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搖榨汁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手搖榨汁機,尤其涉及用來榨取蔬菜汁和水果汁的一種手搖榨汁機。包括底座、旋轉手柄、碎刀片、齒輪、蝸桿、外殼、擠壓機構、出汁口、盛汁杯、隔離板,外殼安裝在底座上,齒輪、蝸桿均位于外殼的內部,且齒輪與蝸桿傳動連接,旋轉手柄位于外殼的外部,旋轉手柄穿過外殼伸入到外殼內與齒輪連接,蝸桿的一端安裝在底座上,蝸桿的另一端與碎刀片連接,隔離板安裝在外殼內部且與擠壓機構連通,擠壓機構位于外殼內,盛汁杯安放在底座上且位于外殼外部,出汁口設置在外殼上且與擠壓機構連接。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操作攜帶方便,易清洗、使用壽命長,通過手動絞碎和擠壓完成蔬菜水果的壓榨,操作靈活,通用性強。
【專利說明】一種手搖榨汁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手搖榨汁機,尤其涉及用來榨取蔬菜汁和水果汁的一種手搖榨汁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喜歡將蔬菜水果榨成蔬菜汁或者果汁之后再喝,以提高營養(yǎng)吸收的效果。目前,市場上有很多電動的榨取蔬菜水果的榨汁機,但是電動的榨汁機結構比較復雜,操作不方便,容易損壞。電動榨汁機的體積一般較大,在外出郊游時攜帶不方便,尋找電源也不方便,同時容易受潮,清洗過程中還要避免電機受潮,使用起來十分不便,若提前榨好蔬菜水果汁又降低了新鮮度。因此,需要一款攜帶方便、使用簡單的榨汁機以便野外使用。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手搖榨汁機,克服了傳統(tǒng)榨汁機結構復雜、操作使用麻煩、攜帶不便、清洗困難的缺陷。
[0004]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手搖榨汁機,包括底座、旋轉手柄、碎刀片、齒輪、蝸桿、外殼、擠壓機構、出汁口、盛汁杯、隔離板,所述外殼安裝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齒輪、所述蝸桿均位于所述外殼的內部,且所述齒輪與所述蝸桿傳動連接,所述旋轉手柄位于所述外殼的外部,所述旋轉手柄穿過所述外殼伸入到所述外殼內與所述齒輪連接,所述蝸桿的一端安裝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蝸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碎刀片連接,所述隔離板安裝在所述外殼內部且與所述擠壓機構連通,所述擠壓機構位于所述外殼內,所述盛汁杯安放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外殼外部,所述出汁口設置在所述外殼上且與所述擠壓機構連接。
[0005]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操作攜帶方便,易清洗、使用壽命長,通過手動絞碎和擠壓完成蔬菜水果的壓榨,操作靈活,通用性強。
[0006]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fā)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07]進一步,所述擠壓機構包括上擠壓板、下擠壓板、撬動手柄,所述上擠壓板固定安裝在外殼內部,所述下擠壓板活動安裝在所述外殼的內部且位于所述上擠壓板的正下方,所述撬動手柄與所述下擠壓板連接。
[0008]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擠壓機構實現(xiàn)對絞碎之后的蔬菜果肉進行擠壓出汁,提高出汁效率以及榨汁質量。
[0009]進一步,所述下擠壓板向下凹陷形成容納腔,所述上擠壓板上向下設有與所述容納腔形狀相匹配凸起。
[0010]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下擠壓板與上擠壓板配合擠壓出汁,提高榨汁效果。
[0011]進一步,所述下擠壓板的四周邊沿上設有凹槽,所述外殼內部設有與凹槽形狀相匹配的凸塊,所述下擠壓板可沿著凸塊上下移動。
[0012]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撬動手柄帶動下下擠壓板上下移動,為上擠壓板與下擠壓板之間施加擠壓力。
[0013]進一步,所述隔離板安裝在所述外殼內部,所述隔離板的中心設有向上凸出的圓筒,所述蝸桿穿過所述圓筒與所述碎刀片連接。
[0014]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絞碎之后的蔬菜水果落入隔離板下方污染外殼內部齒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手搖榨汁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7]1、外殼,2、圓筒,3、碎刀片,4、上擠壓板,5、下擠壓板,6、撬動手柄,7、出汁口,8、盛汁杯,9、底座,10、蝸桿,11、旋轉手柄,12、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0019]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一種手搖榨汁機,包括底座9、旋轉手柄11、碎刀片3、齒輪12、蝸桿10、外殼1、擠壓機構、出汁口 7、盛汁杯8、隔離板,所述外殼I安裝在所述底座9上,所述齒輪12、所述蝸桿10均位于所述外殼I的內部,且所述齒輪12與所述蝸桿10傳動連接,所述旋轉手柄11位于所述外殼I的外部,所述旋轉手柄11穿過所述外殼I伸入到所述外殼I內與所述齒輪12連接。轉動旋轉手柄11帶動齒輪12轉動,齒輪12再帶動蝸桿10轉動。所述蝸桿10的一端安裝在所述底座9上,所述蝸桿10的另一端與所述碎刀片3連接,蝸桿10帶動碎刀片3轉動。所述隔離板安裝在所述外殼I內部且與所述擠壓機構連通,隔離板與擠壓機構之間通過連通口連通。所述擠壓機構位于所述外殼I內,所述盛汁杯8安放在所述底座9上且位于所述外殼I外部,所述出汁口 7設置在所述外殼I上且與所述擠壓機構連接。
[0020]如圖1所示,所述擠壓機構包括上擠壓板4、下擠壓板5、撬動手柄6,所述上擠壓板4固定安裝在外殼I內部,所述下擠壓板5活動安裝在所述外殼I的內部且位于所述上擠壓板4的正下方,所述撬動手柄6與所述下擠壓板5連接。所述下擠壓板5向下凹陷形成容納腔,所述上擠壓板4上向下設有與所述容納腔形狀相匹配凸起,下擠壓板5上還設有多個鏤空孔洞,使得擠壓之后的果汁可以流入到擠壓機構底部。外殼I上設有一卡槽,撬動手柄6以卡槽為支撐撬動下擠壓板5,使得下擠壓板5可以向上移動與上擠壓板4閉合在一起實現(xiàn)對下擠壓板5內的蔬菜果肉進行擠壓出汁。所述下擠壓板5的四周邊沿上設有凹槽,所述外殼I內部設有與凹槽形狀相匹配的凸塊,所述下擠壓板5可沿著凸塊上下移動,撬動手柄6帶著下擠壓板5上下移動。所述隔離板安裝在所述外殼I內部,所述隔離板的中心設有向上凸出的圓筒2,所述蝸桿10穿過所述圓筒2與所述碎刀片3連接,設置凸出的圓筒2可以防止隔離板上的蔬菜果肉落到蝸桿10和齒輪12上。
[0021]其工作過程為:將需要進行榨汁的蔬菜水果放入到外殼I內部的碎刀片3上,轉動旋轉手柄11,旋轉手柄11帶動齒輪12轉動,齒輪12再帶動蝸桿10轉動,蝸桿10帶動碎刀片3轉動,碎刀片3絞碎蔬菜水果后落到隔離板上,絞碎后的蔬菜水果從隔離板與擠壓機構的連通口進入到擠壓機構的下擠壓板5上,當撬動撬動手柄6時,撬動手柄6帶動下擠壓板5向上移動與上擠壓板4重合擠壓下擠壓板5容納腔內的蔬菜水果,使得蔬菜水果出汁流入到擠壓機構底部,蔬菜水果汁再從擠壓機構底部通過果汁出口流入到盛汁杯8中。
[0022]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手搖榨汁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9)、旋轉手柄(11)、碎刀片(3)、齒輪(12)、蝸桿(10)、外殼(1)、擠壓機構、出汁口(7)、盛汁杯(8)、隔離板,所述外殼(1)安裝在所述底座(9)上,所述齒輪(12)、所述蝸桿(10)均位于所述外殼(1)的內部,且所述齒輪(12)與所述蝸桿(10)傳動連接,所述旋轉手柄(11)位于所述外殼(1)的外部,所述旋轉手柄(11)穿過所述外殼(1)伸入到所述外殼(1)內與所述齒輪(12)連接,所述蝸桿(10)的一端安裝在所述底座(9)上,所述蝸桿(10)的另一端與所述碎刀片(3)連接,所述隔離板安裝在所述外殼(1)內部且與所述擠壓機構連通,所述擠壓機構位于所述外殼(1)內,所述盛汁杯(8)安放在所述底座(9)上且位于所述外殼(1)外部,所述出汁口(7)設置在所述外殼(1)上且與所述擠壓機構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搖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機構包括上擠壓板(4)、下擠壓板(5)、撬動手柄(6),所述上擠壓板(4)固定安裝在外殼(1)內部,所述下擠壓板(5)活動安裝在所述外殼(1)的內部且位于所述上擠壓板(4)的正下方,所述撬動手柄(6)與所述下擠壓板(5)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手搖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擠壓板(5)向下凹陷形成容納腔,所述上擠壓板(4)上向下設有與所述容納腔形狀相匹配凸起。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手搖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擠壓板(5)的四周邊沿上設有凹槽,所述外殼(1)內部設有與凹槽形狀相匹配的凸塊,所述下擠壓板(5)可沿著凸塊上下移動。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手搖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板安裝在所述外殼(1)內部,所述隔離板的中心設有向上凸出的圓筒(2),所述蝸桿(10)穿過所述圓筒(2)與所述碎刀片(3)連接。
【文檔編號】A47J19/02GK104287599SQ201410506084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27日
【發(fā)明者】毛廷學, 石興春 申請人:重慶市大足區(qū)韻森汽車配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