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連體棋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棋類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圍棋,五子棋等,都是由大量黑白棋子和棋盤組成,小的棋子易丟失,不宣在嘈雜公共場合使用;易被兒童誤食,不易兒童使用;也不易在顛簸的旅游途中使用;更不方便進行新興棋類黑白棋的博弈。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穎的將棋子與棋盤結合的方案。技術方案特征是將棋子固定在棋盤上,通過固定在棋盤上棋子的轉動,實現棋盤、黑棋、白棋、的變化。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免除棋子丟失煩惱,適于兒童使用,適于在旅途中和其他嘈雜場合使用,方便進行新興棋類黑白棋的博弈。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ー步說明。圖I為本發明棋子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棋盤結構側面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棋盤結構正面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棋盤結構反面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整體側面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整體正面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效果示意圖。圖中I.黑棋面,2.白棋面,3.棋盤面,4.中心孔。5.軸,6.棋盤孔洞。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棋子如圖1,棋子以球形為例,球面如圖I分出3個相等的球冠,為黑子面、白子面、棋盤面(上有棋盤紋路),分別對應傳統棋類的黑子、白子、棋盤部分,棋子中心穿孔,能圍繞圖2中的棋盤軸旋轉.。棋子中心穿孔安裝在棋盤軸上可轉動,棋子圍繞棋盤軸旋轉在棋盤上就形成了黒子、白子、棋盤。ニ、棋盤如圖3在棋盤正面的經緯線交點處分布著等于或小于棋子球冠面圓形(黒子面、白子面、棋盤面)的孔洞,如圖4棋盤反面有固定棋子并提供其轉動方向的軸,棋子類似于糖葫蘆形式安裝在軸上面。棋子從棋盤的孔洞中露出黒子面、白子面、棋盤面中的一面,開局時棋盤時孔洞中露出的全是棋盤面,博弈時人手推動棋子圍繞棋盤軸旋轉變換孔洞中露出的黒子面、白子面、棋盤面實現黑子、白子、棋 盤的轉換。
權利要求
1.ー顆棋子同時包含黑棋白棋和部分棋盤。
2.棋子安裝在棋盤上。
3.通過安裝在棋盤上棋子的轉動,實現棋盤、黑棋、白棋、的變化。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棋類技術領域。現有的圍棋,五子棋等,都是由大量黑白棋子和棋盤組成,小的棋子易丟失,不宜在嘈雜公共場合使用;易被兒童誤食,不易兒童使用;也不易在顛簸的旅游途中使用。本發明是一種新穎的由特殊棋子和特殊棋盤組成的將棋子與棋盤結合的連體棋盤技術方案,連體棋盤技術方案特征是一顆棋子同時包含黑棋白棋和部分棋盤,將棋子固定在棋盤上,通過固定在棋盤上棋子的轉動,實現棋盤、黑棋、白棋、的變化。
文檔編號A63F3/02GK102688591SQ201110235518
公開日2012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7日
發明者張平 申請人: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