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健身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訓練人體各部位肌肉的健身輪,經常使用可強身健體,增強深層肌肉的控制能力和身體核心肌群的力量。
背景技術:
如今,國家大力倡導全民健身,旨在全面提高國民體質和健康水平,并將每年8月8日設置為“全民健身日”。由此可見,健身已經不僅僅是個人對于家庭的良好保證,更關系到一個人是否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和工作當中去,為祖國的建設作出貢獻。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并不是所有人在工作之余仍有充沛的體力和時間去健身館進行有規律的訓練,所以既能足不出戶,又能鍛煉身體的健身器材是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 健身輪,也稱健美輪、健腹輪,屬于健身運動器材的一種,是近年來大多數人使用的健身器材之一。一般的健身輪由一個或兩個輪子和雙把手組成,體積小,攜帶方便,目前款式相當多種,設計五花八門,有回力阻設計、拉繩設計等多項增設功能。但此運動容易造成運動傷害,應避免跌倒可能造成的手肘撞擊,未暖身拉傷等。此項運動可訓練腰、腹、臂、背、臀部肌肉的線條。健身輪運動針對性很強,對于提高脊椎,尤其是頸椎、腰椎功能,預防抵抗腰脫疾病、頸肩等疾病的產生有很好的效果。經常訓練可以增強腰腹部肌肉的控制力量,很好地提高其他方面的運動能力。縱觀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健身輪,大部分所使用的都是塑料輪體,在使用1、2個月之后就會發生斷裂和嚴重磨損,無法繼續使用,對于使用者造成了重復投資和浪費。CN 201643558U涉及一種健身輪,包含有一底座,具有一容置空間,該底座前方底面形成至少一槽口向下的扇形槽;至少一握桿,連接于該底座且露出該底座外;一主輪,樞設在該底座且位于該容置空間中,受外力作用時產生轉動;一彈性復歸組件,裝設于該主輪與該底座之間,用以使該主輪于轉動后向原來位置復歸;一副輪組,樞設于該底座且突出于該底座下方,該副輪組與該主輪連接來帶動該主輪轉動;以及一變向輪組,具有一輪架和一滾輪,該輪架樞接該底座于該扇形槽且被限制在該扇形槽內樞擺,該滾輪與該輪架樞接且突出該扇形槽。該實用新型所述的健身輪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運動傷害,但是其結構復雜,制作要求高,生產成本高。現有的健身輪的滾輪多采用塑料材質,握桿采用鍍鋅鐵管,將握桿直接穿插在塑料輪面中心的通孔中完成組裝。這樣的健身輪耐受力不夠,在使用過程中不順暢,耐磨性和安全性差,并且容易損壞。市面上普通款式的健身輪在使用了幾個月后就會損耗,無法繼續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健身輪存在的耐磨性和安全性差,易磨損,滾動時不夠流暢等不足,提出了一種防滑性能好,安全性高,耐磨性好,使用壽命長的健身輪。[0008]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健身輪,包括握桿和套裝于握桿上的滾輪,所述握桿為可拆裝式。現有的健身輪的握桿采用一體式鍍鋅鐵管,并非為拆裝式,使用一段時間后,鍍鋅鐵管容易產生彎曲,當體重較大的人使用時,有可能會發生斷裂。特別是當使用健身輪鍛煉腹部肌肉時,如果在使用過程中握桿發生斷裂,面部可能與健身輪發生撞擊,造成嚴重傷害。本實用新型健身輪可以任意組裝成健身單輪,健身雙輪或健身雙手輪。三種組裝款式在給用戶帶來樂趣的同時也提供了不同的運動方式,豐富的運動特性能夠達到不同程度的訓練效果。健身單輪的運動強度較大,運動者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對健身輪的平衡進行控制,健身單輪較適用于對運動強度要求較大的運動者。健身雙輪的平衡性好,適用于對運動強度要求小一些的運動者。健身雙輪和健身雙手輪的訓練方式較寬泛,可以鍛煉身體多處肌肉。將組裝好的健身輪水平放置在地面,體重100公斤的測試者,平穩的站在握桿上, 持續120s的時間,未見握桿水平直線發生變化。在訓練的過程中,健身輪的受力方向為水平受力,水平受到的壓力遠遠小于作用在健身輪上的垂直力量。本實用新型所述握桿通過可拆裝的連接件進行連接,所述連接件不完全套裝于握桿內壁,其外露部分形成螺紋連接,連接后與滾輪形成緊密配合。本實用新型采用在握桿中套設連接件的形式來連接握桿,而不是在握桿上直接設置螺紋等進行連接。本實用新型設計能夠使握桿的抗剪強度增大,即使對其施加較大的剪切力時,也能夠保持水平不彎曲。另夕卜,將連接件不完全套裝于握桿內壁,所謂“不完全套裝”意指連接件并不全部深入握桿內部,而是留其端部在外形成螺紋連接,連接后與滾輪形成緊配合,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計。本實用新型所述連接件深入握桿內的深度至少為20mm,例如可選擇20. 5 60mm,26 56mm, 28. 5 52mm, 34 45mm, 42mm等皆可用于實施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20 50mm,最優選40mm。本實用新型所述握桿內端部設有至少兩個內鉚點,進一步優選三個內鉚點。所述內鉚點指在連接件末端15mm處鉆孔,將握桿壓進連接件40mm,在握桿外鉚點定位。所述內鉚點的個數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自行選擇。內鉚點的設計位置與連接件深入握桿的深度相配合,其作用是為了使握桿和連接件的堅固性達到更高的程度。所謂“內端部”意指握桿用于與另一段握桿相接的一端。本實用新型所述滾輪從外向內依次套裝有輪體、輪轂、軸承以及緊固于軸承內表面的內套固定件;優選地,所述內套固定件為不銹鋼管。所述輪體采用PO材料制成,單個輪子即可承受400kg的重量。輪體材料無任何異味,安全環保,結實耐用,簡潔美觀。PO材料是聚烯烴共聚物,聚烯烴是由烯烴單體制得的聚合物,如丙烯、乙烯等合成的材料,常用的聚烯烴用聚丙烯、聚乙烯、EVA、P0E等。所述輪轂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聚氨酯彈性體可在較寬的硬度范圍具有較高的彈性及強度、優異的耐磨性、耐油性、耐疲勞性及抗震動性。輪體也可以采用不同顏色的鐵輪轂和鋁輪轂的膠皮輪,在沒有靜音軸承的配合下也同樣可以達到靜音的效果。在軸承內表面設置不銹鋼管固定件的作用是使滾輪軸向水平,以利于與握桿形成較好的配合。[0017]本實用新型所述軸承采用工業深溝滾珠軸承,轉速可達到2900rpm,保持架為沖壓鋼。該軸承的額定動載額為14KN,1N=0. 102kgf。相對于健身輪每次來回固定5m的訓練范圍來說,幾乎沒有磨損,同時配合高精的制作工藝,能保證健身輪轉動時的靜音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握桿上包覆有把套;所述把套優選彈性把套。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獲知的其他把套皆可用于本實用新型,如塑料把套,橡膠把套等。把套的設計能夠使健身輪在使用時舒適防滑,減少了對手掌的磨損,增強健身的安全性。把套的選擇可由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和經驗進行選擇,本實用新型并無特殊限制。本實用新型所述握桿外端部設有包覆體。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獲知的可用于包覆握桿端部的部件皆可用于實施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所述包覆體優選套帽式包覆體,采用PVC材質制成。套帽式包覆體在運動過程中能夠防磕防碰,結實耐用,簡潔美觀,并且不易滑落,增強了運動的安全性。本實用新型所述握桿優選為不銹鋼管,連接件為鋁合金配件。本實用新型握桿也可以采用實心的鐵棒(鍍鋅或者鍍鉻)。鐵棒的外觀特征和不銹鋼管相同,并且具有很強的·抗壓性和耐磨度。由于鐵棒不具備不銹鋼管光滑的外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給鐵棒噴上不同顏色的環保漆,這樣不僅增加了握桿的光潔度,而且賦予了握桿五彩繽紛的外觀。鋁為銀白色輕金屬,有延伸性,通常制成棒狀、片狀或者帶狀,并且在潮濕的空氣中能形成防止金屬腐蝕的氧化膜,白鋼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和耐腐蝕性,所以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可選擇鋁或白鋼作為連接件材料。本實用新型在輪體龍骨兩側各壓嵌入鋼架軸承,在軸承間內置不銹鋼管固定件,以確保滾輪的軸向水平,握桿的連接件部位能夠更好地固定于不銹鋼管固定件內,精確度高。本實用新型的可拆裝式握桿旋緊于軸承內套固定件內,運動時,兩端握桿的受力方向為同時向前推出和同時向后拉回,這樣的固定方法確保運動中的安全性和良好的防滑性,避免安全隱患。本實用新型健身輪是一種結構簡單、應用方便,效果明顯的運動器材。所設計的可拆裝式結構可以使體積較大的健身器材拆裝成小部件,便于攜帶。也可以裝入禮盒中,作為禮品贈與親朋好友。通過能提高身體健康指標的健身輪,讓身邊的朋友都體會到擁有健康體魄的快樂。本實用新型在長達5年的試驗時間里,平均每天一個小時堅持不懈的訓練,健身輪仍然完好如初。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鍛煉和觀察中發現,健身輪針對性很強,對于提高頸椎、脊椎、腰椎功能有很好的效果,充分地使核心肌群得到了鍛煉。特別是對于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經常使用本實用新型健身輪訓練可以實現增強腰腹部和頸椎的控制力量,減緩頸椎肌肉緊張、僵硬的情況。本實用新型健身輪結合了運動生理學和運動力學原理,通過實踐手工制作而成。高抗壓性的不銹鋼管、品質上乘的PO材質輪體和工業深溝滾珠軸承,優良的選材使健身輪不僅結實耐用,外觀精致,手感舒適,而且可以任意組合,便攜方便,不受鍛煉場所的限制。
圖I是本實用新型滾輪的外部結構圖;[0027]圖2是本實用新型滾輪的剖面圖;圖3 C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的握桿拆開圖;(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的組裝圖;圖4 C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握桿拆開圖;(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組裝圖;圖5 C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握桿拆開圖;(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組裝圖。圖中1_輪體;2-輪轂;3-軸承;4_內套固定件;5_連接件;6_內鉚點;7-包覆體。下面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下述的實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簡易例 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權利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好地說明本實用新型,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實施例如下實施例I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健身單輪,包括握桿和一個套裝于握桿上的滾輪,所述握桿分為兩段,通過可拆裝的連接件5進行連接。所述連接件5采用螺紋連接方式不完全套裝于握桿內壁,深入握桿內40mm。兩段握桿相接的端部各設有三個內鉚點6。所述滾輪從外向內依次套裝有輪體I、輪轂2、軸承3以及緊固于軸承內表面的內套固定件4不銹鋼管。所述握桿上包覆有彈性把套,其外端部設有套帽式包覆體7。所述握桿為不銹鋼管,連接件5為鋁合金配件。滾輪輪體I采用PO材料制成,輪轂2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實施例2如圖1,圖2,圖4所示,一種健身雙輪,包括握桿和兩個套裝于握桿上的滾輪,所述握桿分為三段,分別通過可拆裝的連接件5進行連接。所述連接件5采用螺紋連接方式不完全套裝于握桿內壁,深入握桿內40mm。三段握桿相接的端部各設有三個內鉚點6。所述滾輪從外向內依次套裝有輪體I、輪轂2、軸承3以及緊固于軸承內表面的內套固定件4不銹鋼管。所述握桿上包覆有彈性把套,其外端部設有套帽式包覆體7。所述握桿為不銹鋼管,連接件為鋁合金配件。滾輪輪體I采用PO材料制成,輪轂2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實施例3如圖1,圖2,圖5所示,一種健身雙手輪,一組包括兩個相同的健身輪,每個健身輪包括握桿和兩個套裝于握桿上的滾輪,所述握桿分為三段,通過可拆裝的連接件5進行連接。所述連接件5采用螺紋連接方式不完全套裝于握桿內壁,深入握桿內20mm。三段握桿相接的端部各設有三個內鉚點6。所述滾輪從外向內依次套裝有輪體I、輪轂2、軸承3以及緊固于軸承內表面的內套固定件4不銹鋼管。所述握桿上包覆有彈性把套,其外端部設有套帽式包覆體7。所述握桿為不銹鋼管,連接件為鋁合金配件。滾輪輪體I采用PO材料制成,輪轂2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握桿具有較好的耐磨性和抗壓性,其性能參數如表I所示[0041]表I本實用新型握桿的性能參數表
權利要求1.一種健身輪,包括握桿和套裝于握桿上的滾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桿通過可拆裝的連接件進行連接(5)。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健身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5)不完全套裝于握桿內壁,其外露部分形成螺紋連接,連接后與滾輪形成緊配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5)深入握桿內的深度為40mm η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健身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桿內端部設有三個內鉚點(6)。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健身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從外向內依次套裝有輪體(I)、輪轂(2)、軸承(3)以及緊固于軸承(3)內表面的內套固定件(4)。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健身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套固定件(4)為不銹鋼管。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健身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桿上包覆有把套。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健身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套為彈性把套。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健身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桿外端部設有包覆體(7)。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健身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體(7)為套帽式包覆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健身輪。所述健身輪包括握桿和套裝于握桿上的滾輪,所述握桿為可拆裝式。所述握桿通過可拆裝的連接件進行連接;所述連接件不完全套裝于握桿內壁。所述滾輪從外向內依次套裝有輪體、輪轂、軸承以及緊固于軸承內表面的內套固定件。本實用新型產品防滑性能好,安全性高,耐磨性好,使用壽命長。所設計的可拆裝式結構可以使體積較大的健身器材拆裝成小部件,便于攜帶。本實用新型在長達5年的試驗時間里,平均每天一個小時堅持不懈的訓練,健身輪仍然完好如初。
文檔編號A63B23/02GK202724558SQ20122034794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7日
發明者杜健 申請人:杜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