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體育器材技術領域,具體設計一種訓練用的綁腿負重袋。
背景技術:
綁腿負重袋是一種常用的增強小腿力量的體育器材,使用時,根據使用者的身體條件以及訓練要求,可以選擇不同配重的綁腿負重袋,并將綁腿負重袋綁在小腿上,通常需要隔著褲子使用。在訓練的過程中,綁腿負重袋會出現下滑的情況,影響訓練的正常進行與訓練的效果,因此,需要不時停下調整綁腿負重袋的位置。造成綁腿負重袋下滑的原因在于:
第一,由于綁腿負重袋自身的重量,造成綁腿負重袋會逐漸滑下,堆積在腳踝上,影響腳部活動;
第二,綁腿負重袋的固定效果,在使用時,將綁腿負重袋綁緊可以改善下滑的情況,但是綁的太緊又會造成小腿及以下部位的壓迫,血流不暢,造成使用者的不適感,不利于訓練的進行,因此,又不能綁的太緊,這樣就會使綁腿負重袋出現下滑的情況;
第三,隨著訓練的進行,由于腿部肌肉的不斷收縮與放松,用于固定綁腿負重袋的固定裝置很容易松開,進一步造成綁腿負重袋的下滑;
第四,由于人體小腿生理曲線為流線型,而采用鉛塊、鋼板作為配重后,鉛塊、鋼板缺乏韌性,不能很好的與小腿貼合,進而造成綁腿負重袋的上下兩端與小腿之間具有較大的活動縫隙,使得綁腿負重袋出現下滑的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訓練用綁腿負重袋,通過改善負重袋內側結構以及負重袋的固定方式,提高負重袋的防滑性能和使用的舒適度。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訓練用綁腿負重袋,包括負重袋本體,負重袋本體的兩端設有相互配合的固定裝置,在負重袋本體的一面設有多個放置配重塊的單體袋, 在負重袋本體的另一面設置防滑硅膠復合層,該防滑硅膠復合層包括基底層、基層硅膠層和硅膠乳頭層,基底層可拆卸設置在負重袋本體上,基層硅膠層固定在基底層上,硅膠乳頭層設置在基層硅膠層上,并與基層硅膠層為一體結構,硅膠乳頭層由多排硅膠乳頭組成,相鄰的兩排硅膠乳頭為交錯設置,每個硅膠乳頭的長度為1~2cm;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槽以及可穿過固定槽的固定部,固定槽沿負重袋本體的寬度方向設置在負重袋本體的一端,沿固定槽的兩條長邊設有硬質材料制成的鎖緊條,固定部設置在負重袋本體的另一端,固定部的一面設有鎖緊齒條,鎖緊齒條垂直于鎖緊條,固定部的另一面分別設置尼龍搭扣的毛面和鉤面,在毛面和鉤面之間設有容納所述鎖緊條的鎖緊槽。
進一步的,所述單體袋的口部設有按扣。
進一步的,所述硅膠乳頭底端的硬度大于其頂端的硬度,使得硅膠乳頭朝向負重袋本體的一側傾斜。
進一步的,所述配重塊為鉛塊、鋼板或沙袋。
進一步的,所述配重塊是由多塊鉛塊順次轉動連接組成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防滑硅膠復合層可以提高負重袋本體與衣物之間的摩擦力,由于硅膠還具有一定的黏性,因此可以阻礙訓練過程中負重袋的下滑趨勢,而且當拉緊固定條固定負重袋時,由于防滑硅膠復合層的彈性,并具有一定的厚度,可以有效緩解對腿部的壓迫,以緩解由此帶來的不適感;
第二,防滑硅膠復合層中的基底層可以拆卸,便于對防滑硅膠復合層進行更換和清洗,基底硅膠層和硅膠乳頭層可以增加與衣物的接觸面積,相鄰兩排的硅膠乳頭交錯設置可以防止硅膠乳頭之間相互疊壓,保證有效接觸面積不會減小,硅膠乳頭底端硬度較大,可以使得硅膠乳頭朝一個方向傾斜,尤其是向上傾斜,可以給綁腿負重袋一個向上的拉力,以進一步的防止綁腿負重袋本體下滑,因為,如果是向下傾斜,硅膠乳頭是可以在基層硅膠層上自由擺動的,所以,硅膠乳頭向下傾斜后,綁腿負重袋發生下滑時,硅膠乳頭就不能對其產生向上的拉力,而只有當綁腿負重袋下滑一段距離,使得硅膠乳頭相對于綁腿負重袋向上傾斜時,硅膠乳頭才能產生向上的拉力阻止綁腿負重袋進一步的下滑;
第三,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裝置具有較大的寬度,因此,可以在始終保持綁腿負重袋的固定效果的同時減少對小腿的壓迫;而且固定部的兩側分別設有鎖緊齒條和鎖緊槽,在固定時,鎖緊齒條的齒槽可以卡在固定槽的一條鎖緊條邊沿,另一條鎖緊條則卡在鎖緊槽中,從而與尼龍搭扣配合有效提高對綁腿負重袋的固定效果;
第四,配重塊由多塊鉛塊轉動連接而成可以使得配重塊與人體小腿生理曲線更加貼合,從而保證綁腿負重袋與小腿的貼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內側面的展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外側面的展開示意圖;
圖中標記:1、負重袋本體,2、單體袋,3、防滑硅膠復合層,4、基底層,5、基層硅膠層,6、硅膠乳頭,7、鎖緊齒條,8、固定部,9、固定槽,10、毛面,11、鉤面,12、鎖緊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訓練用綁腿負重袋,負重袋本體1兩端設有相配合的固定裝置,在負重袋本體1的正面設有多個放置配重塊的單體袋2,單體袋2口部設有按扣,負重袋本體1的背面設有防滑硅膠復合層3,該防滑硅膠復合層3包括基底層4、基層硅膠層5和硅膠乳頭層,基底層4可拆卸設置在負重袋本體1的背面,基層硅膠層5固定在基底層4上,硅膠乳頭層設置在基層硅膠層5上,并與基層硅膠層5為一體結構,硅膠乳頭層由多排硅膠乳頭6組成,相鄰的兩排硅膠乳頭6為交錯設置,每個硅膠乳頭6的長度為1cm,硅膠乳頭6底端的硬度大于其頂端的硬度,使得硅膠乳頭6朝向負重袋本體1的上方傾斜;所述固定裝置由設置在負重袋本體1一端的固定槽9以及負重袋本體1另一端組成,負重袋本體1的另一端為可以穿過固定槽9的固定部8,固定槽9的兩條長邊邊沿設有硬質材料制成的鎖緊條,固定部8的背面設有與鎖緊條配合的鎖緊齒條7,鎖緊齒條7垂直于鎖緊條,固定部8的正面分別設置尼龍搭扣的毛面10和鉤面11,在毛面10和鉤面11之間設有容納所述鎖緊條的鎖緊槽12。
所述的配重塊為鉛塊、鋼板、沙袋等,當配重塊為鉛塊、鋼板等剛性材料時,配重塊是由多個鉛塊單元或鋼板單元依次轉動連接而成,使得配重塊在長度方向上可以適當彎曲以配合使用者小腿生理曲線。
進一步的,所述硅膠乳頭6的長度也可以是2cm或1.5cm。
以上所述負重袋本體1的上方是指綁腿負重袋在使用狀態時的上方、或與使用狀態相同的位置時的上方;以上所述的負重袋本體1的背面是指負重袋本體1與使用者衣物相接觸的一面,負重袋本體1的另一面即正面,固定部8的正面和背面與負重袋本體1的正面和背面相同。
在使用時,選擇合適的配重塊裝在單體袋2中,然后將負重袋本體1裹在小腿腓腸肌處,將負重袋本體1一端的固定部8穿過另一端的固定槽9后,反向拉緊并對折,通過尼龍搭扣固定,同時固定部8上的鎖緊齒條7卡在固定槽9的一條鎖緊條上,另一條鎖緊條則卡在固定部8的相應的鎖緊槽12中。
本實用新型的防滑原理是:
首先,配重塊的特殊結構可以使得配重塊隨小腿生理曲線彎曲,使得負重袋本體1與小腿完全貼合,不會產生活動間隙;
其次,防滑硅膠復合層3可以增大負重袋本體1和腿部衣物之間的摩擦力,而且由于硅膠乳頭6的傾斜設置,即使負重袋本體1出現下滑趨勢,向上傾斜的硅膠乳頭6也能產生向上的拉力,以阻止下滑趨勢,同時,硅膠還具有一定的黏性,可以粘附在衣物上,對負重袋本體1進行定位,防止下滑;
再次,負重袋本體1的固定裝置具有一定的鎖緊防滑功能,鎖緊齒條7卡在鎖緊條上、鎖緊條卡在鎖緊槽12中可以有效防止固定部8的尼龍搭扣失效造成的負重袋本體1的松動;
最后,固定部8的寬體設計以及防滑硅膠復合層3可以避免對腿部的壓迫,保證腿部血流順暢,提高舒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