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跑步機仰臥起坐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跑步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裝配于跑步機上的仰臥起坐架。
背景技術:
跑步機是人們進行室內健身運動的必須(常見器材)器具。傳統的跑步機只有跑步的作用,使用時,根據健身者的跑步節奏,調節傳動帶的傳動速度,來達到跑步的效果,該種類型的跑步機存在著功能単一,健身效果有限等缺陷。針對上述問題,現有對傳統的跑步機進行改進,即在跑步機上安裝自行車裝置、仰 臥起坐裝置等,用來達到腳踏運動、仰臥起坐運動等多功能運動的目的,其中仰臥起坐裝置包括上鉤腳管和下鉤腳管,但是該類型的仰臥起坐裝置的上鉤腳管和下鉤腳管均處于同一(垂直)平面,不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原理,使用時很不舒適。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將上鉤腳管與下鉤腳管錯位安裝,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原理,使用舒適的裝配于跑步機上的仰臥起坐架。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裝配于跑步機上的仰臥起坐架,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下部連接有跑步裝置,所述支撐架上部連接有控制裝置,所述跑步裝置與所述控制裝置電連接,所述支撐架中部連接有錯位排列的上鉤腳管和下鉤腳管。其中,所述下鉤腳管與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所述上鉤腳管與所述支撐架樞接。其中,所述上鉤腳管包括與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的固定塊,所述固定塊樞接有擺動桿,所述擺動桿兩端均設有上鉤泡棉管。其中,所述下鉤腳管包括與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的固定桿,所述固定桿兩端均設有下鉤泡棉管。其中,所述下鉤腳管與所述支撐架樞接,所述上鉤腳管與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其中,所述下鉤腳管包括與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的固定塊,所述固定塊樞接有擺動桿,所述擺動桿兩端均設有下鉤泡棉管。其中,所述上鉤腳管包括與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的固定桿,所述固定桿兩端均設有上鉤泡棉管。其中,所述下鉤腳管和上鉤腳管均與所述支撐架樞接,所述下鉤腳管和上鉤腳管均包括與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的固定塊,所述固定塊樞接有擺動桿,所述下鉤腳管的擺動桿兩端設有下鉤泡棉管,所述上鉤腳管的擺動桿兩端設有上鉤泡棉管。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下部連接有跑步裝置,所述支撐架上部連接有控制裝置,所述跑步裝置與所述控制裝置電連接,所述支撐架中部連接有錯位排列的上鉤腳管和下鉤腳管,本實用新型通過將上鉤腳管和下鉤腳管錯位排列,使人體腿部的放置,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原理,做仰臥起坐運動舒適。[0014]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支撐架2——跑步裝置4——下鉤腳管5——上鉤腳管41——固定桿42——下鉤泡棉管51-固定塊52-擺動桿53——上鉤泡棉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并不是把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限制于此。實施例一如圖I所示,一種裝配于跑步機上的仰臥起坐架,包括支撐架1,所述支撐架I下部連接有跑步裝置2,所述支撐架I上部連接有控制裝置,所述跑步裝置2與所述控制裝置電連接,所述支撐架I中部連接有錯位排列的下鉤腳管4和上鉤腳管5,本實用新型通過將上鉤腳管5和下鉤腳管4錯位排列,使人體腿部的放置,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原理,做仰臥起坐運動舒適。本實施例中,所述下鉤腳管4與所述支撐架I固定連接,所述上鉤腳管5與所述支撐架I樞接,所述上鉤腳管5包括與所述支撐架I固定連接的固定塊51,所述固定塊51樞接有擺動桿52,所述擺動桿52兩端均設有上鉤泡棉管53,所述下鉤腳管4包括與所述支撐架I固定的固定桿41,所述固定桿41兩端均設有下鉤泡棉管42,由于所述下鉤腳管4與所述支撐架I固定連接,所述上鉤腳管5與所述支撐架I樞接,所以在做仰臥起坐運動時,人體的小腿貼于所述下鉤腳管4不動,而人體的膝蓋部位放置于上鉤腳管5,以上鉤腳管5為支點做擺動運動,即可達到舒適的仰臥起坐運動的效果。實施例ニ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下鉤腳管4與所述支撐架I樞接,所述上鉤腳管5與所述支撐架I固定連接,所述下鉤腳管4包括與所述支撐架I固定連接的固定塊51,所述固定塊51樞接有擺動桿52,所述擺動桿52兩端均設有下鉤泡棉管42,所述上鉤腳管5包括與所述支撐架I固定連接的固定桿41,所述固定桿41兩端均設有上鉤泡棉管53,由于所述下鉤腳管4與所述支撐架I固定連接,所述上鉤腳管5與所述支撐架I樞接,所以在做仰臥起坐運動時,人體的小腿貼于所述下鉤腳管4不動,而人體的膝蓋部位放置于上鉤腳管5,以上鉤腳管5為支點,使小腿做擺動運動,這樣既可達到舒適的仰臥起坐運動的效果,又能有效的鍛煉小腿。實施例三本實施例與實施例ニ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下鉤腳管4和上鉤腳管5均與所述支撐架I樞接,所述下鉤腳管4和上鉤腳管5均包括與所述支撐架I固定連接的固定塊51,所述固定塊51樞接有擺動桿52,所述下鉤腳管4的擺動桿52兩端設有下鉤泡棉管42,所述上鉤腳管5的擺動桿52兩端設有上鉤泡棉管53,由于所述下鉤腳管4和上鉤腳管5均與所述支撐架I樞接,所以在做仰臥起坐運動時,人體的小腿和膝蓋均做擺動運動,當下鉤腳管4和上鉤腳管5的擺動桿52擺動到極限跨度吋,即完成一次仰臥起坐運動,這樣既可達到舒適的仰臥起坐運動的效果,又能有效的鍛煉腿部和腰部。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裝配于跑步機上的仰臥起坐架,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下部連接有跑步裝置,所述支撐架上部連接有控制裝置,所述跑步裝置與所述控制裝置電連接,其特征在干所述支撐架中部連接有錯位排列的上鉤腳管和下鉤腳管。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裝配于跑步機上的仰臥起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鉤腳管與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所述上鉤腳管與所述支撐架樞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裝配于跑步機上的仰臥起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鉤腳管包括與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的固定塊,所述固定塊樞接有擺動桿,所述擺動桿兩端均設有上鉤泡棉管。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裝配于跑步機上的仰臥起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鉤腳管包括與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的固定桿,所述固定桿兩端均設有下鉤泡棉管。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裝配于跑步機上的仰臥起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鉤腳管與所述支撐架樞接,所述上鉤腳管與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ー種裝配于跑步機上的仰臥起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鉤腳管包括與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的固定塊,所述固定塊樞接有擺動桿,所述擺動桿兩端均設有下鉤泡棉管。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ー種裝配于跑步機上的仰臥起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鉤腳管包括與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的固定桿,所述固定桿兩端均設有上鉤泡棉管。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裝配于跑步機上的仰臥起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鉤腳管和上鉤腳管均與所述支撐架樞接,所述下鉤腳管和上鉤腳管均包括與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的固定塊,所述固定塊樞接有擺動桿,所述下鉤腳管的擺動桿兩端設有下鉤泡棉管,所述上鉤腳管的擺動桿兩端設有上鉤泡棉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跑步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裝配于跑步機上的仰臥起坐架,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下部連接有跑步裝置,所述支撐架上部連接有控制裝置,所述跑步裝置與所述控制裝置電連接,所述支撐架中部連接有錯位排列的上鉤腳管和下鉤腳管,本實用新型通過將上鉤腳管和下鉤腳管錯位排列,使人體腿部的放置,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原理,做仰臥起坐運動舒適。
文檔編號A63B23/02GK202620577SQ20122019156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日
發明者周捷 申請人:東莞市伊吉康健身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