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有食物托盤的野餐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毯子,尤其涉及一種帶有食物托盤的野餐 毯,屬于家具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地毯,是以棉、麻、毛、絲、草等天然纖維或化學合成纖維類原料,經手工或機械工藝進行編結、栽絨或紡織而成的地面鋪敷物。它是世界范圍內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工藝美術品類之一。覆蓋于住宅、賓館、體育館、展覽廳、車輛、船舶、飛機等的地面,有減少噪聲、隔熱和裝飾效果。地毯最初僅為鋪地,起御寒濕而利于坐臥的作用,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民族文化的陶冶和手工技藝的發展,地毯逐步發展成為一種高級的裝飾品,既具隔熱、防潮、舒適等功能,也有高貴、華麗、美觀、悅目的效果,從而成為高級建筑裝飾的必備產品。吸塵是地毯保養最基本的工作,必須每天進行。吸塵最好每個部位吸兩遍,第一遍逆地毯絨頭而吸,雖用力大但可吸塵徹底,第二遍順地毯絨頭而吸,可使地毯恢復原有的絨頭導向,避免絨頭紊亂,造成地毯色差。應強調一點地毯吸塵無論進行幾遍,最后一遍必須順絨頭倒向而吸。然而,現在人們一般僅有在室內使用的地毯,若在室外使用,則很是不便,除此之夕卜,現代家居中還有許多地毯或者兒童的防潮墊等等大件毯狀物,這類物品平時鋪在地上固然可以,但有時地面面積并沒有那么大,而如果鋪了一半,顯然很不方便,因為既顯得凌亂,又使得地毯滑來滑去不容易固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代家具中常利用地毯來作為野餐毯使用,然而在外野餐卻容易弄臟野餐毯,尤其是放置食物的中間區域,并且,放在野餐毯里的餐盤,更是容易在野餐毯中翻倒,更是會弄臟。為解決這一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帶有食物托盤的野餐毯,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帶有食物托盤的野餐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野餐毯由用以乘坐的周邊區域和擺放食品的中間區域兩部分組成,所述中間區域可拆卸地設置在周邊區域上,并且,在所述中間區域上還具有一系列凹坑,所述野餐毯還具有多個能夠放置在凹坑中并與所述凹坑相配合的餐盤。優選地,所述周邊區域通過拉鏈與所述中間區域連接。優選地,所述周邊區域通過紐扣與所述中間區域連接。優選地,所述中間區域的上表面具有防水層。優選的,所述野餐毯的底面具有防潮層。優選的,所述凹坑和所述餐盤均為長方形。
優選的,所述野餐毯的邊緣具有封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的帶有食物托盤的野餐毯,能夠隨時拆掉中間盛裝食物的中間區域來洗滌,能夠更加保持干凈,而其上的凹坑又能與餐盤配合,則餐盤在其上不易滑動,又不易翻倒,更保證了其干凈。
圖 1為本發明所提供的帶有食物托盤的野餐毯的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1-中間區域;2-凹坑,3-封邊,4-野餐毯,5-餐盤。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結合附圖將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示出了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帶有食物托盤的野餐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野餐毯4由用以乘坐的周邊區域和擺放食品的中間區域1兩部分組成,所述中間區域1可拆卸地設置在周邊區域上,并且,在所述中間區域1上還具有一系列凹坑2,所述野餐毯還具有多個能夠放置在凹坑2中并與所述凹坑2相配合的餐盤5,所述野餐毯的邊緣具有封邊 3。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有食物托盤的野餐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野餐毯由用以乘坐的周邊區域和擺放食品的中間區域兩部分組成,所述中間區域可拆卸地設置在周邊區域上,并且,在所述中間區域上還具有一系列凹坑,所述野餐毯還具有多個能夠放置在凹坑中并與所述凹坑相配合的餐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食物托盤的野餐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周邊區域通過拉鏈與所述中間區域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食物托盤的野餐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周邊區域通過紐扣與所述中間區域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食物托盤的野餐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區域的上表面具有防水層。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食物托盤的野餐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野餐毯的底面具有防潮層。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食物托盤的野餐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和所述餐盤均為長方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食物托盤的野餐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野餐毯的邊緣具有封邊。
全文摘要
一種帶有食物托盤的野餐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野餐毯由用以乘坐的周邊區域和擺放食品的中間區域兩部分組成,所述中間區域可拆卸地設置在周邊區域上,并且,在所述中間區域上還具有一系列凹坑,所述野餐毯還具有多個能夠放置在凹坑中并與所述凹坑相配合的餐盤,本發明的帶有食物托盤的野餐毯,能夠隨時拆掉中間盛裝食物的中間區域來洗滌,能夠更加保持干凈,而其上的凹坑又能與餐盤配合,則餐盤在其上不易滑動,又不易翻倒,更保證了其干凈。
文檔編號A45F3/46GK102349785SQ20111034398
公開日2012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日
發明者翁曉濱 申請人:靖江喜悅科技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