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被照明的非接觸式鐃鈸拾音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公開總體上涉及放大的和/或電子打擊樂器裝置的領域,以及特別地涉及放大的鐃鈸(cymbals)的領域。
背景技術:
已知鐃鈸是以極其復雜的方式振動,產生寬頻譜分布的等響度分量。如實地把這些振動轉換成用于放大、信號處理和記錄的電信號存在一些挑戰。“靠近麥克”(其中麥克風被緊密接近將被放大的樂器地放置)對于比如鼓或者吉他的其它樂器是有效的,但是由于它的尺寸、運動和在它的表面上在不同位置處的寬泛地變化的頻譜含量,這個方法對于鐃鈸來說不是最佳的。接觸式麥克風也適用于和廣泛用于鼓和吉他;但是,接觸式麥克風對于鐃鈸應用是有問題的,因為與鐃鈸的任何接觸或者附接改變或者抑制了它的自然振動特性。因為這些原因,被最廣泛地使用的麥克技術是定位一個或多個麥克風遠離鐃鈸幾英尺(通常在鐃鈸上方并且向下指向鐃鈸),因此捕獲它的全部聲場。這個方法在麥克風支撐桿的大體積和重量、各個麥克風的成本、額外的構建努力和用于麥克風支撐精巧裝置的成本、和來自于其它附近的樂器的不期望的串音方面具有缺點。當被演奏時,鐃鈸可以是非常高聲的,這當在聲音水平必須保持較低的場所演奏時是不期望的。電子鼓提供了對聲學鼓的低音量的替換,因為它們的音量可以被控制并且可以使用頭戴式耳機;但是,目前可用的電子鐃鈸通常在演奏感覺方面具有嚴重的缺點,因為它們的演奏表面通常是比如塑膠或者橡膠的彈性材料而不是傳統的鐃鈸的金屬表面,并且在表現的細微差別上具有嚴重的缺點,因為它們充當用于有限種類的被存儲了的樣本的電子觸發器而不是使用它們的本身的自然振動。低音量金屬鐃鈸已經被研制出,其使用多個穿孔的鐃鈸表面以減小聲音水平。但是,這些穿孔的鐃鈸可以遭受與傳統的非穿孔的或者實心的鐃鈸的聲音顯著不同的聲音。而傳統的鐃鈸可以在根本沒有麥克風或者放大的情況下發出合理的聲音,穿孔的鐃鈸要求特別的信號處理以實現可接受的聲音質量。這使得簡單的、緊湊的、低成本的鐃鈸麥克風或者拾音器連同穿孔的鐃鈸是高度期望的。鐃鈸被設計成在它們的支架上自由地擺動。沒有附接硬件被設置在鐃鈸本身上,因為任何這種被附接到鐃鈸上的硬件將干涉鐃鈸的自然振動。典型地,中心孔被設置在鐃鈸中,支架軸的一段延伸穿過該中心孔,并且鐃鈸擱置在彈性墊片上,該彈性墊片與它的振動最小干涉。當被打擊時,鐃鈸可以在它的支架上擺動四十五度或者更大的弧。因為這個,所以位于固定位置處的麥克風必須與鐃鈸距離足夠遠,以便不與鐃鈸的擺動物理地干涉。而且,當鐃鈸擺動時,從附近的麥克風到鐃鈸的距離變化,在它的輸出信號的幅度上產生不期望的變化。已經被做出各種嘗試來將麥克風或者拾音器(pickup)直接地附接到鐃鈸上,從而使得麥克風將與鐃鈸一起擺動并且從而保持與它的恒定的距離。但是,如上文中解釋的,已經發現,鐃鈸的任何附接都通常以不期望的方式將抑制或者改變它的自然振動特性。當鐃鈸轉動時,使用被附接到鐃鈸上的拾音器的方案還必須應付電線纏繞的問題,并且必須采取措施來限制鐃鈸的轉動以防止纏繞,這進而又具有干涉鐃鈸的振動的可能性。
發明內容
根據實施例,本文描述了一種拾音器照明系統,該拾音器照明系統包括拾音器和控制器。拾音器具有一個或多個麥克風和一個或多個光源。控制器具有:處理器,能夠通過纜線耦接于拾音器,纜線包括用于將來自于麥克風的音頻信號傳遞到處理器的至少一個信號導線;以及照明控制信號源,被構造成通過至少一個信號導線將DC偏壓傳遞到拾音器。DC偏壓觸發一個或多個光源的啟動。根據實施例,本文還描述了一種被照明的鐃鈸拾音器系統,其包括具有一個或多個麥克風和一個或多個光源的拾音器、具有至少一個信號導線的纜線、以及包括處理器和照明控制信號源的控制器,該處理器被構造成通過纜線中的該至少一個信號導線從麥克風接收音頻信號,該照明控制信號源被構造成通過該至少一個信號導線向拾音器傳輸DC偏壓。DC偏壓工作,以觸發該一個或多個光源的啟動。
附圖被并入并且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附圖與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一起舉例說明了實施例的一個或多個實例,用來解釋實施例的原理和實現方式。在附圖中:圖1是處于中立位置中的雙接觸點拾音器和鐃鈸的截面視圖;圖2是處于打擊或者擺動位置中的雙接觸點拾音器和鐃鈸的截面視圖;圖3是處于中立位置中的拾音器和鐃鈸的底部截面視圖;圖4是信號調節電路的框圖;圖5是單接觸點拾音器的立體圖;圖6是單接觸點拾音器的截面正視圖;圖7是單接觸點拾音器的底部立體圖;圖8是單接觸點拾音器的分解視圖;圖9是拾音器安裝組件的各種元件的立體圖;圖10是非腳踩(非踩镲,non-high hat)安裝設置的截面視圖;圖11是非腳踩安裝設置的截面視圖;圖12是示出被照明的穿孔的鐃鈸的部分截面視圖;以及圖13是照明電源和控制電路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文中,在被照明的非接觸式鐃鈸拾音器的背景下描述示例性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認識到,下列的描述僅僅是說明性的并且不意圖是以任何方式的限制。對于具有該公開的教導的那些技術人員來說,將容易地實現其它的實施例。現在將詳細地參考如附圖中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實現方式。相同的參考標號將被用于所有附圖和下列的描述中,以表示相同或者類似的項目。為了清楚起見,不是在本文所描述的實現方式的所有常規特征都被示出和描述。當然應認識到,在任何這種實際實現方式的研發中,必須作出多種實現方式特有的決策,以達到研發者的特定的目標,比如與應用和商業相關的約束的符合性,并且認識到,這些特定的目標將對于一種實現方式與另一種實現方式來說可能不同,并且對于從一個研發者與另一個研發者來說也可不同。而且,應認識到,這種研開努力可能是復雜的和耗時的,但是雖然如此,對于具有本公開的教導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將是工程上的常規做法。詞語“示例性”在這里以方泛的意義使用,以意指“用作實例、例子或者例證”。本文中描述為“示例性”的實施例不必然被解釋為是比其它實施例優選的或者有益的。參考圖1,比如鐃鈸I的可振動本體以截面的方式示出為處于中立位置中。鐃鈸I具有也以截面示出的多個不同的振動區la、lb和lc。振動區Ic實際上大大地延伸超過圖1的邊界,但是為了清楚僅僅被部分地示出。振動區Ia通常被稱為鐃鈸的“鈴部”或者“杯部”,并且由具有大大小于鐃鈸的其余部分的截面半徑的截面半徑的區域構成。如鐃鈸的“鈴部”的名稱暗示的,鐃鈸的“鈴部”趨向于具有不同的類似鈴的振鈴音,并且在許多音樂風格中這個區域被故意地擊打以產生那種音。振動區Ic通常被稱為鐃鈸的“弓部”并且包括鐃鈸的表面區域的大部分。鐃鈸的弓部(區域Ic)產生比鈴部更具有等響度的頻譜并且被使用以產生撞擊和類似鑼的效果。弓部區域的最外部分比更靠近鐃鈸的中心的區域產生更多的在低頻處的振動能量。在鐃鈸的鈴部與弓部區域之間的過渡區域或者拐點(其在圖1中被標為Ib)是用于使用被靠近鐃鈸放置的小麥克風來拾取音樂上最理想的振動的最佳位置。更靠近鐃鈸的中心的麥克風設置趨向于產生過度鈴音和高頻鈴聲,這被聽眾感覺為“刺耳”。更遠離鐃鈸的中心的麥克風設置趨向于產生過低頻率分量,被感覺為“模糊”或者太“類鑼”。因為在振動和由鐃鈸產生的聲音的特征上的這些分區的差異,所以可以看出在鐃鈸的相對于拾音器裝置的位置和方向上的變化將顯著地影響拾音器裝置的輸出。也就是說,是在擺動周期中的一個位置中鐃鈸的弓部(區域Ic)更靠近麥克風、還是在擺動周期的另一個位置中鈴部更靠近麥克風,將顯著地決定由拾音器裝置響應于鐃鈸的擊打而產生的輸出的性質。再次參考圖1,鐃鈸I可以是實心的、非穿孔類型的鐃鈸或者穿孔類型的,其被安裝到鐃鈸支架軸4上,鐃鈸支架軸是鐃鈸支架(沒有被示出)的一部分。鐃鈸I的中心孔7穿過支架軸4和T形套管5使得鐃鈸I擱置于彈性墊片6上,被構造以允許鐃鈸盡可能自由地振動。彈性墊片6依次又擱置于T形套管5的臺肩5b上。支架軸4和T形套管5可以被設有匹配螺紋(沒有被示出)以將它們彼此固定。支架軸4可以包括臺階4b,在臺階處它的直徑減小到部分4a,提供這樣的位置,即在該位置處在沒有螺紋套管或類似物的情況下墊片或者其它鐃鈸支撐裝置可以擱置。額外的彈性墊片和螺母或者其它夾持裝置(沒有被示出)可以在鐃鈸上方設置在支架軸4上以固定它和控制它的運動。圖1中還示出了彈性安裝的雙接觸點拾音器18,該拾音器具有包括側部8和底部9的殼體。墊環16和17與拾音器18的內部元件一起分別使側部8和底部9與鐃鈸支架(沒有被示出)的振動隔離。為此目的,墊環16和17可以由阻尼或者彈性材料形成,比如橡膠或者軟聚合體等等。側部8和底部9與墊環16和17 —起被支架軸4支撐,使得在被示出的實例中,墊環16被在軸4上插入在軸臺階4b與套管臺肩5b之間。雖然臺階4b(通常出現在標準鐃鈸支架軸上)使這個特別的安裝方案是方便的和有吸引力的,但是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將顯然的是,附接拾音器18的其它裝置(比如螺紋(沒有被示出))被考慮。應認識到,“接觸點”指這樣的區域,即,在該區域處,拾音器被耦接到支架軸,并且該區域不應被限制于單個的極小的點。對單接觸點或者雙接觸點的參考主要是用于區分在這里描述的兩個設置的方便的方式,并且以便表明在單接觸點布置中拾音器在僅僅一個區域處被安裝到支架軸上,而在雙接觸點布置中在兩個區域處被安裝到支架軸上。拾音器18在由側部8和底部9限定的內室19內包括以麥克風10和14的形式的兩個非接觸變換器。這些變換器可以沿直徑地彼此相對地定位,且隔開180度,并且對準同樣地沿直徑相對的兩個點,優選地位于鐃鈸拐點Ib上。在側部8中的開口 10和15允許來自于鐃鈸的聲波更好地穿透拾音器18的殼體到麥克風。開口可以用聲音可透過材料(沒有被示出)填充,所述聲音可透過材料可以或者不可以改變到達麥克風10和14的聲音的,所述聲音可透過材料比如柵網、泡沫等等。雖然僅僅兩個麥克風被示出,但是可以考慮到不同數量的麥克風,這些麥克風圍繞側部8的圓周被均勻地或者非均勻地間隔開。如被示出的,隨著圖1中鐃鈸I在它的平的或者中立的位置,麥克風11、14是與鐃鈸I等距離的,并且因此在被示出的位置中它們各自的輸出信號幅度將大體上彼此相等。這個優選的但是非強制性的設置的重要性被在下文中解釋。也被合并在拾音器18中的且主要地位于由側部8和底部9限定的內室19內的是插座13,插座與外部連通以用于方便地連接麥克風信號到外部放大和/或信號處理設備,雖然這種連接可以替代成以無線的方式實現。此外,印刷電路板12被設置在由側部8和底部9限定的內室19中并且合并了比如用于兩個麥克風信號的內部緩沖和混合的電子電路。圖2示出了在被擊打之后處于傾斜位置的鐃鈸I。可以看出,在這個狀態中,麥克風14比麥克風11更靠近鐃鈸。結果,麥克風14的輸出幅度將大于在被示出在圖1的情況下它的輸出,并且麥克風11的輸出相反將更小。通過由拾音器18中的電路或者由外部裝置電組合(“混合”)兩個麥克風的輸出,獲得了集合信號,不管鐃鈸傾斜如何,該集合信號的被感覺到的響度當被放大時是可接受地恒定的。相對于鐃鈸傾斜的幅度獨立的精確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鐃鈸傾斜的軸線、麥克風11和14的特別的對準和方向特性、和鐃鈸的形狀,但是在實際中,可以被實現的傾斜免疫性的總程度已經被發現對于使用被如本文揭露的設置的兩個麥克風的多種通常的鐃鈸形狀是可接受的。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是顯然的是,通過加入更多的麥克風,甚至可以被達到更大的鐃鈸傾斜免疫性,其中伴隨在成本和復雜度上的增加,但是原理將保持大體上相同。因此如本文描述的,大體上獨立于鐃鈸方向和位置的拾音器被實現,特別是當被均勻地間隔開的兩個或者更多個麥克風被使用時。除了依賴于麥克風的物理間隔來實現傾斜免疫性,與波束控制和麥克風方向性同類的電子技術可以被使用。圖3示出了在支架軸4上的拾音器18的安裝的底部截面視圖,在鐃鈸I的下方,具有沿直徑相對的麥克風設置的更清楚地可見的視圖。
圖4是使用在本文被稱為反相構造的中的信號調節電路的框圖。反相構造被使用以調節來自于麥克風11和14的信號,以用于提高拾音器性能。在反相構造(也被稱為異相(out-of-phase)連接)中,在組合麥克風輸出之前,麥克風中的一個麥克風的相位被反轉。反相利用反相器22實現。這個方法極大地提高了所組合的輸出信號的結果聲音質量。異相麥克風連接工作,以取消彼此同相的信號并且增強彼此異相的信號。該方案與適合的麥克風的設置和拾音器的設置一起實現了這樣的事實,即,在拐點Ib處鐃鈸的振動的更理想的分量是彼此異相的,而較不理想的分量是彼此同相的。在麥克風中的一個麥克風的反相(在這個情況中是麥克風14,但是替換地可以是麥克風11)之后,利用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技術,通過求和模塊19將兩個信號組合。被組合了的信號然后被緩沖放大器20緩沖,以在輸出點21處呈現低阻抗輸出,該輸出點被連接到輸出插座13 (圖1和2)和/或其它處理電路。調節(包括相位反轉和求和)可以在設置于拾音器18內的電路中內部地執行,或者可以使用其它電路、裝置或者軟件模塊外部地執行。而且,它可以以模擬域或者數字域中執行,或者取決于設計選擇而以模擬域和數字域的組合執行。為了便于一些外部的調節處理,兩個(或者更多)麥克風輸出可以被獨立地使得對于外部電路是可用的。信號反轉的裝置將取決于被使用的麥克風的類型。在這個類型的應用中,所使用的兩個最常用的麥克風類型是駐極體電容式麥克風和動態式麥克風。由于駐極體電容器是被極化的裝置,因此它們需要電子電路以實現相位反轉。相反,動態式麥克風包括線圈和磁體,并且它們的相位可以通過簡單地顛倒麥克風中的一個麥克風的線圈的連接而反轉。圖5是根據另一個實施例的拾音器30的立體圖。拾音器30包括由側部形成的單接觸點殼體,該側部具有彈性罩(boot)部32,彈性罩部被連接到相對更剛性的外殼部34并且被底部部分44覆蓋。拾音器30被構造成具有與鐃鈸支架(沒有被示出)的支架軸4 (圖1)的單接觸點。被設置在彈性罩部32上的這個單接觸點包括轂36,轂擱置在支架軸4的臺階4b (圖1)上,并且因此其尺寸被設置成,以與上文中描述的墊環16類似的方式,穿過轂的孔38的直徑與軸的上部4a的直徑大約相同(可選地干涉配合)但是小于軸4的下部的直徑。替換地,轂36可以設有螺紋,以用于與被形成在軸(沒有被示出)中的互補螺紋配合。拾音器30被構造以具有中心軸向通道40,在圖6的截面視圖和圖7的底部立體圖中最清楚地看到。軸向通道40由圓柱形內壁42限定,并且被構造成在無接觸的情況下容納軸4,使得拾音器30被排他地從轂36懸置。以這個方式,拾音器30的主體(由剛性外殼部34、底部部分44以及諸如電路板46 (圖8中的分解視圖)和麥克風(沒有被示出)的拾音器內容物)通過彈性罩部32的操作而與來自于軸4的振動隔離,其中彈性罩部用來使主體與由轂36提供的單接觸點隔離。上文中的布置的一些優點包括緊湊、容易安裝、成本減少、聲音質量提高、對鐃鈸傾斜的免疫性、免于與自然鐃鈸振動干涉、不需要向鐃鈸附接任何附接物、和免于電線纏繞問題。圖9是示出根據一個實施例的拾音器安裝組件的各種元件的立體圖。單接觸點類型的拾音器900總體上包括彈性罩部902和相對更剛性的外殼部904。轂906包括具有內直徑d2的孔908。轂906的下側包括凹部910,該凹部在這個實例中在形狀上是六邊形的,并且被以虛線示出。安裝組件還包括具有圓柱形部分914的可移除套管912,圓柱形部分具有內直徑dl和外直徑,該外直徑大體上等于d2以便接合轂906和孔908。套管912還包括法蘭916和凸起部918,凸起部在形狀上與凹部910 —致以便用于與凹部接合,并且因此,在這個實例中,凸起部在形狀上也是六邊形的。圓柱形部分914、法蘭916和凸起部918彼此整體地形成。應當注意到,凹部和凸起部的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是相反的,即,套管具有凹部而轂具有凸起部。通常,殼體和可移除套管的特征可以在于,包括這樣的互補的凹部和凸起部,即,所述互補的凹部和凸起部被構造成彼此配合,并且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互補的凹部和凸起部的形狀形成為防止殼體與可移除套管之間的相對轉動。還示出在圖9中的是鐃鈸支架4和腳踩離合軸920。鐃鈸支架4包括上部的被減小了直徑的部分4a和臺肩4b,如上文中解釋的。部分4a的直徑大體上等于或者小于dl,使得套管912可以安裝于其上。離合軸920是中空的,具有內直徑和外直徑,該內直徑等于大約dl以用于裝配在支架4的被減小了的直徑部分4a上,該外直徑等于大約d2以用于裝配在拾音器900的孔908內。在一端處,離合軸920的外部設有螺紋,以用于與螺母922接合,該螺母的形狀被形成為裝配在拾音器900的凹部910中。示出在圖9中的安裝組件使得能夠以常規的鐃鈸結構和腳踩鐃鈸結構兩種方式安裝拾音器900。在常規的非腳踩模式(被圖示在圖10中)中,套管912插入在支架4的部分4a上,并且擱置在臺肩4b上。然后,拾音器900在套管912的圓柱形部分914上滑動,以擱置在套管的法蘭916上。凸起部918則位于凹部910中。泡沫墊片924、926則被設置在組件的頂部上,用于支撐常規的非腳踩鐃鈸928就位。在腳踩鐃鈸模式(被示出在圖11)中,未使用套管912。安裝有腳踩鐃鈸930的離合軸920穿過拾音器900中的孔908,并且螺母922被設置在凹部910中并螺接在軸920的螺紋部上。附接有拾音器900的離合軸920然后在支架4的部分4a上滑動并因此用于支撐。泡沫墊片932、934被設置在拾音器900與鐃鈸930之間。圖9的組件提供了多個優點,包括使用“通用”拾音器殼體設計的能力,其可以在不進行修改的情況下與可用于腳踩鐃鈸結構和非腳踩鐃鈸結構兩者一起使用。此外,通過形成彈性材料的套管912,可以實現與來自于鐃鈸的中心孔的內邊緣的不期望的振動的聲學隔尚的提聞。在一個實施例中(被示出在圖12中),拾音器18或30可以包括諸如多顏色LED60的光源,以用于向鐃鈸上提供裝飾照明、和/或例如引導任何期望顏色的以及處于任何期望的布置中的光62,以便從下方照明鐃鈸。對于穿孔的鐃鈸來說,這是特別有吸引力的,因為光可以穿透鐃鈸并且當它們與穿孔64彼此作用時提供了炫目的效果。可替換地或者附加地,光可以是以沿著拾音器的周邊在其底部處或者其它地方處設置的照明環的形式,或者它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照明裝置,比如線、點、字母、符號等等。圖13是示出用于照明構造的電源和控制電路1300的示意圖。在這個方案中,使用具有處理器1302的單控制器來控制對于通過纜線1308、1310耦接到處理器的兩個拾音器1304和1306的照明。典型地,每個纜線包括四個導線:電源、接地、信號+和信號_。照明電源和控制方案施加來自于處理器1302 (或者來自于專用開關(沒有被示出))的以DC偏壓形式的照明控制信號VCTL,以用于激活或者禁用拾音器燈。激活/禁用信號表現為比較器CXA的輸出LED CTL,LED CTLA0 DC隔離電容器CUClA和C2、C2A被設置在纜線1308、1310的每個端部處,并且處于位于一側上的前置放大器Al、AlA的輸出端和位于另一側上的放大器A2、A2A的輸入端之間,其中在處理器1304處,被放大的麥克風輸出形成為“信號輸出”、“信號輸出(A)”信號。VCTL信號被通過電阻器R2、R2A施加到每個纜線1308、1310的信號偏壓導線、信號+或者信號_中的一個。VCTL信號則表現為在拾音器1304、1306的每一個中的所關聯的比較器C、CA處的輸入。向比較器的另一個輸入是參考信號VREF、VREFA。電容器C3、C3A與電阻器R2、R2A以及可選地R和RA—起工作作為低通濾波器。電路工作,以通過比較器C、CA感測DC偏壓信號VCTL是否存,其中比較器C、CA中的每一個均可以包括單運算放大器。燈在拾音器內通過比較器的輸出而被直接地控制,其中比較器的輸出狀態(高或者低)通過它們的兩個輸入中的哪一個處于較大的直流電壓來確定。DC控制信號VCTL通過在信號路徑的每個端部處的隔離電容器Cl、ClA和C2、C2A而與來自于麥克風的音頻信號隔離。由于控制信號是DC電平,所以它容易地被低通濾波,以去除可能引入信號路徑中的任何雜散噪音。如上文中解釋的,VCTL是DC偏壓控制電壓,其可以來自于處理器1304或者來自于專用開關(沒有被示出)。VCTL DC電壓被疊加在也是由纜線1308、1310傳送的音頻(AC)信號上。它將不會影響纜線中的音頻信號,在Al或者A2、或者AlA或者A2A上的任何DC電平也將不會影響控制電壓,因為在兩端處,DC被Cl和C2、以及ClA和C2A隔離。纜線信號被通過上文中描述的低通濾波器耦接到比較器C、CA的輸入端,其目的是從被呈現于比較器的信號中去除來自于拾音器音頻的任何AC信號,因為任何AC分量將導致被控制的燈“閃爍”。由于發光控制系統的響應時間與音頻頻率相比可以是非常低的,因此可以使用具有非常低的截止頻率(〈1Hz)的濾波器,以便基本上完全地從比較器輸入信號中去除全部AC。由于低通濾波器R、R2/C3和RA、R2A/C3A (其輸出進而又被連接到比較器C、CA的輸入)的輸入被連接在Cl與C2之間,因此比較器能夠感測被疊加在纜線上的DC信號,同時忽略任何AC分量。在一個實施例中,VCTL具有兩個可能的值:“開”和“關”。在另一個實施例中,這個方案通過使用具有不同參考閾值的多個比較器或者代替比較器C的模數轉換器而擴展到多個值(例如用于控制照明亮度)。在上文中詳述的兩狀態系統中,電路值被選擇成使得,在兩個狀態中的一個中,VCTL高于VREF,而在另一個狀態中它是較低的。使VCTL從一個電平變化到另一個電平導致比較器C、CA改變狀態,從而導致燈相應地打開或者關閉。將理解的是,雖然以用于非腳踩鐃鈸的方式描述,但是通過對所使用的安裝方案進行較小的修改,上文中的布置可同樣地應用于腳踩類型的鐃鈸。雖然實施例和應用已經被示出和描述,但是對于具有本公開的教導的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的是,在不偏離被在這里揭露的發明構思的情況下,可進行比上文中提到的更多的修改。因此除了所附的權利要求的精神之外,本發明不被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拾音器照明系統,包括: 拾音器,包括: 一個或多個麥克風;以及 一個或多個光源;以及 控制器,包括: 處理器,能夠通過纜線耦接于所述拾音器,所述纜線包括用于將來自于所述麥克風的音頻信號傳遞到所述處理器的至少一個信號導線;以及 照明控制信號源,被構造成通過所述至少一個信號導線將DC偏壓傳遞到所述拾音器,所述DC偏壓觸發所述一個或多個光源的啟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進一步包括低通濾波器,所述低通濾波器被耦接于所述至少一個信號導線并且能夠操作以濾除在所述至少一個信號導線上的AC信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比較器,所述至少一個比較器能夠操作,以便將被施加于至少一個信號導線的所述DC偏壓與一參考電壓進行比較,并且以便基于所述比較的結果向所述一個或多個光源發出啟動信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進一步包括隔離電容器對,所述隔離電容器對被耦接于所述至少一個信號導線并且在所述至少一個信號導線的一部分上隔離所述DC偏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照明控制信號源由所述處理器提供。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照明控制信號源由專用開關提供。
7.一種被照明的鐃鈸拾音器系統,包括: 拾音器,包括: 一個或多個麥克風;以及 一個或多個光源; 纜線,所述纜線包括至少一個信號導線;以及 控制器,包括: 處理器,被構造成通過所述纜線中的所述至少一個信號導線從所述麥克風接收音頻信號;以及 照明控制信號源,被構造成通過所述至少一個信號導線向所述拾音器傳遞DC偏壓,所述DC偏壓觸發所述一個或多個光源的啟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系統,其中,纜線進一步包括電力傳輸導線、接地導線和附加的信號線。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系統,進一步包括低通濾波器,所述低通濾波器被耦接于所述至少一個信號導線并且能夠操作以濾除在所述至少一個信號導線上的AC信號。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系統,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比較器,所述至少一個比較器能夠操作,以便將被施加于至少一個信號導線的所述DC偏壓與一參考電壓進行比較,并且以便基于所述比較的結果向所述一個或多個光源發出致動信號。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系統,進一步包括隔離電容器對,所述隔離電容器對被耦接于所述至少一個信號導線并且在所述至少一個信號導線的一部分上隔離所述DC偏壓。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照明控制信號源由所述處理器提供。
13.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照明控制信號源由專用開關提供。
全文摘要
如本文描述的,一種用于音樂鐃鈸的拾音器包括可附接于鐃鈸支架的一體組件。該一體組件包括多個麥克風,該多個麥克風被設置且被電連接成使得,不管鐃鈸如何傾斜,所產生的被放大了的聲音均具有最佳的質量和具有相對恒定的響度。在一個實施例中,使用兩個麥克風,其中來自于一個麥克風的信號相位在與來自于另一個麥克風的信號組合之前被反轉。拾音器可以包括具有一個或多個光源和控制器的照明系統。控制器包括能夠通過纜線耦接于拾音器的處理器,該纜線具有用于將來自于麥克風的音頻信號傳遞到處理器的至少一個信號導線。控制器還包括照明控制信號源,照明控制信號源被構造成通過該至少一個信號導線將DC偏壓傳遞到拾音器,該DC偏壓觸發該一個或多個光源的啟動。
文檔編號A63J17/00GK103209743SQ201180054819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15日
發明者朱利安·D·特魯克塞斯 申請人:艾夫迪斯齊爾德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