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玩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玩具車。
背景技術:
現有玩具車通常具有行走功能,功能單一,趣味性不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玩具車,不但具有玩具車的行走功能,而且可實現車身相對車尾的轉動,增加了玩具車的功能,趣味性強。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車,包括:車體,所述車體包括車身和設在所述車身后部的車尾;和車尾鎖止件,所述車尾鎖止件設在所述車身上,所述車尾鎖止件構造成在鎖止所述車尾的鎖止位置和與所述車尾脫離配合的釋放位置之間可運動,當所述車尾鎖止件位于所述釋放位置時所述車身相對于所述車尾繞所述車體的縱向中心軸線可轉動。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車,通過將車尾鎖止件設在車身上,并將車尾鎖止件構造成在鎖止車尾的鎖止位置和與車尾脫離配合的釋放位置之間可運動,且當車尾鎖止件位于釋放位置時車身相對于車尾繞車體的縱向中心軸線可轉動。由此,不但具有玩具車的行走功能,而且可實現車身相對車尾的轉動,增加了玩具車的功能,趣味性強。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車尾鎖止件可移動地設在所述車身上,所述車尾鎖止件向前移動以使所述車尾鎖止件從所述鎖止位置移動至所述釋放位置。
具體地,所述車尾鎖止件的后部設有向后延伸出的至少一個鎖止部,所述車尾上設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上形成有適于與所述鎖止部配合的至少一個鎖止孔,所述鎖止孔的一側設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鎖止部的沿所述車身轉動方向的下游。
進一步地,所述配合部形成為環狀結構,所述限位部為多個且所述多個限位部沿所述配合部的內周壁的周向間隔設置,相鄰兩個所述限位部之間限定出所述鎖止孔。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部的鄰近所述車身的一側表面構造成適于將所述鎖止部導入所述鎖止孔內的導向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車身上設有穿設在所述車尾上的延伸桿,所述延伸桿上套設有扭簧,所述扭簧的第一端與所述車尾相連,且所述扭簧的第二端與所述延伸桿相連,當所述車尾鎖止件位于所述釋放位置時所述扭簧帶動所述延伸桿轉動。
具體地,所述車身上設有適于與磁性物質吸附的車身吸附件,所述車身吸附件與所述車尾鎖止件連接且相對所述車身可移動。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車體還包括變形結構,所述變形結構固定在所述車尾上,所述車身上設有車身鎖止件,所述車身鎖止件構造成在鎖止所述變形結構的變形鎖止位置和與所述變形結構脫離配合的變形釋放位置之間可運動,當所述車身鎖止件位于所述變形釋放位置時所述變形結構相對于所述車身展開。
具體地,所述車身鎖止件上設有適于與磁性物質吸附的變形吸附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車身上設有彈板鎖止件,所述車身的底部設有彈板,所述彈板適于與所述彈板鎖止件配合,當所述彈板與所述彈板鎖止件脫離配合時所述彈板翻轉以帶動所述玩具車翻轉。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的玩具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圖1所示的玩具車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的玩具車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的玩具車的部分結構的另一方向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的車尾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玩具車100;
車體1;
車身11;延伸桿111;扭簧1111;車身吸附件112;車身鎖止件114;第一卡扣1141;變形吸附件115;彈板鎖止件116;彈板113;車尾12;配合部121;鎖止孔1211;限位部1212;導向面1213;變形結構13;第二卡扣131;動物頭部132;
車位鎖止件2;鎖止部21;
W為車身的轉動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文的公開提供了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例子用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不同結構。為了簡化本實用新型的公開,下文中對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設置進行描述。當然,它們僅僅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此外,本實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復參考數字和/或字母。這種重復是為了簡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討論各種實施例和/或設置之間的關系。此外,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種特定的工藝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意識到其他工藝的可應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參考圖1-圖5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車100。
如圖1-圖3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車100,可以包括車體1和車尾鎖止件2。
具體的,如圖1-圖3所示,車體1包括車身11和設在車身11后部的車尾12。車尾鎖止件2設在車身11上,車尾鎖止件2構造成在鎖止車尾12的鎖止位置和與車尾12脫離配合的釋放位置之間可運動,當車尾鎖止件2位于釋放位置時車身11相對于車尾12繞車體1的縱向中心軸線可轉動。
具體而言,當車尾鎖止件2位于鎖止車尾12的鎖止位置時,車身11和車尾12可鎖止在一起以使得車體1整體呈現為車型,此時,玩具車100可實現行走的功能。當車尾鎖止件2位于與車尾12脫離配合的釋放位置時,車身11相對于車尾12繞車體1的縱向中心軸線可轉動。此處可以理解的是,車體1的縱向中心軸線的延伸方向為前后方向。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車100,通過將車尾鎖止件2設在車身11上,并將車尾鎖止件2構造成在鎖止車尾12的鎖止位置和與車尾12脫離配合的釋放位置之間可運動,且當車尾鎖止件2位于釋放位置時車身11相對于車尾12繞車體1的縱向中心軸線可轉動。由此,不但具有玩具車100的行走功能,而且可實現車身11相對車尾12的轉動,增加了玩具車100的功能,趣味性強。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3所示,車尾鎖止件2可移動地設在車身11上,車尾鎖止件2向前移動以使車尾鎖止件2從鎖止位置移動至釋放位置,從而實現車身11相對于車尾12繞車體1的縱向中心軸線可轉動,結構簡單,可靠。當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實施例中,車尾12相對于車身11可前后移動,當車尾12相對于車身11向后移動時,可使得車尾鎖止件2從鎖止位置移動至釋放位置。
具體地,參照圖3所示,車尾鎖止件2的后部設有向后延伸出的至少一個鎖止部21。例如,如圖3所示,車尾鎖止件2的后部設有向后延伸出且彼此間隔開的兩個鎖止部21。
參照圖5所示,車尾12上設有配合部121,配合部121上形成有適于與鎖止部21配合的至少一個鎖止孔1211。由此,通過鎖止孔1211與鎖止部21的配合,可將車尾鎖止件2鎖止在配合部121上,以使車尾鎖止件2處于鎖止位置。
具體地,鎖止孔1211的一側設有限位部1212,限位部1212位于鎖止部21的沿車身11轉動方向的下游。由此,當鎖止部21位于鎖止孔1211內時,通過使限位部1212位于鎖止部21的沿車身11轉動方向的下游,可將鎖止部21限位在鎖止孔1211內,從而當車尾鎖止件2位于鎖止位置時,阻止了車身11相對于車尾12的可轉動。
進一步地,參照圖3和圖5,配合部121形成為環狀結構,限位部1212為多個且多個限位部1212沿配合部121的內周壁的周向間隔設置,相鄰兩個限位部1212之間限定出鎖止孔1211。例如,如圖5所示,限位部1212為兩個,且兩個限位部1212沿配合部121的內周壁的周向方向間隔設置,兩個限位部1212可分別與兩個鎖止部21限位配合。由此,多個限位部1212可與多個鎖止部21對應配合,從而將車尾鎖止件2可靠地鎖止在鎖止位置。
當然,可以理解的是,限位部1212還可以為更多個例如三個、四個或五個等,本實用新型對此不作具體限定。
可選地,多個限位部1212沿配合部121的內周壁的周向均勻間隔設置,由此,不但結構簡單,而且當車尾鎖止件2位于鎖止位置時,可保證車尾鎖止件2的各個鎖止部21受力的均勻性,有利于延長車尾鎖止件2的使用壽命。
具體地,參照圖5所示,限位部1212的鄰近車身11的一側表面構造成適于將鎖止部21導入鎖止孔1211內的導向面1213。由此,導向面1213可將鎖止部21可靠地導向鎖止孔1211以便于鎖止部21與限位部1212的可靠配合。可選地,如圖5所示,導向面1213為斜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參照圖3所示,車身11上設有穿設在車尾12上的延伸桿111,延伸桿111上套設有扭簧1111,扭簧1111的第一端與車尾12相連,且扭簧1111的第二端與延伸桿111相連,當車尾鎖止件2位于釋放位置時扭簧1111帶動延伸桿111轉動。例如,如圖3所示,設在車身11上的延伸桿111可穿過上述配合部121伸入至車尾12中。具體而言,當車尾鎖止件2位于釋放位置時,由于車身11的重量比車尾12輕,因此延伸桿111上套設的扭簧1111可帶動延伸桿111轉動,從而通過延伸桿111的轉動進而實現車身11相對于車尾12的轉動。
可選地,車身11上設有適于與磁性物質吸附的車身吸附件112,車身吸附件112相對車身11可移動,車身吸附件112與車尾鎖止件2連接。例如,當車身吸附件112與本實施例中的另一個玩具車100的車身吸附件112吸附時,兩個玩具車100的車身吸附件112分別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動以帶動對應的車尾鎖止件2移動,從而使得車尾鎖止件2脫離鎖止位置以便于實現車身11相對于車尾12繞車體1的縱向中心軸線可轉動。具體地,車身吸附件112內設有磁鐵。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參照圖1-圖2所示,車體1還包括變形結構13,變形結構13固定在車尾12上,車身11上設有車身鎖止件114,車身鎖止件114構造成在鎖止變形結構13的變形鎖止位置和與變形結構13脫離配合的變形釋放位置之間可運動,當車身鎖止件114位于變形釋放位置時變形結構13相對于車身11展開。
由此,變形結構13的一端固定在車尾12上,變形結構13的另一端可通過車身鎖止件114相對于車身11展開或固定。具體而言,當車身鎖止件114位于變形釋放位置時,變形結構13的一端固定在車尾12上,變形結構13的另一端相對車身11展開以實現玩具車100的變形功能,當車身鎖止件114位于變形鎖止位置時,變形結構13的一端固定在車尾12上,另一端固定在車身11上,以便于車體1整體呈現為車型,實現玩具車100的行走功能。
可選地,車身鎖止件114上設有適于與磁性物質吸附的變形吸附件115。具體而言,當車身鎖止件114上的變形吸附件115吸附磁性物質時,可觸發車身鎖止件114向后移動至變形釋放位置,從而實現變形結構13相對于車身11可展開。具體地,變形吸附件115內設有磁鐵。
具體的,如圖1-圖3所示,車身鎖止件114上設有第一卡扣1141,變形結構13上設有與第一卡扣1141扣合的第二卡扣131,通過第一卡扣1141與第二卡扣131配合以使得車身鎖止件114位于變形鎖止位置以實現車身11與變形結構13的固定,當第一卡扣1141與第二卡扣131脫離時,車身鎖止件114位于變形釋放位置,從而實現變形結構13相對于車身11展開。
進一步地,變形結構13包括動物頭部132,動物頭部132通過轉軸連接在變形結構13的前端,當車身鎖止件114位于變形釋放位置時,轉軸轉動以使得動物頭部132進一步展開,當車身鎖止件114位于變形鎖止位置時,動物頭部132可固定在車身11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如圖4所示,車身11上設有彈板鎖止件116,車身11的底部設有彈板113,彈板113適于與彈板鎖止件116配合,當彈板113與彈板鎖止件116脫離配合時彈板113翻轉以帶動玩具車100翻轉。
例如,如圖4所示,彈板113上設有通孔,彈板鎖止件116可穿過通孔以與通孔配合以將彈板113鎖止在車身11的底部,當彈板鎖止件116與通孔脫離配合時,彈板113可翻轉以帶動玩具車100翻轉。
具體地,彈板113的一端可通過樞轉軸固定在車身11的底部,彈板113的另一端可通過彈板鎖止件116鎖止在車身11的底部。
進一步地,彈板鎖止件116可設在上述車身鎖止件114上,當車身鎖止件114位于變形鎖止位置時,彈板鎖止件116可將彈板113鎖止在車身11的底部,當車身鎖止件114位于變形釋放位置時,彈板鎖止件116與彈板113脫離配合,從而實現玩具車100的翻轉功能。
下面參考圖1-圖5對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玩具車100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玩具車100包括車體1和車尾鎖止件2。
具體地,車體1包括車身11、變形結構13和設在車身11后部的車尾12。車尾鎖止件2設在車身11上,車尾鎖止件2構造成在鎖止車尾12的鎖止位置和與車尾12脫離配合的釋放位置之間可運動,當車尾鎖止件2位于釋放位置時車身11相對于車尾12繞車體1的縱向中心軸線可轉動。
參照圖3所示,車身11上設有適于與磁性物質吸附的車身吸附件112,車身吸附件112與車尾鎖止件2固定連接,車身吸附件112和車尾鎖止件2可移動地設在車身11上。具體而言,當車身吸附件112與本實施例中的另一個玩具車100的車身吸附件112吸附時,兩個玩具車100的車身吸附件112分別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動以帶動對應的車尾鎖止件2移動,從而使得車尾鎖止件2脫離鎖止位置以便于實現車身11相對于車尾12繞車體1的縱向中心軸線可轉動。
具體地,參照圖3所示,車尾鎖止件2的后部設有向后延伸出的兩個鎖止部21。
參照圖5所示,車尾12上設有環狀的配合部121,配合部121上形成有適于與鎖止部21配合的兩個鎖止孔1211。具體地,鎖止孔1211的一側設有限位部1212,限位部1212位于鎖止部21的沿車身11轉動方向的下游,限位部1212的鄰近車身11的一側表面構造成適于將鎖止部21導入鎖止孔1211內的導向面1213,兩個限位部1212沿配合部121的內周壁的周向間隔設置,相鄰兩個限位部1212之間限定出鎖止孔1211。由此,當鎖止部21位于鎖止孔1211內時,通過使限位部1212位于鎖止部21的沿車身11轉動方向的下游,可將鎖止部21限位在鎖止孔1211內,從而在車尾鎖止件2位于鎖止位置時,阻止了車身11相對于車尾12的可轉動。
參照圖3所示,車身11上設有延伸桿111,延伸桿111穿過配合部121伸入至車尾12中,延伸桿111的位于車尾12內的部分上套設有扭簧1111,扭簧1111的第一端與車尾12相連,且扭簧1111的第二端與延伸桿111相連,當車尾鎖止件2位于釋放位置時扭簧1111帶動延伸桿111轉動,從而通過延伸桿111轉動以帶動車身11相對車頭的轉動。
參照圖1-圖2所示,變形結構13固定在車尾12上,車身11上設有車身鎖止件114,車身鎖止件114構造成在鎖止變形結構13的變形鎖止位置和與變形結構13脫離配合的變形釋放位置之間可運動,當車身鎖止件114位于變形釋放位置時變形結構13相對于車身11展開。
車身鎖止件114上設有適于與磁性物質吸附的變形吸附件115。具體而言,當車身鎖止件114上的變形吸附件115吸附磁性物質時,可觸發車身鎖止件114向后移動至變形釋放位置,從而實現變形結構13相對于車身11可展開。
具體的,如圖1-圖3所示,車身鎖止件114上設有第一卡扣1141,變形結構13上設有與第一卡扣1141扣合的第二卡扣131,第一卡扣1141與第二卡扣131配合以使得車身鎖止件114位于變形鎖止位置,以實現車身11與變形結構13的固定,第一卡扣1141與第二卡扣131脫離以使得車身鎖止件114位于變形釋放位置,從而實現變形結構13相對于車身11展開。
車身鎖止件114的底部設有彈板鎖止件116,車身11的底部設有彈板113,彈板113適于與彈板鎖止件116配合,當彈板113與彈板鎖止件116脫離配合時彈板113翻轉以帶動玩具車100翻轉。具體而言,如圖4所示,彈板113上設有通孔,當車身鎖止件114位于變形鎖止位置時,彈板鎖止件116可與通孔配合以將彈板113鎖止在車身11的底部,當車身鎖止件114上的變形吸附件115吸附磁性物質觸發車身鎖止件114向后移動至變形釋放位置時,不但可實現變形結構13相對于車身11的展開,而且彈板鎖止件116跟隨車身鎖止件114向后移動以實現彈板鎖止件116與通孔脫離配合,實現玩具車100的翻轉。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車100的玩法進行詳細說明。其中,玩具車100為兩個,磁性物質為磁性幣,玩具車100的車身11的前部具有磁性幣夾持口。
兩個玩具車100相對放置,磁性幣位于兩個玩具車100之間。由于玩具車100的車身11上設有車身吸附件112,兩個玩具車100同時朝向彼此的方向移動且均移動至磁性幣處并夾持磁性幣。此時,磁性幣與分別與兩個玩具車100的變形吸附件115接觸,觸發車身鎖止件114朝向遠離磁性幣的方向移動至變形釋放位置,且彈板鎖止件116跟隨車身鎖止件114移動至與通孔脫離配合的位置,從而實現玩具車100的變形和翻轉功能。與此同時,車身吸附件112帶動車尾鎖止件2脫離鎖止位置,實現車身11相對于車尾12轉動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在玩具車100翻轉和車身11相對車尾12轉動的過程中,有利于其中一個玩具車100搶奪到磁性幣,從而增加了玩具車100使用的趣味性。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