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支撐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輔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種支撐架。
背景技術:
在臨床實踐中,許多患者因病或意外事故而引起了站立能力障礙。患者的康復鍛煉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出現了一種專門幫助病人進行站立能力恢復訓練的支撐架。患者在訓練過程中通常需要多次休息,但是目前的支撐架只能讓患者維持站立狀態。患者往返休息地和站立架途中需要幫助,因此訓練過程中通常需要有人陪練,很不方便。而且患者的身高不同,對支撐架的高度要求也不同。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支撐架,架體上設置了座椅,訓練過程中患者可以自行休息,訓練過程不需要有人一直陪練,而且抓手的高度可以調節。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支撐架,包括架體、抓手,所述架體中間設置了一張座椅,架體左右兩邊沿豎直方向各設有一根調節桿,所述調節桿可相對于架體上下滑動,架體上還設有用于調整調節桿高度的旋鈕;所述抓手的90°向下彎頭與調節桿的頂端連接,抓手整體水平放置,可繞著調節桿旋轉。作為優選,整個架體由不銹鋼材料做成,座椅上放置有軟墊,抓手上套有帶手指凹紋的橡皮套。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架體上設置了座椅,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安排鍛煉和休息的時間,不需要有人一直在旁陪練。架體上還設置了調節桿,可以根據患者的身高適當調節高度。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性高,靈活性強,使用非常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架體;2、座椅;3、抓手;4、調節桿;5、旋鈕。
具體實施方式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支撐架,包括架體I和抓手3,所述架體I中間設置了一張座椅2,架體I左右兩邊沿豎直方向各設有一根調節桿4,所述調節桿4可相對于架體I上下滑動,架體I上還設有用于調整調節桿4高度的旋鈕5 ;所述抓手3的90°向下彎頭與調節桿4的頂端連接,抓手3整體水平放置,可繞著調節桿4旋轉。作為優選,整個架體I由不銹鋼材料做成,座椅2上放置有軟墊,抓手3上套有帶手指凹紋的橡皮套。[0011]使用時,將抓手3先旋轉到兩邊,患者進入支撐架后再將抓手3旋轉回來。患者撐住抓手3就可以進行站立康復訓練了。訓練過程中患者感覺疲勞時,可以坐到后面的座椅2上休息一下,然后再繼續訓練。此過程不需要有人一直陪在身邊,患者可以在康復師的建議下合理安排時間。座椅2上還可以放置一些飲用水、毛巾等物品。根據患者的身高可以適當地變換抓手3的高度。變換高度時,只需要松開旋鈕5,將調節桿4伸縮到需要的高度,再旋緊旋鈕5就可以了。作為優選,整個支撐架由不銹鋼材料做成,座椅2上放置有軟墊,抓手3上套有帶手指凹紋的橡皮套。軟墊可以使患者在坐的時候更加舒適,橡皮套可以使患者更好地握住抓手,而且還有防汗的功能。在沒有患者使用時,可以將抓手3旋轉到架體I兩邊,此時的支撐架就可以單純地作為椅子使用了。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支撐架,包括架體和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中間設置了一張座椅,架體左右兩邊沿豎直方向各設有一根調節桿,所述調節桿可相對于架體上下滑動,架體上還設有用于調整調節桿高度的旋鈕;所述抓手的90°向下彎頭與調節桿的頂端連接,抓手整體水平放置,可繞著調節桿旋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整個架體由不銹鋼材料做成,座椅上放置有軟墊,抓手上套有帶手指凹紋的橡皮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支撐架,屬于醫療輔助器械。一種支撐架,包括架體和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中間設置了一張座椅,架體左右兩邊沿豎直方向各設有一根調節桿,所述調節桿可相對于架體上下滑動,架體上還設有用于調整調節桿高度的旋鈕所述抓手的90°向下彎頭與調節桿的頂端連接,抓手整體水平放置,可繞著調節桿旋轉。架體上設置了座椅,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安排鍛煉和休息的時間,不需要有人一直在旁陪練。架體上還設置了調節桿,可以根據患者的身高適當調節高度。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性高,靈活性強,使用非常方便。
文檔編號A63B23/04GK202933436SQ20122053831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2日
發明者程靈 申請人: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