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吸式水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飲水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吸式水杯。
技術背景目前,市場廣泛使用的是簡單的旋式或者扣式的水杯,這些水杯在使用過程中存 在諸多不便,例如使用者在喝水時,需完全地將杯蓋旋出或者解扣出來,待喝完水后,為了 不使空氣中的灰塵落入杯中,又需將杯蓋重新旋入或者扣上,如此重復,給使用者帶來不 便。同時,市場也出現了一些吸式水杯,相對傳統水杯而言,這種吸式水杯有效地解 決了飲水不方便的問題,但是存在結構較為復雜,操作不方便的缺陷。如授權公告號為 “CN2413560Y”,名稱為“吸式旅行杯”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吸式水杯,它包括杯 體、杯蓋及位于杯體內的吸管,杯蓋上設置飲水咀,飲水咀與吸管連接處設置瓶閥開關,杯 蓋上開設與杯體相通的孔內設置過濾芯,瓶閥開關的閥體上設置有與吸管和飲水咀相通的 管路,瓶閥開關的閥體上還設置有與杯蓋上開設的與杯體相通的孔相通的管路,且閥體兩 端與衛生蓋連接。該專利產品在使用的過程中,將衛生蓋由前向后掀開,帶動瓶閥開關閥芯 轉動一定角度,接通吸管與飲水咀及杯蓋上開設的與杯體和大氣相通的管路,通過飲水咀 和吸管即可飲用杯體內的水。因為該專利產品使用時需要一個獨立的瓶閥開關,且飲水時 須將整個體積較大的衛生蓋掀開,故存在結構復雜,操作不方便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吸 式水杯。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實現一種吸式水杯,它包括杯體、與杯體匹配的杯蓋,還包括吸嘴,以及設于杯體內部 的吸管,所述杯蓋開設有與吸管相通的杯蓋吸水孔,吸管插設于杯蓋吸水孔,所述吸嘴內部 開設有吸嘴管路,所述吸嘴可旋轉地設置于杯蓋,所述吸嘴管路、杯蓋吸水孔和吸管三者構 成吸水管路。其中,所述杯蓋包括杯蓋基體和杯蓋包膠件,所述杯蓋包膠件固定于所述杯蓋下方。其中,所述吸嘴與杯蓋基體鉸接。其中,所述杯蓋基體在杯蓋吸水孔相應位置設置有吸嘴防水圈,吸嘴防水圈與吸 嘴觸接。其中,所述杯蓋基體開設有調壓孔,調壓孔連通杯體內部和杯體外部,所述杯蓋基 體對應所述調壓孔位置設置有膠塞。其中,所述吸嘴在靠近吸嘴出水口一側可旋轉地設置有吸嘴壓件。其中,所述杯體包括內杯和外杯,外杯套設于內杯外壁,內杯與外杯之間設置有印刷層。其中,所述內杯與所述杯蓋基體螺接。其中,所述內杯與所述杯蓋基體扣接。其中,所述杯蓋基體與內杯連接處設置有防水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吸式水杯,其吸嘴內部開設有吸 嘴管路,吸嘴可旋轉地設置于杯蓋,所述吸嘴管路、杯蓋吸水孔和吸管三者構成吸水管路; 在飲水過程中,旋轉吸嘴,使得由吸嘴管路、杯蓋吸水孔和吸管所組成的吸水管路連通,在 吸力的作用下,水沿著吸水管路流出,如此即可飲水,因此,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吸式水杯 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圖1至圖4的標號包括1-杯體11-外杯12-內杯13——印刷層2——杯蓋21——杯蓋基體211——杯蓋吸水孔 22——杯蓋包膠件3——吸嘴31——吸嘴管路 4——吸嘴壓件5——吸管6——防水圈7——調壓孔8——膠塞9——吸嘴防水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吸式水杯,它包括杯體1、與杯體1匹配的杯蓋 2,還包括吸嘴3,以及設于杯體1內部的吸管5,所述杯蓋2開設有與吸管5相通的杯蓋吸 水孔211,吸管5插設于杯蓋吸水孔211,吸嘴3內部開設有吸嘴管路31,所述吸嘴3可旋轉 地設置于杯蓋2,所述吸嘴管路31、杯蓋吸水孔211和吸管5三者構成吸水管路。杯蓋2可 設置有用于容置吸嘴3的吸嘴安置槽。所述吸式水杯的使用過程為使用該吸式水杯飲水時,首先使吸嘴3從吸嘴安置 槽中旋出,繼續旋轉吸嘴3至極限位置,在極限位置定位后,吸嘴3內部的吸嘴管路31與杯 蓋2的杯蓋吸水孔211連通,這樣,由吸嘴管路31、杯蓋吸水孔211和吸管5所組成的吸水 管路連通,在飲水者吸力的作用下,水杯內部的水沿著吸水管路流入飲水者口中,完成吸水 動作。由于旋轉吸嘴3的操作較簡單,整個操作過程方便快捷,因此,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 吸式水杯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優點。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一中,所述杯蓋2包括杯蓋基體21和杯蓋包膠件 22,所述杯蓋包膠件22固定于所述杯蓋21下方。在杯蓋基體21 —次注塑成型后,再利用 包膠模具二次注塑成型所述杯蓋包膠件22,杯蓋包膠件22與杯蓋基體21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包覆在杯蓋基體21下方的杯蓋包膠件22具有緩沖的作用,在杯蓋2受到 外界沖擊力時,可以有效地緩沖壓力,從而保護杯蓋2。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一中,所述吸嘴3與所述杯蓋基體21鉸接。鉸接 結構具體為,吸嘴3兩側面對稱設置有圓柱形凸起,吸嘴3在相應位置設置有與圓柱形凸起 匹配的圓柱形凹坑;安裝時,吸嘴3的圓柱形凸起沿著杯蓋基體21上的導槽裝入圓柱形凹 坑中,進而,圓柱形凸起與圓柱形凹坑形成回轉副,吸嘴3繞著該回轉副旋轉,這樣就可以 非常方便地完成吸水管路的連通與閉合。當然,上述的鉸接結構并非唯一的,其它形式的鉸 接結構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一中,所述杯蓋基體21在杯蓋吸水孔211相應位 置設置有吸嘴防水圈9,吸嘴防水圈9與吸嘴3觸接。該吸嘴防水圈9始終與吸嘴3保持緊 密的觸接,其作用是,在吸嘴3與杯蓋基體21的杯蓋吸水孔211相應位置的連接處起到密 封的作用,防止飲水過程中水杯內部的水沿連接處漏出。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一中,所述杯蓋基體21開設有調壓孔7,調壓孔7 連通杯體1內部和杯體1外部,所述杯蓋基體21對應所述調壓孔7位置設置有膠塞8。設 置調壓孔7的目的是,使水杯內部連通外部大氣壓,避免飲水過程中水杯內部形成真空,使 得水杯內部的水難以從吸水管路流出,造成吸飲困難。膠塞8可以防止空氣中的粉塵通過 調壓孔7進入水杯內部。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一中,所述吸嘴3在靠近吸嘴3出水口一側可旋轉 地設置有吸嘴壓件4,吸嘴壓件4與吸嘴3鉸接。使用時,用手先翻起吸嘴壓件4,此時吸嘴 壓件4繞著鉸接點旋轉,當旋轉至一定程度,吸嘴壓件4帶動吸嘴3 —起旋轉,最終連通吸 水管路。使吸嘴壓件4蓋在吸嘴3上,可以有效保持吸嘴3的衛生,特別是蓋在靠近吸嘴3 出水口的位置,可防止外界空氣中的污染物粘附于吸嘴3而被飲水者吸入口中。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一中,所述杯體1包括外杯11和內杯12,所述外 杯11套設于所述內杯12外壁,所述內杯12與所述外杯11之間設置有印刷層13。在杯體 1的制備過程中,首先將外杯11套接于內杯12杯口,在通過超聲波焊接方式將兩者緊密地 連接在一起;同時,在內杯12與外杯11之間設置印刷層13,印刷層13可以印制有各種圖 案或信息,外杯11使用透明材料制成這樣可以使得整個水杯在外形色彩上顯得非常美觀。 采用雙層的杯體結構,一方面可以對存于內杯12中的水起保溫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外 杯11對內杯12起保護作用。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一中,所述內杯12與所述杯蓋基體21采用螺接方 式連接在一起,并在螺接的連接處設置有防水圈6。采用防水圈6主要是為了更好地保證內 杯12與杯蓋基體21之間的密封性,防止水杯內的水溢出;采用螺接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證內 杯12與杯蓋基體21之間的密封性,進一步防止水從內杯12中溢出。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二所述的一種吸式水杯,其內杯 12與杯蓋基體21采用扣接方式連接在一起,并在扣接的連接處設置有防水圈6。采用扣接 方式,可以很方便快捷地打開杯蓋基體21,其它方面與實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重復描述。 當然,除了螺接方式和扣接方式,內杯12與杯蓋基體21還可以采用其它的連接方式。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 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吸式水杯,它包括杯體(1)、與杯體(1)匹配的杯蓋(2),還包括吸嘴(3),以及設于杯體(1)內部的吸管(5),所述杯蓋(2)開設有與吸管(5)相通的杯蓋吸水孔(211),吸管(5)插設于杯蓋吸水孔(21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3)內部開設有吸嘴管路(31),所述吸嘴(3)可旋轉地設置于杯蓋(2),所述吸嘴管路(31)、杯蓋吸水孔(211)和吸管(5)三者構成吸水管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吸式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蓋(2)包括杯蓋基體 (21)和杯蓋包膠件(22),所述杯蓋包膠件(22)固定于所述杯蓋(21)下方。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吸式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3)與杯蓋基體(21)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吸式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蓋基體(21)在杯蓋吸水 孔(211)相應位置設置有吸嘴防水圈(9),吸嘴防水圈(9)與吸嘴(3)觸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吸式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蓋基體(21)開設有調壓 孔(7),調壓孔(7)連通杯體(1)內部和杯體(1)外部,所述杯蓋基體(21)對應所述調壓孔 (7)位置設置有膠塞(8)。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吸式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3)在靠近吸嘴(3)出 水口一側可旋轉地設置有吸嘴壓件(4)。
7.根據權利要求2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吸式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體(1)包 括內杯(12)和外杯(11),外杯(11)套設于內杯(12)外壁,內杯(12)與外杯(11)之間設 置有印刷層(13)。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吸式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杯(12)與所述杯蓋基體 (21)螺接。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吸式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杯(12)與所述杯蓋基體 (21)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吸式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蓋基體(21)與內杯 (12)連接處設置有防水圈(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飲水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吸式水杯,包括杯體、與杯體匹配的杯蓋,還包括吸嘴,以及設于杯體內部的吸管,所述杯蓋開設有與吸管相通的杯蓋吸水孔,吸管插設于杯蓋吸水孔,吸嘴內部開設有吸嘴管路,所述吸嘴可旋轉地設置于杯蓋,所述吸嘴管路、杯蓋吸水孔和吸管三者構成吸水管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吸式水杯結構簡單,且操作方便。
文檔編號A45F3/16GK201759251SQ20102024262
公開日2011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9日
發明者魏怡平 申請人:東莞市長安誠康塑膠模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