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玩具木馬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兒童玩具。
背景技術:
玩具木馬是一種形狀像馬的兒童游戲器械,可以坐在上面前后搖動,玩具木馬因為其具有馬兒憨態的形狀廣受小朋友的喜愛,而且木馬還有多種益處:1.增強寶寶的自我保護意識;2.前挺平衡能力;3.鍛煉寶寶的抓握能力和手臂肌肉。現有技術中,木馬的前后搖擺是通過兒童前后晃動身體來實現的,這種方式需要兒童本身具有一定的力量,因而對于一些低齡段的兒童,或者力量不足的兒童,很難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需晃動身體就能擺動的玩具木馬。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玩具木馬,包括木馬主體、底座以及平衡支撐所述木馬主體于底座上的支撐桿,所述木馬主體與所述支撐桿間連接有彈性元件,所述玩具木馬還包括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木馬主體內部且通過動力裝置驅動旋轉的轉軸,所述轉軸通過向心軸承固定在所述支撐桿上,所述木馬主體內部設置有第一接觸件,所述轉軸上設置有用于推動所述第一接觸件間歇擺動的第二接觸件。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接觸件為凸輪。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木馬主體還包括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木馬主體內部的主動軸,所述主動軸通過傳動裝置與轉軸連接,所述主動軸上還連接有動力裝置。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接觸件水平設置。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動軸與轉軸間通過相互嚙合的齒輪組連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動軸與轉軸上均設置有鏈輪或者帶輪,且通過傳動鏈或者傳動帶連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動力裝置為手輪。。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動力裝置為電機。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桿與木馬主體間均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滑動件。有益效果:(I)轉軸轉動帶動第二接觸件轉動,當第二接觸件與第一接觸件接觸時,撥動第一接觸件向一側擺動,從而帶動木馬主體向一側擺動,當第二接觸件轉離第一接觸件時,彈性元件迫使木馬主體復位,如此循環,以實現木馬主體擺動;(2)第二接觸件為凸輪,凸輪轉動到徑向最長端與第一接觸件接觸時,將推動第一接觸件擺動;當凸輪徑向最長端離開第一接觸件時,第一接觸件與凸輪無接觸,從而實現凸輪推動第一接觸件來回擺動。[0017](3)轉軸通過主動軸以及傳動裝置驅動旋轉,而并不將動力裝置直接置于轉軸之上,一方面可以降低轉軸承受徑向的載荷,因為轉軸本身還是撥動第一接觸件擺動的施力軸,已經承受了部分徑向載荷,如果還需要繼續承受動力裝置施加的徑向載荷勢必容易加劇轉軸的工作疲勞,不利于提高木馬玩具的使用耐久度,另一方面,動力裝置設置在其他便于操作的地方,更加方便;(4)第一接觸件水平設置,即能防止產生阻礙第一接觸件向下運動的阻力,又能夠防止凸輪在第一接觸件上打滑,更有利凸輪下壓第一接觸件;(5)主動軸與轉軸間選用齒輪,通過齒輪嚙合進行傳動,傳動平穩,傳動比精確,工作可靠、效率高、壽命長,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范圍大;(6)主動軸與轉軸間需用皮帶輪或者鏈輪,傳動運行平穩、低噪音、低振動,且結構簡單,調整方便;(7)通過轉動搖手驅動主動軸轉動,結構簡單,而且能夠鍛煉臂部力量;( 8 )通過電機驅動主動軸轉動,方便、省力,轉動均勻。(9)推動滑動件在凹槽內滑動,使得兩凹槽連接,以便木馬主體在需要時能夠鎖死,保持靜止。
圖1為本實用新型玩具木馬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玩具木馬的剖視圖;圖3為圖1中木馬主·體內部結構示意圖;其中:1、木馬主體,2、底座,4、支撐桿,5、凹槽,6、彈性元件,7、滑動件,8、手輪,10、主動軸,16、轉軸,18、凸輪,20、擋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木馬主體1、支撐桿4、底座2以及轉軸16,轉軸16穿過所述木馬主體且通過向心軸承與木馬主體連接,木馬主體I與底座2間無接觸,且通過支撐桿4連接,支撐桿4 一端剛接在底座2上,另一端通過向心軸承與轉軸16連接,支撐桿4與木馬主體I間連接有彈性元件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支撐桿4與木馬主體I間均設有凹槽5,凹槽5內設置有滑動件7,推動滑動件7在凹槽5內滑動,使得兩凹槽5連接,以便木馬主體I在需要時能夠鎖死,保持靜止。木馬主體I上還可以設置手輪8,作為驅動木馬轉動的動力裝置,不僅結構簡單,而且搖動手輪8能夠鍛煉臂部力量。如圖2和圖3所示,木馬主體I內部設有主動軸10、轉軸16以及第一接觸件20,主動軸10通過設置在其上的傳動裝置將扭矩傳遞傳動軸16,第一接觸件20剛接在木馬主體I內部且與能夠凸輪18部分接觸。主動軸10驅動轉軸16轉動,轉軸16轉動帶動凸輪18轉動,凸輪18轉動,轉動到徑向最長端與第一接觸件20接觸時,將推動第一接觸件20向下運動,因為,第一接觸件20固定在木馬主體I上的,所以木馬主體I向下擺動;當凸輪18徑向最長端離開第一接觸件20時,第一接觸件20與凸輪18不再接觸,此時,第一接觸件20在彈性元件6的作用下向上運動,恢復原狀;當凸輪18的徑向最長端與第一接觸件20再次接觸時,木馬繼續向下擺動,如此循環,此時木馬主體I做周期性擺動。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實施例中,第一接觸件20水平設置,即能防止產生阻礙第一接觸件20向下運動的阻力,又能夠防止凸輪18在第一接觸件20上打滑,更有利凸輪18下壓第一接觸件20。另外,在本實用新型中還可以將電機連入主動軸10中驅動主動軸10轉動,這種方式方便、省力,轉動均勻。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例中,傳動裝置為齒輪且能夠嚙合,通過齒輪嚙合進行傳動,傳動平穩,傳動比精確,工作可靠、效率高、壽命長,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范圍大。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優選實施例中,傳動裝置可以為皮帶輪或者鏈輪,且通過皮帶或者鏈條聯接,這種傳動方式傳動運行平穩、低噪音、低振動,且結構簡單,調整方便。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應用在其它設備中;以上描述中的尺寸和數量均僅為參考性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適當的應用尺寸,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保護范圍 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玩具木馬,包括木馬主體、底座以及平衡支撐所述木馬主體于底座上的支撐桿,所述木馬主體與所述支撐桿間連接有彈性元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木馬主體內部且通過動力裝置驅動旋轉的轉軸,所述轉軸通過向心軸承固定在所述支撐桿上,所述木馬主體內部設置有第一接觸件,所述轉軸上設置有用于推動所述第一接觸件間歇擺動的第二接觸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木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觸件為凸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木馬,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木馬主體內部的主動軸,所述主動軸通過傳動裝置與轉軸連接,所述主動軸上還連接有動力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木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觸件水平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玩具木馬,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軸與轉軸間通過相互嚙合的齒輪組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玩具木馬,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軸與轉軸上均設置有鏈輪或者帶輪,且通過傳動鏈或者傳動帶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玩具木馬,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為手輪。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玩具木馬,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為電機。
9.根據權利要求1-8其中之一所述的玩具木馬,其特征在與:所述支撐桿與木馬主體間均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滑動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玩具木馬,包括木馬主體、底座以及平衡支撐所述木馬主體于底座上的支撐桿,所述木馬主體與所述支撐桿間連接有彈性元件,所述玩具木馬還包括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木馬主體內部且通過動力裝置驅動旋轉的轉軸,所述轉軸通過向心軸承固定在所述支撐桿上,所述木馬主體內部設置有第一接觸件,所述轉軸上設置有用于推動所述第一接觸件間歇擺動的第二接觸件。轉軸轉動帶動第二接觸件轉動,當第二接觸件與第一接觸件接觸時,撥動第一接觸件向一側擺動,從而帶動木馬主體向一側擺動,當第二接觸件轉離第一接觸件時,彈性元件迫使木馬主體復位,如此循環,以實現木馬主體擺動。
文檔編號A63G13/06GK203090448SQ201320054278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
發明者孔德修 申請人:蘇州益童游樂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