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包括底座、操作板、推柄和液壓桿;所述液壓桿設于所述底座和操作板之間;所述推柄設于所述操作板上;還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設于所述底座內;所述控制盒內設有處理器和電源裝置,所述控制盒的側壁上設有開關按鈕,其設于底座的外部;還包括觸摸屏,所述觸摸屏設于所述操作板上;其通過導線連接所述處理器;所述操作板的內部鋪設有電磁石,其電連接所述處理器;所述推柄與所述操作板之間通過電磁鐵吸引;所述底座內還設有電動機。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訓練效果好、通過智能控制的上肢功能訓練儀,其可根據不同的患者設置不同的參數,從而適用于不同的患者,有助于患者樹立恢復的信心。
【專利說明】
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我國進入老齡社會的步伐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因心腦血管疾病、脊髓損傷、周圍神經損傷等不同病因而導致的上肢功能障礙頗為多見,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地生活障礙,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者常年臥床不起,生活完全依賴他人,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負擔!上肢有功能障礙的患者進入恢復期后,如不及時康復訓練,功能受限的肢體就會變的僵硬,甚至畸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能力,大大降低生活質量!對于上肢功能障礙的患者,最好的康復治療辦法就是積極正確的康復治療和后續的自我訓練。
[0003]目前,有的患者采用長期堅持針灸、推拿、按摩的方法來促其康復,雖然對康復有一定的效果,但治療時間長、費用高、需要專業人員操作,所以很難長期堅持;病人自行長期堅持訓練的方法是:按照醫生的醫囑,長期堅持用患肢抓舉沙袋,對患肢進行功能訓練,此法不受醫療條件的限制,可自行長期堅持,但因為是用患肢自行訓練,所以,往往患肢的手抓不住沙袋,患肢的胳膊也舉不起沙袋,或上舉不能到位,同時,患者為完成特定的任務用健肢代償過度,直接影響了患者自行康復訓練的信心和康復效果。
[0004]綜上所述,目前亟需設計一種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上肢功能訓練儀。【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訓練效果好、通過智能控制的上肢功能訓練儀器,其可根據不同的患者設置不同的參數,從而適用于不同的患者,有助于患者樹立恢復的信心。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
[0007]包括底座、操作板、推柄和液壓桿;
[0008]所述液壓桿設于所述底座和操作板之間;所述推柄設于所述操作板上;
[0009]還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設于所述底座內;所述控制盒內設有處理器和電源裝置,所述控制盒的側壁上設有開關按鈕,其設于底座的外部;
[0010]還包括觸摸屏,所述觸摸屏設于所述操作板上;其通過導線連接所述處理器;[〇〇11]所述操作板的內部鋪設有電磁石,其電連接所述處理器;所述推柄與所述操作板之間通過電磁鐵吸引;
[0012]所述底座內還設有電動機,所述電動機一端連接所述液壓桿,另一端電連接所述處理器。
[0013]如上所述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其中,還包括手動調節閥,所述手動調節閥設于所述底座上,并與所述液壓桿連接。
[0014]如上所述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其中,所述觸摸屏為背光觸摸屏,其上顯示訓練時間、訓練的難度等級以及用于各類設置參數。
[0015]如上所述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其中,還包括語音揚聲器,所述語音揚聲器設于所述控制盒內,其與所述處理器電連接;
[0016]所述語音揚聲器用于發出預先設定的語音提示。
[0017]如上所述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其中,還包括報警器,所述報警器設于所述控制盒內,其與所述處理器電連接。
[0018]如上所述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其中,所述電源裝置為可充電電池,其充電接口設于所述控制盒的側壁上。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
[0020]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通過醫囑發定不同的訓練參數,可適用于不通的患者,有效避免患者訓練不足或過度的問題;
[0021]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其采用智能型控制,符合目前人們對智能型物品的使用,而且其操作簡便、患者可自行完成;[〇〇22]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其具有訓練效果好、有助于促進患者恢復的特點。【附圖說明】
[002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的結構示意圖;[〇〇2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的原理框圖。
[0025]附圖標記說明:
[0026]1、底座2、操作板3、推柄[〇〇27]4、液壓桿5、控制盒6、處理器[〇〇28]7、電源裝置8、開關按鈕9、觸摸屏[〇〇29]10、電磁石11、電動機12、手動調節閥[〇〇3〇]13、語音揚聲器14、報警器15、充電接口【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其效果,現將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闡述。
[0032]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包括底座1、操作板2、 推柄3和液壓桿4;所述液壓桿4設于所述底座1和操作板2之間;所述推柄3設于所述操作板2 上;還包括控制盒5,所述控制盒5設于所述底座1內;所述控制盒5內設有處理器6和電源裝置7,所述控制盒5的側壁上設有開關按鈕8,其設于底座1的外部;還包括觸摸屏9,所述觸摸屏9設于所述操作板2上;其通過導線連接所述處理器6;所述操作板2的內部鋪設有電磁石 10,其電連接所述處理器6;所述推柄3與所述操作板2之間通過電磁鐵吸引;所述底座1內還設有電動機11,所述電動機11 一端連接所述液壓桿4,另一端電連接所述處理器6。
[003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其在使用的時候,首先打開該開關按鈕 8,陪護人員或患者均可根據醫囑為該患者設置訓練的參數,比如訓練的難易等級以及訓練的時間等參數;設定之后,該處理器6將該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與之前錄入的數據比較,然后將該數傳輸到電磁石10以及電動機11,用于控制推柄3和操作板2之間的磁力以及液壓桿4 的升起的高度,從而實現設定參數以符合患者的訓練要求,然后患者將該推柄3在操作板2上向上推,達到一定的時間或訓練強度,則處理器6向語音揚聲器13發出指令,其會發出“你好棒、繼續加油”、“請休息休息”的語句,以起到鼓勵患者的目的,有助于其恢復。[〇〇34]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還包括手動調節閥12, 所述手動調節閥12設于所述底座1上,并與所述液壓桿4連接。
[003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其還設置了手動調節閥12,當沒有電或者不需要用智能控制的時候,患者自行調節該液壓桿4的高度,從而進行訓練的目的。
[0036]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所述觸摸屏9為背光觸摸屏9,其上顯示訓練時間、訓練的難度等級以及用于各類設置參數。
[0037]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該觸摸屏9用于設定不同的訓練參數,以適用于不同的患者。
[0038]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還包括語音揚聲器13, 所述語音揚聲器13設于所述控制盒5內,其與所述處理器6電連接;所述語音揚聲器13用于發出預先設定的語音提示。
[0039]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設置該語音揚聲器13,以起到鼓勵患者的目的,使其重拾信心,堅持訓練,有助于其恢復。
[0040]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還包括報警器14,所述報警器14設于所述控制盒5內,其與所述處理器6電連接。
[004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設置報警器14,當該患者訓練的時間到達或超過上限的時候,其發生報警信號,以提示患者適當訓練。[〇〇42]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所述電源裝置7為可充電電池,其充電接口 15設于所述控制盒5的側壁上。
[004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其可進行充電,方便患者使用。
[0044]上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了進一步的敘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操作板、推柄和液壓桿;所述液壓桿設于所述底座和操作板之間;所述推柄設于所述操作板上;還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設于所述底座內;所述控制盒內設有處理器和電源裝置,所 述控制盒的側壁上設有開關按鈕,其設于底座的外部;還包括觸摸屏,所述觸摸屏設于所述操作板上;其通過導線連接所述處理器;所述操作板的內部鋪設有電磁石,其電連接所述處理器;所述推柄與所述操作板之間 通過電磁鐵吸引;所述底座內還設有電動機,所述電動機一端連接所述液壓桿,另一端電連接所述處理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手動調節閥,所述手動調節閥設于所述底座上,并與所述液壓桿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摸屏為背光觸摸屏,其上顯示訓練時間、訓練的難度等級以及用于各類設置參數。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語音揚聲器,所述語音揚聲器設于所述控制盒內,其與所述處理器電連接; 所述語音揚聲器用于發出預先設定的語音提示。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報警器,所述報警器設于所述控制盒內,其與所述處理器電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智能上肢功能訓練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裝置為可充電電池,其充電接口設于所述控制盒的側壁上。
【文檔編號】A63B21/008GK205699186SQ201620425522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6日
【發明人】馬奔, 喬鴻飛, 吳中恒, 雷曉輝, 黎耀峰, 苑瑗瑗, 李艷存, 萬凱
【申請人】馬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