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育器械,特別涉及一種體操墊。
背景技術:
現有的體操墊,其一般為整體式結構,尺寸較大,移動不夠方便,也不便于收藏。如大尺寸體操墊采用平放收藏,占地面積較大,而采用立式收藏,體操墊穩定性較差,容易傾倒發生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折疊式體操墊,以解決整體式體操墊移動不方便,也不便于收藏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折疊式體操墊,包括若干塊長方體形的單元墊體,所述單元墊體的長邊側面上設置有兩排掛鉤,相鄰單元墊體通過掛鉤可拆卸式連接。
進一步,所述單元墊體為三塊。
進一步,所述單元墊體包括內腔為長方體形的防水外套和設置在防水外套內的彈性緩沖體,所述防水外套的側面上設置有拉鏈。
進一步,所述彈性緩沖體由上層緩沖墊體和下層緩沖墊體組成,且上層緩沖墊體和下層緩沖墊體均由平緩沖墊和垂直于平緩沖墊的緩沖柱組成,相鄰緩沖柱之間的間隙為3-5mm。
進一步,所述防水外套的頂面上設置有抗菌布料層。
進一步,所述防水外套的底面上設置有防滑布料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折疊式體操墊,其由若干塊通過掛鉤連接的單元墊體組成,在轉移體操墊式,將連接相鄰單元墊體的掛鉤分開,即可分別轉移各單元墊體,專利方便省力;并且在使用時,可根據需要通過掛鉤連接多塊單元墊體,使得體操墊的面積可根據需要調整,且掛鉤連接組成的體操墊的整體性好,單塊單元體操墊不易滑動移位,使用方便安全;而且在收藏體操墊時,各體重疊堆滿時也能通過掛鉤將各體操墊連成整體,這樣可將體操墊立起使其寬邊側面接地,由于各體操墊連成整體,與地接觸的面積大,體操墊立放穩定性好,安全性高,同時占地面積小。
2、本實用新型折疊式體操墊,其單元墊體由防水外套和彈性緩沖體組成,防水外套可避免濕氣等損壞彈性緩沖體,同時防水外套上設置拉鏈,通過拉鏈可方便的打開防水外套,便于防水外套的清潔,也便于局部更換維護。
3、本實用新型折疊式體操墊,其彈性緩沖體由上層緩沖墊體和下層緩沖墊體組成,且相鄰緩沖柱之間的間隙為3-5mm,由于緩沖柱之間存在間隙,使得緩沖柱能快速的吸收沖擊能量,緩沖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折疊式體操墊的展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折疊式體操墊的第一種收攏狀體結構示意圖,圖中各單元墊體組成等邊三角形結構,收攏放置穩定性好;
圖3為本實用新型折疊式體操墊的第二種收攏狀體結構示意圖,圖中各單元墊體相互連接立式放置,底面積大,穩定性好;
圖4為彈性緩沖體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所示,本實施例折疊式體操墊,包括若干塊長方體形的單元墊體1,所述單元墊體的長邊側面上設置有兩排掛鉤2,相鄰單元墊體通過掛鉤可拆卸式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單元墊體1為三塊,當然在具體實施例中體操墊可根據需要組裝不同數量的單元墊體。長邊側面上設置有兩排掛鉤,可根據需要靈活選擇采用那一排掛鉤進行連接,組裝方便簡單。
本實施例折疊式體操墊,其由若干塊通過掛鉤連接的單元墊體組成,在轉移體操墊式,將連接相鄰單元墊體的掛鉤分開,即可分別轉移各單元墊體,專利方便省力;并且在使用時,可根據需要通過掛鉤連接多塊單元墊體,使得體操墊的面積可根據需要調整,且掛鉤連接組成的體操墊的整體性好,單塊單元體操墊不易滑動移位,使用方便安全;而且在收藏體操墊時,各體重疊堆滿時也能通過掛鉤將各體操墊連成整體,這樣可將體操墊立起使其寬邊側面接地,由于各體操墊連成整體,與地接觸的面積大,體操墊立放穩定性好,安全性高,同時占地面積小。
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單元墊體包括內腔為長方體形的防水外套3和設置在防水外套內的彈性緩沖體4,所述防水外套的側面上設置有拉鏈5。本實施例折疊式體操墊,其單元墊體由防水外套和彈性緩沖體組成,防水外套可避免濕氣等損壞彈性緩沖體,同時防水外套上設置拉鏈,通過拉鏈可方便的打開防水外套,便于防水外套的清潔,也便于局部更換維護。
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彈性緩沖體由上層緩沖墊體401和下層緩沖墊體402組成,且上層緩沖墊體和下層緩沖墊體均由平緩沖墊4011和垂直于平緩沖墊的緩沖柱4012組成,相鄰緩沖柱之間的間隙為3-5mm。
本實施例折疊式體操墊,其彈性緩沖體由上層緩沖墊體和下層緩沖墊體組成,且相鄰緩沖柱之間的間隙為3-5mm,由于緩沖柱之間存在間隙,使得緩沖柱能快速的吸收沖擊能量,緩沖效果更好。
并本實施例中,緩沖柱上設置有沿軸向均勻布置的環形凹槽4013,環形凹槽能進一步提高緩沖柱的緩沖相應速度,保護運動員安全。
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防水外套的頂面上設置有抗菌布料層6,抗菌布料層能減少體操墊的病菌滋生,有利于運動員身體健康。
作為對本實施例的改進,所述防水外套的底面上設置有防滑布料層7,防滑布料層能防止體操墊滑移,可提高體操墊防護安全性。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