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拋飛去飛回娛樂健身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健身娛樂器具,特別是一種手拋飛去飛回娛樂健身器具。
目前,人們娛樂用的手拋器具多為飛盤,但飛盤只能用手拋飛出去,卻不能自動飛回,須多人參與才行,且受場地條件的限制。此后人們發明一種可飛去也可飛回來的手拋飛行玩具,它由旋轉飛行主體和周邊均布的多個飛行翼組成一體結構,但因其飛行翼均與旋轉飛行主體外圓切向垂直,且旋轉飛行主體是一個頂部不開孔的上封閉主體,類似于飛盤,這種結構就使其飛行的穩定性和定點飛回的準確性沒有保證,因此影響了其使用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飛行穩定性好、定點飛回準確性高的手拋飛去飛回娛樂健身器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解決方案是,它由旋飛主體和分布在其邊緣處的至少2個飛行翼組成,其特點是,所述旋飛主體是空心的圓錐形主體或上凸的球面狀主體,其頂部設置有中心孔,所述各飛行翼均是沿上述旋飛主體外圓邊緣設置的同向彎曲的弧形條狀葉片,且上述各飛行翼在豎直方向上,由內向外呈逐漸向下彎曲的弧面狀,其各自的外端頭均向下折彎。為了使其使用更加安全,不會在飛回時劃傷人,最好使所述各飛行翼外端頭向下折彎邊緣呈弧形或圓角形,且各飛行翼均勻分布在所述旋飛主體邊緣處。為了便于攜帶和存放,減小其所占用空間,無論各飛行翼是否均勻分布在上述旋飛主體邊緣處,也無論其各自外端頭向下折彎邊緣是否呈弧形或圓角形,最好使所述各飛行翼均可拆卸地裝配在所述旋飛主體的邊緣處。上述可拆卸裝配結構可采用螺釘鎖緊、扣接、通過插卡槽插卡緊結構等。當本實用新型向斜上方拋出后,即會旋轉飛行,其旋飛主體軸心與豎直方向有一定夾角,當前進慣性力耗盡時,旋轉仍在進行,在空氣浮力作用下,本實用新型將向回飛行,直到飛回原拋出點。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結構,旋飛主體頂部開有中心孔后,可將主體下部旋轉氣流向上排出一部分,從而增強了其飛行的穩定性,各飛行翼采用沿旋飛主體外圓同向(即相同旋向)彎曲的弧形條狀葉片結構后,即近似于沿著其外圓切向方向設置,這樣有利于其自動飛回原飛出點,提高其飛回準確性,因此它具有飛行穩定性好,飛回準確性高的優點,各飛行翼外端頭采用弧形或圓角形等流線形后,不易劃傷人,使用較為安全,其各飛行翼與旋飛主體構成可拆卸裝配結構后,更加便于其存放和攜帶。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在
圖1所示結構示意圖和圖2所示俯視圖中,本實用新型由旋飛主體1和分布在其邊緣處的至少2個飛翼組成,其中,旋飛主體1是空心的圓錐形主體或上凸的球面狀主體,其頂部設置有中心孔2,上述各飛行翼均是沿旋飛主體1外圓邊緣設置的同向彎曲的弧形條狀葉片,且各飛行翼在豎直方向由內向外呈逐漸向下彎曲的弧面狀,其各自的外端頭均向下折彎。
圖1、圖2中,飛行翼的數量為5個,飛行翼3即為上述各飛行翼中的一個。在
圖1、圖2中,各飛行翼外端頭向下折彎邊緣呈弧形或圓角形,且各飛行翼均勻分布在旋飛主體1邊緣處。當然各飛行翼外端頭的向下折彎邊緣呈尖角形時的結構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各飛行翼即可與旋飛主體1構成一體結構,也可以可拆卸地裝配在旋飛主體1外圓邊緣處,上述各結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手拋飛去飛回娛樂健身器具,由旋飛主體[1]和分布在其邊緣處的至少2個飛行翼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飛主體[1]是空心的圓錐形主體或上凸的球面狀主體,其頂部設置有中心孔[2],所述各飛行翼均是沿上述旋飛主體[1]外圓邊緣設置的同向彎曲的弧形條狀葉片,且上述各飛行翼在豎直方向由內向外呈逐漸向下彎曲的弧面狀,其各自的外端頭均向下折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拋飛去飛回娛樂健身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飛行翼外端頭向下折彎邊緣呈弧形或圓角形,且各飛行翼均勻分布在所述旋飛主體[1]邊緣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拋飛去飛回娛樂健身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飛行翼均可拆卸地裝配在所述旋飛主體[1]的邊緣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拋飛去飛回娛樂健身器具,它主要由旋飛主體[1]和分布在其邊緣處的至少2個飛行翼組成,其旋飛主體[1]為具有中心孔[2]的圓錐形或球面形主體,各飛行翼為同向彎曲的弧形條狀葉片,它解決了原有器具飛行穩定性不好、飛回準確性差的問題,主要用于人們娛樂健身。
文檔編號A63H33/18GK2472777SQ01207929
公開日2002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01年3月15日
發明者王振明, 張德, 闞維學, 徐俊山 申請人:王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