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球網柱,尤其是涉及一種隔網類體育項目便攜式球網柱。
背景技術:
公知的,球網柱是有網類項目經常要使用到的體育設備,比如: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以及藤球等體育項目,隨著大眾對有網類項目越來越喜愛使得學習和選擇有網類項目的人就越來越多,但是有網類項目礙于場地的要求,必須帶有球網才能開展這些項目,而我們國家的基礎場地建設又不足以滿足如此眾多的人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就極大的影響了有網類體育項目的發展,而現在有網類項目的球網都是固定設置在場地上的,因此在攜帶和安裝的時候非常麻煩,特別是安裝的時候,由于臨時的場地為平整的水泥地或者橡膠地,這樣的場地想把球網很好的固定起來非常困難,需要用較大重量的重物對球網柱底部固定才行,但是這樣的重物在攜帶的時候又非常的麻煩,不利于隨時拆卸,因此使得有網類項目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隔網類體育項目便攜式球網柱,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支撐柱上設置球網固定柱、側平衡桿和支撐桿,采用組裝式的結構來構建球網,并通過電機來控制球網的收放,以此來達到方便攜帶和便于安裝的目的。
為了實現所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隔網類體育項目便攜式球網柱,包括網柱、球網、側平衡桿、加強桿和支撐桿,網柱有兩根,兩根網柱之間設有球網,在網柱的底部設有側平衡桿和支撐桿,側平衡桿和支撐桿分別通過加強桿與網柱相連接。
所述網柱由球網固定柱和支撐柱構成,支撐柱底部設有側平衡桿和支撐桿,支撐柱的頂部設有球網固定柱。
所述球網固定柱底部設有插頭,插頭上設有突塊,支撐柱為管狀結構,支撐柱頂部的內壁上設有第三凹槽,插頭上的突塊與支撐柱上的第三凹槽相對應,球網固定柱通過插頭的突塊插入到支撐柱內壁上的第三凹槽內使球網固定柱與支撐柱相連接。
所述支撐柱為多節結構,支撐柱頂部與球網固定柱相連接。
所述球網固定柱為兩根,一根球網固定柱上設有電機、旋轉軸和側開口,球網固定柱頂部設有電機,電機與球網固定柱內的旋轉軸一端相連接,旋轉軸與球網的一端相連接,球網的另一端穿過球網固定柱側面的側開口與插片相連接,另一根球網固定柱上設有固定裝置,固定裝置由底板、側板和擋板構成,底板設置在球網固定柱側面的下部,底板的兩端各設有一塊側板,兩塊側板設有一塊擋板,擋板上設有開口,插片插入到底板、側板和擋板所形成的空間內使插片與固定裝置相連接。
所述球網固定柱的側面設有控制開關,控制開關通過導線與電機相連接。
所述支撐柱底部設有加固裝置,加固裝置由第一凹槽、吸盤、第二凹槽、絲杠和旋鈕構成,吸盤的頂部與支撐柱的底部面相連接,支撐柱的底部面上設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絲杠,第一凹槽兩側各設有一個第二凹槽,第一凹槽與兩個第二凹槽呈垂直結構,兩個第二凹槽呈直線結構,第一凹槽內設有孔,孔內設有絲杠,絲杠上設有旋鈕,絲杠與第一凹槽內的支撐桿相對應,在兩個第二凹槽內均設有第一螺絲孔,第二凹槽內均設有一根側平衡桿,側平衡桿上設有螺絲孔,側平衡桿上的螺絲孔與第二凹槽內的第一螺絲孔相對應。
所述支撐桿至少為兩根,支撐桿之間通過連接裝置相連接,連接裝置由加固板、插頭、第一連接塊、第二連接塊和連接軸構成,支撐桿的一端與支撐柱底部面上的第一凹槽相連接,支撐桿另一端設有第一連接塊,支撐桿上的第一連接塊與另一支撐桿端頭上的第二連接塊相連接,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上均設有連接孔,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通過連接軸插入到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上的連接孔使支撐桿之間相連接,在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一側的支撐桿上均設有插孔,插孔內均設有插頭,插頭通過固定板相連接。
所述支撐柱上設有固定塊,固定塊上設有固定槽,固定槽設置在固定塊的下部。
所述加強桿的一端設有固定片,固定片上設有第三螺絲孔,固定片的另一端上設有固定銷,固定銷設置在固定塊的固定槽內,加強桿通過固定銷與固定塊相連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隔網類體育項目便攜式球網柱,包括網柱、球網、側平衡桿、加強桿和支撐桿,通過在支撐柱上設置球網固定柱、側平衡桿和支撐桿,采用組裝式的結構來構建球網,并通過電機來控制球網的收放,以此來達到方便攜帶和便于安裝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實用性強,建構簡單,使用和安裝起來都比較,不但可以很好的對球網進行收放,極大的節省人力以及收放的時間,而且不需要攜帶重物對球網柱進行固定,極大的提高了球網柱攜帶,從而有利于有網類項目的發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球網固定柱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柱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桿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加強桿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球網與球網固定座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球網固定柱與支撐柱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中:1、球網;2、球網固定柱;3、支撐柱;4、側平衡桿;5、加強桿;6、支撐桿;7、電機;8、旋轉軸;9、側開口;10、第一凹槽;11、吸盤;12、第一螺絲孔;13、第二凹槽;14、絲杠;15、旋鈕;16、加固板;17、插頭;18、插孔;19、第一連接塊;20、第二連接塊;21、連接軸;22、固定塊;23、第三螺絲孔;24、固定片;25、插片;26、側板;27、擋板;28、底板;29、突塊;30、插頭;31、第三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詳細的解釋本實用新型,公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護本實用新型范圍內的一切技術改進。
結合附圖1~7所述的一種隔網類體育項目便攜式球網柱,包括網柱、球網1、側平衡桿4、加強桿5和支撐桿6,網柱有兩根,兩根網柱之間設有球網1,在網柱的底部設有側平衡桿4和支撐桿6,側平衡桿4和支撐桿6分別通過加強桿5與網柱相連接。
所述網柱由球網固定柱2和支撐柱3構成,支撐柱3底部設有側平衡桿4和支撐桿6,支撐柱3的頂部設有球網固定柱2。
所述球網固定柱2底部設有插頭30,插頭30上設有突塊29,支撐柱3為管狀結構,支撐柱3頂部的內壁上設有第三凹槽31,插頭30上的突塊29與支撐柱3上的第三凹槽31相對應,球網固定柱2通過插頭30的突塊29插入到支撐柱3內壁上的第三凹槽31內使球網固定柱2與支撐柱相3連接。
所述支撐柱3為多節結構,支撐柱3頂部與球網固定柱2相連接。
所述球網固定柱2為兩根,一根球網固定柱2上設有電機7、旋轉軸8和側開口9,球網固定柱2頂部設有電機7,電機7與球網固定柱2內的旋轉軸8一端相連接,旋轉軸8與球網1的一端相連接,球網1的另一端穿過球網固定柱2側面的側開口9與插片25相連接,另一根球網固定柱2上設有固定裝置,固定裝置由底板28、側板26和擋板27構成,底板28設置在球網固定柱2側面的下部,底板28的兩端各設有一塊側板26,兩塊側板26設有一塊擋板27,擋板27上設有開口,插片25插入到底板28、側板26和擋板27所形成的空間內使插片25與固定裝置相連接。
所述球網固定柱2的側面設有控制開關,控制開關通過導線與電機7相連接。
所述支撐柱3底部設有加固裝置,加固裝置由第一凹槽10、吸盤11、第二凹槽13、絲杠14和旋鈕15構成,吸盤11的頂部與支撐柱3的底部面相連接,支撐柱3的底部面上設有第一凹槽10、第二凹槽13和絲杠14,第一凹槽10兩側各設有一個第二凹槽13,第一凹槽10與兩個第二凹槽13呈垂直結構,兩個第二凹槽13呈直線結構,第一凹槽10內設有孔,孔內設有絲杠14,絲杠14上設有旋鈕15,絲杠14與第一凹槽10內的支撐桿6相對應,在兩個第二凹槽13內均設有第一螺絲孔12,第二凹槽13內均設有一根側平衡桿4,側平衡桿4上設有螺絲孔,側平衡桿4上的螺絲孔與第二凹槽13內的第一螺絲孔12相對應。
所述支撐桿6至少為兩根,支撐桿6之間通過連接裝置相連接,連接裝置由加固板16、插頭17、第一連接塊19、第二連接塊20和連接軸21構成,支撐桿6的一端與支撐柱3底部面上的第一凹槽10相連接,支撐桿6另一端設有第一連接塊19,支撐桿6上的第一連接塊19與另一支撐桿6端頭上的第二連接塊20相連接,第一連接塊19和第二連接塊20上均設有連接孔,第一連接塊19和第二連接塊20通過連接軸21插入到第一連接塊19和第二連接塊20上的連接孔使支撐桿6之間相連接,在第一連接塊19和第二連接塊20一側的支撐桿6上均設有插孔18,插孔18內均設有插頭17,插頭17通過固定板16相連接。
所述支撐柱3上設有固定塊22,固定塊22上設有固定槽,固定槽設置在固定塊22的下部。
所述加強桿5的一端設有固定片24,固定片24上設有第三螺絲孔23,固定片24的另一端上設有固定銷,固定銷設置在固定塊22的固定槽內,加強桿5通過固定銷與固定塊22相連接。
實施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隔網類體育項目便攜式球網柱,由于采用網柱底部固定的方法,這樣就可以使得球網的固定更加的牢固,支撐板6設置在兩根網柱的底部,支撐板6為板狀結構,這樣最大程度的防止了運動員的損傷,而支撐板6之間通過加固板16進行加固,這樣就使得支撐板6更加的穩固,從而防止了網柱向內側傾倒,而側平衡桿4可以防止網柱相兩邊傾倒,而網柱的上部通過球網1的拉伸,這樣就使得整個球網更加的牢固,而支撐柱3采用了多級的結構,這樣就可以根據不同項目來調節球網的高度。
結合附圖2和6,我們可以看出來,對于球網1的固定我們可以進行電動的對球網進行收放,同樣也可以采取手動的對球網1進行收放,球網1的一端纏繞在一個球網固定柱2的旋轉軸8上,當我們按動控制開關的時候,電機7帶動旋轉軸8進行旋轉,旋轉軸8從而可以將球網1一點一點纏繞在旋轉軸8上面,而球網1另一端通過插片25插入到另一個球網固定柱2的固定裝置上,這樣再通過電機7的旋轉來調整球網1的張緊程度就可以了。
結合附圖3、4和5,通過吸盤11、側平衡桿4和支撐桿6對支撐柱3的底部進行加固,側平衡桿4通過螺絲插入到側平衡桿4和第二凹槽13內的第二螺絲孔12內使得側平衡桿4與支撐柱3相連接,而絲杠14通過旋鈕15來決定絲杠14在第一凹槽10內的長度,絲杠14頂住支撐桿6的端頭,這樣就使得支撐桿6一端被固定起來,從而還可以進行調節支撐桿6的張進度,而支撐桿6之間通過加固板16使得支撐板6形成一塊直板,通過直板將支撐柱3的底部支撐開,防止了支撐柱3底部的移動,而吸盤11可以很好的防止網柱的晃動,從而保障了球網柱的整體穩定性,而加強桿5通過固定塊22和固定片24的固定,使得支撐柱3與側平衡桿4和支撐桿6之間更加的牢固,從而使得球網1在受到大的力量的時候側平衡桿4和支撐柱6不會發生變形,從而延長了球網柱的使用壽命。
由于網柱、側平衡桿4、球網1、加強桿5、支撐桿6以及固定裝置、連接裝置和加固裝置都采用了組合式的安裝方法,因此我們可以很好的將球網1進行攜帶,而對于球網柱的底部采用對稱力的方式使得球網1在安裝的時候不需要重物進行固定,因此就可以使得球網隨時隨地進行安裝,極大的方便了有網類項目的發展。
本實用新型未詳述部分為現有技術,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該技術方案方法和途徑很多,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