及助熔劑熔化后析晶,混入鐵基混合物和銀后研磨,制成發熱層涂料,將該發熱層涂料涂覆于所述基層; 按權利要求1配置面層原料,熔化后析晶,研磨,制成面層涂料,將該基層涂料涂覆于所述發熱層; 烘干,燒結。
7.一種適用于電磁加熱設備的陶瓷器皿,其特征在于由陶瓷基體和復合涂層組成,所述陶瓷基體由所述陶瓷材料制成,所述復合涂層由基層、基層、發熱層以及面層組成。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陶瓷器皿,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計,所述陶瓷基體主要由鋰輝石、透鋰長石、鋰霞石、石英、高嶺土、氧化鋅、氧化鎂以及氧化鋇組成,按占陶瓷本體重量百分比計,氧化鋅1%~3%、氧化鎂7%~8%、氧化鋇3%~5%,所述鋰輝石提供4%~5%的氧化鋰,所述鋰輝石、石英以及高嶺土共提供25%~32%的氧化鋁、含量是氧化鎂4.68倍的氧化硅、含量是氧化鎂1.2倍的氧化鈣,硼、鉀、鈉合計小于3%。
9.一種適用于電磁加熱設備的陶瓷器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按陶瓷基體的配方配置鋰輝石、透鋰長石、石英以及高嶺土的混合原料,選擇性絮凝,控制硼、鉀、鈉合計小于3%,沉淀后制成胚料; 按陶瓷基體的配方在胚料中加入氧化鋅、氧化鎂、氧化鋇以及碳酸鋰,制成陶瓷胚件; 陶瓷胚件置于800°C~900°C中預燒2小時,陶瓷胚件置于1300°C~1500°C中預燒8小時,在2小時內逐漸降低至常溫,制成陶瓷基體;按要求配置基層原料,熔化后析晶,研磨,制成基層涂料,將該基層涂料涂覆于燒結的陶瓷基體; 按要求配置發熱層原料,取氧化鋁、氧化鋅以及助熔劑熔化后析晶,混入鐵基混合物和銀后研磨,制成發熱層涂料,將該發熱層涂料涂覆于所述基層; 按要求配置面層原料,熔化后析晶,研磨,制成面層涂料,將該基層涂料涂覆于所述發執層.烘干,再燒結。
【文檔編號】A47J27/00GK103833422SQ201410010907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0日
【發明者】曹小松 申請人:曹小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溪市| 健康| 确山县| 腾冲县| 九台市| 亚东县| 平昌县| 贵定县| 玛纳斯县| 阿坝| 凌源市| 灌云县| 龙南县| 蒙山县| 连平县| 屯门区| 萝北县| 阳西县| 合江县| 绥德县| 五莲县| 中方县| 封开县| 陆良县| 江达县| 谢通门县| 沿河| 且末县| 苏州市| 团风县| 鄂州市| 陆丰市| 嘉善县| 湾仔区| 仲巴县| 涪陵区| 和平县| 奉化市| 湖北省| 商南县| 新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