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二次置瓶單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齡球置瓶機,特別是一種機臺上的二次置瓶單元。
置瓶機中的二次置瓶單元根據計分電腦的指令進行夾瓶和二次置瓶操作。目前一般的二次置瓶單元,含有一個中間為置瓶孔的三角盤、一對夾指及夾指的驅動機構,三角盤沿置瓶孔的邊緣有一圈翻邊,其中與夾指的固定端相對一側的翻邊為弧形,左翻邊和右翻邊為直線形,左、右翻邊與弧形翻邊的連接處為小圓弧。在進行置瓶操作時,夾指的自由端會通過固定其上的尼龍滑塊沿弧形翻邊滑動。由于左、右翻邊與弧形翻邊的連接處為小圓弧,則實際上將夾指的自由端的滑動軌道縮短。在實際使用中,有時夾指,主要是右夾指會超越滑動行程而無法返回,產生誤操作或發生機械故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夾指不易超越行程的二次置瓶單元。
上述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二次置瓶單元,含有一個中間為置瓶孔的三角盤、一對夾指及夾指的驅動機構,三角盤沿置瓶孔的邊緣有一圈翻邊,其中與夾指的固定端相對一側的翻邊為弧形,左翻邊和右翻邊為直線形,夾指的自由端可通過固定其上的尼龍滑塊沿弧形翻邊水平滑動,其中右翻邊與弧形翻邊大致為直角連接。
由于右翻邊與弧形翻邊大致為直角連接,則實際上延長了右夾指的自由端的滑動軌道,因此右夾指不會超越行程而產生誤操作或發生機械故障。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二次置瓶單元中三角盤的結構示意圖。
從
圖1中可以看出,二次置瓶單元中的三角盤的中心為置瓶孔1,三角盤沿置瓶孔1的邊緣有一圈翻邊,其中與夾指(圖中未視出)的固定端相對一側的翻邊2為弧形,左翻邊3和右翻邊4為直線形。現有技術中的左、右翻邊與弧形翻邊的連接處為小圓弧5。圖中示出的是機臺中的一種二次置瓶單元中的三角盤的結構,其它二次置瓶單元中的三角盤與該三角盤在形狀上略有不同,但工作原理及存在的問題及發生問題的原因相同。三角盤中的置瓶孔1通常是采用沖壓工藝而成的,這就決定了其邊緣不能出現死角。根據本實用新型,右翻邊4與弧形翻邊2的連接處大致為直角,這樣,右夾指的自由端的滑動軌道就被加長,對目前的標準保齡球設備為說,加長距離大約為18mm,而目前在發生誤操作或機械故障時,夾指也只是剛剛超越行程,因此,加長18mm已足夠避免誤操作或機械故障的發生。為實現該方案,可采用點焊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二次置瓶單元,含有一個中間為置瓶孔(1)的三角盤、一對夾指及夾指的驅動機構,三角盤沿置瓶孔(1)的邊緣有一圈翻邊,其中與夾指的固定端相對一側的翻邊(2)為弧形,左翻邊(3)和右翻邊(4)為直線形,夾指的自由端可通過固定其上的尼龍滑塊沿弧形翻邊(2)水平滑動,其特征在于其中右翻邊(4)與弧形翻邊(2)大致為直角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二次置瓶單元,它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將右翻邊與弧形翻邊的原弧形連接改為直角連接,從而使右夾指不會因超越滑動行程而產生誤操作或發生機械故障。該項技術適合在置瓶機的生產中采用,也可用于對現有置瓶機進行改造。
文檔編號A63D5/00GK2413765SQ0020053
公開日2001年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0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0年1月17日
發明者陳少元 申請人:上海康體保齡設備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