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跑步機的跑步帶的防偏移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跑步機有關,特別是有關于一種跑步機的跑步帶的防偏移機構。
背景技術:
跑步機是一種常見的運動器材,主要是在跑步板的前后兩端分別設置一前滾筒及一后滾筒,再繞置一跑步帶于前、后兩滾筒上,通過一馬達驅動前滾筒轉動,即可通過后滾筒來驅動跑步帶形成循環轉動,此時便可提供使用者在跑步帶上跑步,以達到運動健身的效果。由于跑步帶在制作過程中會受到接合位置及本身材質的影響,造成跑步帶在試運轉的過程中會朝某一邊偏移,為了解決跑步帶偏移的問題,目前的跑步機大多已經具備一防偏移機構來讓調校人員能夠適時調整跑步帶的位置。然而,為了因應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某些跑步機會配備一臺伺服馬達來驅動跑步帶進行反轉,讓使用者在反轉的跑步帶上進行倒退走的運動,以訓練平衡感及不同部位的肌肉群,但是反轉的跑步帶仍然會受到前述相同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偏移現象,不過同樣的防偏移機構卻沒有辦法針對跑步帶在反轉過程中所產生的偏移進行調整,因而增加調校上的困難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跑步機的跑步帶的防偏移機構,其可對產生偏移的跑步帶進行調整,特別適用于跑步帶在反轉時的狀況。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防偏移機構包含有至少一導桿及至少一壓軸,其中:該導桿設于該跑步機的底座,并可相對該跑步帶產生縱向位移;該壓軸可轉動地套設于該導桿,可受該導桿的帶動而迫緊該跑步機的跑步帶,以達到將產生偏移的跑步帶調整至中間位置的目的。更佳地,該導桿的數目為一,該導桿的兩端分別經由一調整元件與該底座的一橫桿連接,各該調整元件具有一螺栓與二螺帽,各該螺栓螺接于該導桿的一螺孔且以其末端穿設于該橫桿的一固定孔內,該二螺帽螺接于該螺栓的末端且將該橫桿夾持在中間。由此,該導桿便可通過與各該螺栓之間的螺接關系而相對該跑步帶產生傾斜偏擺。更佳地,該導桿的數目為二,各該導桿的一端經由一調整元件與該底座的一橫桿連接,各該調整元件具有一螺栓與二螺帽,各該螺栓螺接于該導桿的一螺孔且以其末端穿設于該橫桿的一固定孔內,該二螺帽螺接于該螺栓的末端且將該橫桿夾持在中間。由此,各該導桿便可通過與各該螺栓之間的螺接關系而相對該跑步帶產生縱向位移。
圖1為應用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跑步機的立體圖。圖2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端視圖,主要顯示調整前的狀態。
圖4及圖5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于調整后的端視圖。圖6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另一端視圖,主要顯示壓軸數目為一的狀況。圖7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8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端視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第一實施例10跑步機12底座122橫桿124固定孔14跑步板16跑步帶18后滾筒20防偏移機構30導桿32螺孔40調整元件 42螺栓44螺帽46墊圈50壓軸52收縮部第二實施例60防偏移機構 70導桿72支撐臂74樞軸80調整元件 82螺栓90 壓軸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請先參閱圖1,為應用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防偏移機構20的跑步機10,圖中所顯示的跑步機10包含有一底座12、一設于底座12的跑步板14、以及一繞設于跑步板14的跑步帶16,其中,底座12的后端具有一橫桿122,橫桿122的兩端分別具有一固定孔124,如圖2所示,跑步板14的前后兩端分別設有一前滾筒(圖中未示)及一后滾筒18,前滾筒可受一伺服馬達(圖中未示)的驅動而連帶后滾筒18來帶動跑步帶16繞著跑步板14形成循環轉動。請再參閱圖2,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防偏移機構20包含有一導桿30、二調整元件40,以及二壓軸50。導桿30在本實施例的數目為一,位于跑步板14的下方與跑步帶16之間且接近于后滾筒18,如圖1及圖3所示,導桿30的兩端分別具有一螺孔32與橫桿122的固定孔124相互對應,如圖2所示。各調整元件40具有一螺栓42、二螺帽44,以及二墊圈46,如圖2及圖3所示,螺栓42螺接于導桿30的螺孔32且以其末端穿設于橫桿122的固定孔124內,而且,螺栓42的外徑略小于固定孔124的孔徑,使得螺栓42的末端能通過與固定孔124之間的間隙而有活動的空間;該二螺帽44螺接于螺栓42的末端且將橫桿122夾持在中間;各墊圈46套設于螺栓42且位于螺帽44與橫桿122之間。由此,導桿30的兩端便能利用各調整元件40而分別相對跑步帶16縱向位移,讓 導桿30能相對跑步帶16產生傾斜偏擺。
各壓軸50可轉動地套設于導桿30的一端且與跑步帶16之間恒保持在接觸的狀態,可受導桿30的傾斜偏擺而迫緊跑步帶16。各壓軸50遠離導桿30的螺孔32的一端具有一收縮部52,收縮部52的截面積朝遠離螺孔32的方向逐漸減少,用以避免壓軸50與跑步帶16之間產生過度的摩擦而損壞跑步帶16。經由上述結構可知,若跑步帶16在反轉的過程中出現往左偏移的狀況時,調校人員可利用一工具(如六角扳手)以逆時鐘方向轉動位于跑步帶16左側的螺栓42,讓導桿30的左端通過與螺栓42之間的螺接關系而朝跑步帶16下移,此時的壓軸50便會隨著導桿30下壓迫緊跑步帶16的左側,以增加跑步帶16在反轉時往左偏移的阻力而保持在中間的位置,如圖4所示;相同地,若跑步帶16出現往右偏移的狀況時,則轉動位于跑步帶16右側的螺栓42,讓壓軸50隨著導桿30下壓迫緊跑步帶16的右側,以增加跑步帶16在反轉時往右偏移的阻力而達到調整的目的,如圖5所示。在此需要加以補充說明的是,壓軸50的數目不一定要兩個,只要至少一個即可,如圖6所示,當要針對跑步帶16的偏移進行調整時,同樣是根據跑步帶16在反轉時所偏移的方向來轉動其中一個螺栓42,讓壓軸50隨著導桿30的傾斜偏擺來下壓迫緊跑步帶16,以達到調整跑步帶16的目的。另一方面,如圖7所示,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防偏移機構60,包含有二導桿70、二調整元件80,以及二壓軸90,其中,導桿70、調整元件80,以及壓軸90之間的結構關系與上述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其差異僅在于各導桿70的一端徑向地延伸出一支撐臂72,各支撐臂72的末端通過一樞軸74樞設于跑步機10的底座12,以增加導桿70的支撐強度。由此,如圖8所示,調校人員即可依據跑步帶16的偏移方向來轉動其中一個調整元件80的螺栓82,或者同時轉動兩個調整元件80的螺栓82,讓與其相螺接的導桿70可受到螺栓82的驅動而朝跑步帶16下移,此時的壓軸90便會隨著導桿70來增加對跑步帶16的壓力,以達到將產生偏移的跑步帶16調整至中間位置的目的。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防偏移機構通過螺栓與螺孔之間的簡單配合來控制導桿產生縱向位移,迫使壓軸可隨著導桿的作動來對跑步帶在反轉時所產生的偏移進行調整,操作過程相當的簡單,可有效降低跑步帶在反轉時進行調校的困難度而達到本發明的目的。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跑步機的跑步帶的防偏移機構,其特征在于,該跑步機包含有一底座、一設于該底座的跑步板,以及一繞設于該跑步板的跑步帶,該防偏移機構包含有: 至少一導桿,位于該跑步板的下方與該跑步帶之間,并可相對該跑步帶縱向位移地與該跑步機的底座連接;以及 至少一壓軸,可轉動地套設于該導桿,可受該導桿的帶動而迫緊該跑步帶,以將該跑步帶調整至中間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機的跑步帶的防偏移機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導桿的數目為一,該導桿的兩端分別經由一調整元件與該底座連接,各該調整元件具有一螺栓與二螺帽,各該螺栓螺接于該導桿的一螺孔且以其末端穿設于該橫桿的一固定孔內,該二螺帽螺接于該螺栓的末端且將該橫桿夾持在中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跑步機的跑步帶的防偏移機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壓軸的數目為二而分別設于該導桿的兩端。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跑步機的跑步帶的防偏移機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橫桿的固定孔的孔徑略大于該螺栓的外徑。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機的跑步帶的防偏移機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導桿的數目為二,各該導桿的一端經由一調整元件與該底座連接,各該調整元件具有一螺栓與二螺帽,各該螺栓螺接于一該導桿的一螺孔且以其末端穿設于該底座的一固定孔內,該二螺帽螺接于該螺栓的末端且將該橫桿夾持在中間;該壓軸的數目為二而分別設于一該導桿。
6.如權利要求3或5所述的跑步機的跑步帶的防偏移機構,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該壓軸遠離該導桿的螺孔的一端具有一收縮部,該收縮部的截面積朝遠離該螺孔的方向逐漸減少。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跑步機的跑步帶的防偏移機構,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該導桿的一端徑向地延伸出一支撐臂,各該支撐臂的末端通過一樞軸樞設于該跑步機的底座。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機的跑步帶的防偏移機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跑步板的后端設有一后滾筒,該導桿接近于該后滾筒。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機的跑步帶的防偏移機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壓軸與該跑步帶之間恒保持接觸。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跑步機的跑步帶的防偏移機構,設于跑步板的下方與跑步帶之間,主要包含有一導桿及一套設于導桿的壓軸,導桿設于跑步機的底座且可相對跑步帶產生縱向位移,使得壓軸可受導桿的帶動而迫緊跑步帶,通過增加對跑步帶的壓力來達到將產生偏移的跑步帶調整至中間位置的目的。
文檔編號A63B22/02GK103212186SQ20121001785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20日
發明者陳聰達 申請人:眾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