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跳繩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跳繩器,尤其涉及一種留有皮球的跳繩器,屬于兒童運動玩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小學生在校學習由于競爭激烈,導致課務繁重,回家以后還要做很多作業,為小學生們設計一種既有運動性又有趣味性的玩具,這將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在本實用新型未作出之前,無留有皮球的跳繩器的使用,檢索專利文獻,無該技術的技術方案公開。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無留有皮球的跳繩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留有皮球的跳繩器,該跳繩器以跳繩者套入一只腳的套圈為軸心,以連接皮球與套圈的繩子為半徑,通過這只腳的晃動,使皮球圍繞跳繩者在地上打圈圈,跳繩者的另一只腳則在繩子的轉動空隙里作上下快速跳動,如此反復跳動,從而達到運動效果。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由套圈、繩子、皮球、連接點組成,其特征在于繩子左端連接套圈,繩子右端通過連接點連接皮球,使用時,使用者先把一只腳套入套圈,并抬起腳用力晃動,使繩子拉著皮球圍繞使用者在地上打圈圈,這時另一只腳則在繩子的轉動空隙里作上下快速跳動,避免使腳碰到繩子,如此不斷跳動,直至達到運動效果為止。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計簡單,成本低廉,實用性較大。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1中1.套圈,2.繩子,3.皮球,4.連接點。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由套圈1、繩子2、皮球3、連接點4組成,其特征在于繩子2左端連接套圈1,繩子2右端通過連接點4連接皮球3,使用時,使用者先把一只腳套入套圈1,并抬起腳用力晃動,使繩子2拉著皮球3圍繞使用者在地上打圈圈,這時另一只腳則在繩子2的轉動空隙里作上下快速跳動,避免使腳碰到繩子2,如此不斷跳動,直至達到運動效果為止。
權利要求1.一種跳繩器,由 套圈(1)、繩子(2)、皮球(3)、連接點(4)組成,其特征在于繩子(2)左端連接套圈(I),繩子(2 )右端通過連接點(4 )連接皮球(3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跳繩器,它由套圈、繩子、皮球、連接點組成,其特征在于繩子左端連接套圈,繩子右端通過連接點連接皮球,使用時,使用者先把一只腳套入套圈,并抬起腳用力晃動,使繩子拉著皮球圍繞使用者在地上打圈圈,這時另一只腳則在繩子的轉動空隙里作上下快速跳動,避免使腳碰到繩子,如此不斷跳動,直至達到運動效果為止,其有益效果是設計簡單,成本低廉,實用性較大。
文檔編號A63B5/20GK203123423SQ20132016029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日
發明者吳藝豪 申請人:吳藝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