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一種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種方便刷鞋的鞋刷。
背景技術:
傳統鞋刷的刷柄為直柄,在用這種鞋刷刷鞋時手部需用力,下壓并前后推拉,手部會不斷地與鞋底或者鞋幫發生摩擦或者磕碰,易將握刷柄的手損傷,并且還不方便刷洗鞋的內部,刷鞋者很容易疲勞,刷柄上沒有防滑設施,在使用水及肥皂的情況下,刷柄很滑,不好握,需要使用者用較大的把持力才能握著刷柄刷鞋。由于傳統鞋刷的刷頭為兩側翹起的長方體形狀,且只有在刷頭部的下邊有刷毛,刷鞋時,刷毛不能接觸到鞋內前角、鞋后腳跟處和鞋幫內側,不能將鞋內的邊角刷洗干凈。為了提高刷鞋效果,有的人將刷毛設置為較長的形式,以便刷毛可以刷到鞋內邊角處,但是,刷毛變長后,也會相對較軟,其相對鞋內的邊角處摩擦力較小,刷鞋效果并不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新型的鞋刷,該鞋刷的刷頭與鞋內腔形狀近似,方便刷鞋內的前角和后腳跟處及鞋幫內側,刷柄呈上揚的Z字形,方便使用者把持,刷鞋過程中手部不會與鞋底或者鞋幫發生摩擦或者磕碰,避免使用者受到傷害。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鞋刷,包括刷柄和刷頭,刷頭上設置有刷毛,使用時,手握刷柄,刷頭深入到鞋內腔中,來回拉動,將鞋內腔的內表面刷干凈,本技術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的刷頭的頭部呈尖弧狀,尾部呈圓弧狀,更加貼合鞋內腔的形狀,刷柄包括與刷頭連接的斜柄、與斜柄連接的水平柄,且斜柄與刷頭的連接點為非頭部或尾部位置,斜柄結構的設置防止刷鞋時手部會不斷地與鞋底或者鞋幫發生摩擦或者磕碰,避免傷害,斜柄與刷頭的連接點為非頭部或尾部位置,使尾部呈凸出狀態,便于刷鞋后腳跟和鞋幫內側。
進一步地,斜柄與刷頭的連接點位于刷頭整體長度上相對頭部的三分之二處。
進一步地,刷柄的水平柄上套設有防滑套,用于防滑。
進一步地,刷頭的頂面呈橢圓弧狀,底面呈平面狀,更加貼合鞋內腔的上下表面。
進一步地,刷頭的頭部和頂面連接處設置有圓弧頭,便于刷頭伸入到鞋頭內。
進一步地,刷頭的整個外端面均設置有刷毛。
進一步地,連接后的刷頭、斜柄和水平柄整體呈“Z”形。
進一步地,水平柄也可以呈彎弧狀,且水平柄尾部設置有擋塊,該擋塊上設置有孔,擋塊可起到阻擋作用,防止刷柄從手上脫落,而且可在孔中穿納繩子,方便懸掛放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鞋刷的結構與眾不同,該鞋刷的刷柄呈上揚的“Z”字形,防止刷鞋時手部會不斷地與鞋底或者鞋幫發生摩擦或者磕碰,避免傷害,刷頭設置成與鞋內腔形狀相似的狀態,包括頂面、底面、頭部、尾部,以及頭部與頂面連接處,可方便刷到鞋內腔的各個表面,方便實用,刷鞋干凈。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附圖1為本新型鞋刷的外形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新型鞋刷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新型鞋刷中刷頭結構的剖面視圖;
附圖4為本新型鞋刷中另一種刷柄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如圖1、2和3所示,一種新型鞋刷,包括刷柄1和刷頭2,刷頭2上設置有刷毛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刷頭2的頭部23呈尖弧狀,尾部24呈圓弧狀,可使刷頭2的頭部23深入到鞋內前角處,也可使刷頭2的尾部24刷到鞋腳后跟處或者鞋幫內側,避免了以往鞋內前角處刷不到的弊端,同時在刷鞋時不必在調換刷頭2角度,直接使用相對刷柄1向后伸的刷頭2的尾部24即可刷到鞋內腳后跟處和鞋幫內側,十分方便,而且,該方案應用的刷柄1與以往的刷柄1形狀不同,本方案中的刷柄1包括與刷頭2連接的斜柄12、與斜柄12連接的水平柄11,連接后的刷頭2、斜柄12和水平柄11整體呈“Z”形,且斜柄12與刷頭2的連接點為非頭部23或尾部24位置,也既是該連接點不在刷頭2的頭部23位置,也不在刷頭2的尾部24位置,最優選的情況是,斜柄12與刷頭2的連接點位于刷頭2整體長度上相對頭部23的三分之二處,這樣的目的在于:使刷頭2的尾部24相對于刷柄1呈向后延伸的狀態,也既是向后突出出來,便于刷鞋時通過刷柄1向后拉刷頭2,使刷頭2的尾部24刷到鞋幫內側和鞋內腳后跟處,另外,可在刷柄1的水平柄11上套設有防滑套13,防止在刷鞋時,由于水和肥皂的作用,刷柄1太滑,給使用造成麻煩,也可將刷柄的水平柄11做成扁環狀,手伸入到扁環中握著水平柄11,進一步提高防滑效果。如附圖4所示,也可將水平柄11設置成彎弧狀,且水平柄11尾部設置有擋塊,該擋塊上設置有孔,擋塊起到防脫落的作用,孔可以用來穿繩,便于懸掛收納。
另外,為了迎合鞋內空腔的形狀,提高刷鞋的效果,使鞋內空腔各個表面均可以刷到,使鞋刷的更加干凈,將刷頭2的頂面21設計呈橢圓弧狀,與鞋面的內側弧度接近,使刷毛3與鞋面內側貼合,刷的干凈,再將刷頭2的底面22設計呈平面狀,與鞋內鞋底表面形狀相貼合,使鞋底內表面也刷的干凈;由于一般鞋的鞋頭處內腔較低,為了便于刷頭2深入到鞋頭內,刷頭2的頭部23和頂面21連接處設置有圓弧頭25,降低了刷頭2頭部23的厚度,可深入到鞋頭內,為了進一步提高刷鞋效果,刷頭2的整個外端面均設置有刷毛3,刷鞋動作時,可同時兼顧刷到鞋內腔的各個面,當然,也可以將刷頭2的局部外端面設置刷毛3,其他部分不設置刷毛3,可根據使用者個人喜好,自行設置,在此不再贅述。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關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