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電磁驅動式撲翼微飛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595469閱讀:42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電磁驅動式撲翼微飛行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微型飛行器技術領域的裝置,具體是一種電磁驅動式撲翼微 飛行器。
背景技術
撲翼式微飛行器是一種模仿鳥類或昆蟲飛行的微型飛行器。近年來隨著軍事和 MEMS等尖端技術的發展,采用翅膀式微型飛行器(FMAV)逐漸成為科技界的研究熱點。微型 飛行器是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飛行器。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提出微飛 行器基本指標為飛行器的尺寸小于15cm,重量在IOg到IOOg之間,飛行時間為20-60min, 飛行速度為25-70km/h。微型飛行器具有體積小、質量輕,很好的機動和氣動性能等優勢,在 軍、民用方面擁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因此微飛行器已經成為科技界研究的熱點。目前,微型飛行器按飛行方式可以分為固定翼、旋翼和翅膀三類。最新研究表明, 當翼展小于15cm時,翅膀式飛行比固定翼和旋翼飛行更具有優勢,可微化程度高、隱蔽性 好、飛行機動性高。國外在撲翼式微飛行器的研究方面已做出了相關成果。經過對現有技術的檢索發現,WoodR J. The First Takeoff of a Biologically Inspired At-Scale Robotic Insect[J].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2008, 24(2) 341-347.美國哈佛大學研制出一種翼展3cm可實現沿軌道飛行的撲翼微飛行器。目前全世 界最小的并成功實現飛行的撲翼微飛行器就是哈佛大學wood研制出的壓電陶瓷驅動的翅 膀飛行器,但是由于壓電陶瓷驅動電壓要求過高,無法自帶電源,難以實現自主飛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電磁驅動式撲翼微飛行器,通過 MEMS工藝加工實現翼展小于3cm的撲翼式微飛行器,解決由壓電陶瓷驅動導致所需電壓很 大所帶來的難以實現自身攜帶電源,翅膀被動扭轉小的問題,該電磁驅動器是利用通電導 體在磁場中受力而獲得驅動力,通過電磁力直接驅動,結構簡單,控制方便靈活,輸出力大。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包括一對翅膀及其對應背甲和環形 永磁體、控制芯片、機殼、兩個螺旋線圈和胸腔,其中一對翅膀分別粘接于各自背甲的一 端,背甲的另一端分別粘接螺旋線圈,兩塊環形永磁體分別固定在胸腔的上下兩邊,控制芯 片粘接于機殼的頂部中央并與螺旋線圈相連,機殼固定于胸腔的外緣。所述的背甲、機殼以及胸腔均為MEMS微加工方法以SU8膠為材料制成,具體是通 過在硅基體上濺射一層犧牲層,在犧牲層上甩SU8膠,分別用背甲、機殼和胸腔形狀的掩模 板進行光刻,顯影,去犧牲層得到SU-8材料結構。所述的翅膀包括翅脈和設置于翅脈上的翅膜;其中翅脈為MEMS微加工方法以 SU8膠為材料制成,翅膜為PARYLENE沉積工藝得到,具體是通過甩膠、光刻、顯影得到SU-8 材料的翅脈結構,將parylene-c材料沉積到翅脈上形成翅膜,去除犧牲層后獲得完整的翅 膀結構。
所述的螺旋線圈的軸線偏離背甲的中心線,所述的控制芯片包括電源、驅動電路和控制電路,其中控制電路位于電源和驅 動電路中間,電源連接到控制電路電源端并為控制電路提供驅動電壓,控制電路輸出兩路 方波信號至驅動電路兩個輸入端,驅動電路將方波信號放大并輸出值兩個螺旋線圈引線 頭,電源、驅動電路和控制電路三者的重心位于一條直線上。本發明工作原理為電磁驅動式撲翼微飛行器是采用電磁方式驅動。撲翼微飛行 有一對翅膀,一對背甲,兩個翅膀分別固定在兩個背甲的一端,兩個環形永磁體固定在胸腔 的上下兩側,提供恒定磁場;控制芯片為兩個螺旋線圈提供驅動電流,兩個螺旋線圈固定在 兩個背甲另外一端,獨立控制兩個翅膀的撲動;兩個螺旋線圈通入電流,具體為當第一螺旋線圈電流為正向電流,第二螺旋線圈通入相同頻率相同相位的電流 時,螺旋線圈可以產生與永磁體磁場方向相異的磁場,電磁力將吸引兩個螺旋線圈同時向 上運動,這樣與螺旋線圈固定的背甲一端向上運動,進而帶動翅膀向下撲動;當第一螺旋線圈電流為反向電流,同時第二螺旋線圈通入相同頻率相同相位的電 流時,可以產生與永磁體方向相反的磁場,電磁力將排斥兩個螺旋線圈向下運動,與螺旋線 圈固定的背甲一端向下運動,進而帶動翅膀向上撲動。由于本發明將兩個螺旋線圈分別驅動兩個翅膀,螺旋線圈處于永磁體產生恒定磁 場下,通過改變各個螺旋線圈脈沖電流的大小、相位以及頻率,可以方便的控制每個翅膀的 撲動幅度、撲動先后以及撲動頻率,從而能夠方便的實現飛行轉彎、上升和下降等飛行要 求。電磁驅動式撲翼微飛行器需要設定一個初始的攻角,兩個螺旋線圈對稱且偏心的 安裝在背甲上,重力的作用使翅膀產生一定程度的扭轉,形成一定的攻角;翅膀向下撲動過 程中翅脈可以產生柔性變形,翅膀也可以產生一定的被動扭轉,有效攻角在不斷的變化,不 但能產生向上的升力,還能產生向前的推力。本發明與現有撲翼微飛行器相比,使用MEMS微加工技術,尺寸更小,翼展可以小 于3cm;翅膀的頻率可以在比較大的范圍變化,可以方便單獨控制每一個翅膀,實現飛行器 飛行過程中的轉彎、上升以及下降;使用電磁驅動,不需要很大的電源電壓,易實現自身攜 帶電源;控制電路簡單,易實現控制集成微小化;利用螺旋線圈的安裝位置和材料的選擇, 能夠比較簡單的實現翅膀過程中需要的拍動和扭轉兩個動作。


圖1為本發明整體結構軸測圖。
圖2為本發明隱藏機殼的軸測圖。
圖3為本發明隱藏機殼的俯視圖。
圖4為本發明胸腔的軸測圖。
圖5為本發明下胸腔的軸測圖。
圖6為本發明上胸腔的軸測圖。
圖7為本發明翅膀的俯視圖。
圖8為本發明背甲結構及螺旋線圈安裝位置軸測圖。
圖9為本發明螺旋線圈固定在胸腔相對位置的軸測圖。
圖10為控制芯片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 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 例。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包括一對左翅膀1和右翅膀2及其對應第一背甲3 和第二背甲4和環形永磁體5、6、控制芯片7、機殼8、兩個第一螺旋線圈9和第二螺旋線圈 10和胸腔11,其中一對左翅膀1和右翅膀2分別粘接于各自第一背甲3和第二背甲4的 一端,第一背甲3和第二背甲4的另一端分別粘接第一螺旋線圈9和第二螺旋線圈10,兩塊 環形永磁體5、6分別固定在胸腔11的上下兩邊,控制芯片7粘接于機殼8的頂部中央并與 第一螺旋線圈9和第二螺旋線圈10相連,機殼8固定于胸腔11的外緣。所述的第一背甲3和第二背甲4、機殼8以及胸腔11均為MEMS微加工方法以SU8 膠為材料制成。在硅基體上濺射一層犧牲層,在犧牲層上甩SU8膠,分別用背甲、機殼和胸 腔形狀的掩模板進行光刻,顯影,去犧牲層得到相應的SU-8材料結構。所述的翅膀包括翅脈12和設置于翅脈12上的翅膜13 ;其中翅脈12為MEMS微 加工方法以SU8膠為材料制成,翅膜13為PARYLENE沉積工藝得到。甩膠、光刻、顯影得到 SU-8材料的翅脈12結構,將parylene-c材料沉積到翅脈12上形成翅膜13,去除犧牲層, 最終獲得具有翅脈12和翅膜13的翅膀。所述的第一螺旋線圈9和第二螺旋線圈10的軸線偏離第一背甲3和第二背甲4 的中心線,所述的控制芯片7包括電源14、控制電路15和驅動電路16,其中所述的環形永磁體5、6分別安裝在胸腔11的上下兩側,用于提供恒定磁場。所述 胸腔11結構,用于第一背甲3和第二背甲4的支撐。所述第一背甲3和第二背甲4結構, 共兩個,各自連接一個左翅膀1和右翅膀2,用于傳遞電磁驅動器產生的位移。所述第一螺 旋線圈9和第二螺旋線圈10,共兩個,分別固定在第一背甲3和第二背甲4的一端。如圖3所示,所述的第一螺旋線圈9和第二螺旋線圈10分別固定在各自第一背甲 3和第二背甲4的一端,安裝時保持偏心位置,即線圈的軸線與第一背甲3和第二背甲4的 中心線不重合,以保證左翅膀1和右翅膀2在線圈的重力下產生的扭轉,形成一定的攻角。如圖4所示,a是兩腔裝配之后形成的一個自由區域,該區域比較窄,留有安裝第 一背甲3和第二背甲4的空間,第一背甲3和第二背甲4安裝在該區域中,并能保證一定的 自由度。如圖5和圖6所示,所述的胸腔11包括上下兩部分,其中下胸腔17內設有凹槽 19,上胸腔18內設有凸臺20,通過凸臺20和凹槽19的配合可方便胸腔11在裝配過程中的 對準。如圖7所示,所述的左翅膀1和右翅膀2包括翅脈12和翅膜13。翅脈12的形 狀仿照昆蟲設計,主要起支撐、加固翅膜13的作用;翅膜13對飛行的空氣動力有很大影響。如圖8所示,所述的第一背甲3和第二背甲4在胸腔11的自由區域的部分是一個 幾字形的結構,第一背甲3和第二背甲4安裝在胸腔11上之后,幾字形結構可以防止第一背甲3和第二背甲4沿主翅方向移動。如圖9所示,所述的環形永磁體5、6的尺寸和位置限制在自由區域的寬度。如圖10所示,所述的控制芯片7包括電源14、控制電路15和驅動電路16,電源 14、控制電路15和驅動電路16的安裝重心在一條直線上,控制電路15安裝在另兩個模塊 中間,電源14連接到控制電路15電源端并為控制電路15提供驅動電壓,控制電路15輸出 兩路方波信號至驅動電路16兩個輸入端,驅動電路16將方波信號放大并輸出值兩個螺旋 線圈9、10引線頭。本裝置的一對翅膀分別固定一個螺旋線圈,兩個螺旋線圈處于同一的永磁體產生 的大磁場下,可以通過改變每一個螺旋線圈中的方波信號的頻率、時序和幅值分別控制每 一個翅膀的撲動方式,滿足飛行器飛行過程中的轉彎、上升以及下降的飛行要求。本裝置螺 旋的安裝采用偏心方式安裝,依靠線圈的重力,可簡單的實現了電磁驅動式撲翼微飛行器 需要的攻角。本裝置采用電磁力直接驅動,結構簡單,電磁驅動的控制電路簡單,容易實現 整個控制電路的集成化。本裝置中MEMS微加工方法,主要是SU8甩膠技術,為飛行器結構 的微型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權利要求
一種電磁驅動式撲翼微飛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對翅膀及其對應背甲和環形永磁體、控制芯片、機殼、兩個螺旋線圈和胸腔,其中一對翅膀分別粘接于各自背甲的一端,背甲的另一端分別粘接螺旋線圈,兩塊環形永磁體分別固定在胸腔的上下兩邊,控制芯片粘接于機殼的頂部中央并與螺旋線圈相連,機殼固定于胸腔的外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驅動式撲翼微飛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背甲、機殼以及 胸腔均為MEMS微加工方法以SU8膠為材料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磁驅動式撲翼微飛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翅膀包括翅 脈和設置于翅脈上的翅膜。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磁驅動式撲翼微飛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翅膀總長度 小于1. 5cm。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磁驅動式撲翼微飛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翅脈為MEMS微 加工方法以SU8膠為材料制成,翅膜為PARYLENE沉積工藝得到。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驅動式撲翼微飛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兩個螺旋線圈 的軸線偏離其對應背甲的中心線。
7.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電磁驅動式撲翼微飛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兩個螺旋線 圈中流過的電流具有相同頻率相同相位。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驅動式撲翼微飛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芯片包括 電源、驅動電路和控制電路,其中控制電路位于電源和驅動電路中間,電源連接到控制電 路電源端并為控制電路提供驅動電壓,控制電路輸出兩路方波信號至驅動電路兩個輸入 端,驅動電路將方波信號放大并輸出值兩個螺旋線圈引線頭,電源、驅動電路和控制電路三 者的重心位于一條直線上。
全文摘要
一種微型飛行器技術領域的電磁驅動式撲翼微飛行器,包括一對翅膀及其對應背甲和環形永磁體、控制芯片、機殼、兩個螺旋線圈和胸腔,一對翅膀分別粘接于各自背甲的一端,背甲的另一端分別粘接螺旋線圈,兩塊環形永磁體分別固定在胸腔的上下兩邊,控制芯片粘接于機殼的頂部中央并與螺旋線圈相連,機殼固定于胸腔的外緣。本發明通過MEMS工藝加工實現翼展小于3cm的撲翼式微飛行器,利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而獲得驅動力,通過電磁力直接驅動,結構簡單,控制方便靈活,輸出力大。
文檔編號A63H27/28GK101947388SQ20101050300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12日
發明者劉武, 吳校生, 孟坤, 崔峰, 張衛平, 李洪誼, 遲鵬程, 陳文元 申請人:上海交通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安县| 五台县| 洛阳市| 宾阳县| 辰溪县| 汉寿县| 门源| 长春市| 屯门区| 乌什县| 沙坪坝区| 辉县市| 南通市| 泸溪县| 尤溪县| 临漳县| 广水市| 沾益县| 襄樊市| 高邑县| 平江县| 宽甸| 彭泽县| 长泰县| 衡山县| 赤水市| 屏东市| 西丰县| 彝良县| 探索| 海伦市| 高安市| 商洛市| 乌兰浩特市| 奉新县| 丹巴县| 乌兰县| 桦甸市| 本溪| 攀枝花市| 开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