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步運動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滑步運動方法,在具有兩個踏板的運動機構上操作使用。該運動方法包含使用者雙腳先分別踩踏于各踏板上;使用者雙腳再一前一后地往返施力于各踏板。據此,使得受外力作用的各踏板可在實質上為水平的方向上以弧形軌跡往復移動,使用者將因雙腳大概呈劈腿姿勢而有助于舒展筋絡。
【專利說明】滑步運動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健身運動,尤其涉及一種使用運動機構進行滑步運動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人們經常使用各種健身器材進行肌力與體能的訓練,并且,各種健身器材的操作方式多以仿效運動姿勢而設計。例如一種踏步機,即是提供兩個踏板供使用者雙腳以原地踏步方式操作使用;又例如一種橢圓運動機,其利用飛輪傳動結構促使兩個踏板以橢圓軌跡移動,據此使得使用者得以仿效走路的跨步方式而操作使用;再例如一種滑步機,使得使用者雙腳在垂直平面上往復移動;以及另有一種劈腿機,提供兩個可在一直線方向上分開或靠攏的踏板,供使用者雙腳踩踏以進行劈叉動作。前述健身器材因使得使用者可在室內仿效戶外運動而廣受喜愛,也因此,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并不斷地被創新與改良。
[0003]誠如上述,不同的健身器材因操作運動方式不同,可針對不同肢體部位的肌力帶來鍛煉效果,在此基礎下,適時地改變運動方式,并配合操作適當的器械,就能使得特定的肢體部位取得健身的效果。
【發明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滑步運動方法,使用者的雙腳是在一實質上為水平的方向上沿著弧形軌跡移動,可取得滑步運動的效果。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滑步運動方法是在一具有兩個踏板的運動機構上操作使用。該運動方法包含:步驟a)使用者雙腳分別踩踏于各踏板上;步驟b)使用者雙腳一前一后地往返施力于各踏板;據此,使得受外力作用的各踏板在實質上為水平的方向上沿弧形軌跡往復移動。
[0006]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滑步運動方法,同樣在具有兩個踏板的運動機構上操作使用,該運動方法包含:步驟a)使用者雙腳分別踩踏于各踏板上;步驟b)使用者雙腳同時,且往返地朝同一方向施力于各踏板,在雙腳移動過程中,使用者的重心位置改變;據此,使得受外力作用的各踏板在實質上為水平的方向上沿弧形軌跡往復移動。
[0007]據此,使用者雙腳以沿著實質上在水平面上的弧形軌跡滑步的方式來達到鍛煉目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用于實現本發明滑步運動方法的一種運動機構的立體圖;
[0009]圖2為本發明滑步運動方法的操作流程圖;
[0010]圖3為圖1的俯視圖,示出踏板移動的弧形軌跡;
[0011]圖4為圖1的側視圖,示出踏板在移動中的升降變化;
[0012]圖5類似圖3,示出使用者雙腳朝前后相反方向滑移;[0013]圖6類似圖5,示出使用者改變雙腳的滑移方向;
[0014]圖7類似圖3,示出使用者雙腳皆朝前方滑移;
[0015]圖8類似圖7,示出使用者雙腳皆朝后方滑移;
[0016]圖9為用于實現本發明滑步運動方法的另一種運動機構的平面圖。
[0017]【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18]100、200 運動機構
[0019]10 基架
[0020]10a、IOb 止擋點
[0021]20手扶架
[0022]30旋轉件
[0023]40 踏板
[0024]50 踏板
[0025]60 滑槽
[0026]L1、L2內凹曲線
[0027]L3延伸線
[0028]L4水平線
[0029]al、a2、bl、b2 端點
[0030]cl、c2 中心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32]本發明的滑步運動方法的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種運動模式以供使用者健身選擇,亦即使用者雙腳是在實質上為水平的面上滑動。優選的,該滑步運動方法配合一運動機構更能發揮運動效果,而該運動機構具有兩個可移動的踏板。
[0033]請參見圖1與圖2,其揭示一種適合本發明滑步運動使用的運動機構100,該運動機構100包括有一基架10、一手扶架20、二旋轉件30與二踏板40。其中,基架10穩定地放置于地面(板)上,手扶架20與基架10連結,各旋轉件30呈桿狀,且一端軸樞于基架10上,使得樞接于旋 轉件30另一端的并且可自轉的踏板40可在近乎水平的面上沿著弧形軌跡移動,特別的是,因為各旋轉件30軸樞的一端位于該基架10的兩側邊緣處,使得該二踏板40的移動軌跡呈圖3所示的對稱的內凹曲線LI與L2(圖3點劃線所表示)。
[0034]該基架10的兩側更分別設置有止擋點10a,10b,供各旋轉件30的桿身抵靠以避免過度旋轉,據此定義各弧形軌跡分別具有一端點al(a2)與一端點bl(b2)以及一中心點cl (c2),也就是說,中心點Cl與中心點c2之間的距離小于同一側端點al (bl)與端點a2(b2)之間的距離。
[0035]請再參見圖1與圖4,本實施例的基架10提供旋轉件30樞接的支撐軸(圖未示)是略偏離垂直方向而傾斜設置的,因此,在各旋轉件30平擺過程中,將使得各踏板40在移動至端點al (bl)或端點a2 (b2)時的高度,呈略高于踏板40移動至中心點cl (c2)時的高度。在圖4中,定義一延伸線L3通過一該端點al與一該中心點Cl,且延伸線L3與一水平線L4的夾角介于10?20度角之間,以此為例,來說明踏板40的高度變化,優選的,該夾角以15度角為佳。
[0036]上述運動機構100僅是適合本發明滑步運動方法的一個實施例而已,不該以此為限制。使用者在操作時,是以雙腳約與肩同寬的方式各別踩踏于各踏板40上,且雙手握于該手扶架20,據此以平穩地站立并完成準備姿勢。
[0037]接著,使用者雙腳一前一后地往返施力于各踏板40以進行操作使用,如圖5及圖6所示。其中,圖5示出使用者先以左腳往前而右腳往后的方式使用該運動機構100,在使用者的左腳到達端點al,右腳到達端點b2的過程中,使用者雙腳之間的步距與步寬將同步逐漸加大,而在使用者雙腳朝中心點Cl、c2收攏時,步寬逐漸縮小,于此同時,由于踏板40的高度變化,使得使用者能夠以輕松省力的方式收攏雙腳;在圖6中則示出使用者的左腳隨著移動的踏板40切換至端點bl、右腳切換至端點a2的位置,同樣地,使用者雙腳之間的步距與步寬再次同步逐漸加大。
[0038]在上述中,使用者是以左、右腳朝相反方向且朝外的滑步方式進行健身操作,也就是說,就單腳的動作來看,使用者是以近似溜冰的由內而外的滑步動作來操作使用,而在左、右腳各到達相反位置的端點時,使用者的雙腳大概呈劈腿姿勢而有助于舒展筋絡。同時,因為各踏板40是可以自轉的,所以雙腳將隨著踏板40的轉動而適度扭轉以避免不適,在圖5與圖6中示出雙腳腳尖皆為朝相同方向。如此反復操作即可取得健身效果,并且在操作過程中盡量維持重心不變可降低運動傷害,再者,使用者在健身過程中,可配合滑步動作而適度的扭轉腰部,以使滑步動作更為順暢。必須說明的是,本發明的滑步運動方法是通過使用者雙腳在實質上為水平的面上沿弧形軌跡滑動而進行的,與已知的滑步機提供使用者雙腳在垂直平面上往復移動的運動方式不同,當然可對不同肢體部位產生健身效果。
[0039]由于本發明的滑步運動方法是在實質上為水平的面上進行的,且雙腳沿著弧形軌跡往返移動而進行健身,在此基礎下,使用者也可在雙腳踩踏于踏板40,且雙手確實握于手扶架20時,改為用雙腳朝同一方向同時施力于各踏板40,并通過重心位置的改變,使得踏板40可在圖7及圖8所示的弧形軌跡的同一側的兩個端點al、a2或兩個端點bl、b2之間往返移動,該運動方式有助于鍛煉腰力,但須注意的是,在該運動方式中,使用者腰部應盡量不扭轉以避免運動傷害。前述因為運動姿勢改變,使用者雙腳的腳尖朝向也將有變化,其中在圖7中,雙腳腳尖各為朝外,在圖8中,雙腳腳尖則呈朝內。前述運動方式也可通過上述運動機構100實現。
[0040]誠如上述,用于實現本發明滑步運動方法的器材不限于圖1所示的具有旋轉件30的運動機構100。在圖9中,所揭露的運動機構200是將兩個踏板50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在一對應滑槽60中,且各滑槽60沿著如圖3所示的弧形軌跡而設置,該運動機構200省去旋轉件30的結構。
[0041]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滑步運動方法,在一具有兩個踏板的運動機構上操作使用,該運動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使用者雙腳分別踩踏于各踏板上; b)使用者雙腳一前一后地往返施力于各踏板; 據此,使得受外力作用的各踏板在實質上為水平的方向上沿弧形軌跡往復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步運動方法,其中該二踏板的弧形軌跡呈對稱的內凹曲線且各定義有二端點與一中心點,該二弧形軌跡的中心點之間距離小于該二弧形軌跡同一側端點之間的距離,使得步驟b)的使用者的雙腳在朝前后相反方向的端點分開時,步距與步寬同步逐漸加大,在雙腳朝中心點收攏時,步寬逐漸縮小。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滑步運動方法,其中各踏板移動至弧形軌跡的兩端點時,踏板所處高度高于踏板移動至弧形軌跡的中心點的高度,使得步驟b)的使用者的雙腳可輕易地自分開狀態往收攏狀態移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滑步運動方法,其中,定義有一延伸線通過弧形軌跡的一該端點與一該中心點,且該延伸線與一水平線的夾角介于10?20度角之間。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滑步運動方法,其中各踏板可自轉,使得步驟b)的使用者的雙腳腳尖朝相同方向。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滑步運動方法,其中該運動機構具有一手扶架,步驟a)的使用者雙手握于該手扶架,且雙腳以約與肩同寬的方式站立于各踏板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滑步運動方法,其中步驟b)的使用者腰部隨同雙腳的前后相反方向分開而扭轉。
8.一種滑步運動方法,在一具有兩個踏板的運動機構上操作使用,該運動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使用者雙腳分別踩踏于各踏板上; b)使用者雙腳同時,且往返地朝同一方向施力于各踏板,在雙腳移動過程中,使用者的重心位置改變; 據此,使得受外力作用的各踏板在實質上為水平的方向上沿弧形軌跡往復移動。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滑步運動方法,其中該二踏板的弧形軌跡呈對稱的內凹曲線且各定義有二端點與一中心點,該二弧形軌跡的中心點之間距離小于該二弧形軌跡同一側端點之間的距離,使得步驟b)的使用者的雙腳在朝同一側端點移動時,步寬逐漸加大,在雙腳朝中心點收攏時,步寬逐漸縮小。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滑步運動方法,其中各踏板移動至弧形軌跡的兩端點時,踏板所處高度高于踏板移動至弧形軌跡的中心點的高度,使得步驟b)的使用者的雙腳可輕易地自分開狀態往收攏狀態移動。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滑步運動方法,其中,定義有一延伸線通過弧形軌跡的一該端點與一該中心點,且該延伸線與一水平線的夾角介于10?20度角之間。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滑步運動方法,其中各踏板可自轉,使得步驟b)的使用者的雙腳腳尖適當地改變朝向。
13.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滑步運動方法,其中該運動機構具有一手扶架,步驟a)的使用者雙手握于該手扶架,且雙腳以約與肩同寬的方式站立于各踏板上。
【文檔編號】A63B22/04GK103566533SQ201210261844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6日
【發明者】陳炳煌, 林國禎 申請人:祐奇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