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紙杯,包括帶有開口的杯體和密封開口的蓋體,所述蓋體包括底盤和罩體,所述底盤與罩體結合后內部形成柱狀的空腔,所述空腔內設有轉動柱,所述轉動柱與底盤固定連接,所述轉動柱與罩體轉動連接,所述底盤上設有出料口,所述罩體內壁上固定地設有第一夾板,所述轉動柱上繞轉動柱轉動地設有第二夾板,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均內嵌有磁鐵。該紙杯可以很好地控制好倒入紙杯內的茶葉的量。
【專利說明】紙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杯子,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紙杯。
【背景技術】
[0002]紙杯是把用化學木漿制成的原紙進行機械加工、粘合所做得的一種紙容器,外觀呈口杯形,紙容器兩邊均淋膜,可盛裝冰淇淋、果醬和黃油等,供熱飲使用的紙杯涂塑料,耐900C以上溫度,甚至可盛開水,紙杯的特點是安全衛生、輕巧方便。
[0003]人們在接待客人的時候,往往都需要用紙杯泡制茶葉,在往紙杯內倒茶葉的時候,往往會因為控制不好力道而導致倒的茶葉太多,然后就需要將茶葉重新倒回去一點,這樣倒來倒去就十分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紙杯,該紙杯可以很好地控制好倒入紙杯內的茶葉的量。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紙杯,包括帶有開口的杯體和密封開口的蓋體,所述蓋體包括底盤和罩體,所述底盤與罩體結合后內部形成柱狀的空腔,所述空腔內設有轉動柱,所述轉動柱與底盤固定連接,所述轉動柱與罩體轉動連接,所述底盤上設有出料口,所述罩體內壁上固定地設有第一夾板,所述轉動柱上繞轉動柱轉動地設有第二夾板,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均內嵌有磁鐵。
[0006]通過米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均內嵌有磁鐵,這樣先將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分開,然后在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之間放置好茶葉,當需要往杯體內倒茶葉的時候,只要先將蓋體抬起,轉動罩體使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之間的茶葉轉動出料口處,手握住罩體,這樣茶葉就可與通過出料口流到杯體內了,茶葉越來越少,在兩磁鐵的相互吸引的作用下第二夾板就會繞著轉動柱轉動,當第二夾板轉動到茶葉不在出料口的上方時,茶葉就不會再流到杯體內了,這樣當第一夾板停止轉動后,第二夾板轉動的空間就是落到杯體內的量,這樣在倒茶葉的時候就可以很好地控制倒入到杯體茶葉的量了,整個操作簡單方便,蓋體可以起到密封杯體的作用,防止灰塵進入,茶葉直接放置在蓋體內,這樣就避免了每次都要尋找茶葉的現象,減少泡茶時間。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轉動柱延伸至底盤內,所述底盤內設有轉盤,所述轉盤與轉動柱轉動連接,所述底盤側壁上設有相應的環形槽,所述轉盤延伸至底盤外,所述轉盤上設有可與出料口相通的通槽。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底盤內設有轉盤,在不需要倒茶葉的時候,只要轉動轉盤使出料口被封閉,這樣就不會出現杯體內的水蒸氣跑入到蓋體而導致茶葉變潮的現象了,當需要倒茶葉的時候,只要轉動轉盤使通孔對準出料口就可以了,簡單方便。
[000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夾板上面上凸設有撥動塊,所述撥動塊延伸至罩體外,所述罩體上設有相應的半環形的轉動槽。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夾板上面上凸設有撥動塊,這樣當需要往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之間加茶葉的時候,只要用手按住撥動塊,然后在轉動罩體就可以很方便地將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分開了,這樣就可以通過出料口往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加茶葉了。
[001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盤與杯體內壁密封配合,所述轉盤架設在杯體上。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底盤與杯體內壁密封配合,這樣就可以防止灰塵掉落到杯體內,轉盤架設在杯體上,這樣的設置轉盤也可以對杯體的杯沿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防止灰塵掉落在杯沿上。
[001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夾板延伸至罩體上端面外。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夾板延伸至罩體上端面外,這樣就可以通過觀察撥動塊與第一夾板之間的角度大小就可以知道蓋體內茶葉的量,當快沒有了的時候從而可以及時添加,這樣的設置也可以方便知道茶葉的位置,從而更好控制掉落到杯體內茶葉的量。
[001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罩體上端面上設有刻度線。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觀察撥動塊在刻度線上移動了幾格,從而更好控制掉落到杯體內茶葉的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紙杯實施例的立體圖;
[0018]圖2為蓋體除去罩體后的立體圖;
[0019]圖3為蓋體除去罩體后的爆炸圖;
[0020]圖4為圖1中A-A的旋轉剖視圖。
[0021]附圖標記:1、杯體;2、蓋體;21、底盤;22、罩體;23、空腔;3、轉動柱;4、開口 ;5、出料口 ;6、第一夾板;7、第二夾板;8、磁鐵;9、轉盤;10、環形槽;11、通槽;12、撥動塊;13、轉動槽;14、刻度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參照圖1至圖4對本實用新型紙杯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23]一種紙杯,包括帶有開口 4的杯體I和密封開口 4的蓋體2,所述蓋體2包括底盤21和罩體22,所述底盤21與罩體22結合后內部形成柱狀的空腔23,所述空腔23內設有轉動柱3,所述轉動柱3與底盤21固定連接,所述轉動柱3與罩體22轉動連接,所述底盤21上設有出料口 5,所述罩體22內壁上固定地設有第一夾板6,所述轉動柱3上繞轉動柱3轉動地設有第二夾板7,所述第一夾板6和第二夾板7均內嵌有磁鐵8,第一夾板6分別與底盤21和轉動柱3間隙配合,第二夾板7分別與罩體22內壁和底盤21間隙配合,這樣在轉動的過程中茶葉就不會從第一夾板6和第二夾板7之間跑出去了。整個蓋體2由塑料制成。
[0024]通過米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夾板6和第二夾板7均內嵌有磁鐵8,這樣先將第一夾板6和第二夾板7分開,然后在第一夾板6和第二夾板7之間放置好茶葉,當需要往杯體I內倒茶葉的時候,只要先將蓋體2抬起,轉動罩體22使第一夾板6和第二夾板7之間的茶葉轉動出料口 5處,手握住罩體22,這樣茶葉就可與通過出料口 5流到杯體I內了,茶葉越來越少,在兩磁鐵8的相互吸引的作用下第二夾板7就會繞著轉動柱3轉動,當第二夾板7轉動到茶葉不在出料口 5的上方時,茶葉就不會再流到杯體I內了,這樣當第一夾板6停止轉動后,第二夾板7轉動的空間就是落到杯體I內的量,這樣在倒茶葉的時候就可以很好地控制倒入到杯體I茶葉的量了,整個操作簡單方便,蓋體2可以起到密封杯體I的作用,防止灰塵進入,茶葉直接放置在蓋體2內,這樣就避免了每次都要尋找茶葉的現象,減少泡茶時間。第一夾板6和第二夾板7均內嵌有磁鐵8,這樣如果茶葉中有鐵屑的話就會被磁鐵8所吸住,防止鐵屑被喝茶的人喝入體內。
[0025]所述轉動柱3延伸至底盤21內,所述底盤21內設有轉盤9,所述轉盤9與轉動柱3轉動連接,所述底盤21側壁上設有相應的環形槽10,所述轉盤9延伸至底盤21外,所述轉盤9上設有可與出料口 5相通的通槽11。
[002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底盤21內設有轉盤9,在不需要倒茶葉的時候,只要轉動轉盤9使出料口 5被封閉,這樣就不會出現杯體I內的水蒸氣跑入到蓋體2而導致茶葉變潮的現象了,當需要倒茶葉的時候,只要轉動轉盤9使通孔對準出料口 5就可以了,簡單方便。
[0027]所述第二夾板7上面上凸設有撥動塊12,所述撥動塊12延伸至罩體22外,所述罩體22上設有相應的半環形的轉動槽13。
[002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夾板7上面上凸設有撥動塊12,這樣當需要往第一夾板6和第二夾板7之間加茶葉的時候,只要用手按住撥動塊12,然后在轉動罩體22就可以很方便地將第一夾板6和第二夾板7分開了,這樣就可以通過出料口 5往第一夾板6和第二夾板7加茶葉了。
[0029]所述底盤21與杯體I內壁密封配合,所述轉盤9架設在杯體I上。
[003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底盤21與杯體I內壁密封配合,這樣就可以防止灰塵掉落到杯體I內,轉盤9架設在杯體I上,這樣的設置轉盤9也可以對杯體I的杯沿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防止灰塵掉落在杯沿上。
[0031]所述第一夾板6延伸至罩體22上端面外。
[003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夾板6延伸至罩體22上端面外,這樣就可以通過觀察撥動塊12與第一夾板6之間的角度大小就可以知道蓋體2內茶葉的量,當快沒有了的時候從而可以及時添加,這樣的設置也可以方便知道茶葉的位置,從而更好控制掉落到杯體I內茶葉的量。
[0033]所述罩體22上端面上設有刻度線14。
[003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觀察撥動塊12在刻度線14上移動了幾格,從而更好控制掉落到杯體I內茶葉的量。
【權利要求】
1.一種紙杯,包括帶有開口的杯體和密封開口的蓋體,其特征是:所述蓋體包括底盤和罩體,所述底盤與罩體結合后內部形成柱狀的空腔,所述空腔內設有轉動柱,所述轉動柱與底盤固定連接,所述轉動柱與罩體轉動連接,所述底盤上設有出料口,所述罩體內壁上固定地設有第一夾板,所述轉動柱上繞轉動柱轉動地設有第二夾板,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均內嵌有磁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杯,其特征是:所述轉動柱延伸至底盤內,所述底盤內設有轉盤,所述轉盤與轉動柱轉動連接,所述底盤側壁上設有相應的環形槽,所述轉盤延伸至底盤外,所述轉盤上設有可與出料口相通的通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紙杯,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夾板上面上凸設有撥動塊,所述撥動塊延伸至罩體外,所述罩體上設有相應的半環形的轉動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紙杯,其特征是:所述底盤與杯體內壁密封配合,所述轉盤架設在杯體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紙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夾板延伸至罩體上端面外。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紙杯,其特征是:所述罩體上端面上設有刻度線。
【文檔編號】A47G19/22GK203934981SQ201420347386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6日
【發明者】陳海軍 申請人:臺州弘海紙制品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