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機導流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豆漿機導流罩,其特征在于導流罩的罩體呈倒置的碗型,導流罩上的導流孔呈長方形且沿垂直方向延伸,導流孔環繞導流罩罩體的圓周側壁均布設置。所涉及導流罩的容積較大,漿液能在導流罩內部形成內循環。導流孔狹長且緊密排列在導流罩的圓周壁上,保證了刀頭旋轉時罩體內能夠形成足夠的負壓,實現罩體內與外部的外循環。因為導流孔狹長,所以外徑較大的顆粒不容易在循環過程中排出罩體,從而在罩體內不斷循環與刀頭接觸。在內、外循環的雙重作用下,細膩漿液能順利循環,確保了流動動力的持續循環,其中的較大顆粒物則不斷在罩體內累積并持續與刀頭作用至將其進一步打碎為止,故而得到的漿液細膩,口感佳。
【專利說明】豆漿機導流罩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小型家用電器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的為豆漿機上的導流罩。
【背景技術】
[0002]豆漿機打磨出的漿液之粗細程度,受制約于刀片、轉速及導流罩等。導流罩的作用在于促進漿液的循環流動程度,使其中的谷物顆粒循環,確保谷物顆粒能夠與刀片充分接觸。其原理為:刀片旋轉使得導流罩內形成負壓,從而將導流罩下端的漿液吸入罩內,罩內的漿液則通過導流罩上的導流孔排出,再向下循環到導流罩下方,如此循環。但是,目前所設計的導流罩的罩體容積較小,且需要開設較大的導流孔才能夠滿足循環所需之流體動力,如果單純增加導流罩容積則刀頭旋轉不足以在導流罩內形成足夠負壓,亦不能實現很好的導流效果,打磨出的漿液顆粒較大,不細膩,口感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豆漿機導流罩,其通過對罩體外形的改進,增大了罩體容積,同時通過巧妙設計導流孔的結構以及布置方式,確保大容積罩體下刀頭旋轉能使罩體內形成足夠負壓,使得打磨出的漿液顆粒細小、細膩,口感佳。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豆漿機導流罩,其特征在于導流罩的罩體呈倒置的碗型,導流罩上的導流孔呈長方形且沿垂直方向延伸,所述導流孔環繞導流罩罩體的圓周側壁均布設置。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涉及導流罩的容積較大,漿液能在導流罩內部形成獨立循環,即內循環。導流孔狹長且緊密排列在導流罩的圓周壁上,保證了刀頭旋轉時罩體內能夠形成足夠的負壓,實現罩體內與外部的循環,即外循環。因為導流孔狹長,所以外徑較大的顆粒不容易在循環過程中排出罩體,從而在罩體內不斷循環與刀頭接觸。在內、外循環的雙重作用下,細膩漿液能順利循環,確保了流動動力的持續循環,其中的較大顆粒物則不斷在罩體內累積并持續與刀頭作用至將其進一步打碎為止,故而得到的漿液細膩,口感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0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08]圖中:1導流罩,11導流孔,2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豆漿機導流罩,其特征在于導流罩I的罩體呈倒置的碗型,導流罩I上的導流孔11呈長方形且沿垂直方向延伸,所述導流孔11環繞導流罩I罩體的圓周側壁均布設置。所述導流罩I的頂部設置有圓孔供轉軸2穿過,在轉軸2的下端設置刀頭,刀頭在導流罩I的罩體內部。
[0010]因為所涉及導流罩I的容積較大,漿液能在導流罩I內部形成內循環。導流孔11狹長且緊密排列在導流罩I的圓周壁上,保證了刀頭旋轉時罩體內能夠形成足夠的負壓,實現罩體內與外部的外循環。又因為導流孔11狹長,所以外徑較大的顆粒不容易在循環過程中排出罩體,從而在罩體內不斷循環與刀頭接觸。在內、外循環的雙重作用下,細膩漿液能順利循環,確保了流動動力的持續循環,其中的較大顆粒物則不斷在罩體內累積并持續與刀頭作用至將其進一步打碎為止,故而得到的漿液細膩,口感佳。
[0011]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豆漿機導流罩,其特征在于:導流罩的罩體呈倒置的碗型,導流罩上的導流孔呈長方形且沿垂直方向延伸,所述導流孔環繞導流罩罩體的圓周側壁均布設置。
【文檔編號】A47J31/44GK204245945SQ201420743025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9日
【發明者】高翔宇 申請人:高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