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蹦床。本發(fā)明特別適用于在兩個或多個相鄰蹦床中的多個中使用的蹦床,例如用于蹦床公園中。
蹦床公園通常包括多個部段,其中多個蹦床并排布置,以及跳墊是水平的。在一些公園中,一些蹦床可具有跳墊的一部分,其水平延伸并且與相對于水平傾斜并且可能甚至接近垂直的部分鄰接。在一些公園中,具有水平墊的一些蹦床具有相對于水平傾斜的墊的相鄰蹦床。
目前在蹦床公園中使用的蹦床通常包括鋼制框架,該框架具有矩形柔性跳墊,該柔性跳墊通過大量間隔開的拉伸彈簧固定到框架,拉伸彈簧的軸線與墊共面,并且布置成隨著人在墊上跳躍而伸展和收縮以賦予“反彈力”。
在這種蹦床中,拉伸彈簧和跳墊與拉伸彈簧延伸穿過其的框架之間的空間通常由圍繞墊延伸的填充的安全屏障(或“填充件”)覆蓋。該空間通常為300mm寬的量級,但是可根據(jù)蹦床的尺寸而更寬或更窄。因此,在兩個蹦床與所述相鄰框架中的一些鄰接布置在一起的情況下,這些空間總共可為400mm至800mm寬的量級。通常情況下,全寬度的安全填充件用于覆蓋兩個蹦床的相鄰彈簧,因此在一些情況下,這種填充件可高達一米寬。這種填充的安全屏障通常通過條帶、夾子、鉤和環(huán)緊固件等固定到鋼制框架上,以確保彈簧和跳墊的從邊緣向內(nèi)的部分被良好地覆蓋,以使用蹦床保護跳躍者。
應(yīng)當理解的是,安全填充物妨礙人從一個蹦床墊到相鄰蹦床墊的移動,因為安全填充物并不意旨在其上跳躍產(chǎn)生反彈力,而是意旨保護錯過墊并意外落到彈簧空間上的人。
已經(jīng)開發(fā)了其它形式的蹦床,其允許跳墊大于框架,其中反彈力由從墊下方的框架向上延伸的扭力桿或片簧提供,而不是由布置在墊周圍或四周的拉伸螺旋彈簧提供。這些蹦床中的一些被稱為“軟邊蹦床”,因為墊的邊緣實際上是蹦床的邊緣,并且在墊四周沒有硬的邊緣或框架。在一種這樣的蹦床中,墊通常支撐在大量周向間隔開的玻璃纖維桿上,所述玻璃纖維桿從墊下方的框架圍繞墊向上、向外和向前延伸,并且在其上端以間隔開的方式連接到墊的邊緣。桿是柔性的和彈性的,以便當人的重量在跳躍期間到達墊上時在扭轉(zhuǎn)的同時向下和向內(nèi)彎曲,并且當重量從墊上離開時返回到原始位置,導致墊圍繞垂直軸線的或多或少的來回扭曲運動。雖然這種蹦床可以提供一些益處,但是它們給使用者提供不同的性能感覺,并且認為它們的性能特性不如螺旋彈簧蹦床那樣好。此外,這種蹦床必須是圓形的,以提供可接受的反彈力,因此它們不適合在蹦床公園中使用多個。
也已經(jīng)開發(fā)了其它蹦床,其使用片簧,所述片簧從擱置在地面上并向內(nèi)或向外延伸以連接到跳墊的框架向上延伸。這種蹦床似乎提供相對良好的性能特性,同時提供已知軟邊緣蹦床的一些益處,并且還可以提供正方形、矩形或其它多邊形形狀。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蹦床公園的蹦床或蹦床系統(tǒng),其具有良好的性能特性并且允許人從一個蹦床墊到下一個蹦床墊的相對安全的過渡或移動。
本發(fā)明提供蹦床和蹦床系統(tǒng),其具有多個墊,所述墊以允許墊變得基本上連續(xù)并且以保持基本上連續(xù)的墊張緊的方式被支撐的方式可操作地連接到彼此。
考慮到前述,本發(fā)明在一個方面廣泛地在于蹦床或蹦床系統(tǒng),其包括:
框架或其它基座;
安裝在所述框架或其它基座上或安裝到所述框架或其它基座的偏置裝置;以及
多個跳墊,其以并排關(guān)系分別在所述框架或其它基座的上方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偏置裝置中的選定的第一偏置裝置,所述偏置裝置中的所述選定的第一偏置裝置布置成向外偏置所述多個墊以張緊所述墊,并且所述多個墊沿著其相應(yīng)的相鄰部分和/或沿著它們各自的相鄰部分與所述偏置裝置中的選定的第二偏置裝置可操作地連接到彼此,所述偏置裝置中的所述第二偏置裝置布置成將所述多個墊向上和/或向外遠離它們各自的中心和/或朝向彼此偏置。
在一種形式中,所述偏置裝置中選定的第二偏置裝置是間隔開的柔性和彈性板,例如片簧。這種片簧可以是單片或多片,并且可沿著它們的長度具有不同的彈簧常數(shù)。
在另一方面,本發(fā)明廣泛地涉及一種蹦床或蹦床系統(tǒng),其包括:
框架或其它基座;以及
在所述框架或其它基座上方并排布置的多個跳墊,所述多個跳墊中的至少兩個相鄰的墊通過從所述框架或基座向上延伸的偏置裝置保持張緊。
在另一方面,本發(fā)明廣泛地涉及一種蹦床或蹦床系統(tǒng),其包括:
框架或其它基座;
多個間隔開的柔性和彈性板(例如,片簧)或從所述框架或其它基座大致向上延伸的板部分;
分別在所述框架或其它基座的上方以并排的關(guān)系連接到所述板中的選定板的第一和第二跳墊,沿著每個所述墊的一個或多個部分的所述選定板是所述板或板部分的交替的板或板部分或板或板部分的交替組,并且所述交替的板或板部分或板或板部分的交替組被布置成使所述第一和第二跳墊朝向彼此偏置。
在另一方面,本發(fā)明廣泛地涉及一種蹦床或蹦床系統(tǒng),其包括:
第一框架或第一基座和第二框架或第二基座;
安裝在所述第一框架或第一基座上或安裝到所述第一框架或第一基座的第一偏置裝置和安裝在所述第二框架或第二基座上或安裝到所述第二框架或第二基座的第二偏置裝置;
多個第一跳墊,其以并排關(guān)系可操作地連接彼此,以形成第一基本上連續(xù)的墊和圍繞所述第一基本上連續(xù)的墊的周邊的所述多個第一偏置裝置,所述第一偏置裝置布置成向外(遠離其中心)偏置所述第一連續(xù)墊以將其張緊;
多個第二跳墊,其以并排關(guān)系可操作地連接到彼此,以形成第二基本上連續(xù)的墊和圍繞所述第二基本上連續(xù)的墊的周邊的所述多個第二偏置裝置配,所述第二偏置裝置布置成向外(遠離其中心)偏置所述第二連續(xù)墊以將其張緊;
所述第二基本上連續(xù)的墊相對于所述第一基本上連續(xù)的墊傾斜,并且所述第二基本上連續(xù)的墊的周邊的一部分與所述第一基本上連續(xù)的墊的周邊的一部分相鄰,并連接到所述多個第二偏置裝置的選定組,所述第二偏置裝置的選定組至少基本上在所述第一墊的下方;
第三偏置裝置,其安裝在所述第一框架或所述第一基座上或安裝到所述第一框架或所述第一基座,在所述第一基本上連續(xù)的墊的下方,并且布置成向上偏置所述第一基本上連續(xù)的墊;以及
第四偏置裝置,其安裝在所述第二框架或所述第二基座上或安裝到所述第二框架或所述第二基座,在所述第二基本上連續(xù)的墊的下方,并且布置成向上(相對于墊的上表面)偏置所述第二基本上連續(xù)的墊。
在另一方面,本發(fā)明廣泛地涉及一種蹦床或蹦床系統(tǒng),其包括:
第一框架或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二框架或第二框架部分;
連接到所述第一框架或第一框架部分的多個間隔開的第一偏置裝置,以及圍繞其周邊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多個第一偏置裝置的第一跳墊,所述第一偏置裝置中的每一個布置成向外(遠離跳墊的中心)偏置所述第一跳墊以保持其張緊;
連接到所述第二框架或所述第二框架部分的多個間隔開的第二偏置裝置,以及圍繞其周邊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多個第二偏置裝置的第二跳墊,所述第二偏置裝置中的每一個布置成向外(遠離跳墊的中心)偏置所述第二跳墊以保持其張緊;
所述第二墊相對于所述第一墊傾斜,并且所述第二墊的周邊的一部分與所述第一墊的周邊的一部分相鄰,并且連接到所述多個第二偏置裝置中的選定組,所述第二偏置裝置選定組至少基本上在所述第一墊的下方。
在這種形式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選定組的第二偏置裝置中的偏置裝置沿著所述第一墊的周邊的相鄰部分與間隔開的第一偏置裝置以交替關(guān)系間隔開。
在一種這樣的優(yōu)選形式中,沿著第一和第二墊的相鄰部分的偏置裝置是可拉伸的螺旋彈簧。在該形式中,還優(yōu)選的是,傾斜墊具有適于重疊和覆蓋水平墊的覆蓋部分,其距離足以沿著第一和第二墊的相鄰周邊部分覆蓋第一和第二偏置裝置。
在一種這樣的形式中,覆蓋部分是可伸展材料,其通過鉤和環(huán)緊固材料和/或拉鏈鄰近一個邊緣固定到水平墊。
在另一種形式中,所述第一偏置裝置是至少沿著與鄰接或抵接相鄰部分周邊相對的第一墊的周邊的柔性和彈性板(諸如片簧)。在這種形式中,沿著鄰接或抵接部分或周邊的第一和第二偏置裝置優(yōu)選是拉伸螺旋彈簧。
當使用柔性的和彈性板時,優(yōu)選的是它們至少在側(cè)面上在彈簧常數(shù)上基本相同,至少在側(cè)面上它們是“自由”的,因為不相鄰于多個墊的另一個或又一墊,以使墊通常在相同的張力下具有基本相同的性能特性。如果柔性和彈性板用于鄰接周邊部分,還優(yōu)選的所述選定組的第二柔性和彈性板和第一墊連接到其的鄰近所述第二墊的第一柔性和彈性板交替地布置,使得沿著兩個墊之間的連接處的連續(xù)板連接到相對的墊。如果需要的話,連續(xù)的板組可交替地連接到備選的墊,但是認為這樣的布置將不那么理想。
優(yōu)選地,所述框架被構(gòu)造成軋制空心截面的鋼管,并且在其中所述偏置裝置是柔性和彈性板的這樣的形式中,優(yōu)選的是相應(yīng)的間隔開的板憑借通過形成于其中的間隔開的槽延伸到管內(nèi)而連接到所述管,所述槽的尺寸合適地定制成圍繞板的下端部形成緊密配合,從而防止它們之間的任何顯著的相對運動。在這種形式中,優(yōu)選的是提供保持裝置以將板保持在槽中以防止板從槽提升。
還優(yōu)選的是,墊通過連接器組件連接到鄰近其上端的板,連接器組件包括鉤和安裝在鄰近其周邊形成在墊中的袋中的負載支承配件,或附接到墊或形成在墊中的環(huán)。在這種形式中,優(yōu)選的是,鉤在一端部處經(jīng)由負載支承配件連接到墊并且在另一端部處經(jīng)由在板的上端附近在板中形成的一個或多個鉤開口而連接到板。類似的布置也可用于可伸長的螺旋彈簧將墊偏置到框架或基座的情況。然而,如果需要的話,可以使用將墊連接到板的其它裝置。
還在另一方面,本發(fā)明廣泛地涉及一種蹦床或蹦床系統(tǒng),其包括:
框架或其它基座;
多個偏置裝置,其連接到所述框架或其它基座并從其延伸;以及
以并排關(guān)系分別在所述框架的上方連接到偏置裝置選定的偏置裝置的第一和第二跳墊,沿每一個所述墊的一部分的所述選定的偏置裝置包括具有相對的自由端部的片簧,所述片簧連接到所述自由端部中間的所述框架,以及所述片簧的鄰近每個自由端部的一部分高于所述框架或其它基座并且沿著它們所連接的所述墊的部分間隔開,并且其中所述墊中的一個在所述自由端部中的一個處或附近連接到所述片簧,并且所述墊中的另一個在所述自由部端中的另一個處或附近連接到所述片簧,以為所述第一墊和所述第二墊提供交替連接。
在本發(fā)明的這種形式中,優(yōu)選的是,墊連接到相應(yīng)的相對自由端部,使得通過跳動到墊上而施加到任一個或兩個墊的向下的力趨向于將自由端部拉向或越過彼此,或進一步經(jīng)過彼此而不是分開。
在另一方面,本發(fā)明廣泛地涉及一種蹦床,其包括:
框架或其它基座;
多個偏置裝置,其連接到所述框架或其它基座并從其延伸;以及
以并排關(guān)系分別在所述框架或其它基座的上方連接到所述偏置裝置選定的偏置裝置的多個跳墊,沿每一個所述墊的一部分的所述選定的偏置裝置包括具有相對的自由端部的片簧,所述片簧連接到所述自由端部中間的所述框架,以及所述片簧的鄰近每個自由端部的一部分高于所述框架或其它基座并且沿著它們所連接的所述墊的部分間隔開,并且其中所述多個墊中的一個在所述自由端部中的一個處或附近連接到所述片簧,并且所述墊中的另一個在所述自由部端中的另一個處或附近連接到所述片簧,以便將相鄰的并排的跳墊朝向彼此偏置。
在另一方面,本發(fā)明廣泛地涉及一種蹦床或蹦床系統(tǒng),其包括:
框架或其它基座;
多個偏置裝置,其連接到所述框架或其它基座并從其延伸;
多個跳墊,其以并排關(guān)系分別在所述框架的上方連接到所述偏置裝置中的選定的偏置裝置,所述選定的偏置裝置沿著每個所述墊的一部分包括片簧,所述選定的片簧包括成對的相對片簧,每個所述成對的片簧在一端部處或附近連接到所述框架并且遠離所述框架發(fā)散,并且朝向彼此朝向另一端部向內(nèi)彎曲,以便在所述框架上方提供基本上水平的部分;以及
連接裝置,其連接所述成對片簧的所述基本上水平的部分,使得它們一起移動以將力從一個墊傳遞到相鄰的墊。
優(yōu)選地,所有偏置裝置是片簧,并且在這種形式中,優(yōu)選的是,不沿著相鄰的墊連接墊的所有片簧從框架或其它基座向上延伸。在這方面,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通過片簧獲得更好的墊性能和更好的跳躍特性,所述片簧從框架向上延伸,即立即從框架向上延伸,而不是向內(nèi)或向外然后向上延伸。還優(yōu)選的是,這種片簧的尺寸定制成使得僅在一個方向上彎曲,例如在方形墊的情況下,片簧將僅朝向墊的相對側(cè)向內(nèi)和向外彎曲,其將通常也包括上部部件和下部部件,但是沒有側(cè)向部件。也就是說,每個彈簧的軸線僅在垂直平面中彎曲。在優(yōu)選形式中,每個片簧在其長度的主要部分上包括彈簧鋼的層疊細長層。在被選定成滿足墊的期望的反彈力特性的一種這樣的形式中,每個片簧在沿著彈簧的長度的不同位置處包括不同數(shù)量的層。然而,優(yōu)選的是,沿著相鄰墊定位的片簧被選定和成形為在人在相鄰墊之間的“接合部”的區(qū)域上跳躍時比在位于墊外部處的片簧更多地向上和向下彎曲,也就是說,墊不鄰接另一墊。有利地,這種布置允許接合區(qū)域以更接近每個墊的其它部分的性能的方式執(zhí)行。
在另一方面,本發(fā)明廣泛地涉及一種蹦床或蹦床系統(tǒng),其包括:
框架或其它基座;
多個偏置裝置,其連接到所述框架或其它基座并從其延伸到與所述框架或其它基座間隔開的墊連接裝置;以及
通過所述墊連接裝置連接到所述多個偏置裝置并且彼此遠離地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跳墊,所述偏置裝置可從相對無應(yīng)變的位置彈性地偏轉(zhuǎn)或變形到相對應(yīng)變的位置,相對應(yīng)變的位置根據(jù)施加到所述跳墊中的任一個或兩個的向下的力或負載的比例和位置從相對無應(yīng)變的位置位移。
在本發(fā)明的一種形式中,偏置裝置包括由彈性材料(例如彈簧鋼)構(gòu)成的螺旋彈簧狀結(jié)構(gòu),并且形成為螺旋狀盤繞或卷繞的螺旋狀形式,其軸線基本上平行于相鄰跳墊之間的接合處。在優(yōu)選形式中,螺旋彈簧是單個螺距恒定的螺旋,其中每個環(huán)能夠被壓扁以在頂部變平并且在中部成腹部變粗,從而容納在接合部處跳躍的人。也就是說,在該形式中的偏置裝置是具有選定螺旋的螺旋彈簧,其至少沿著相鄰墊的連接部分形成多個偏置裝置。在更優(yōu)選的形式中,螺旋彈簧由扁平彈簧鋼形成。然而,如果需要的話,可以使用具有合適的性能特性的其它橫截面形狀和其它材料,例如由圓形彈簧鋼和/或具有適當特性的玻璃纖維桿構(gòu)成的螺旋彈簧。
在另一種形式中,偏置裝置包括一個或多個可充氣容器,優(yōu)選地由彈力地彈性材料形成。在一種這樣的形式中,偏置裝置包括由橡膠或類似的柔性和彈性材料構(gòu)成的圓柱形管,其通過間隔開的條帶保持到框架或基座,并且其中相鄰的墊通過選擇性地可釋放的條帶固定到管上,所述可釋放的條帶附接到墊并穿過例如通過粘合劑或鉚釘固定到框架的環(huán)。
在另一方面,本發(fā)明廣泛地涉及一種蹦床或蹦床系統(tǒng),其包括:
框架或其它基座;
偏置裝置,連接到所述框架或其它基座并從其延伸;以及
多個跳墊,所述跳墊沿著其相應(yīng)的連接部分連接到彼此和/或分別在所述框架的上方以并排關(guān)系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偏置裝置中的選定的第一偏置裝置,所述偏置裝置中的所述選定的第一偏置裝置布置成向外偏置所述多個墊以張緊所述墊,并且所述多個墊沿著它們相應(yīng)的連接部分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偏置裝置中的選定的第二偏置裝置,所述第二偏置裝置布置成向上偏置所述多個墊。
在本發(fā)明的這種形式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偏置裝置中的所述第二偏置裝置分別包括形成環(huán)的片簧,該環(huán)在靠近墊的頂部處閉合,并在底部處連接到框架或其它基座。換言之,在這種形式中,片簧具有兩個相對的端部,這兩個端部連接到框架或其它基座,并且片簧從所述兩個端部向外和向上延伸預(yù)定距離,然后向上和向內(nèi)延伸,以形成大致圓柱形形式,以形成“圓柱形片簧”。
在這種形式中,片簧可以是完全閉合的環(huán),例如通過將端部焊接在一起或栓接在一起。在一種形式中,兩個端部通過單個螺栓固定在一起并且固定到框架,所述單個螺栓布置成將兩個重疊的端部夾緊在一起抵靠框架構(gòu)件的表面。
在一種形式中,一個或多個彈性可拉伸材料的節(jié)段和/或?qū)颖徊迦氲綁|的彼此相鄰的那些邊緣和到所述偏置裝置中的第二偏置裝置的連接之間。
在另一種形式中,優(yōu)選的是,墊通過鄰接的墊連接器連接到圓柱形片簧,該墊連接器適于將鄰接的墊保持在一起以及在片簧上方保持預(yù)定的距離。有利地,圓柱形片簧的構(gòu)造允許在連接(或接合)線處的墊部分成為墊的活動部分,其允許使用者在“接合部”上跳躍。這種構(gòu)造還允許圓柱形片簧通過使圓柱形形狀變形而在其自身內(nèi)側(cè)向“滾動”,從而當人在一個墊上跳躍時,在連接邊緣處(或接合處)向墊提供水平分量的偏置以及向上或垂直分量的偏置。
此外,在一種這樣的形式中,如果跳躍者同時在相鄰的墊上跳動,則所述偏置裝置中的第二偏置裝置允許相鄰墊的邊緣在某種程度上移動,從而減少雙倍反彈。然而,在另一種形式中,相鄰的墊可通過粘結(jié)或縫合而連接到彼此,并且通過布置成穿過設(shè)置在相鄰墊下側(cè)上的環(huán)的片簧的上部部分而連接到“圓柱形片簧”,優(yōu)選在接合的連接線處或附近。在又一種形式中,相鄰的墊通過鉤和環(huán)緊固件和/或拉鏈通過墊材料的中間連接條帶而連接到彼此,從而允許單個墊在需要時被移除和替換。在這種形式中,優(yōu)選的是,中間連接條帶固定到圓柱形片簧或如前所述的其它第二偏置裝置。
還優(yōu)選的是,每個連接的墊的連接部分由具有比墊的主要部分更大的彈性的材料形成,以便減少來自跳到相鄰墊上的人的“雙倍反彈”效果。據(jù)信所選擇的彈性材料應(yīng)盡可能地接近沿著連接部分的長度間隔開的水平螺旋彈簧的可延伸性。
應(yīng)當理解的是,包括第一跳墊和相對于第一墊傾斜的第二跳墊的前述蹦床系統(tǒng)的一種形式可用于包括相鄰的第一跳墊和相鄰的傾斜墊的系統(tǒng)中。也就是說,這種布置不限于一個水平墊和一個傾斜墊。這種相鄰的墊可通過前述的“圓柱形”片簧裝置“向上”偏置,這使其本身特別適于這種布置。然而,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所描述的其它布置。
在另一方面,本發(fā)明廣泛地涉及一種蹦床,其包括:
框架或其它基座;
多個偏置裝置,其連接到所述框架或其它基座并從其延伸;以及
第一和第二跳墊,所述第一和第二跳墊沿其每個的連接部分可操作地連接到彼此,并且以并排關(guān)系連接到所述框架上方的所述偏置裝置中的選定的第一偏置裝置,所述偏置裝置中的所述選定的第一偏置裝置布置成向外偏置所述第一和第二墊張緊以張緊所述墊,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墊沿著所述連接部分可操作地連接到所述偏置裝置中的選定的第二偏置裝置,所述第二偏置裝置布置成向上偏置所述第一和第二墊。
在使用相鄰墊連接器或甚至間隔開的墊連接器的情況下,還優(yōu)選的是,沿著相鄰墊的連接部分的墊連接器本身通過柔性或半剛性縱向連接裝置連接,諸如選定并布置成允許連接器在某種程度上通過以遠離跳躍力的遞減順序向鄰近連接器傳遞力而一起工作的中空玻璃纖維棒或桿。在這方面,應(yīng)當理解的是,每對相鄰的墊將通過多個連接器連接在一起,并且兩個墊將附接到每個連接器。在這種形式中,還優(yōu)選的是,柔性或半剛性連接裝置通過諸如鋼夾的固定裝置在相鄰的連接器之間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裝置選擇和布置成防止這種連接裝置分離。
還優(yōu)選的是,連接器具有剛性外部殼體或外殼,其適于連接到相關(guān)片簧以抵抗其間的相對運動,并且相鄰的板連接到連接器以防止其間的相對運動。在這方面,殼體包括適于在其中容納縱向連接裝置的凹部或空腔。
還優(yōu)選的是,相鄰墊的連接部分的自由邊緣部分例如通過接合在其中設(shè)置的槽中而固定到縱向連接裝置。還優(yōu)選的是,縱向連接裝置被封裝在諸如橡膠的柔性和彈性材料中,并且柔性和彈性材料被成形為在連接墊鄰接的線處提供相對尖銳的陡角,以便賦予跨越接合處的墊的連續(xù)性的外觀。柔性和彈性材料可覆蓋有覆蓋接合處和縱向連接裝置的柔性和彈性覆蓋物,以實現(xiàn)期望的外觀。
然而,在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形式中,可以使用螺旋壓縮彈簧來代替圓柱形彈簧。在這種形式中,螺旋彈簧在其一端部(下端部)處以其軸線垂直的方式連接到框架或基座,而在另一端部(上端部)處連接到墊連接器,而墊連接器又連接到上方的墊,或更優(yōu)選地,連接到兩個相鄰的墊。在這種形式中,優(yōu)選的是,沿著相鄰墊的連接部分的螺旋彈簧以上述方式通過墊連接器連接到彼此,使得墊連接器可以一起工作以將力傳遞到相鄰的連接器,從而傳遞到相鄰的彈簧,而不是具有沿著傳遞力到達相鄰彈簧的墊。
還在另一方面,本發(fā)明廣泛地涉及一種用于連接包括多個墊的蹦床的相鄰墊的墊連接器,墊連接器包括:
殼體和兩個中空連接塊;
殼體包括諸如用于將片簧或其它偏置裝置連接到殼體的通道的裝置以及其中的用于以基本平行的關(guān)系接納兩個中空連接塊的至少一個空腔、凹部或通道,空腔、凹部或通道開口通到殼體的上表面,用于連接要連接到其的相鄰墊的邊緣部分,以及開口通到殼體的至少一個端面,用于將連接塊裝配到殼體的至少一個端面,殼體被制造和布置成防止連接塊從開口突出到上表面。
在又一方面,本發(fā)明廣泛地涉及一種用于連接包括多個墊的蹦床的相鄰墊的墊連接器,所述墊連接器包括:
殼體和連接塊;
殼體包括諸如用于將片簧或其它偏置裝置連接到殼體的通道的裝置以及其中的用于接收連接塊的至少一個空腔、凹部或通道,空腔、凹部或通道開口通到殼體的上表面,用于連接要連接到其的相鄰墊的邊緣部分,以及開口通到殼體的至少一個端面,用于將連接塊裝配到殼體的至少一個端面,殼體被制造和布置成防止連接塊從開口突出到上表面,所述連接塊具有兩個縱向間隔開的通道,并且每個縱向通道沿其長度具有用于在其中容納墊的邊緣部分的開口。
在此所用的術(shù)語“片簧”通常意旨指代具有矩形橫截面的片簧。然而,應(yīng)當理解的是,除非明顯不適當,否則意旨將通常不被認為是“片簧”的其它橫截面的片簧包括在該術(shù)語的范圍內(nèi)。例如,能夠執(zhí)行所描述和示出的片簧的等同功能的方形橫截面或圓形橫截面的片簧在本文中被稱為“片簧”。
應(yīng)當理解的是,本文中關(guān)于并排跳墊所使用的術(shù)語“并排”意旨包括“端部到端部”和“從側(cè)面到端部”布置的墊,以及其中一個墊的側(cè)面短于或長于相鄰墊的相鄰側(cè)面的布置,以及其中墊可具有彎曲邊緣和直邊邊緣或相鄰的互補彎曲邊緣或邊緣部分的布置。
還應(yīng)當理解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術(shù)語“水平”指代用于用于將一排墊與傾斜于墊并接近傾斜壁的墊區(qū)分開的蹦床墊,并且不意旨排除可以彼此傾斜而實際上不是“水平的”的兩排或更多排的墊。
本發(fā)明使其本身適用于不同多邊形形狀的蹦床墊,特別是六邊形墊,其在角部內(nèi)提供比方形或矩形蹦床更好的張力。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fā)明更容易理解和實施,現(xiàn)在將參考附圖,其中: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具有兩個并排墊的蹦床的圖示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蹦床的圖示示意圖,其中為了清楚起見將墊去除;
圖3是圖1所示蹦床的中心框架交叉構(gòu)件的圖示示意圖,其中片簧連接到其并示出處于它們各自的未加載位置下;
圖4是圖1所示蹦床墊的下側(cè)的圖示,其中片簧連接到與其連接的中心框架構(gòu)件上;
圖5是具有兩個交叉構(gòu)件而不是可以在圖1的蹦床中使用的交叉構(gòu)件的替代中心框架布置的圖示示意圖;
圖6是圖1所示蹦床的一個周邊片簧和與其連接的墊的一小部分的近視圖示示意圖;
圖7是可用于類似于圖1的蹦床中的替代周邊片簧和與其連接的墊的一小部分的近視圖示示意圖;
圖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具有水平墊和相鄰傾斜墊的替代蹦床的圖示示意圖;
圖9是圖8中所示的替代蹦床的圖示示意圖,其中為了清楚起見將墊去除;
圖9A是具有水平墊和類似于圖8和9中所示的傾斜墊的蹦床的一部分的圖示示意圖,但是在水平墊和傾斜墊之間的接合處使用可伸展的盤簧而不是片簧;
圖10是圖8中所示類型的一組蹦床的圖示示意圖,其具有一系列水平墊和在該系列水平墊兩側(cè)上的相鄰傾斜墊,其中墊安裝在相互連接的框架上,其中為了清楚起見將墊去除;
圖11是適于圖8所示蹦床的框架的一部分的近視圖示示意圖;
圖12是類似于圖1中所示的多個墊(或連續(xù))蹦床(或蹦床組)的示意性剖視圖,其具有四個墊和三個中間(或“中心”)框架交叉構(gòu)件,其具有附接到其的不同的中心彈簧、端部框架和端部彈簧(未示出);
圖13是中心框架交叉構(gòu)件和連接到其的兩個相對的彈簧的示意性近視圖;
圖14是可替代的中心框架交叉構(gòu)件的圖示示意圖,其可用于代替圖2所示蹦床中的中心框架交叉構(gòu)件;
圖15是可用于圖2所示蹦床的中心框架交叉構(gòu)件的多葉片簧的圖示示意圖;
圖16是用于中心框架交叉構(gòu)件和彈簧的替代布置的圖示示意圖,并且所示的彈簧可設(shè)置成多葉布置以在需要時實現(xiàn)不同的特性;
圖17是雙墊蹦床的一部分的圖示示意圖,示出墊連接器配件和圓柱形片簧的一部分;
圖18是圖17所示布置的示意性端視圖;
圖19是圖17所示布置的示意性端視圖,其具有略微不同的連接器;
圖2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蹦床的連接部分的剖面端視圖;
圖21是用于圖20所示蹦床中的可充氣氣囊的圖示示意圖;
圖2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蹦床的連接部分的截面端視圖,其類似于圖20中所示的蹦床;
圖23是用于圖22所示蹦床中的可充氣氣囊的圖示示意圖;以及
圖2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蹦床的連接部分的圖示示意圖,其中連續(xù)墊連接到閉合的環(huán)形片簧。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所示的蹦床10包括高架的矩形底部框架11,其被支撐在六個間隔開的支腿12上,支腿在其上端部處焊接到框架11,但是在其它型式中,支腿用螺栓連接到框架。
框架11包括兩個間隔開的長向側(cè)部構(gòu)件(或軌道)13和15,兩個間隔開的短向側(cè)部或端部構(gòu)件(或軌道)16和18,短向側(cè)部或端部構(gòu)件16和18在長向側(cè)部構(gòu)件13和15之間延伸并且在其相應(yīng)的相對端部附近焊接到長向側(cè)部構(gòu)件13和15,以及中心交叉構(gòu)件20也在長向側(cè)部構(gòu)件13和15之間沿其長度中間延伸并焊接到其上。
側(cè)部構(gòu)件和端部構(gòu)件由100mm×50mm的軋制中空截面鋼管構(gòu)成,而中心交叉構(gòu)件由100mm×100mm的軋制中空截面鋼管構(gòu)成。然而,如果需要的話,可以使用其它截面和尺寸。
兩個基本相同的跳墊21(第一墊)和22(第二墊)通過圍繞矩形框架的周邊間隔開的多個片簧24連接到框架11,并且兩個間隔開的與周邊片簧24相同的彈簧28和29的兩排26和27從中心交叉構(gòu)件20向上延伸,排26連接到第一墊21,而排27連接到第二墊22。
片簧都以相同的方式經(jīng)由間隔開的槽31通過將它們的底端部分定位在RHS管的中空部中而連接到框架,槽31形成在管的上壁中并且平行于管框架的縱向軸線,并且由于在槽中的緊密配合、它們的重量和由墊施加到片簧的張力而固定在其中。應(yīng)當理解的是,片簧可以直接安裝到建筑物的地板上,例如通過將片簧裝配到腳部安裝件,該腳部安裝件又螺栓連接到混凝土板地板上。備選地,片簧可安裝在設(shè)置于混凝土基座或板層中并在其中灌漿的槽或孔中。然而,鋼制框架允許蹦床結(jié)構(gòu)在工廠中制造并且簡單地安裝在合適的建筑物中。
墊21和22等通過由塑料織帶材料形成的條帶25連接到片簧,所述條帶25圍繞片簧的相應(yīng)的圓柱形頭部35包裹并且通過固定鉤36固定,如可以在圖4中更清楚地看到的那樣,其中在每個條帶的端部上的環(huán)37裝配到它們各自的鉤36上。
在圖5中部分地示意性地示出的蹦床10類似于圖1中所示的蹦床10。并且因此,相應(yīng)的附圖標記將用于在可能的情況下標記相應(yīng)的部件,除非以“1”開頭。
蹦床110提供兩個相鄰的中心交叉構(gòu)件120a和120b,而不是圖1中所示的蹦床10的單個交叉構(gòu)件20,其允許每排中的彈簧沿著交叉構(gòu)件的長度放置成更靠近另一排中的彈簧,因為相鄰的槽不會弱化構(gòu)件。它還允許使用更硬的彈簧,從而實現(xiàn)更緊密的墊和不同的墊性能特性。圖5所示蹦床中的片簧128a和129a都圍繞每個墊使用,并提供將墊連接到其的不同布置,如將從附圖中顯而易見的那樣。
圖6中部分示出的蹦床210具有稍微不同的布置,用于將條帶225連接到片簧224,片簧224以與圖1相同的方式從框架構(gòu)件213至216立即向上延伸。條帶225跨過圓柱形頭部235并且由在片簧下方看到的條帶保持件236固定。
圖7中部分示出的蹦床310包括片簧324,其具有從底部框架311向上和向外彎曲的下部部分324a和與下部部分鄰接但從下部部分向上和向內(nèi)彎曲的上部部分324b。有利地,上部部分是較薄的簧片,其為上部部分提供較低的彈簧常數(shù)以提供不同的蹦床性能。該蹦床上的頭部在平面圖中為大致矩形,并且具有相對平坦的上表面,以便允許相鄰的墊舒適地放置在其上。條帶325具有兩個部段,使得一個部段可從一側(cè)滑動到頭部上,而從另一側(cè)滑動到另一部段上。
圖8中部分地示意性地示出的蹦床510在許多方面類似于圖1中所示的蹦床10,并且因此,相應(yīng)的附圖標記將用于在可能的情況下標記相應(yīng)的部件,除非以“5”開頭。
蹦床510具有三個墊,水平中心墊521和兩個大致相對的傾斜墊523a和523b,所有這些均僅以輪廓示出,它們都安裝在框架560上??蚣懿贾贸膳c類似框架連接,用于在類似的框架單元組中在中心墊的任一側(cè)上連接另一水平墊。
框架560包括基本上方形的底部框架511,其類似于圖1中所示的框架11的一半,但是兩個相對的側(cè)部構(gòu)件513和515延伸超過端部構(gòu)件514和516以與相應(yīng)的豎直框架部分561和562相遇。每個豎直框架部分包括兩個豎直柱563和564和完全延伸跨過兩個柱上端部的水平頂部軌道566,水平頂部軌道566形成用于相應(yīng)傾斜墊的頂部軌道,同時端部軌道514和516都用作用于傾斜墊的底部軌道。
水平墊521以與關(guān)于圖1所述的大致相同的布置連接到片簧524,盡管這樣做的機制是不同的,如稍后將提及的那樣。在這種布置中,片簧是不是如圖1所示的預(yù)彎曲的彈簧鋼的直桿,而是當墊連接時并且在施加到墊的張力下變得彎曲。也就是說,在將墊安裝到彈簧上時,它們必須向內(nèi)彎曲以進行連接。此外,框架構(gòu)件513,514,515和516具有焊接到其底壁的90mm×8mm的鋼板,以提供從RHS管的相對側(cè)延伸的肩部533和534,并且片簧延伸穿過在框架構(gòu)件頂壁中的上部槽536以及一個側(cè)壁或者另一個中的下部槽537,以便擱置在肩部533或534上,如圖11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的那樣。
盡管示出了蹦床510,其中傾斜墊僅沿著它們的底部邊緣和頂部邊緣連接到片簧,但是在其它實施例中,傾斜的軌道從頂部軌道延伸到底部軌道,并且片簧以與頂部和底部軌道相同的方式連接到軌道以提供如在水平墊中的側(cè)面張緊。還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當蹦床意旨在房間的角落中使用時,沿著一側(cè)的水平墊和傾斜墊的一端可在斜向傾斜構(gòu)件上相交,斜向傾斜構(gòu)件交替地定向到安裝在其上的片簧。
蹦床510中的墊通過申請?zhí)枮镻CT/AU2012/000651的圖27至圖36中所示的大致相同的機制連接到片簧,并且可以參考該申請以完全理解該機制。該機制包括由塑料材料模制并具有彎曲外表面的連接器塊,該彎曲外表面與墊接合并承受墊的拉伸載荷。在所述塊中設(shè)有通道,并且鄰近所述通道的凹形橋接件形成用于附接鉤的環(huán)端的安裝件,所述鉤通過所述自由端部通過片簧的一個或兩個孔鉤住而鉤在所述片簧的上端部附近。
每個片簧包括具有三層的同樣厚度的三個層壓彈簧鋼板,在底端處在中間部段中減少到兩層,并且僅一個層更靠近頂部,從而提供沿著其長度具有不同彈簧常數(shù)的彈簧。
在一些情況下,有利的是在水平墊和傾斜墊之間的接合處使用可拉伸的螺旋彈簧,圖9A中部分示出的蹦床410與圖9所示的相同,除了在水平墊521和傾斜墊523a和523b的接合處沿著交叉構(gòu)件514和516的片簧524已經(jīng)由張緊水平墊的可拉伸螺旋彈簧591和張緊傾斜墊的可拉伸螺旋彈簧592代替。為此目的,交叉構(gòu)件516重新定位在墊523b下方的位置并且基本上與墊上表面的平面對準用于連接水平墊的彈簧591,并且基本上相同形式的另一個交叉構(gòu)件裝配在構(gòu)件513之間并且基本上與傾斜墊523b的上表面對準。
圖10中所示的蹦床組基本上是圖8中所示的蹦床510的多倍,其具有連續(xù)框架和多個水平墊(未示出)和多個傾斜墊(未示出)。然而,應(yīng)當理解的是,任何數(shù)量的蹦床可以連接在一起,并且它們不需要以直線方式連接。也就是說,它們可以連接成使得水平墊和傾斜墊轉(zhuǎn)向拐角以形成迷宮,并且可以在所選擇的點處放置各種障礙物。
圖12中部分示意性地示出的蹦床610類似于圖1中所示的蹦床10,并且因此,相應(yīng)的附圖標記將用于在可能的情況下標記對應(yīng)的部件,除非以“6”開頭。
圖12中部分示出的蹦床610具有并排布置的四個墊,即兩個端部墊621和兩個中間墊622,因此具有三個中心交叉構(gòu)件620。周邊彈簧624(未示出)與如圖1所示的蹦床10的周邊彈簧24相同。然而,連接到交叉構(gòu)件620的中心彈簧是不同的。在這方面,如在圖3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的那樣,片簧628和629沿著中心交叉構(gòu)件620以相對間隔開的對成對布置,并且每對中的彈簧628和629從在標記641處示出的交叉構(gòu)件向上和向外延伸到交叉構(gòu)件和墊之間距離的大約一半,然后在標記642處所示朝向彼此向內(nèi)彎曲,并且終止于在標記目643處所示的水平部分,兩個片簧的自由端部644彼此間隔開但是彼此對準。兩個片簧在其自由端部(它們的上端部)處通過柔性連接器645保持在一起,柔性連接器645包括鉤646,鉤646穿過設(shè)置兩個片簧中鄰近其端部的孔鉤住,使得連接的彈簧形成顛倒的鐘形。兩個相鄰的墊22通過鉤(未示出)連接到柔性彈簧連接器645。然而,在本發(fā)明的其它形式中,墊通過類似的鉤連接到柔性連接器并且聯(lián)接到彼此連接。應(yīng)當理解的是,在一個墊的中心跳躍的人將導致周邊彈簧以及連接到相鄰交叉構(gòu)件的兩排彈簧將墊偏置到靜止位置,其中一些偏置力由隨后的其它交叉構(gòu)件上的中心彈簧排和最后一排周邊彈簧施加。然而,當人在接合部或接合區(qū)域上跳躍時,在墊下面的中心彈簧將向下彎曲,導致鐘形,以便當簧葉的水平部分在負載下向下移動而向外成腹部。有利地,該布置允許在墊接合的區(qū)域中更少或甚至沒有填充物,并且還允許接合區(qū)域是可以在其上跳躍的墊的一部分。
圖14中所示的替代的交叉框架構(gòu)件720可以用在類似于蹦床610的蹦床中,而不是圖12和圖13中所示的交叉構(gòu)件620。注意,蹦床610中所示的兩個彈簧628和629由單個片簧727替代,其形成具有兩個相對的半部728和729的幾乎圓形結(jié)構(gòu),兩個相對的半部728和729在很大程度上與兩個發(fā)散片簧628和629對應(yīng)。然而,在本發(fā)明的這種形式中,圓形彈簧的相對端部不對準,并且實際上沿著交叉構(gòu)件的方向間隔開,并且這種結(jié)果通過將圓形彈簧或多或少地形成為單個節(jié)距螺旋而實現(xiàn)。
圖15中所示的替代的單個圓形片簧727a具有與圖14中所示的螺旋形狀相同的螺旋形狀,但在這種情況下,片簧由三個簧葉組成,外側(cè)為727b,中間為727c,內(nèi)側(cè)為727d。有利地,外側(cè)彈簧為完整圓圈延伸,而中間彈簧延伸約圓形的三分之二,以及內(nèi)側(cè)彈簧延伸約圓形的一半,在圓形的底部上定中心,從而提供導致彈簧常數(shù)變化的彈簧,其對于直接在墊接合部上跳躍的人給予更軟的向下特性,并且對于在墊的中間跳躍的人提供更高的彈簧常數(shù)。這種布置對于具有可操作地連接的大量墊和在這些墊上跳躍的大量人的蹦床公園特別有利。應(yīng)當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類似的布置,其中傾斜的“壁”墊安裝在水平或“地板”墊附近,其中圖14和圖15所示的布置可用于支撐相鄰壁墊的接合區(qū)域以及地板墊和壁墊之間的接合區(qū)域。在一些情況下,該布置可與其它偏置裝置結(jié)合使用,諸如在接合部處的可拉伸螺旋彈簧。
圖16中所示的替代布置提供不同的性能特征,同時在彈簧的上端部處保持相對水平的部分,由此實現(xiàn)人可以在其上跳躍的接合區(qū)域或者至少人從一個墊跳到下一個墊的區(qū)域的期望結(jié)果,從而避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蹦床在相鄰蹦床墊之間具有大面積的填充物的需要。還應(yīng)理解的是,可以進行所示布置的變化,例如,通道形橫截面可設(shè)置在兩個成角部分中,以允許容易組裝,然后被夾在一起以形成通道。
圖17和圖18中部分示出的蹦床810在許多方面類似于圖12所示的蹦床610,并且因此,相應(yīng)的附圖標記將用于在可能的情況下標記相應(yīng)的部件,除非以“8”開頭。
在蹦床810中,代替將相鄰墊621連接在一起的柔性連接器645,使用相對剛性的連接器860來連接墊821。此外,兩個墊在其鄰接邊緣處具有彈性邊緣部分821a。此外,在兩個墊821的連接部分處的片簧827類似于圖15中所示的片簧,因為它們在形狀上是大致圓柱形的,盡管它們不是螺旋形的,而是具有其對準的自由端部。然而,在蹦床810中,圓柱形片簧827使其自由端部以與螺栓通孔重疊的方式固定在中心安裝框架構(gòu)件820(未示出)中固定,并且作為標記840標記的每個彈簧的上部中心部分擱置在設(shè)置在連接器殼體862中的槽861中并且連續(xù)穿過連接器殼體。在類似的布置中,自由端部位于槽86中并且通過螺釘或螺栓880固定在其中,而中心部分通過槽配合,如圖14中所示。
連接器殼體862由剛性塑料材料構(gòu)成并且具有設(shè)置在其中的縱向延伸的空腔864(沿待連接的墊的邊緣的方向)??涨辉诳v向開口865處朝向墊向上開口,以允許兩個墊邊緣部分通過其裝配。該空腔還通向相對的端面866和867。如圖18和圖19中所示,連接器包括兩個縱向延伸的稍微柔性但彈性的管871和872(由硬化的橡膠化合物形成),其以略微間隔開的關(guān)系擱置在空腔864中,并且兩個墊的邊緣部分裝配在相應(yīng)的管上并且接合在其中設(shè)置的槽871a和872a中。應(yīng)當理解的是,管的外表面接合空腔864的內(nèi)表面,以便抑制管的滾動,并且上部開口865的尺寸定制成防止管從空腔中滾出。注意,管871和872被成形為提供相對尖銳的角部871b和872b以使墊的角部變尖,從而提供稍微不顯眼的接合部。
墊的邊緣部分也分別通過柔性玻璃纖維桿873和874保持在它們的橡膠管中,柔性玻璃纖維桿873和874沿著它們的長度具有設(shè)置在其中的槽873a和874a。注意,桿873和874延伸跨過相鄰墊的整個長度,并連接將墊821連接在一起的所有墊連接器860。也就是說,玻璃纖維桿873和874將相應(yīng)的墊邊緣部分鎖定在它們各自的橡膠管871和872中,并且還將連接器保持在一起,但是玻璃纖維桿的柔性允許相鄰連接器之間的一些相對運動。適當?shù)?,在所示的蹦?10中,連接器稍微間隔開,并且連接器“夾”874裝配到兩個玻璃纖維桿873和874,以將它們保持在相鄰連接器之間,從而幫助連接器塊將兩個墊保持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夾由焊接在一起的兩個鄰接的鋼管形成,但是在其它形式中,它可由合適的塑料材料制造。
應(yīng)當理解的是,蹦床810提供在相鄰墊之間具有隱藏的接合部的蹦床,可以在其上跳躍而沒有受傷的危險。此外,片簧的圓柱形布置在接合區(qū)域處為鄰接的墊提供支撐,并且鄰接墊的彈性邊緣部分提供一定程度的雙重反彈。
在其它布置中,代替單獨的圓柱形片簧,連續(xù)螺旋片簧可以“旋擰”到鄰接的連接器中以獲得類似的結(jié)果。然而,這種布置使得更換和維護更加困難。
圖20中部分示出的蹦床910包括多個并排的墊,它們以與圖1所示的蹦床相同的方式沿著它們的外邊緣連接到片簧。然而,在該實例中,墊921和922通過鉤和環(huán)緊固件的間隔開的條帶973保持在一起,所述鉤和環(huán)緊固件通常被稱為“VELCRO”,其完全沿著與其上的墊織物的覆蓋條帶977的接合部延伸,墊織物的覆蓋條帶977通過拉鏈978和縫合979完全跨過相鄰的墊而被固定到相應(yīng)的相鄰墊上。在這種情況下,代替具有如圖1的蹦床中的彈簧28和29或蹦床810的彈簧827,兩個墊的接合區(qū)域處的偏置裝置包括在接合線下方完全延伸跨過兩個蹦床墊的細長靜液壓氣囊927,并且墊通過鉤和環(huán)緊固件994諸如“VELCRO”的寬的條帶固定到其上。如圖21中所示,靜壓氣囊通過沿著氣囊的長度間隔開的片簧971固定到框架構(gòu)件920,所述片簧971又通過鉤和環(huán)緊固件972的條帶固定到氣囊。有利地,當氣囊在相鄰墊上跳躍的人的作用下傾向于從一側(cè)向另一側(cè)滾動時,片簧將氣囊偏置到框架構(gòu)件920的中心,并且氣囊適應(yīng)在接合區(qū)域處的跳躍,同時向上偏置相鄰的墊。
圖22中所示的替代連接還使用靜壓氣囊927,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中間墊”981通過鉤和環(huán)緊固件973連接到氣囊,并且兩個跳墊921和922通過鉤和環(huán)緊固件982和983連接到中間墊。
圖24中部分示出的蹦床910a在某些方面類似于蹦床910以及在某些方面類似于蹦床810。在這方面,如圖24中所示,蹦床810使用多個間隔開的“圓柱形”片簧927a,其通過延伸到交叉構(gòu)件中的自由端部安裝到交叉構(gòu)件920a,重疊并延伸穿過其中的螺栓968將它們固定到框架和彼此。根據(jù)具體情況,一個或多個墊通過設(shè)置在墊921a,922a的下側(cè)上的環(huán)986連接到圓柱形片簧。這些環(huán)由織布的條帶987形成,該織布在其下側(cè)以破裂的方式縫合到墊,以為片簧提供間隔開的套筒。這種布置對于連續(xù)的墊是特別有利的并且相對簡單。
通過本發(fā)明的說明性實例給出了前述描述,并且在不脫離如本文所描述的或由所附權(quán)利要求限定的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對本領(lǐng)域內(nèi)技術(shù)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許多修改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