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舞臺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特效表演的后場舞臺。
背景技術:
在劇場中表演神話故事或科幻劇目時,為了給演員帶來視覺沖擊,開始借助科技手段大量穿插特效。三維投影技術是常見的特效手段之一,即采用三維放映設備在具有一定畫面的墻面或熒幕上投射出具有強烈三維立體感的影像,然而隨著觀眾普遍接觸,這種技術帶來的新鮮感正在逐漸下降,于是采用三維投影與現實表演相結合的手段受到更多技術人員的青睞。
在此過程中,如何將現實表演與三維投影技術融為一體成為人們研發的方向。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特效表演的后場舞臺。
一種特效表演的后場舞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右部前后兩側各設有一個立柱,所述立柱的之間連接有幕簾,所述幕簾中部設有開口。
所述底板中部設有橫向布置的滑道,所述滑道上滑動配合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上端面左側固定有立板,所述立板中部通過鉸接的方式連接有一個U型的壓架,所述壓架的中部與底板之間連接有彈簧,所述滑板右部前后兩側各固定有一根擋桿,所述擋桿之間均勻連接有若干縱向設置的彈性阻擋部。
所述底板左側豎有一根固定桿,所述固定桿上端連接有一根松緊繩。
所述滑板上設有防滑紋路。
所述壓架右側設有適應腿部曲線的內凹弧面。
所述彈性阻擋部為拉簧或松緊繩。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熒幕上開設縫隙,在縫隙后方設置微型后場舞臺,為演員提供靈活演出的平臺,為了便于演員在后場舞臺上安全方便地進行表演,在后場舞臺上設置了眾多保護設備和輔助提高表演效果的設備,大大增加了演員表演效果和呈現給觀眾的三維立體感受,提高了演出效果,為三維投影技術與現實表演相配合的演出技巧提供了參考方向。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闡述。
如圖1所示,一種特效表演的后場舞臺,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右部前后兩側各設有一個立柱2,所述立柱2的之間連接有幕簾3,所述幕簾3中部設有開口。
所述底板1中部設有橫向布置的滑道4,所述滑道4上滑動配合有滑板5,所述滑板5的上端面左側固定有立板6,所述立板6中部通過鉸接的方式連接有一個U型的壓架7,所述壓架7的中部與底板1之間連接有彈簧8,所述滑板5右部前后兩側各固定有一根擋桿9,所述擋桿9之間均勻連接有若干縱向設置的彈性阻擋部10。
所述底板1左側豎有一根固定桿11,所述固定桿11上端連接有一根松緊繩12。
所述滑板5上設有防滑紋路13。
所述壓架7右側設有適應腿部曲線的內凹弧面14。
所述彈性阻擋部10為拉簧或松緊繩12。
使用時,首先將滑板5滑動至滑道4的一定位置,然后用螺栓15穿在滑板5側壁處,將滑板5固定在滑道4上,此時,演員站在滑板5上,在彈簧8的拉力作用下,壓架7壓在演員腿后部,防止演員表演時后仰,演員腰部束縛著掛在固定桿11上的松緊繩12,演員的身體前傾,同時利用腿前部向前抵壓彈性阻擋部10,身體上部探出幕簾3,配合外部投影在幕簾3正前方的三維畫面進行表演,三維投影設備投影出的場景與演員表演動作協調一致,從而使觀眾分不清真實與虛擬三維效果,提高三維視覺感受,從而提升舞臺表演品質。
當表演結束時,演員通過使用腿部力量用力蹬滑板5的前部,配合彈性阻擋部10對演員腿部的反彈力和松緊繩12對演員的牽拉力,使演員從幕簾3處快速收回到后場,給觀眾造成演員迅速消失的感覺,同時松緊繩12起到保護演員的效果。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