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拉鏈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用品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適于日常使用的由拉鏈構成的 包或袋。
背景技術: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各種包(或袋),如手提包、拎包、挎包等,其主體形 式大都是帶有開口的包體,通過所述包體的內腔容納物品,開口處通過拉鏈、按扣、尼龍扣 等各種方式進行搭接,可開啟或關閉。這種結構的包根據材質、造型和內部結構的不同,可變化出不同種類的產品。如授 權公告號為CN 2901976Y的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便公開了一種可變式樣的包,其包體兩 側面各設有一個或幾個金屬套環,該金屬套環穿設在與包體側面固定縫合的皮環內,包帶 的兩端穿過各自的金屬套環,與包體側面的下部進行可拆卸連接,包帶上設有可調長短的 若干孔和帶卡針的扣環;在包體的正面或反面或底面或側面裝有可調包體大小和形狀的拉 鏈,包體內的面料和襯里均制成拉鏈拉開后的最大尺寸并置于該拉鏈內。該產品可將不同 顏色、不同款式的包體和包帶任意組合搭配成一種新式樣包,通過拉開拉鏈,可進行包體形 狀和大小的式樣變換。但其包體始終是由皮革、面料或其它織物,經過裁剪后,按設計要求縫制而成,對 加工工藝的要求較高,制作成本較高,完成后,包體形狀基本固定,不能進行拆卸,不僅儲 存、攜帶、運輸不便,且折疊后容易變形。當包內存放的物品較多、較雜,在取物時,由于開口的位置和大小固定,往往需要 翻找或先取出上層物品,才能順利地取出位于包中或包底的物品,十分的不便。此外,在長期使用后,也不便于對包體進行清理或清洗,包體內部在死角處容易殘 留臟物。因此,如何改進包體的結構,使其具有更加徹底的拆卸功能,以便于儲存、攜帶、運 輸、取物以及清理,同時進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拉鏈包。該拉鏈包的包體完全由拉鏈構成,具有更 加徹底的拆卸功能,不僅便于儲存、攜帶、運輸、取物以及清理,且可以進一步降低制造成 本。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拉鏈包,所述拉鏈包的包體由拉鏈構 成,所述拉鏈的數量為一條,其第一鏈帶向外彎曲與起始部分圍合成包體的底部輪廓后繞 過拉鏈端部,與第二鏈帶邊對邊地相互連接至末端,所述拉鏈的拉頭沿拉鏈的鏈牙方向將 兩條鏈帶逐次嚙合,使拉鏈連續卷繞形成包體。優選地,所述第二鏈帶的末端回折后,與第一鏈帶的末端對接在一起,所述拉頭沿拉鏈的鏈牙方向使包體在頂部完全閉合。 優選地,所述包體頂部的開口方向與拉鏈起始部分相平行。優選地,所述包體頂部的開口方向與拉鏈起始部分在空間上交錯垂直。優選地,所述拉鏈設有兩個拉頭,分別位于拉鏈的起始端和末端。優選地,所述拉鏈具體為尼龍拉鏈、樹脂拉鏈或金屬拉鏈。優選地,所述拉鏈的第一鏈帶和第二鏈帶的邊與邊之間相互縫制或粘接連接。優選地,所述拉鏈的第一鏈帶和第二鏈帶采用彈性材料制成。該拉鏈包一改傳統的包體設計理念,突破性地采用一條拉鏈來形成整個包體,所 述拉鏈的第一鏈帶向外彎曲與起始部分圍合成包體的底部輪廓后繞過拉鏈端部,與第二鏈 帶邊對邊地相互連接至末端,所述拉鏈的拉頭沿拉鏈的鏈牙方向將兩條鏈帶逐次嚙合,使 拉鏈連續卷繞形成包體。將拉鏈拉開和拉上會呈現出不同的形狀,使用時只要把拉鏈一圈 圈拉上,就變成一個完整的包體,可以放置物品;而拉開則變成一條拉鏈,一拉一合即可實 現組裝與拆卸,具有更加徹底的拆卸功能,便于儲存、攜帶、運輸、取物以及清理。由于不再采用皮革、布料或其它片材,省去了打板、裁剪、縫制等復雜工序,只需將 成品拉鏈進行簡單的變換即可得到本實用新型產品,因此其制作成本較低,且成形速度快, 適于大批量生產。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鏈帶的末端回折后,與第一鏈帶的末端對接 在一起,所述拉頭沿拉鏈的鏈牙方向使包體在頂部完全閉合。這樣,依靠拉鏈的自身結構即 可實現包體開口的閉合或開啟,無需另外設計封口結構,使整個包體更加簡潔。在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包體頂部的開口方向與拉鏈起始部分相平行。 這種結構形式下形成的包體較為扁平,與傳統的包體形狀大致相同,適于放置與包體尺寸 相當的物品。在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包體頂部的開口方向與拉鏈起始部分在空間上 交錯垂直。這種結構形式下形成的包體呈具有扭轉效果的立體幾何形狀,與傳統包體在形 狀上有顯著區別,由于其內部始終能保持中空狀態,因此適于放置各種異形物品。在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拉鏈設有兩個拉頭,分別位于拉鏈的起始端和 末端。如此,既可以使用起始端拉頭,將拉鏈從下至上依次卷繞形成包體,也可以使用末端 拉頭,將拉鏈從上至下依次卷繞形成包體,或者同時使用兩個拉頭,將拉鏈雙向卷繞形成包 體,兩拉頭可在包體的任意位置閉合,因此可以將包體在任意位置打開,以便于取出位于包 體中間或底部的物品,極大地方便了使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還提供另一種拉鏈包,所述拉鏈包的包體由拉 鏈構成,所述拉鏈的數量為多條,多條拉鏈相互平行排列,其鏈帶兩邊相互連接形成包體的 正面和背面,拉鏈兩端相互連接形成包體的側邊。優選地,所述拉鏈中相鄰的兩條拉鏈的開合方向相反。該拉鏈包與上述拉鏈包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其包體不再由一條拉鏈形成,而是由 多條拉鏈相互連接形成。這種拉鏈包在外部形狀和輪廓上更加接近傳統包體,其包體在不 同位置均具有拉鏈開口,因此同樣具有徹底的拆卸功能,不僅便于儲存、攜帶、運輸、取物以 及清理,且可以進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具體可以參考上段文字的分析。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拉鏈包的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拉鏈包拆卸成單條拉鏈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拉鏈包起始位置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拉鏈包的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拉鏈包的第三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拉鏈包的第四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拉鏈包的第五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2、3、4、5.拉鏈包 1_1.第一鏈帶 1_1_1.第一鏈帶起始部分 1_2.第二鏈帶 1-3.拉頭 1-4.鏈牙3-1.鏈帶5-1.拉鏈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拉鏈包。該拉鏈包的包體完全由拉鏈構成,具有更 加徹底的拆卸功能,不僅便于儲存、攜帶、運輸、取物以及清理,且可以進一步降低制造成 本。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 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1、圖2、圖3,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拉鏈包的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 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拉鏈包拆卸成單條拉鏈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拉鏈包 起始位置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拉鏈包1的包體僅由一條拉鏈構 成,拉鏈具有兩片一側帶有鏈牙1-4的鏈帶,其中,第一鏈帶1-1向外彎曲與起始部分1-1-1 圍合成包體的底部輪廓后繞過拉鏈端部,與第二鏈帶1-2邊對邊地相互縫制連接至末端, 完成后,再對起始部位的鏈帶,尤其是鏈帶在彎曲部位的褶皺進行適當的整理,以改變鏈牙 1-4的朝向,然后由拉鏈的拉頭1-3夾持兩側鏈牙1-4,借助拉拽滑行,將兩片鏈帶的鏈牙 1-4逐次嚙合,使拉鏈連續卷繞形成包體,反之,則可以將包體拆卸成一條拉鏈。開合拉鏈時,有時拉頭1-3會咬住線段或鏈帶而卡住不能移動,在這種情形下,如 果強行拉動拉頭1-3,則會愈咬愈深,為避免出現這一隱患,在縫接兩片鏈帶時要盡可能的 減少連接部位多余的尺寸,以避免被拉頭1-3咬住而影響使用。此外,還可以在拉鏈的鏈帶上繪制圖案或加裝織帶、蕾絲等,進一步提升包體的裝 飾效果。由于受拉鏈嚙合結構的限制,在拉鏈的彎曲或折彎處,鏈牙1-4的排列方向發生 改變,導致拉頭1-3不容易通過,因此當包體體積較小時,最好采用鏈牙較小且較密集的拉 鏈。從圖中可以看出,第二鏈帶1-2的末端回折后,與第一鏈帶1-1的末端對接在一 起,拉頭1-3沿拉鏈的鏈牙1-4方向使包體在頂部完全閉合。這樣,依靠拉鏈的自身結構即 可實現包體開口的閉合或開啟,無需另外設計封口結構,使整個包體更加簡潔。由于包體頂部的開口方向與拉鏈起始部分相平行,因此形成的包體較為扁平,與傳統的包體形狀大致相同,適于放置與包體尺寸相當的物品。該拉鏈包一改傳統的包體設計理念,突破性地采用一條拉鏈來形成整個包體,將 拉鏈拉開和拉上會呈現出不同的形狀,使用時只要把拉鏈一圈圈拉上,就變成一個完整的 包體,可以放置物品;而完全拉開后則變成一條拉鏈,一拉一合即可實現組裝與拆卸,具有 更加徹底的拆卸功能,便于儲存、攜帶、運輸、取物以及清理,即便使用很長時間之后,也不 會變形,依然保持出廠時的外形。由于不再采用皮革、布料或其它片材,省去了打板、裁剪、縫制等復雜工序,只需將 成品拉鏈進行簡單的變換即可得到本實用新型產品,因此其制作成本顯著降低,且成形速 度快,可大批量生產。上述拉鏈具體可以是尼龍拉鏈、樹脂拉鏈或金屬拉鏈,拉鏈的兩條鏈帶的邊與邊 之間也可以粘接或采用其它方式進行連接。請參考圖4,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拉鏈包的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 圖。圖中所示拉鏈包2的頂部的開口方向與拉鏈起始部分在空間上交錯垂直。這種結 構形式下形成的包體呈具有扭轉效果的立體幾何形狀,與傳統包體在形狀上有顯著區別, 由于其內部始終能保持中空狀態,因此適于放置各種異形物品。當然,拉鏈上還可設置兩個拉頭,分別位于拉鏈的起始端和末端。如此,既可以使 用起始端拉頭,將拉鏈從下至上依次卷繞形成包體,也可以使用末端拉頭,將拉鏈從上至下 依次卷繞形成包體,或者同時使用兩個拉頭,將拉鏈從兩個方向卷繞形成包體,兩拉頭可在 包體的任意位置閉合,因此可以將包體在任意位置打開,以便于取出位于包體中間或底部 的物品,極大地方便了使用。請參考圖5,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拉鏈包的第三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 圖。根據拉鏈的使用經驗可知,當包內所裝東西太多時,拉鏈的閉合便會變得較為困 難,以至于拉鏈受力太大,使鏈牙脫離鏈帶。對此,圖5所示拉鏈包3的其中一片鏈帶3-1 采用了彈性材料,這樣可將兩片鏈帶的鏈牙拉近,從而使拉頭順利通過將拉鏈合閉。如圖6所示,該拉鏈包4為帶有提手的手提包,顯然,拉鏈包并不局限于上述幾種 類型,還可用于制作挎包、化妝包、鑰匙包、背包等其它常用的包(或袋),具有十分廣闊的 應用前景。上文所述“第一、第二”等僅是為了便于描述而進行的定義,其目的是為了區分拉 鏈的兩片鏈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關系。此外,上述拉鏈包可制成不同的顏色,以獲得不同的裝飾效果,且同一條拉鏈的第 一鏈帶和第二鏈帶可分別采用不同的顏色,這樣,兩種顏色的鏈帶在組成包體時間隔環繞, 可形成更加富有層次感的視覺效果,特別適合女士使用。可以對上文所述拉鏈包進行進一步的改進。以上幾種實施方式中的拉鏈包均采用了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成品拉鏈,組裝時需要 將拉鏈的第一鏈帶和第二鏈帶的邊沿縫合在一起,為了進一步簡化工序,提高生產效率,可 改用兩側均具有鏈牙的帶體。若采用這種結構,則帶體的起始端需具有連接兩側鏈牙的過渡性鏈牙,且起始部分向一側彎折180度,然后在彎折部位裝配拉頭。這樣,當拉頭沿拉鏈的鏈牙方向將帶體兩 邊的鏈牙逐次嚙合時,便可將帶體連續卷繞形成包體。由于拉鏈形成包體主要圍繞預先設定的底部輪廓進行,因此通過改變拉鏈起始部 分圍合形成的底部輪廓,可獲得不同形狀的包體,例如,底部輪廓呈長圓形、橢圓形甚至三 角形時,最終形成的包體在整體上也成長圓形、橢圓形或三角形。為了便于底部輪廓能很好地保持其形狀,可在拉鏈的鏈帶上附加一些附屬部件起 支撐定位作用,例如呈長圓形、橢圓形或三角形的金屬內圈等等,由于可實現的方式較多, 本文就不再贅述。由于鏈牙是拉鏈的關鍵部分,它直接決定拉鏈的側拉強度,因此當包體的體積較 大時,其可能容納的物品較多,因此建議采用鏈牙體積較大的鏈條,以提高其承重強度,而 對于體積較小的包體,由于對強度的要求相對較低,則可以采用鏈牙較小的拉鏈。本實用新型還提供另外一種拉鏈包,請參考圖7,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拉鏈包 的第五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該拉鏈包5的包體由拉鏈5-1構成,拉鏈5-1的數量共有十條,十條拉鏈5_1相互 平行排列,其中五條拉鏈5-1的兩邊相互連接形成包體的正面,另外五條拉鏈5-1的兩邊相 互連接形成包體的背面,拉鏈兩端相互連接形成包體的側邊,相鄰的兩條拉鏈5-1的開合 方向相反。該拉鏈包與上述拉鏈包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其包體不再由一條拉鏈形成,而是由 多條拉鏈相互連接形成。這種拉鏈包在外部形狀和輪廓上更加接近傳統包體,由于在包體 的不同位置均具有拉鏈開口,因此同樣具有徹底的拆卸功能,不僅便于儲存、攜帶、運輸、取 物以及清理,且可以進一步降低制造成本。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拉鏈包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 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 的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 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 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拉鏈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包的包體由拉鏈構成,所述拉鏈的數量為一條,其第一鏈帶向外彎曲與起始部分圍合成包體的底部輪廓后繞過拉鏈端部,與第二鏈帶邊對邊地相互連接至末端,所述拉鏈的拉頭沿拉鏈的鏈牙方向將兩條鏈帶逐次嚙合,使拉鏈連續卷繞形成包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鏈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鏈帶的末端回折后,與第一鏈 帶的末端對接在一起,所述拉頭沿拉鏈的鏈牙方向使包體在頂部完全閉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拉鏈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體頂部的開口方向與拉鏈起始 部分相平行。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拉鏈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體頂部的開口方向與拉鏈起始 部分在空間上交錯垂直。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拉鏈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設有兩個拉頭,分別位于 拉鏈的起始端和末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拉鏈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具體為尼龍拉鏈、樹脂拉鏈或 金屬拉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拉鏈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的第一鏈帶和第二鏈帶的邊 與邊之間相互縫制或粘接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拉鏈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的第一鏈帶和第二鏈帶采用 彈性材料制成。
9.一種拉鏈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包的包體由拉鏈構成,所述拉鏈的數量為多條, 多條拉鏈相互平行排列,其鏈帶兩邊相互連接形成包體的正面和背面,拉鏈兩端相互連接 形成包體的側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拉鏈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中相鄰的兩條拉鏈的開合方 向相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拉鏈包,所述拉鏈包的包體由拉鏈構成,所述拉鏈的數量為一條,其第一鏈帶向外彎曲與起始部分圍合成包體的底部輪廓后繞過拉鏈端部,與第二鏈帶邊對邊地相互連接至末端,所述拉鏈的拉頭沿拉鏈的鏈牙方向將兩條鏈帶逐次嚙合,使拉鏈連續卷繞形成包體。該拉鏈包的包體完全由拉鏈構成,具有更加徹底的拆卸功能,不僅便于儲存、攜帶、運輸、取物以及清理,且可以進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A45F4/02GK201683233SQ201020134999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16日
發明者白明輝 申請人:白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