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體育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體育教學用專用鞍馬。
背景技術:
鞍馬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奧運體育項目,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它是起源于歐洲,羅馬人曾利用木制馬來訓練騎手。19世紀初德國體操家F.L.楊把這種木馬砍頭去尾作為體操器械。1896年鞍馬被列為體操比賽項目。現代比賽用鞍馬器械長160厘米,寬35厘米,馬背中央木環上沿離地面120厘米,離馬背12厘米,兩環相距40~45厘米,現在有一些學校已經開設了鞍馬教程,但是大多數的學生由于身體素質與技術都較為薄弱,在訓練是往往很容易受傷,同時有些動作需要多次練習,一般的學生堅持不住,需要一些支持裝置來幫助完成,因此針對以上問題設計一種體育教學用專用鞍馬是十分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體育教學用專用鞍馬,本實用新型能夠為一些初學者提供訓練上的支撐作用,而且還具有保護作用,通過能夠根據不同的訓練人群與訓練動作的不同調節高度,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方便初學者盡快掌握訓練要求,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體育教學用專用鞍馬,包括馬背、支架與把手,所述支架位于馬背底部,所述把手安裝在馬背上,所述支架上設有充氣墊,所述充氣墊上設有充氣口,所述支架由若干個第一節桿組成,所述各第一節桿之間設有上緊螺母,所述馬背側面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設有滑塊,所述滑塊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上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有緩沖皮墊,所述支撐桿由若干根第二節桿組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把手上設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上設有刻痕。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緩沖皮墊采用橡膠材質制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架底部設有滾輪,所述滾輪上設有滾輪鎖。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馬背上設有若干個抽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能夠為一些初學者提供訓練上的支撐作用,而且還具有保護作用,通過能夠根據不同的訓練人群與訓練動作的不同調節高度,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方便初學者盡快掌握訓練要求,整體設計簡單實用,實用方便,造價成本較低,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便與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支架與滾輪結構示意圖;
圖中:1-馬背;2-支架;3-把手;4-充氣墊;5-充氣口;6-第一節桿;7-上緊螺母;8-滑槽;9-滑塊;10-支撐桿;11-支撐架;12-緩沖皮墊;13-第二節桿;14-防滑套;15-刻痕;16-滾輪;17-滾輪鎖;18-抽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請參閱圖1與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體育教學用專用鞍馬,包括馬背1、支架2與把手3,所述支架2位于馬背1底部,所述把手3安裝在馬背1上,所述支架2上設有充氣墊4,所述充氣墊4上設有充氣口5,所述支架2由若干個第一節桿6組成,所述各第一節桿6之間設有上緊螺母7,所述馬背1側面設有滑槽8,所述滑槽8內設有滑塊9,所述滑塊9連接有支撐桿10,所述支撐桿10上設有支撐架11,所述支撐架11上設有緩沖皮墊12,所述支撐桿10由若干根第二節桿13組成;所述把手3上設有防滑套14,所述防滑套14上設有刻痕15;所述緩沖皮墊12采用橡膠材質制成;所述支架2底部設有滾輪16,所述滾輪16上設有滾輪鎖17,便于移動;所述馬背1上設有若干個抽屜18,用于裝一些訓練小器材。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鞍馬支架上設有充氣墊,在訓練時將其充滿氣體,起到保護作用,防止學生在訓練時掉落摔傷,同時支架是由節桿組成,能夠調節高度,滿足不同的人群訓練,在馬背上設有滑槽,滑槽上設有支撐桿,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動作時起到支撐作用,讓其保持一個姿勢靜止,支撐桿的高度也可以有節桿調節,方便為訓練不同的動作提供支撐。
基于上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能夠為一些初學者提供訓練上的支撐作用,而且還具有保護作用,通過能夠根據不同的訓練人群與訓練動作的不同調節高度,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方便初學者盡快掌握訓練要求,整體設計簡單實用,實用方便,造價成本較低,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便與推廣。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