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運動器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軌跡踏步機。
背景技術:
: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身體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健身器材也越來越被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采購使用。
現有的踏步機主要是滿足使用者的腿部以及腳腕部方面的鍛煉,功能單一,而且運動軌跡也非常單一。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問題,而提供一種多軌跡踏步機,整個結構簡單耐用,實現了腿部與手臂同時得到鍛煉的效果,手臂不僅關節方面可以得到鍛煉,且臂力也可以得到鍛煉,除此之外,腿部的運動軌跡更加多樣化,使用者腿部多方位得到鍛煉。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
多軌跡踏步機,其包括有機身,機身內安裝有帶輪結構,所述帶輪結構包括主動輪、從動輪以及張緊帶,所述機身一端安裝有手搖結構,另一端安裝有拉手結構,所述機身兩側安裝有踏步結構;
所述手搖結構包括有固定于機身上的豎桿,所述豎桿上端固定有支架,支架上插套有用于手搖的曲柄;
所述拉手結構包括有固定于機身底部的水平桿,所述水平桿兩端位于機身兩側固定有拉環,所述拉環上套設有彈性繩,所述彈性繩頂端固定有手拉把;
所述踏步結構包括有Z型連桿,所述Z型連桿一端與機身內主動輪軸心固定連接,另一端插套有T型套管,所述T型套管鉸接連接有可向機身外側擺動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表面固定有腳踏板,其下表面安裝有滾輪,滾輪下方設有固定于機身兩側的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開有兩條以上的滑道,且滾輪位于滑道內。
作為優選,所述滑道包括有與機身相平行的豎直滑道,還包括有沿手搖結構方向開口逐漸增大的弧形滑道。
作為優選,所述水平桿底部兩端安裝有滑輪。
作為優選,所述承托板底面固定有加強架。
作為優選,所述滑道的行程大于主動輪直徑。
作為優選,所述曲柄兩端插套有手把握套。
作為優選,所述腳踏板表面為粗糙且其周緣設有檔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過踩動腳踏板,腳踏板一端的運動軌跡為圓形,另一端為直線型,踩動時不僅腳腕處得到了活動,而且小腿與大腿也需要用力,得到鍛煉;
2、腳踏板與Z型連桿通過T型套管鉸接連接,可以將腳踏板抬起后向外轉動,放入弧形滑道中,在弧形滑道中,腳踏板不僅有X方向與Y方向的運動軌跡,還有Z向的運動軌跡,在使用過程中,除了鍛煉腳腕、大腿、小腿以外,腿部的側面肌肉以及胯部關節也得到了鍛煉,很大地擴展了人體鍛煉位置;
3、拉手結構與手搖結構可以由使用者按照需求選擇,拉手結構主要通過拉動彈性繩,克服彈力實現臂力方面的鍛煉,手搖結構主要通過搖動曲柄實現手臂、手腕等各個關節的活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腳踏板、Z型連桿、支撐架之間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為承托板與加強架之間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4為水平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機身;2、豎桿;3、支架;4、曲柄;5、水平桿;6、拉環;7、彈性繩;8、手拉把;9、Z型連桿;10、T型套管;11、支撐架;12、腳踏板;13、滾輪;14、承托板;15、豎直滑道;16、弧形滑道;17、滑輪;18、加強架;19、手把握套。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多軌跡踏步機,其包括有機身1,機身1內安裝有帶輪結構,所述帶輪結構包括主動輪、從動輪以及張緊帶,所述機身1一端安裝有手搖結構,另一端安裝有拉手結構,所述機身1兩側安裝有踏步結構;
所述手搖結構包括有固定于機身1上的豎桿2,所述豎桿2上端固定有支架3,支架3上插套有用于手搖的曲柄4;
所述拉手結構包括有固定于機身1底部的水平桿5,所述水平桿5兩端位于機身1兩側固定有拉環6,所述拉環6上套設有彈性繩7,所述彈性繩7頂端固定有手拉把8;
所述踏步結構包括有Z型連桿9,所述Z型連桿9一端與機身1內主動輪軸心固定連接,另一端插套有T型套管10,T型套管10水平管插套于Z型連桿9一端,與水平管相垂直的豎管鉸接連接有可向機身1外側擺動的支撐架11,所述支撐架11上表面固定有腳踏板12,其下表面安裝有滾輪13,滾輪13下方設有固定于機身1兩側的承托板14,所述承托板14上開有兩條以上的滑道,且滾輪13位于滑道內。
具體地,所述滑道包括有與機身1相平行的豎直滑道15,還包括有沿手搖結構方向開口逐漸增大的弧形滑道16。
具體地,所述水平桿5底部兩端安裝有滑輪17,在移動踏步機時,提起豎桿一端拖動即可,便捷且省力。
具體地,所述承托板14底面固定有加強架18,由于滾輪13一直對承托板14產生作用力,故需要大大提升承托板14的強度,延長使用壽命。
具體地,所述滑道的行程大于主動輪直徑,滑道行程小于主動輪直徑時,則無法正常實現連貫的動作。
具體地,所述曲柄4兩端插套有手把握套19,防止曲柄4與手之間產生過多摩擦,對使用者的手產生損傷。
具體地,所述腳踏板12表面為粗糙且其周緣設有檔邊,防止使用者在踩動的過程中出現打滑而造成損傷。
實施例1:當腳踏板12中的滾輪13位于豎直滑15時,踩動腳踏板12,腳踏板12一端帶動Z型連桿9轉動,Z型連桿9帶動機身1內主動輪轉動,在踩動時,由于腳踏板12與Z型連桿9相連的一端的運動軌跡為圓形,故運動方向在X方向與Y方向,使用者不僅腳腕處得到了活動,而且小腿與大腿也需要用力,得到鍛煉。
實施例2:當腳踏板12中的滾輪13位于弧形滑道16時,踩動腳踏板12,腳踏板12一端帶動Z型連桿9轉動,Z型連桿9帶動機身1內主動輪轉動,腳踏板12另一端沿弧形滑道16移動,弧形滑道16使腳踏板12具有X方向與Z方向的移動軌跡,而腳踏板12與 Z型連桿9連接端具有X方向與Y方向的運動軌跡,故鍛煉時,除了鍛煉腳腕、大腿、小腿以外,腿部的側面肌肉以及胯部關節也得到了鍛煉,很大地擴展了人體鍛煉位置。
在上述兩種實施例中,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隨意選擇,同時還能同時結合拉手結構或者手搖結構來結合鍛煉,拉手結構主要通過拉動彈性繩,克服彈力實現臂力方面的鍛煉,手搖結構主要通過搖動曲柄實現手臂、手腕等各個關節的活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