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相關裝置及分析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析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相關裝置及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通常,高爾夫揮桿的目的是通過沿特定路徑揮動高爾夫球桿,以沿著期望方向將高爾夫球擊出期望距離。為正確地進行高爾夫揮桿,正確地執行一系列高爾夫揮桿動作(后揮桿、下揮桿、擊球以及完成)是很重要的。此外,成功的高爾夫揮桿要求各種因素,例如揮桿的角度、軌跡、時間與節奏,以及與 車桿相關的重心移動。聞爾夫 車桿練習的目的是使聞爾夫球手熟練支配這些因素,以提高高爾夫球手的高爾夫揮桿。然而,現有技術的高爾夫揮桿糾正系統采用如下方案:在一個地點拍攝高爾夫球手的高爾夫揮桿,并在停止練習之后在另一地點分析所拍攝的圖像。
在這種方案中,重復如下過程:教練使用所拍攝的圖像向高爾夫球手指出高爾夫揮桿的問題,隨后高爾夫球手返回到練習區域并糾正其高爾夫揮桿。這種方案的缺點在于高爾夫球手自己不能發現適合自己的高爾夫揮桿姿勢,而必須遵照教練指導的高爾夫揮桿姿勢。此外,第一類現有技術的高爾夫揮桿糾正系統的缺點在于:由于高爾夫球手在練習高爾夫揮桿時不能看到自己的揮桿,因而高爾夫球手不能認識到其高爾夫揮桿的問題,除非專家級教練指出這些問題。另外一種采用在高爾夫球手的各個身體部位密集地安裝大量感應器,分析過程非常的復雜。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較簡單的實時反饋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同時,有必要提供一種較簡單的實時反饋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同時,提供一種較簡單的實時反饋高爾夫揮桿信息移動終端。一種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實時采集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并傳輸;
接收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數據,
根據接收的圖像或影像數據分析揮桿過程中是否有擊到草皮、是否擊到球,
判斷輸出反饋結果。優選的,先判斷是否擊到草皮,再判斷是否擊到球。優選的,判斷是否擊到草皮及球時,若判斷未擊到草皮、未擊到球或擊到草皮、未擊到球或未擊到草皮、擊到球,判斷為不合格或不規范,輸出反饋結果。優選的,若判斷擊到草皮、擊到球,則將接收到的揮桿過程的圖像或影像數據與標準數據比較,分析擊球質量。優選的,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的移動過程,計算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并分析揮桿過程中擊草皮的特征且根據草皮特征對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進行修正。優選的,根據桿頭的移動過程、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判斷擊球角度及擊球力量是否合適。優選的,所述擊球角度包括面角及桿面角。優選的,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擊球后球的運動軌跡,根據桿頭速度及面角預估球的飛行方向,根據桿頭速度及桿面角預估球的飛行高度。優選的,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及影像分析揮桿的擊球點,并估算高爾夫球的射程。優選的,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中分析揮桿者的實時姿態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優選的,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中分析球桿運動軌跡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優選的,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確定擊草時刻及擊球時刻。優選的,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的持續時間或擊到草皮的深度。優選的,根據擊草皮的持續時間及擊到草皮的深度進一步分析擊球質量及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特征因素對擊球過程的影響。一種移動終端,包括:
接收模塊:接收揮桿過程中圖像或影像數據;
取樣分析模塊:根據接收的圖像或影像數據分析揮桿過程中是否有擊到草皮、是否擊到球;
反饋輸出模塊:判斷并將分析結果反饋輸出。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先判斷是否擊到草皮,再判斷是否擊到球。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判斷是否擊到草皮或球時,若判斷未擊到草皮、未擊到球,或擊到草皮、未擊到球,或未擊到草皮、擊到球,輸出反饋結果。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包括
擊球質量分析單元:若判斷擊到草皮、擊到球,則將揮桿過程的圖像或影像數據與標準數據比較、分析擊球質量。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包括
分析參數計算單元: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的移動過程,計算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并分析揮桿過程中擊草皮的特征且根據草皮特征對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進行修正。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包括
角度、力量分析判斷單元:根據桿頭的移動過程、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判斷擊球角度及擊球力量是否合適。 優選的,所述擊球角度包括面角及桿面角。
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運動軌跡估算單元: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擊球后球的運動軌跡,根據桿頭速度及面角預估球的飛行方向,根據桿頭速度及桿面角預估球的飛行高度。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射程估算單元: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及影像分析揮桿的擊球點,并估算高爾夫球的射程。優選的,還包括
姿態模型生成模塊: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中分析揮桿者的實時姿態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優選的,還包括運動軌跡模型生成模塊: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中分析球桿運動軌跡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時間點計算單元: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確定擊草時刻及擊球時刻。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草皮特征分析單元: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的持續時間或擊到草皮的深度。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草皮因素影響分析單元:根據擊草皮的持續時間及擊到草皮的深度進一步分析擊球質量及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過程對擊球過程的影響。一種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包括:設置在球桿上的圖像或影像采集裝置、及與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裝置通信連接的移動終端,
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裝置包括設置在球桿上并采集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數據的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及與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連接并將其采集的圖像或影像數據傳輸給所述移動終端的采集通信模塊;
所述移動終端包括:
接收模塊:接收揮桿過程中圖像或影像數據,
取樣分析模塊:根據接收的圖像或影像數據分析揮桿過程中是否有擊到草皮、是否擊到球,
反饋輸出模塊:將分析結果反饋輸出。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先判斷是否擊到草皮,再判斷是否擊到球。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判斷是否擊到草皮或球時,若判斷擊到草皮、未擊到球或未擊到草皮、擊到球,輸出反饋結果。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包括
擊球質量分析單元:若判斷擊到草皮、擊到球,則將揮桿過程的圖像或影像數據與標準數據比較、分析擊球質量。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包括
分析參數計算單元: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的移動過程,計算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并分析揮桿過程中擊草皮的特征且根據草皮特征對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進行修正。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包括
角度、力量分析判斷單元:根據桿頭的移動過程、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判斷擊球角度及擊球力量是否合適。優選的,所述擊球角度包括面角及桿面角。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運動軌跡估算單元: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擊球后球的運動軌跡,根據桿頭速度及面角預估球的飛行方向,根據桿頭速度及桿面角預估球的飛行高度。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射程估算單元: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及影像分析揮桿的擊球點,并估算高爾夫球的射程。優選的,還包括姿態模型生成模塊:
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中分析揮桿者的實時姿態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優選的,還包括運動軌跡模型生成模塊: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中分析球桿運動軌跡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時間點計算單元;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確定擊草時刻及擊球時刻。 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草皮特征分析單元: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的持續時間或擊到草皮的深度。優選的,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草皮因素影響分析單元:根據擊草皮的持續時間及擊到草皮的深度進一步分析擊球質量及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過程對擊球過程的影響。優選的,球桿上設置有可使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繞球桿轉動的轉動連接裝置。優選的,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嵌入安裝在球桿中,球桿上設置有與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連接將其伸出或收回球桿的伸縮裝置。優選的,球桿上還設置有啟動所述伸縮裝置的啟動按鈕。優選的,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為設置在球桿上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或電荷奉禹合兀件及鏡頭。優選的,所述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數據為采用連拍方式或視頻采集的揮桿過程一系列連續動作。優選的,還包括設置在球桿中與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裝置連接并存儲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裝置的采集數據的存儲裝置。當想將高爾夫球擊打的又高又遠時,需要給予高爾夫球一個較好的擊打角度,特別在處于草皮(divot)區域,給予高爾夫球一個好的或最佳的擊球角度,高爾夫球桿的桿頭必然會擊到草皮,是否擊起草皮直接影響擊球的質量,擊草皮的時間、擊起草皮的厚度等因素也影響擊球的質量,對于草皮因素的引入或考慮將是對擊球的質量、擊球力量及擊球狀態一個重要的表征因素,并可對單獨對擊球參數評價出的擊球質量或擊球狀態、揮桿軌跡及球的飛行軌跡的一個重要的補充和修正;上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相關裝置及分析系統,采用圖像或影像采集裝置對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實時采集記錄,通過揮桿過程的圖像或影像提取草皮特征進行分析,將采集的圖像或影像數據與標準數據比較分析,判斷是否擊到草皮、是否擊到球,反饋輸出;通過對草皮因素的引入判斷,彌補了現有技術對揮桿過程分析的缺失,且通過對草皮因素的引入分析,可直接對擊球質量作出判斷,分析方法簡單,且對草皮因素的引入分析可對擊球質量、揮桿狀態的進一步分析或補充、修正,以使分析更加準確,更接近實際的真實數據。且由于通過比較分析后直接反饋輸出,可直接隨時分析高爾夫球手的揮桿姿態及擊球質量,并隨時隨地反饋,給予建議和指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的示意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球桿中設置的電子元器件之間的連接關系示意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移動終端中的示意 圖4為一個實施例中高爾夫球桿的面角示意 圖5為圖4中高爾夫球桿中的面角簡略 圖6為高爾夫球桿的桿面角示意 圖7為高爾夫的擊球角度參數的簡略 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的流程 圖9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的部分流程 圖10為圖9的另一部分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說明。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100,包括:設置在球桿上的圖像或影像采集裝置20、及與圖像或影像采集裝置20通信連接的移動終端60。如圖1至圖2所示,圖像或影像采集裝置20包括設置在球桿上并采集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數據的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22、及與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22并將其采集的圖像或影像數據傳輸給移動終端60的采集通信模塊24。如圖1及圖3所示,移動終端60包括:接收模塊62、取樣分析模塊64、反饋輸出模塊66。接收模塊62接收揮桿過程中圖像或影像數據。取樣分析模塊64根據接收的圖像或影像數據分析揮桿過程中是否有擊到草皮、是否擊到球。反饋輸出模塊66將分析結果反饋輸出。取樣分析模塊64先判斷是否擊到草皮,再判斷是否擊到球。該判斷過程反饋輸出的結果有如下情況:(1)擊到草皮后擊到球;(2)擊到草皮后沒有擊到球;(3)沒有擊到草皮直接擊到球;(4)沒有擊到草皮也沒有擊到球。上述情況(2)擊到草皮后沒有擊到球、及(4)沒有擊到草皮也沒有擊到球判斷為錯誤的揮桿方式或姿態,并輸出反饋結果。在草皮(divot)區域,其中(3)沒有擊到草皮直接擊到球,說明擊球的姿勢及擊球角度都存在偏差或錯誤,也可直接反饋輸出。取樣分析模塊64包括擊球質量分析單兀640。擊球質量分析單兀640:若判斷擊到草皮、擊到球,則將揮桿過程的圖像或影像數據與標準數據比較、分析擊球質量。進一步,取樣分析模塊64包括分析參數計算單元642。分析參數計算單元642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的移動過程,計算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等參數,并分析揮桿過程中擊草皮的特征且根據草皮特征對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等參數進行修正。如圖1至圖3所示,進一步,取樣分析模塊64包括角度、力量分析判斷單元644。角度、力量分析判斷單元644:根據桿頭的移動過程、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判斷擊球角度及擊球力量是否合適。如圖4至圖7所示,擊球角度包括面角(face angle) β及桿面角(vertical angle) Θ 。如圖1至圖3所示,進一步,取樣分析模塊64還包括運動軌跡估算單元646。運動軌跡估算單元646: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擊球后球的運動軌跡,根據桿頭速度及面角預估球的飛行方向,根據桿頭速度及桿面角預估球的飛行高度。如圖1至圖3所示,進一步,取樣分析模塊64還包括射程估算單元648。射程估算單元648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及影像分析揮桿的擊球點,并估算高爾夫球的射程。如圖1至圖3所示,進一步,取樣分析模塊64還包括時間點計算單元641。時間點計算單元641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確定擊草時刻及擊球時刻。進一步,取樣分析模塊64還包括草皮特征分析單元643。草皮特征分析單元643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的持續時間或擊到草皮的深度。進一步,取樣分析模塊64還包括草皮因素影響分析單元645。草皮因素影響分析單兀645根據草皮特征、擊草皮的持續時間及擊到草皮的深度進一步分析擊球質量、及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過程對擊球過程的影響。進一步,本實施例的移動終端60還包括姿態模型生成模塊68。姿態模型生成模塊68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者的實時姿態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進一步,本實施例的移動終端60還包括運動軌跡模型生成模塊63。運動軌跡模型生成模塊63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中分析球桿運動軌跡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移動終端60可采用智能手機、PDA、PC等實現。且采用智能手機或掌上電腦或平板電腦等便攜式的電子設備可隨時隨地獲取數據、分析結果及指教建議等。反饋輸出模塊66可采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或掌上電腦等上的顯示屏顯示輸出,可也采用聲音信號通過喇叭等發生裝置聲音輸出,也可采用指示燈形式指示輸出。進一步,本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100還包括轉動連接裝置。轉動連接裝置設置在球桿上設置有可使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22繞球桿轉動的轉動。轉動連接裝置可為與球桿側表面的弧形相匹配的弧形滑桿或滑梁,也可為滑槽。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22上設置有與轉動連接裝置相配合滑動的滑套或滑塊。
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22采用設置在球桿上的具有連拍功能的照相機或照相模塊實現,也可采用DV等具有視頻采集功能的模塊或裝置實現。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22可安裝在球桿的桿身上。為了更清晰的捕捉桿頭的移動,也可設置將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22設置在桿頭上。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22可與球桿之間可為可拆卸式的活動連接方式,也可將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22嵌入安裝在球桿中。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22也可采用將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或電荷耦合元件、鏡頭、電池等設置在球桿上的組合而成。球桿上還設置有與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22連接并將其伸出或收回球桿的伸縮裝置。球桿上還設置有啟動伸縮裝置的啟動按鈕80。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22采集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數據為采用連拍方式或視頻采集的揮桿過程一系列連續動作。進一步,本實施例的圖像或影像采集裝置20還包括設置在球桿中與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22連接并存儲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22的采集數據的存儲裝置90。為了便于取出,存儲裝置 90 可米用 SD 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 Micro SD> MiniSD 等。如圖1、圖3所示,上述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100中的一實施例的移動終端60包括:接收模塊62、取樣分析模塊64、反饋輸出模塊66。接收模塊62接收揮桿過程中圖像或影像數據。取樣分析模塊64根據接收的圖像或影像數據分析揮桿過程中是否有擊到草皮、是否擊到球。反饋輸出模塊66將分析結果反饋輸出。取樣分析模塊64先判斷是否擊到草皮,再判斷是否擊到球。該判斷過程反饋輸出的結果有如下情況:(1)擊到草皮后擊到球;(2)擊到草皮后沒有擊到球;(3)沒有擊到草皮直接擊到球;(4)沒有擊到草皮也沒有擊到球。上述情況(2)擊到草皮后沒有擊到球、及(4)沒有擊到草皮也沒有擊到球判斷為錯誤的揮桿方式或姿態,并輸出反饋結果。在草皮(divot)區域,其中(3)沒有擊到草皮直接擊到球,說明擊球的姿勢及擊球角度都存在偏差或錯誤,也可直接反饋輸出。如圖3所示,取樣分析模塊64包括擊球質量分析單元640。擊球質量分析單元640:若判斷擊到草皮、擊到球,則將揮桿過程的圖像或影像數據與標準數據比較、分析擊球質量。如圖3所示,進一步,取樣分析模塊64包括分析參數計算單元642。分析參數計算單元642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的移動過程,計算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并分析揮桿過程中擊草皮的特征且根據草皮特征對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進行修正。如圖3所示,進一步,取樣分析模塊64包括角度、力量分析判斷單元644。角度、力量分析判斷單元644:根據桿頭的移動過程、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判斷擊球角度及擊球力量是否合適。擊球角度包括面角(face angle) β及桿面角(vertical angle) Θ。如圖3所示,進一步,取樣分析模塊64還包括運動軌跡估算單元646。運動軌跡估算單元646: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擊球后球的運動軌跡,根據桿頭速度及面角預估球的飛行方向,根據桿頭速度及桿面角預估球的飛行高度。如圖3所示,進一步,取樣分析模塊64還包括射程估算單元648。射程估算單元648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及影像分析揮桿的擊球點,并估算高爾夫球的射程。
進一步,取樣分析模塊64還包括時間點計算單元641。時間點計算單元641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確定擊草時刻及擊球時刻。如圖3所示,進一步,取樣分析模塊64還包括草皮特征分析單元643。草皮特征分析單元643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的持續時間或擊到草皮的深度。如圖3所示,進一步,取樣分析模塊64還包括草皮因素影響分析單元645。草皮因素影響分析單元645根據擊草皮的持續時間及擊到草皮的深度進一步分析擊球質量及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過程對擊球過程的影響。如圖3所示,進一步,本實施例的移動終端60還包括姿態模型生成模塊68。姿態模型生成模塊68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者的實時姿態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如圖3所示,進一步,本實施例的移動終端60還包括運動軌跡模型生成模塊63。運動軌跡模型生成模塊63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中分析球桿運動軌跡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移動終端60可采用智能手機、PDA、PC等實現。且采用智能手機或掌上電腦或平板電腦等便攜式的電子設備可隨時隨地獲取數據、分析結果及指教建議等。反饋輸出模塊66可采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或掌上電腦等上的顯示屏顯示輸出,可也采用聲音信號通過喇叭等發生裝置聲音輸出,也可采用指示燈形式指示輸出。如圖8所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的,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300:實時采集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并傳輸;
步驟S302:接收、讀取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數據;
步驟S304:根據接收的圖像或影像數據分析揮桿過程中是否有擊到草皮、是否擊到
球,
步驟S306:判斷并輸出反饋結果。步驟S306中判斷反饋輸出的結果有如下情況:(I)擊到草皮后擊到球;(2)擊到草皮后沒有擊到球;(3)沒有擊到草皮直接擊到球;(4)沒有擊到草皮也沒有擊到球。上述情況(2)擊到草皮后沒有擊到球及(4)沒有擊到草皮也沒有擊到球判斷為錯誤的揮桿方式或姿態,并輸出反饋結果。在草皮(divot)區域,其中(3)沒有擊到草皮直接擊到球,說明擊球的姿勢及擊球角度都存在偏差或錯誤,也可直接反饋輸出。在步驟S304中,優選的先判斷是否擊到草皮,再判斷是否擊到球。如圖9所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300:實時采集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并傳輸;
步驟S302:接收、讀取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數據;
步驟S304:根據接收的圖像或影像數據分析揮桿過程中是否有擊到草皮、是否擊到
球;
步驟S306:若判斷未擊到草皮、未擊到球;或擊到草皮、未擊到球;或未擊到草皮、擊到球;則執行步驟S307直接反饋輸出不合格或不規范結果。步驟S306:若判斷擊到草皮、擊到球;則:
如圖9及圖10所示,執行步驟S308:將接收到的揮桿過程的圖像或影像數據與標準數據比較,分析擊球質量。如圖9及圖10所示,進一步,執行步驟S310: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的移動過程,計算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并分析揮桿過程中擊草皮的特征且根據草皮特征對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進行修正。如圖9及圖10所示,進一步,還包括執行步驟S312根據桿頭的移動過程、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判斷擊球角度及擊球力量是否合適。步驟S310與步驟S312不分時間先后順序,可以同時進行,或根據設置需要進行。如圖4至7所示,擊球角度包括面角(face angle) β及桿面角(vertical angle)
θ ο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進一步,還包括步驟S314: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擊球后球的運動軌跡,根據桿頭速度及面角預估球的飛行方向,根據桿頭速度及桿面角預估球的飛行高度。如圖10所示,進一步,還包括步驟S316: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中分析球桿運動軌跡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進一步,還包括: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及影像分析揮桿的擊球點,并估算高爾夫球的射程。進一步,還包括: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中分析揮桿者的實時姿態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如圖10所示,根據步驟S318:進一步,還包括: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確定擊草時刻及擊球時刻。如圖10所示,根據步驟S318:還包括: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提取擊草皮特征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的持續時間或擊到草皮的深度。如圖10所示,根據步驟S320:進一步,還包括:根據擊草皮特征結合擊草皮的持續時間及擊到草皮的深度進一步分析擊球質量及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過程對擊球過程的影響。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實時采集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并傳輸; 接收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數據, 根據接收的圖像或影像數據分析揮桿過程中是否有擊到草皮、是否擊到球, 判斷輸出反饋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判斷是否擊到草皮,再判斷是否擊到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是否擊到草皮及球時,若判斷未擊到草皮、未擊到球或擊到草皮、未擊到球或未擊到草皮、擊到球,判斷為不合格或不規范,輸出反饋結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斷擊到草皮、擊到球,則將接收到的揮桿過程的圖像或影像數據與標準數據比較,分析擊球質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的移動過程,計算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并分析揮桿過程中擊草皮的特征且根據草皮特征對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進行修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桿頭的移動過程、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判斷擊球角度及擊球力量是否合適。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擊球角度包括面角及桿面角。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擊球后球的運動軌跡,根據桿頭速度及面角預估球的飛行方向,根據桿頭速度及桿面角預估球的飛行高度。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及影像分析揮桿的擊球點,并估算高爾夫球的射程。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中分析揮桿者的實時姿態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
11.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中分析球桿運動軌跡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
12.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確定擊草時刻及擊球時刻。
13.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的持續時間或擊到草皮的深度。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擊草皮的持續時間及擊到草皮的深度進一步分析擊球質量及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過程對擊球過程的影響。
15.一種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塊:接收揮桿過程中圖像或影像數據; 取樣分析模塊:根據接收的圖像或影像數據分析揮桿過程中是否有擊到草皮、是否擊到球; 反饋輸出模塊:判斷并將分析結果反饋輸出。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先判斷是否擊到草皮,再判斷是否擊到球。
17.根據權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判斷是否擊到草皮或球時;若判斷未擊到草皮、未擊到球,或擊到草皮、未擊到球,或未擊到草皮、擊到球,輸出反饋結果。
18.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包括 擊球質量分析單元:若判斷擊到草皮、擊到球,則將揮桿過程的圖像或影像數據與標準數據比較、分析擊球質量。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包括 分析參數計算單元: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的移動過程,計算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并分析揮桿過程中擊草皮的特征且根據草皮特征對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進行修正。
20.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包括 角度、力量分析判斷單元:根據桿頭的移動過程、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判斷擊球角度及擊球力量是否合適。
21.根據權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擊球角度包括面角及桿面角。
22.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運動軌跡估算單元: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擊球后球的運動軌跡,根據桿頭速度及面角預估球的飛行方向,根據桿頭速度及桿面角預估球的飛行高度。
23.根據權利要求18至20任意一項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射程估算單元: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及影像分析揮桿的擊球點,并估算高爾夫球的射程。
24.根據權利要求18至20任意一項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姿態模型生成模塊: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中分析揮桿者的實時姿態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
25.根據權利要求18至20任意一項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運動軌跡模型生成模塊: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中分析球桿運動軌跡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
26.根據權利要求18至20任意一項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時間點計算單元: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確定擊草時刻及擊球時刻。
27.根據權利要求18至20任意一項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草皮特征分析單元: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的持續時間及擊到草皮的深度。
28.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草皮因素影響分析單元:根據擊草皮的持續時間及擊到草皮的深度進一步分析擊球質量及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過程對擊球過程的影響。
29.—種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球桿上的圖像或影像采集裝置、及與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裝置通信連接的移動終端, 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裝置包括設置在球桿上并采集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數據的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及與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連接并將其采集的圖像或影像數據傳輸給所述移動終端的采集通信模塊; 所述移動終端包括: 接收模塊:接收揮 桿過程中圖像或影像數據, 取樣分析模塊:根據接收的圖像或影像數據分析揮桿過程中是否有擊到草皮、是否擊到球, 反饋輸出模塊:將分析結果反饋輸出。
30.根據權利要求29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先判斷是否擊到草皮,再判斷是否擊到球。
31.根據權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判斷是否擊到草皮或球時;若判斷未擊到草皮、未擊到球,或擊到草皮、未擊到球,或未擊到草皮、擊到球,輸出反饋結果。
32.根據權利要求29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包括 擊球質量分析單元:若判斷擊到草皮、擊到球,則將揮桿過程的圖像或影像數據與標準數據比較、分析擊球質量。
33.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包括 分析參數計算單元: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的移動過程,計算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并分析揮桿過程中擊草皮的特征且根據草皮特征對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進行修正。
34.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包括 角度、力量分析判斷單元:根據桿頭的移動過程、桿頭速度及擊球角度判斷擊球角度及擊球力量是否合適。
35.根據權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擊球角度包括面角及桿面角。
36.根據權利要求32至34任意一項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運動軌跡估算單元: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擊球后球的運動軌跡,根據桿頭速度及面角預估球的飛行方向,根據桿頭速度及桿面角預估球的飛行高度。
37.根據權利要求32至34任意一項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射程估算單元: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及影像分析揮桿的擊球點,并估算高爾夫球的射程。
38.根據權利要求32至34任意一項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姿態模型生成模塊: 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中分析揮桿者的實時姿態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
39.根據權利要求32至34任意一項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運動軌跡模型生成模塊:根據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中分析球桿運動軌跡與標準數據比較,并生成二維或三維模型比較反饋輸出。
40.根據權利要求32至34任意一項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時間點計算單元;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確定擊草時刻及擊球時刻。
41.根據權利要求32至34任意一項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草皮特征分析單元:根據接收的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分析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的持續時間或擊到草皮的深度。
42.根據權利要求41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樣分析模塊還包括 草皮因素影響分析單元:根據擊草皮的持續時間及擊到草皮的深度進一步分析擊球質量及揮桿過程中桿頭擊草皮特征因素對擊球過程的影響。
43.根據權利要求29或30或32至34任意一項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球桿上設置有可使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繞球桿轉動的轉動連接裝置。
44.根據權利要求29或30或32至34任意一項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嵌入安裝在球桿中,球桿上設置有與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連接將其伸出或收回球桿的伸縮裝置。
45.根據權利要求44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球桿上還設置有啟動所述伸縮裝置的啟動按鈕。
46.根據權利要求29或30或32至34任意一項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單元為設置在球桿上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或電荷耦合兀件及鏡頭。
47.根據權利要求29或30或32至34任意一項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數據為采用連拍方式或視頻采集的揮桿過程一系列連續動作。
48.根據權利要求29或30或32至34任意一項所述的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球桿中與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裝置連接并存儲所述圖像或影像采集裝置的采集數據的存儲裝 置。
全文摘要
一種高爾夫球揮桿過程分析方法、相關裝置及分析系統,包括實時采集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并傳輸,接收揮桿過程中的圖像或影像數據,根據接收的圖像或影像數據分析揮桿過程中是否有擊到草皮、是否擊到球,判斷輸出反饋結果;上述分析方法、相關裝置及分析系統,通過對草皮因素的引入判斷,彌補了現有技術對揮桿過程分析的缺失,且通過對草皮因素的引入分析,可直接對擊球質量作出判斷,分析方法簡單,且對草皮因素的引入分析可對擊球質量、揮桿狀態的進一步分析或補充、修正,以使分析更加準確,更接近實際的真實數據。
文檔編號A63B67/02GK103203097SQ20121000722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1日
發明者賴世杰, 鄭樹坤, 羅焯堯, 鄭昌斌 申請人:幻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幻音數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