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悠悠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玩具,特別涉及一種悠悠球。
背景技術:
悠悠球憑借它小巧玲瓏的外形且集技巧趣味于一身的結構設計,一直廣受大小朋友的青睞。然而,隨著時代變遷,玩具的種類越來越多,趣味性也越來越強。而目前,市面上的悠悠球雖然從結構和外觀上都有各種各樣的新式變化,然而無論怎 樣的改變,其本質始終都只是單一的悠悠球結構模式,導致悠悠球的娛樂性與趣味性有所欠缺。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的悠悠球,其通過結構的變換,形成悠悠球或陀螺的狀態,達到兩種玩法的效果,增加了趣味性和娛樂性。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悠悠球,包括兩旋轉體及轉軸,所述兩旋轉體分別與轉軸的一端連接,所述每個旋轉體包括外殼與內殼;所述內殼與轉軸的端部固接,所述外殼以可沿轉軸軸線移動的方式將所述內殼包圍其中;且當所述兩外殼處于最遠距離位置時,所述內殼和外殼之間對應設有第一定位結構;當所述兩外殼處于最近距離位置時,所述兩外殼之間對應設有第二定位結構。作為優選,所述外殼由蓋殼和底殼組成;所述底殼將所述內殼包圍其中,所述蓋殼蓋設于所述底殼上。作為優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結構包括凹槽,沿內殼外側壁周向設置并徑向凸出;和凸條,沿外殼內側壁周向設置并與所述凹槽卡置配合。作為優選,所述第二定位結構為設置在兩外殼相對面上的卡槽及卡條。作為優選,所述卡槽及卡條之間設置有線位。作為優選,還設有軸端帽,所述軸端帽的帽頂為蘑菇型;所述轉軸兩端分別穿過兩內殼且插入軸端帽,所述外殼套設于軸端帽;所述軸端帽與軸端之間設置有滾珠。作為優選,所述轉軸為搓花軸。作為優選,處于兩內殼之間的轉軸部位上套設有軸承。作為優選,所述兩內殼相對的表面與軸承相鄰的位置上各設置一圈耐磨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上述結構,使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悠悠球能夠同時具有悠悠球及陀螺的狀態;使用時,只需對結構進行變換,就可自由實現兩種玩法,增加了悠悠球的趣味性及娛樂性。
[0018]圖I是本實用新型悠悠球狀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陀螺狀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分解結構示意圖。圖中11 一蓋殼;12 —底殼;121 —凸條;122—卡槽;123—線位;124—卡條;21—內殼;211—凹槽;212—耐磨圈;22—合金飛輪;31—軸端帽;32—鋼珠;4一螺釘;51—轉軸;52—軸承;6—第一旋轉體;7—第二旋轉體。現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至3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第一旋轉體6、第二旋轉體7及轉軸51組成。所述第二旋轉體7的結構與第一旋轉體6相同,所述第二旋轉體7與轉軸51的聯接關系與第一旋轉體6與轉軸51的聯接關系相同。所述第一旋轉體主要由外殼、內殼21、合金飛輪22及軸端帽31組成。所述外殼為分離式外殼,由蓋殼11與底殼12組成。所述合金飛輪22通過螺釘4固定設置于內殼21,內殼21置于底殼12內部。所述轉軸51的一端依次穿過底殼12、內殼21及合金飛輪22,進而軸端插入蘑燕型的軸端帽31中,所述內殼21與轉軸51的端部固接,所述轉軸51軸端與軸端帽31之間設置一鋼珠32 ;所述蓋殼11套設于軸端帽31,且蓋殼11固定蓋合在底殼12上,所述外殼可沿軸端帽31軸線移動,所述外殼的底殼12將內殼21包圍其中。所述兩內殼21相對的表面與軸承52相鄰的位置上各設置一圈帶齒的耐磨圈212。所述內殼21和外殼之間對應設有第一定位結構;所述第一定位結構包括四個凹槽211,沿內殼21外側壁周向設置并徑向凸出;四個凸條121,沿外殼內側壁周向設置并與所述凹槽211卡置配合。所述兩外殼之間對應設有第二定位結構,所述第二定位結構為設置在兩外殼相對面上的八個卡槽122及八個卡條124,所述卡槽122及卡條124之間設置有線位123。所述轉軸51為搓花軸,其在兩內殼間的部位上套設一軸承52。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悠悠球、陀螺兩狀態合一的玩具。如圖I所示為悠悠球狀態,使外殼沿軸端帽31軸線向外移動,當所述兩外殼處于相互最遠距離位置時,外殼內側壁上的凸條121卡置在內殼21外側壁的凹槽211上,使外殼固定內殼21上;從而使實用新型呈圖I的悠悠球狀態。如圖2所示為陀螺狀態,現以悠悠球狀態向陀螺狀態轉變為例,使外殼的凸條121脫出內殼的凹槽211,同時外殼沿軸端帽31軸線向內移動;當相觸時,在兩外殼上施加向內的壓力,使底殼12相對的面上的卡槽122及卡條124可以相互卡置緊扣,從而兩旋轉體合二為一,呈圖2的陀螺狀態,所述線位123配合陀螺狀態時的抽線應用。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動。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悠悠球,包括兩旋轉體及轉軸,所述兩旋轉體分別與轉軸的一端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旋轉體包括外殼與內殼;所述內殼與轉軸的端部固接,所述外殼以可沿轉軸軸線移動的方式將所述內殼包圍其中;且當所述兩外殼處于最遠距離位置時,所述內殼和外殼之間對應設有第一定位結構;當所述兩外殼處于最近距離位置時,所述兩外殼之間對應設有第二定位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悠悠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由蓋殼和底殼組成;所述底殼將所述內殼包圍其中,所述蓋殼蓋設于所述底殼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悠悠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結構包括 凹槽,沿內殼外側壁周向設置并徑向凸出;和 凸條,沿外殼內側壁周向設置并與所述凹槽卡置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悠悠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結構為設置在兩外殼相對面上的卡槽及卡條。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悠悠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及卡條之間設置有線位。
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新型悠悠球,其特征在于,還設有軸端帽,所述軸端帽的帽頂為蘑菇型;所述轉軸兩端分別穿過兩內殼且插入軸端帽,所述外殼套設于軸端帽;所述軸端帽與軸端之間設置有滾珠。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悠悠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為搓花軸。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悠悠球,其特征在于,處于兩內殼之間的轉軸部位上套設有軸承。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悠悠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內殼相對的表面與軸承相鄰的位置上各設置一圈耐磨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悠悠球,包括兩旋轉體及轉軸,所述兩旋轉體分別與轉軸的一端連接,所述每個旋轉體包括外殼與內殼;所述內殼與轉軸的端部固接,所述外殼以可沿轉軸軸線移動的方式將所述內殼包圍其中;且當所述兩外殼處于最遠距離位置時,所述內殼和外殼之間對應設有第一定位結構;當所述兩外殼處于最近距離位置時,所述兩外殼之間對應設有第二定位結構。通過上述結構,使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悠悠球能夠同時具有悠悠球及陀螺的狀態;使用時,只需對結構進行變換,就可自由實現兩種玩法,增加了悠悠球的趣味性及娛樂性。
文檔編號A63H1/30GK202751792SQ20122029649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明者邱良生 申請人:驊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