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輕功訓練的圓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育器材領域,具體為輕功訓練的圓臺。
背景技術:
目前,練習輕功需要很多用具和設施,如木樁、弓房、跳臺、鐵衣、鉛瓦、鐵鞋、跑板、護踝等等。1、木樁,選用堅實的圓木制成,其規(guī)格一般是直徑2寸,長2尺,一半削尖埋入土中固定,另一半露出地面之上,各樁距離以練功者的步長而定。2、跳臺,用磚砌成長方形的臺身,其規(guī)格一般為長5尺,寬3尺,也有同樣大小的木板制做而成,蓋于磚上,板下四周有約I尺長的邊,剛好套在磚臺之上,初練時高3尺,以后逐漸加高。跳臺的另一種制法是做一木架,四腳埋入土中使其牢固,架上鋪以木板。臺前可挖一沙潭作為起跳點。3、沙坑,在土地上挖一深3尺,直徑3尺的圓潭,底下鋪一層厚沙。隨著功夫增加,坑亦逐漸挖深,直至超過頭部一尺深為止。4、鉛瓦,用鉛制成瓦的形狀,一般從4兩,逐漸增為半斤、一斤、二斤半、到三斤半為止。訓練者經過二三年的艱苦鍛煉,在初級功打下堅實的基礎后,就可轉入中級功的學習了。對于輕功中級階段的鍛煉,各門各派的方法可說是五花八門。自古傳下的練功方法多種多樣,都有其特定的鍛煉的目的和效果,輕功中級階段的功夫概括為“飛檐走壁”和“踏雪無痕”兩大類。前者為向上跳躍之法,后者為平行奔走如草上飛、雪上飄、水上行等之法。每類之下,各選最穩(wěn)妥有效的練習方法若干項,并說明其練習的先后次序,使學習者有章可循,是傳統(tǒng)上各門派中最普通的常規(guī)練習方法,鑒于輕功練習的艱難困苦,沒有超人的毅力與決心是練不成的。飛檐走壁練習法,整個飛檐走壁功夫的練習項目大致有跳坑、跳臺、點豆、跳沙、帶鉛、帶鐵、著鞋、拈功、跳墻、游墻等幾種。跳坑,跳坑練習是在初級功基礎上練至直膝跳,開始練習跳坑時,先挖三尺深的坑,人站坑中,先向前,再向后、向左、向右跳高,熟練后,逐漸加深坑的深度,直到達到超過頭頂一二尺左右。以后再帶鉛進行練習。跳臺,跳臺與跳坑雖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仍有所區(qū)別,兩者可同階段練習。練法,先是面對跳臺,再背向、左側向、右側向分別練習,以跳上不發(fā)出聲響為好。點豆,點豆功夫,必須在跳坑、跳臺功夫練成后才能進行。練法與跳坑、跳臺同,只不過在起跳的地面上鋪一層木板或石板,并在板上再鋪一層黃豆或豌豆。開始訓練時要防止滑倒受傷,練習的目的是逐漸減少腳下的壓力,熟練后,可用50%小力量躍起。跳沙,跳沙主要練向相反方向的跳躍之法。此法比點豆難度更大,因豆的質地重實,只要能止住它的滾動,有功夫者腳點其上,也還能承受得住。但湖沙細小而松軟,很輕的物體點到上面還會留下痕跡。如要求人跳其上而不留痕跡,其難度可想而知。此法是人體完全立于沙上,而是人在坑中跳起,僅用兩腳尖輕輕在沙上一點,稍微借力,即返身跳回,沙上不許留下腳著地的痕跡。
發(fā)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輕功訓練的圓臺。[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輕功訓練的圓臺,由A、B、C、D、E、F和G七層空心圓臺組成,A層和B層的高度各為O. 5米,C層D層和E層的高度各為O. 25米,F層和G層的高度各為O.1米,所以A、B、C、D、E、F和G七層空心圓臺高度為1. 95米。相鄰的上下層圓臺之間通過凸槽3和凹槽2套在一起,相鄰的上下層圓臺之間的凹面4和凸面I緊密貼在一起,內側圓5的直徑是O. 8米的空心圓,外側圓6的直徑是1. 6米。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輕功訓練的圓臺,A、B、C、D、E、F和G七層空心圓臺,三種規(guī)格的高度分別為O. 5米、O. 25米和O.1米,可以相互組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適合任何訓練人群的需要,能夠達到快速提高彈跳力的作用。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本體育器材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容易推廣和普及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剖面示意圖。圖中:1、凸面,2、凹槽,3,凸槽,4、凹面,5、內側圓,6、外側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最佳實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實施例參照
圖1、圖2和圖3所示,輕功訓練的圓臺,練習者站在內側圓5的內部,練習彈跳力,三種規(guī)格的高度分別為O. 5米、O. 25米和O.1米,A、B、C、D、E、F和G七層空心圓臺,可以任意相互組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適合任何訓練人群的需要,能夠達到快速提高彈跳力的作用。A層和B層的高度各為O. 5米,C層D層和E層的高度各為O. 25米,F層和G層的高度各為O.1米,所以A、B、C、D、E、F和G七層空心圓臺高度為1. 95米。相鄰的上下層圓臺之間通過凸槽3和凹槽2套在一起,相鄰的上下層圓臺之間的凹面4和凸面I緊密貼在一起,內側圓5的直徑是O. 8米的空心圓,外側圓6的直徑是1. 6米。練習者在凸面I上面練習快速跑動,也可以站在凹槽2上練習快速跑動,訓練身體的協(xié)調性。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未詳盡描述的部分均為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1. 一種輕功訓練的圓臺,由A、B、C、D、E、F和G七層空心圓臺組成,A層和B層的高度各為O. 5米,C層D層和E層的高度各為0. 25米,F層和G層的高度各為0.1米,所以A、B、 C、D、E、F和G七層空心圓臺高度為1.95米,相鄰的上下層圓臺之間通過凸槽(3)和凹槽(2) 套在一起,相鄰的上下層圓臺之間的凹面(4)和凸面(1)緊密貼在一起,內側圓(5)的直徑是0.8米的空心圓,外側圓(6)的直徑是1. 6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育器材,輕功訓練的圓臺,其特征是所述的輕功訓練的圓臺,練習者站在內側圓(5)的內部,練習彈跳力,三種規(guī)格的高度分別為0.5米、0.25米和0.1米,A、B、C、D、E、F和G七層空心圓臺,可以相互組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適合任何訓練人群的需要,能夠達到快速提高彈跳力的作用。相鄰的上下層圓臺之間通過凸槽(3)和凹槽(2)套在一起,相鄰的上下層圓臺之間的凹面(4)和凸面(1)緊密貼在一起,內側圓(5)的直徑是0.8米的空心圓,外側圓(6)的直徑是1.6米。練習者在凸面(1)上面練習快速跑動,也可以站在凹槽(2)上練習快速跑動,訓練身體的協(xié)調性。
文檔編號A63B69/00GK202876293SQ20122052281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13日
發(fā)明者陳志堅, 茍小平 申請人:隴東學院, 茍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