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安全型的跑步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型的跑步機,屬于健身器材技術領域,所述的安全型的跑步機包括底座、后滾筒、履帶、跑步板;所述的后滾筒設置于底座后部,前滾筒設置于底座前部,跑步臺框架設置于底座中部,跑步板與跑步臺框架樞接,底座內設有底座框架,跑步臺框架與底座框架樞接,本實用新型在側立管和扶手之間設立一個減震裝置,在失衡時能夠減輕碰撞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在底座橫桿上設有恰好能抵住跑步臺框架側部底端面的突起,使跑步機在運行過程中,底座和框架之間不會有相對運動,使跑步機整體穩固耐用,增加跑步者在運動時的舒適感;跑步機的履帶的轉速能夠根據人不同的跑步速度進行相應的調整,使用者不易摔倒,使用方便,體驗度高。
【專利說明】
一種安全型的跑步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健身器材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安全型的跑步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跑步機,其扶手與側立管之間采用固定連接方式,這種結構的扶手雖然能夠起到其應有的支撐作用,但是,在跑步機上做運動時,手不熟練或不小心的情況下仍有碰上扶手導致損傷的可能。
[0003]現有的跑步機底座橫桿上無突起物,導致跑步臺框架的側部與其對應的底座橫桿之間具有一定的垂直距離,這段距離導致當使用者在跑步臺上運動時,如果手給支撐架作用力時,底座橫桿向上翹起,支撐架就會有一個被放大的擺動。
[0004]現有技術中的跑步機的履帶的運動速度是相對固定的,即使用者預先調整好跑步機履帶的速度,使用者的跑步速度需要隨時與履帶的轉動速度一致,才能在跑步機上正常的跑步,使用者在跑步機上的跑步速度會隨著運動時間的不同發生改變,使用者的跑步速度與跑步機的跑步速度產生了速度差,使用者容易摔倒,健身效果差,使用不便。
[0005]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提供安全防護、能根據使用者的速度變化、減小底座與跑步臺框架間隙的跑步機。
【發明內容】
[0006]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安全型的跑步機,在底座橫桿上設置有突起能減小底座與底座框架的間隙;設置保護環,能更具使用者的速度調整履帶的速度;設有減震連接機構能減輕在跑步過程中手受傷的可能性。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所述的安全型的跑步機包括底座、后滾筒、履帶、跑步板、前滾筒、電機、側立管、連接桿、保護環、減震連接機構、扶手、儀表、底座框架、底座橫桿、突起、跑步臺框架;所述的后滾筒設置于底座后部,前滾筒設置于底座前部,跑步臺框架設置于底座中部,跑步板與跑步臺框架樞接,底座內設有底座框架,跑步臺框架與底座框架樞接,底座框架上設有底座橫桿,底座橫桿兩側的位置上設置有兩個突起,履帶繞設于后滾筒與前滾筒之間,底座設置前滾筒的一側設置有電機,側立管固定連接于底座上,側立管上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扶手、儀表,連接桿上固定連接有保護環。
[0008]所述的突起的長度和跑步機正常使用時跑步臺框架兩側底面與對應的底座橫桿之間的長度。所述的突起為彈性材料制成。
[0009]所述的電機通過渦輪蝸桿與前滾筒心軸相連。
[0010]所述的電機通過信號線與儀表相連。
[0011]所述的保護環通過信號線與儀表相連。
[0012]所述的減震連接機構由彈性材料制成。
[0013]所述的保護環為光纖感應器。
[0014]所述的儀表上設有控制電機的開關。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本實用新型在側立管和扶手之間設立一個減震裝置,在失衡時能夠減輕碰撞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在底座橫桿上設有恰好能抵住跑步臺框架側部底端面的突起,使跑步機在運行過程中,底座和框架之間不會有相對運動,使跑步機整體穩固耐用,增加跑步者在運動時的舒適感;跑步機的履帶的轉速能夠根據人不同的跑步速度進行相應的調整,使用者不易摔倒,使用方便,體驗度高。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8]圖2為底座框架、跑步臺框架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底座、2-后滾筒、3-履帶、4-跑步板、5-前滾筒、6-電機、7_側立管、8_連接桿、9-保護環、10-減震連接結構、11-扶手、12-儀表、13-底座框架、131-底座橫桿、132-突起、14-跑步臺框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說明,以方便技術人員理解。
[0021]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安全型的跑步機,其技術方案為:所述的安全型的跑步機包括底座1、后滾筒2、履帶3、跑步板4、前滾筒5、電機6、側立管7、連接桿8、保護環9、減震連接機構10、扶手11、儀表12、底座框架13、底座橫桿131、突起132、跑步臺框架14;所述的后滾筒2設置于底座I后部,前滾筒5設置于底座I前部,跑步臺框架14設置于底座I中部,跑步板4與跑步臺框架14樞接,底座I內設有底座框架13,跑步臺框架14與底座框架13樞接,底座框架13上設有底座橫桿131,底座橫桿131兩側的位置上設置有兩個突起132,使跑步機在運行過程中,底座I和底座框架13之間不會有相對運動,使跑步機整體穩固耐用,增加跑步者在運動時的舒適感,履帶繞設于后滾筒2與前滾筒5之間,底座I設置前滾筒5的一側設置有電機6,側立管7固定連接于底座I上,側立管7上固定連接有連接桿8、扶手11、儀表12,扶手11與側立管7之間通過減震連接結構10相連,扶手11相對于側立管7具備彈性,在失衡時人體碰撞狀態下,能都減輕碰撞的傷害,連接桿8上固定連接有保護環9,跑步機的履帶的轉速能夠根據人不同的跑步速度進行相應的調整,使用者不易摔倒,使用方便,體驗度尚O
[0022]所述的突起132的長度和跑步機正常使用時跑步臺框架14兩側底面與對應的底座橫桿131之間的長度,底座框架14的寬度小于底座的I寬度,突起恰好抵住跑步臺框架14兩側部的底面,進而避免了儀表12前傾的問題。
[0023]所述的突起132為彈性材料制成,提高跑步機的可靠性。
[0024]所述的電機6通過渦輪蝸桿于前滾筒5心軸相連,提供跑步機工作的動力。
[0025]所述的電機6通過信號線與儀表12相連,便于控制。
[0026]所述的保護環9通過信號線與儀表12相連,便于控制。
[0027]所述的減震連接機構10由彈性材料制成,便于保護使用者。
[0028]所述的保護環9為光纖感應器,保證信號的靈敏性。
[0029]所述的儀表12上設有控制電機6的開關,便于控制。
[0030]如前所述的保護環6、儀表12為市售的成熟元件,其具體功能的實現不依賴內部的軟件程序。
[0031]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
[0032]在使用者跑步前,預先通過通過儀表12調整好電機6的轉速,將保護環9穿戴于腰部位置,在跑步時,保護環6實時感知使用者的跑步的速度,及時反饋信號給儀表12,儀表12具有自動調節功能,能及時根據跑步者的速度調節履帶的速度。
[0033]本實用新型在側立管和扶手之間設立一個減震裝置,在失衡時能夠減輕碰撞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在底座橫桿上設有恰好能抵住跑步臺框架側部底端面的突起,使跑步機在運行過程中,底座和框架之間不會有相對運動,使跑步機整體穩固耐用,增加跑步者在運動時的舒適感;跑步機的履帶的轉速能夠根據人不同的跑步速度進行相應的調整,使用者不易摔倒,使用方便,體驗度高。
[0034]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盡管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安全型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型的跑步機包括底座、后滾筒、履帶、跑步板、前滾筒、電機、側立管、連接桿、保護環、減震連接機構、扶手、儀表、底座框架、底座橫桿、突起、跑步臺框架;所述的后滾筒設置于底座后部,前滾筒設置于底座前部,跑步臺框架設置于底座中部,跑步板與跑步臺框架樞接,底座內設有底座框架,跑步臺框架與底座框架樞接,底座框架上設有底座橫桿,底座橫桿兩側的位置上設置有兩個突起,履帶繞設于后滾筒與前滾筒之間,底座設置前滾筒的一側設置有電機,側立管固定連接于底座上,側立管上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扶手、儀表,連接桿上固定連接有保護環。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型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起的長度和跑步機正常使用時跑步臺框架兩側底面與對應的底座橫桿之間的長度。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安全型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起為彈性材料制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型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機通過渦輪蝸桿與前滾筒心軸相連。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型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機通過信號線與儀表相連。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型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護環通過信號線與儀表相連。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型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減震連接機構由彈性材料制成。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型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護環為光纖感應器。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型的跑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儀表上設有控制電機的開關。
【文檔編號】A63B22/02GK205699111SQ201620607362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1日
【發明人】王兆克, 習茵, 李朝, 李冰, 曹甜甜
【申請人】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