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與可背負攜帶的水袋有關,特別是關于水袋的可彎折控制軟管結構。
背景技術:
習知可背負攜帶的水袋多使用在競走、登山、騎自行車等活動上,包含有—軟質袋體,可容置在一背包的特制夾層中,或是以特制背袋背負,袋體設有一注水口,供水注入;一蓋體,以可拆卸方式蓋合在注水口;一導水軟管,一端連接在袋體;一供水頭,與導水軟管另一端連接,可供吸吮,或是將水灑在頭上、身上或臉上,用以解熱驅暑。此種水袋的導水軟管會有一部份隱藏在背包內,一部份凸露在背包外。使用時使用者抓取供水頭供水,不用時則任其軟垂在背包側邊。當要再度取水時,使用者必須查找供水頭,不能隨手取用。因此,這種水袋在使用上并不方便,尤其是在騎乘自行車時。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袋,其便于取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水袋,其包含有一軟質袋體,設有一注水口;一蓋體,以可拆卸方式封閉住所述注水口;一導水軟管,一端連接于所述袋體;一供水頭,與所述導水軟管的另一端連接;其特征在于一塑形導管,連接在所述供水頭與所述導水軟管之間,可任意彎曲并可定型,以調整供水頭的位置。
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塑形導管包含有一導水軟管;一金屬條,固定安置所述導水軟管。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塑形導管的導水軟管管壁沿長軸向設有一小側管,所述金屬條穿設在所述小側管中。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小側管設置在所述導水軟管管壁外側。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在所述塑形導管與導水軟管之間設有一補充注水口;一封蓋以可拆卸的方式封閉所述補充注水口。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塑形導管與導水軟管之間設有一三通接頭,所述三通接頭的義管端設有補充注水口。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補充注水口的內周壁設有螺紋,與市售飲用水瓶的瓶口對接螺合。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補充注水口的封蓋對應所述補充注水口的內周壁螺紋也設有對應的螺紋,可與其對接螺合。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在所述封蓋與所述補充注水口之間設有一止漏環。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止漏環設置在所述封蓋螺紋段底端。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補充注水口外周壁設有一圈凹槽,所述封蓋延伸有一連接帶,所述連接帶外端設有一套環,套設在所述補充注水口的凹槽中。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塑形導管與所述供水頭之間設有一開關。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開關包含有二組件,分別與所述塑形導管及所述供水頭連接,二組件之間旋轉組合,其中一組件設有一通水孔,另一組件則對應設有一封塞,通過旋轉組合,二組件可分離或迫緊,當二組件分離時,開關呈通水狀態,當二組件迫緊時,封塞封閉通水孔,開關呈關閉狀態。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供水頭包含有一軟質彈性本體,中間具有一供水通道,在所述通道末端設有一長形切口,所述供水頭被沿切口兩端往內按壓時,所述切口擴張呈供水狀態,無外力時所述切口閉合呈封閉狀態。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供水頭包含有一封蓋,以可拆卸方式蓋合罩覆住整個軟質彈性本體的切口端。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封蓋延伸有一連接帶,所述連接帶一端設有一套環,套設在所述供水頭外側預設的凹槽中。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軟質彈性本體的供水通道靠近所述長形切口端的橫截面呈菱形孔,所述長形切口位于所述菱形孔其中一對角線上。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長形切口位于所述菱形孔的短對角線上。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還包含有一定位件,固定在背包的背帶上,將所述塑形導管或導水軟管定位。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定位件具有一C型夾部,供所述塑形導管或是導水軟管嵌設夾持定位。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只需彎曲塑形導管,由金屬條的記憶定型作用使塑形導管可被任意彎曲并定形,使供水頭處于最佳取用位置,讓使用者略微低頭或是偏轉頭即可就嘴吸吮,完全無需動手即可飲水,使用非常方便。而且本實用新型只要將塑形導管調整好后,即可使供水頭保持定位,不會使軟垂的導水軟管在身側隨意亂晃,可避免惱人的干擾。本實用新型由于設置有補充注水口,當使用者在運動中途發現水袋快沒水或是沒水需要補充時,不需要自背包取出水袋灌水,只需打開封蓋,將市售飲用水瓶的瓶口螺接鎖合到補充注水口,即可將水經由導水軟管反向注入水袋中進行補充,補充完畢,只要將封蓋再蓋回去即可,使得補充水的操作非常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配合水袋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仰視圖;圖4是沿圖3中4-4剖線的剖視圖,顯示開關呈通路狀態;圖5類同于圖4,顯示開關呈關閉狀態;圖6是圖2中構件的立體分解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圖8是圖7的右側視圖,顯示切口的形狀;圖9是沿圖8中9-9剖線的剖視圖;圖10顯示本實施例配合一定位件的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特點,現舉以下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說明如下。
如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水袋包含有一軟質袋體10,設有一注水口11。
一蓋體12,其蓋設在注水口11以將其封閉,可打開供注水入袋體10。
一導水軟管15,其一端連接袋體10,袋體10側邊設有三側環13,供軟管15穿設定位。
一供水頭20,其與導水軟管15另一端連接,用以供水。
一塑形導管40,連接在供水頭20與導水軟管20之間,可任意彎曲并可定位,用以調整供水頭20的位置,以便于取用。
如圖2、圖4所示,塑形導管40包含有一導水軟管41,在其側邊一體成型有小側管42,一金屬條43穿設在小側管42中。
由此,當彎曲塑形導管40時,由金屬條43的定形作用使塑形導管40可被任意彎曲并且定形。此種記憶定型的作用讓使用者的使用非常方便。例如在騎自行車時,只要將塑形導管40調整好,使供水頭20處于最佳取用位置,例如騎車者略微低頭或是偏轉頭即可就嘴吸吮的位置,如此一來騎車者完全無需動手即可飲水。又因有塑形導管40使供水頭20保持定位,不會使軟垂的導水軟管在身側隨意亂晃,可避免惱人的干擾。上述供水頭定位方便取用的優點對于競走或登山等運動仍然適用。
此外,為便于補充注水,本發明在塑形導管40與導水軟管15之間設有一三通接頭30,在三通接頭30的義管端設有一補充注水口31。注水口31的內周壁設有螺紋32,恰可供市售飲用水瓶的瓶口對接螺合(如圖7所示)。一封蓋35,蓋封于補充注水口31,對應注水口31內螺紋32的部位設有外螺紋36,可與其對接螺合,封蓋35延伸有一連接帶37,連接帶37外端設有一套環38,可套設在補充注水口31外側預設的一環狀凹槽33中,使封蓋35不會與補充注水口31分離。一止漏環34,設在封蓋35螺紋段36底端,當封蓋35蓋合在補充注水口31時,用以止漏。
由此,當使用者在運動中途發現水袋快沒水或是沒水需要補充時,其不需要自背包取出水袋灌水,只需打開封蓋35,將市售飲用水瓶90的瓶口91(如圖7所示)螺接鎖合到補充注水口31,即可將水經由導水軟管15反向注入水袋10中進行補充,補充完畢,只要將封蓋35再蓋回去即可,使用上非常方便。
另外,在塑形導管40與供水頭20之間設有一開關50,開關50包含有二組件51、55,第一組件51與塑形導管40連接,第二組件55與供水頭20連接,二者以旋轉組合的結構螺接卡合。第二組件55設有一通水孔56,第一組件51設有一封塞52,通過旋轉組合,二組件51、55可分離或是迫緊。當二組件分離時,開關呈通水狀態(如圖4所示),當二組件迫緊時,封塞52封閉通水孔56,開關50呈關閉狀態(如圖5所示)。
供水頭20包含有一軟質彈性本體,其中間具一供水通道21,在通道21末端設一長形切口22(如圖8所示),使供水頭20在無外力時切口22閉合呈封閉狀態,當供水頭20被沿長形切口22兩端往內按壓時,切口22擴張呈供水狀態。一封蓋25,以可拆卸方式蓋合罩覆住整個軟質彈性本體的切口端,封蓋延伸有一連接帶26,連接帶26一端設有一套環27,套設在供水頭外側預設的凹槽23中,使封蓋25不會與供水頭20分離。封蓋25的作用主要在于防塵,當其蓋合時還有束緊切口端的作用,防止其滲漏。
如圖9所示,軟質彈性本體的供水通道21靠近長形切口22端的橫截面呈菱形孔24或是方形孔,而長形切口22則位于菱形孔24其中一對角線上,本實施例是位于短對角線上,此種結構有利于切口22保持閉合狀態。
如圖10所示,為便于使用,另外提供有一定位件60,其呈長形片體,中間設一C型夾部61,供塑形導管40或是導水軟管15嵌設,其二側邊各設有一扣部62,可供一般的O形環63(或是橡皮筋)扣接。使用時將定位件60放置在背包背帶的預定位置,然后以O形環從背帶的背面扣住定位件60的二扣部62,將定位件60固定在背帶的預定位置上,供塑形導管40嵌設定位,使塑形導管40穩固定位,不會亂晃,再調整塑形導管40的角度,如此將非常方便取水飲用。
權利要求1.一種水袋,包含有一軟質袋體,設有一注水口;一蓋體,以可拆卸方式封閉住所述注水口;一導水軟管,一端連接于所述袋體;一供水頭,與所述導水軟管的另一端連接;其特征在于一塑形導管,連接在所述供水頭與所述導水軟管之間,可任意彎曲并可定型,以調整供水頭的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導管包含有一導水軟管;一金屬條,固定安置所述導水軟管。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導管的導水軟管管壁沿長軸向設有一小側管,所述金屬條穿設在所述小側管中。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側管設置在所述導水軟管管壁外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形導管與導水軟管之間設有一補充注水口;一封蓋以可拆卸的方式封閉所述補充注水口。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導管與導水軟管之間設有一三通接頭,所述三通接頭的義管端設有補充注水口。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充注水口的內周壁設有螺紋,與市售飲用水瓶的瓶口對接螺合。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充注水口的封蓋對應所述補充注水口的內周壁螺紋也設有對應的螺紋,可與其對接螺合。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蓋與所述補充注水口之間設有一止漏環。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漏環設置在所述封蓋螺紋段底端。
11.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充注水口外周壁設有一圈凹槽,所述封蓋延伸有一連接帶,所述連接帶外端設有一套環,套設在所述補充注水口的凹槽中。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導管與所述供水頭之間設有一開關。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包含有二組件,分別與所述塑形導管及所述供水頭連接,二組件之間旋轉組合,其中一組件設有一通水孔,另一組件則對應設有一封塞,通過旋轉組合,二組件可分離或迫緊,當二組件分離時,開關呈通水狀態,當二組件迫緊時,封塞封閉通水孔,開關呈關閉狀態。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頭包含有一軟質彈性本體,中間具有一供水通道,在所述通道末端設有一長形切口,所述供水頭被沿切口兩端往內按壓時,所述切口擴張呈供水狀態,無外力時所述切口閉合呈封閉狀態。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頭包含有一封蓋,以可拆卸方式蓋合罩覆住整個軟質彈性本體的切口端。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蓋延伸有一連接帶,所述連接帶一端設有一套環,套設在所述供水頭外側預設的凹槽中。
17.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軟質彈性本體的供水通道靠近所述長形切口端的橫截面呈菱形孔,所述長形切口位于所述菱形孔其中一對角線上。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長形切口位于所述菱形孔的短對角線上。
1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有一定位件,固定在背包的背帶上,將所述塑形導管或導水軟管定位。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水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具有一C型夾部,供所述塑形導管或是導水軟管嵌設夾持定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袋。其包含有一軟質袋體,設有一注水口;一蓋體,以可拆卸方式封閉住注水口;一導水軟管,一端連接于袋體;一供水頭,與導水軟管的另一端連接;其特征在于一塑形導管,連接在供水頭與導水軟管之間,可任意彎曲并可定型,以調整供水頭的位置。本實用新型通過金屬條的記憶定型作用,使塑形導管可被任意彎曲并定形,使供水頭處于最佳取用位置,使用非常方便,并可避免軟垂的導水軟管在身側隨意亂晃,可避免惱人的干擾,更具有補水方便的優點,適于競走、登山、騎自行車等活動時使用。
文檔編號A45F3/00GK2914802SQ200620121028
公開日2007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3日
發明者王羅平 申請人:王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