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調節登山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多功能調節登山包,涉及戶外用品領域,尤其涉及登山包的結構,包括包體、兩根肩帶和一頂包,包體的背部設置背負系統,背負系統包括背板,背板上豎向設置鋁條,鋁條的上端連接肩部固定板,肩部固定板連接肩部傳力板,肩部傳力板的左右兩側分別鉸接肩部自適應調節片;鋁條的下端連接腰部固定板,腰部固定板的外側設置腰部傳力板,腰部傳力板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弧形槽,腰部傳力板的外側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護腰傳力板,腰部固定板、腰部傳力板和兩塊護腰傳力板通過第一連接軸連接,腰部傳力板和兩塊護腰傳力板還通過第二連接軸連接,兩根第二連接軸分別設置在相應的弧形槽內。背包自動配合身體的活動,不晃動,最大限度地分散轉移背包的負重。
【專利說明】多功能調節登山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戶外用品領域,尤其涉及登山包的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登山包是登山者用來裝載物資裝備的背囊,登山背包是裝帶各種旅行物品的重要裝備,是旅行必不可少的。登山背包除用于登山,在其它探險運動(如漂流、穿越沙漠等)和長途旅行是也被廣泛使用。現有登山包的背負系統由于結構的不合理,背包不能自動配合身體的活動,易晃動,不夠貼合髖骨,不能最大限度地分散轉移背包的負重。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多功能調節登山包,背包自動配合身體的活動,不晃動,最大限度地分散轉移背包的負重。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多功能調節登山包,包括包體、兩根肩帶和一頂包,包體的背部設置背負系統,所述頂包縫制兩根頂包腰帶,兩根頂包腰帶通過連接扣連接,所述背負系統包括背板,背板上豎向設置鋁條,鋁條的上端連接肩部固定板,肩部固定板連接肩部傳力板,肩部傳力板的左右兩側分別鉸接肩部自適應調節片;所述鋁條的下端連接腰部固定板,腰部固定板的外側設置腰部傳力板,腰部傳力板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弧形槽,腰部傳力板的外側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護腰傳力板,腰部固定板、腰部傳力板和兩塊護腰傳力板通過第一連接軸連接,腰部傳力板和兩塊護腰傳力板還通過第二連接軸連接,兩根第二連接軸分別設置在相應的弧形槽內。
[0005]本實用新型的背負系統為自適應重量轉移背負系統(WT A S),可讓背包自動配合身體的活動,配有獨立旋轉腰帶能隨時自動調整角度,貼合髖骨,并且最大限度地分散轉移背包的負重。背負系統可以使背包自然地配合身體的活動,無論是徒步,登山還是滑雪,這一設計都能配合使用者身體的運動。始終將重心保持在使用者希望的方向,有效的減少了體能上的消耗。腰帶樞軸通過負載固定帶控制轉動,不僅能夠自動貼合身體,而且在平路上,它可以提供穩定的支架,而在上坡或者極限運動時能夠避免背包晃動。WTAS (適應重量轉移背負系統)則是為快速長線徒步設計,在負重的同時兼顧了背包與動態人體的關系,尤其是運動中與髖部和大腿的適應。WTAS為〃工〃字型背負系統,其結構為縱向一根T6鋁桿,加上上下各一個受力板輔助負重,這種背負的突出優點是在快速行進中和崎嶇不平的道路上,以及其他有大幅度肢體動作時與背部的貼合。
[0006]為了增加散熱效果,背板的外側連接兩個上側腰墊、兩個外側腰墊和兩個下側腰墊,兩個上側腰墊設置在兩個外側腰墊之間,兩個下側腰墊設置在兩個上側腰墊的下方。
[0007]本實用新型的弧形槽的弧度為32度。
[0008]為了便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每個肩部自適應調節片上分別設置兩個調節孔,兩根肩帶分別穿過相應調節孔內。
[0009]為了可快速取出頂包腰帶,頂包的背面設置腰帶隱藏帶,腰帶隱藏帶的一邊與頂包縫制,另一邊與頂包通過粘扣帶連接,所述頂包腰帶設置在腰帶隱藏帶與頂包之間。取出頂包腰帶時,只需將粘扣帶撕開便可取出,避免了以往腰帶隱藏帶縫死需抽出的麻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圖1的局部示意圖。
[0012]圖3為頂包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I包體,2頂包,3背負系統,4肩帶,5上側腰墊,6外側腰墊,7下側腰墊,8腰帶,9背板,10鋁條,11肩部固定板,12肩部傳力板,13肩部自適應調節片,14調節孔,15腰部固定板,16腰部傳力板,17護腰傳力板,18弧形槽,19第一連接軸,20第二連接軸,21頂包腰帶,22插扣,23腰帶隱藏帶,24粘扣帶。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1、2所示,多功能調節登山包主要包括包體I和頂包2,包體I的背部設置背負系統3,背負系統3包括背板9,背板9的外側連接兩個上側腰墊5、兩個外側腰墊6和兩個下側腰墊7,兩個上側腰墊5設置在兩個外側腰墊6之間,兩個下側腰墊7設置在兩個上側腰墊5的下方。
[0015]背板9上豎向設置鋁條10,鋁條10的上端連接肩部固定板11,肩部固定板11連接肩部傳力板12,肩部傳力板12的左右兩側分別鉸接肩部自適應調節片13,每個肩部自適應調節片13上分別設置兩個調節孔14,兩根肩帶4分別穿過相應調節孔14內。鋁條10的下端連接腰部固定板15,腰部固定板15的外側設置腰部傳力板16,腰部傳力板16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弧形槽18,弧形槽18的弧度為32度。腰部傳力板16的外側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護腰傳力板17,腰部固定板15、腰部傳力板16和兩塊護腰傳力板17通過第一連接軸19連接,腰部傳力板16和兩塊護腰傳力板17還通過第二連接軸20連接,兩根第二連接軸20分別設置在相應的弧形槽18內,每塊護腰傳力板17上分別連接腰帶8。
[0016]如圖3所示,頂包2縫制兩根頂包腰帶21,兩根頂包腰帶21通過插扣22連接,頂包2的背面設置腰帶隱藏帶23,腰帶隱藏帶23的一邊與頂包2縫制,另一邊與頂包2通過粘扣帶24連接,頂包腰帶21設置在腰帶隱藏帶23與頂包2之間。
【權利要求】
1.多功能調節登山包,包括包體、兩根肩帶和一頂包,包體的背部設置背負系統,所述頂包縫制兩根頂包腰帶,兩根頂包腰帶通過連接扣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負系統包括背板,背板上豎向設置鋁條,鋁條的上端連接肩部固定板,肩部固定板連接肩部傳力板,肩部傳力板的左右兩側分別鉸接肩部自適應調節片;所述鋁條的下端連接腰部固定板,腰部固定板的外側設置腰部傳力板,腰部傳力板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弧形槽,腰部傳力板的外側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護腰傳力板,腰部固定板、腰部傳力板和兩塊護腰傳力板通過第一連接軸連接,腰部傳力板和兩塊護腰傳力板還通過第二連接軸連接,兩根第二連接軸分別設置在相應的弧形槽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調節登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外側連接兩個上側腰墊、兩個外側腰墊和兩個下側腰墊,兩個上側腰墊設置在兩個外側腰墊之間,兩個下側腰墊設置在兩個上側腰墊的下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調節登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的弧度為32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調節登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肩部自適應調節片上分別設置兩個調節孔,兩根肩帶分別穿過相應調節孔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調節登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包的背面設置腰帶隱藏帶,腰帶隱藏帶的一邊與頂包縫制,另一邊與頂包通過粘扣帶連接,所述頂包腰帶設置在腰帶隱藏帶與頂包之間。
【文檔編號】A45F3/04GK203555310SQ201320662364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5日
【發明者】楊濤 申請人:江蘇省阿珂姆野營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