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跳高架的發光豎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豎桿,尤其是具有發光結構的跳高架豎桿。
技術背景跳高架是一種體育比賽用的器材,由橫桿、豎桿和地面支撐柱組成。其
中,橫桿的高度決定了比賽時運動員的比賽成績;豎桿包含桿架、滑塊、刻度尺,能夠升降橫
桿的高度;地面支撐桿安置在豎桿的下端,起支撐作用。跳高比賽是一種田徑比賽項目。隨
著體育事業的飛速發展,包括跳高比賽在內的許多體育比賽項目,除了競技外還具有觀賞
的功能。但是,當前跳高架的這種結構,其觀賞性還是比較差的。 中國專利CN2600130號所公開的"一 種新型跳高架子"專利(申請號
02291300. 9),由圓桿架、滑塊、橫桿、彈簧、底座、刻度尺、指示針、彈簧構成。其特征是彈簧
的上部位置鉤掛安裝在圓桿架的內部位置,彈簧的下部位置鉤掛安裝在底座的內部位置,
彈簧的中間位置直接穿插安裝在橫桿的一端位置,彈簧的另一端位置鉤掛安裝在滑塊的中
部位置。中國專利CN2759514號所公開的"伸縮跳高桿"專利(申請號200420110255. 5),
由多個管子連接而成的跳高桿,每個管子的一頭是凸出的雄椎,另一頭是凹進去雌椎,其中
跳高桿內設有串繩的孔,孔內置有鋼絲繩,鋼絲繩緊固于跳高桿兩端。這兩項專利的不足之
處在于雖然能夠在結構功能上做了一些改進,但是仍然沒有增加觀賞效果。 除此之外,沒有檢索到與本發明更接近的文獻資料。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跳高架的發光豎桿,增加跳高比賽的觀賞效果。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跳高架的發光豎桿除了具有桿體外,還具有發光結構、小門和把手,其中,桿體有兩根,桿體由透明的硬質塑料管制造成,桿體的內部為空腔結構,桿體的表面為磨砂結構,以免發光時剌激運動員的眼睛;發光結構由發光二極管、電池、開關、電線組成;發光二極管有多個,多個發光二極管經由電線并聯形成一根長度與桿體相同的發光電路后固定在桿體的空腔內;小門、把手、電池和開關均固定在桿體的空腔下端;電線連接發光電路、電池和開關。另外,電線連接發光電路、電池和開關的具體結構為常識,這里就不再贅述了。當本發明使用時,先打開小門,再打開開關,發光二極管讓桿體發出光亮,增加比賽觀賞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跳高架的發光豎桿具有積極的效果除了具有桿體外,還具有發光結構、小門和把手,發光結構由發光二極管、電池、開關、電線組成,結構簡單;使用時先打開小門,再打開開關,發光二極管讓桿體發出光亮,增加比賽觀賞效果,適合于所有跳高架的豎桿。
本發明將結合附圖作進一步的說明,請參看附圖
附圖1表示本發明的示意圖。 附圖1所示的結構包括發光二極管1,桿體2,電線3,電池4,空腔5,開關6,小門7,把手8。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的跳高架的發光豎桿除了具有桿體2外,還具有發光結構、小門7和把手8,其中,桿體2有兩根,桿體2由透明的硬質塑料管制造成,桿體2的內部為空腔5結構,桿體2的表面為磨砂結構,以免發光時剌激運動員的眼睛;發光結構由發
3光二極管1、電池4、開關6、電線3組成;發光二極管1有多個,多個發光二極管1經由電線3并聯形成一根長度與桿體2相同的發光電路后固定在桿體2的空腔5內;小門7、把手8、電池4和開關6均固定在桿體2的空腔5下端;電線3連接發光電路、電池4和開關6。另外,電線3連接發光電路、電池4和開關6的具體結構為常識,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當本發明使用時,先打開小門7,再打開開關6,發光二極管1讓桿體2發出光亮,增加比賽觀賞效果。 本發明保護范圍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變化形式。
權利要求
一種跳高架的發光豎桿,具有桿體(2),其特征在于具有發光結構、小門(7)和把手(8);桿體(2)有兩根,桿體(2)由透明的硬質塑料管制造成,桿體(2)的內部為空腔(5)結構,桿體(2)的表面為磨砂結構;發光結構由發光二極管(1)、電池(4)、開關(6)、電線(3)組成;發光二極管(1)有多個,多個發光二極管(1)經由電線(3)并聯形成一根長度與桿體(2)相同的發光電路后固定在桿體(2)的空腔(5)內;小門(7)、把手(8)、電池(4)和開關(6)均固定在桿體(2)的空腔(5)下端;電線(3)連接發光電路、電池(4)和開關(6)。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跳高架的發光豎桿,除了具有桿體外,還具有發光結構、小門和把手,其中,桿體有兩根,桿體由透明的硬質塑料管制造成,桿體的內部為空腔結構,桿體的表面為磨砂結構,以免發光時刺激運動員的眼睛;發光結構由發光二極管、電池、開關、電線組成;發光二極管有多個,多個發光二極管經由電線并聯形成一根長度與桿體相同的發光電路后固定在桿體的空腔內;小門、把手、電池和開關均固定在桿體的空腔下端;電線連接發光電路、電池和開關。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時先打開小門,再打開開關,發光二極管讓桿體發出光亮,增加比賽觀賞效果,適合于所有跳高架的豎桿。
文檔編號A63B5/02GK101773710SQ201010129138
公開日2010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13日
發明者曹宇 申請人:成都市宇中梅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