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水流造景遞杯茶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循環水流造景遞杯茶盤,包括茶盤本體,所述茶盤本體包括燒水區和泡茶區,所述泡茶區中部設有景觀造型體,該景觀造型體四周靠近茶盤本體邊緣位置設置有供水流循環流動的水槽,茶盤本體上設有使水槽內水流循環流動的水泵,所述水槽內設置可放置茶杯的浮起裝置。本實用新型在現有靜態茶盤上增設循環水流景觀,茶盤本體上水槽中的水通過水泵抽吸進入水管,進而通過水流通道流入水槽內,形成水流循環,由于茶盤上增設了水流造景,在品茶的同時可觀賞到迷人的動靜結合景觀,營造出溫馨愉悅的藝術氛圍;同時徹茶者可將徹好茶的茶杯放置在浮起裝置上,由水流帶動其圍繞茶盤一周循環,飲茶者自行拿取,富有新奇新鮮感,同時可以減輕徹茶者的勞動量。
【專利說明】循環水流造景遞杯茶盤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茶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循環水流造景遞杯茶盤。
【背景技術】
[0002] 我國茶葉歷史悠久,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日常品茶跨越了僅僅是生理需要的 階段,而升華至一種文化。茶具文化也是茶葉文化中不可侵害的一部分,中國茶具在歷史的 長河中發展創新,其藝術性不斷增強,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茶具林林總總、儀態萬千,茶具 藝術絢麗多姿。人們在品茶的過程中同時欣賞各式茶具,也就成為品茶的自然衍生,成為了 種溫馨愉悅的審美過程。茶盤作為茶具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市場上出售的茶盤款式繁多,用 料十分考究,做工相當細致,缺憾的是,第一,目前茶盤上的裝飾物大多是靜態的,無動態景 觀設置,在品茶的同時無法觀賞到動態的景觀;第二,徹茶者在徹好茶為他人遞杯送茶時, 需要徹茶者手動將茶杯傳遞至相應飲茶者面前,此種遞杯送茶方式較為傳統,沒有新鮮感, 同時又增加徹茶者的勞動量。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便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循環水 流造景遞杯茶盤,在茶盤上設置動態循環水流造景,同時賦予其遞杯送茶功能,在品茶的同 時可觀賞到動靜結合的景觀,富有新奇新鮮感,營造出溫馨愉悅的藝術氛圍。
[0004]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循環水流造景遞杯茶盤,包括茶盤本體,所 述茶盤本體包括燒水區和泡茶區,所述泡茶區中部設有景觀造型體,該景觀造型體四周靠 近茶盤本體邊緣位置設置有供水流循環流動的水槽,茶盤本體上設有使水槽內水流循環流 動的水泵,所述水槽內設置有隨水流流動、且可放置茶杯的浮起裝置。
[0005] 作為優選,所述浮起裝置為小竹筏。
[0006] 作為優選,所述浮起裝置上設置有供茶杯嵌入放置的弧形凹槽。
[0007] 作為優選,所述水槽包括進水端和出水端,水泵的進水口位于水槽的出水端,所述 景觀造型體上開有與水泵的出水口相通的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的出水口與水槽的進水端相 對應。
[0008] 作為優選,所述水泵安裝在水槽的出水端,且水泵上方設置有蓋板。
[0009] 作為優選,所述景觀造型體上開有與水泵的出水口相通的溪流通道。
[0010] 作為優選,所述景觀造型體上還設有與水泵的出水口相通的水簾通道。
[00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在現有靜態茶盤上增設循環水流景觀, 茶盤本體上水槽中的水通過水泵抽吸進入水管,進而通過水流通道流入水槽內,形成水流 循環,由于茶盤上增設了水流造景,在品茶的同時可觀賞到迷人的動靜結合景觀,營造出溫 馨愉悅的藝術氛圍;同時徹茶者可將徹好茶的茶杯放置在浮起裝置上,由水流帶動其圍繞 茶盤一周循環,飲茶者自行拿取,富有新奇新鮮感,同時可以減輕徹茶者的勞動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 圖2為水泵出水示意圖。
[0014] 圖中:1、茶盤本體;2、景觀造型體;3、水槽;31、進水端;32、出水端;4、浮起裝置; 41、弧形凹槽;5、水流通道;6、溪流通道;7、燒水區;8、水泵;9、蓋板;10、出水道;11、出水 孔;12、阻水塊;13、水簾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6] 如圖1所示,一種循環水流造景遞杯茶盤,包括茶盤本體1,所述茶盤本體1包括 燒水區7和泡茶區,所述泡茶區中部設有景觀造型體2,該景觀造型體2四周靠近茶盤本體 1邊緣位置設置有供水流循環流動的水槽3,水槽3為非封閉式,茶盤本體1上設有使水槽 3內水流循環流動的水泵8,所述水槽3內設置有隨水流流動、且可放置茶杯的浮起裝置4, 所述浮起裝置4可以是小竹筏,也可以是其它具有浮力的裝置,所述浮起裝置4上設置有供 茶杯嵌入放置的弧形凹槽41,避免茶杯運輸途中掉落,所述水槽3的最小寬度可容納浮起 裝置4飄流通過。
[0017] 作為優選,所述水槽3包括進水端31和出水端32,水泵8的進水口位于水槽3的 出水端32,所述景觀造型體2上開有與水泵8的出水口相通的水流通道5,水流通道5的出 水口與水槽3的進水端31相對應。
[0018] 所述水泵8安裝在水槽3的出水端32,且水泵8上方設置有蓋板9。
[0019] 所述景觀造型體2上開有與水泵8的出水口相通的溪流通道6,進一步增加了溪流 造景,同時所述景觀造型體2上還設有與水泵8的出水口相通的水簾通道13,進一步增加 了水簾造景。如圖2所示,所述景觀造型體2上設有出水道10,出水道10上設置有出水孔 11,水泵8中的水由該出水孔11進入出水道10,被出水道10上方的阻水塊12阻擋后由出 水道10兩端流出,出水道10的兩端分別與水流通道5和溪流通道6相通,且水流通道5的 流量大于溪流通道6的流量,同時出水道10的一側設有供水流通過的縫隙,且出水道10的 該側側壁與阻水塊12底部突出的凸塊共同構成水簾通道13,水流可由縫隙進入該水簾通 道13,形成水簾造景。本實用新型中的水流通道5、溪流通道6以及水簾通道13設計巧妙 合理,只需由出水孔11將水流引入,僅需一個水泵8即可實現同時向水流通道5、溪流通道 6以及水簾通道13供水,分別產生水流造景、溪流造景以及水簾造景。
[0020] 本實用新型在現有靜態茶盤上增設循環水流景觀,茶盤本體1上水槽3中的水通 過水泵8抽吸進入水管,進而通過水流通道5、溪流通道6以及水簾通道13再次流入水槽3 內,形成水流循環,由于茶盤上增設了水流造景、溪流造景、水簾造景,在品茶的同時可觀賞 到迷人的動靜結合景觀,營造出溫馨愉悅的藝術氛圍;同時徹茶者可將徹好茶的茶杯放置 在浮起裝置4上,由水流帶動其圍繞茶盤一周循環,飲茶者自行拿取,富有新奇新鮮感,同 時可以減輕徹茶者的勞動量。
[0021]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 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 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循環水流造景遞杯茶盤,包括茶盤本體(1 ),所述茶盤本體(1)包括燒水區(7) 以及泡茶區,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區中部設有景觀造型體(2),該景觀造型體(2)四周靠 近茶盤本體(1)邊緣位置設置有供水流循環流動的水槽(3),茶盤本體(1)上設有使水槽 (3)內水流循環流動的水泵(8),所述水槽(3)內設置有隨水流流動、且可放置茶杯的浮起 裝置(4)。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水流造景遞杯茶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起裝置(4)為小 竹筏。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水流造景遞杯茶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起裝置(4)上設 置有供茶杯嵌入放置的弧形凹槽(41)。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水流造景遞杯茶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3)包括進水 端(31)和出水端(32 ),所述水泵(8 )的進水口位于水槽(3 )的出水端(32 ),所述景觀造型 體(2 )上開有與水泵(8 )的出水口相通的水流通道(5 ),水流通道(5 )的出水口( 52 )與水槽 (3)的進水端(31)相對應。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循環水流造景遞杯茶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8)安裝在水 槽(3)的出水端(32),且水泵(8)上方設置有蓋板(9)。
6. 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循環水流造景遞杯茶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觀造型體 (2)上開有與水泵(8)的出水口相通的溪流通道(6)。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循環水流造景遞杯茶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觀造型體(2)上 還設有與水泵(8)的出水口相通的水簾通道(13)。
【文檔編號】A47G23/06GK203828600SQ201420241644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3日
【發明者】蘭小平 申請人:蘭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