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變式俯臥撐練習器,屬于健身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健身者在健身房時多采用飛鳥、擴胸器等進行胸肌、肱三頭肌等的鍛煉;在無器械時通常采用俯臥撐練習胸肌、肱三頭肌、腹肌等。傳統的飛鳥具有使用所需面積大、不易挪動等缺點;傳統的擴胸器具有只能練習局部肌肉等缺點;俯臥撐的特點是強度較小,不能滿足高水平練習者的健身需求。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變式俯臥撐練習器,使鍛煉者能夠在保證所練肌肉群盡可能多的前提下提高鍛煉強度,從而達到快速增肌塑型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變式俯臥撐練習器,用于解決健身者一次性所練肌肉群種類較少、鍛煉強度不夠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變式俯臥撐練習器,包括前滑動軸3、前固定支架1、手柄2、軸承4、體前支撐架6、體中連接桿7、腳蹬8、腳蹬連接板9、體后支撐架10、腳蹬調節螺紋孔11;
所述前固定支架1由固定螺母5固定于前滑動軸3兩端表面的螺紋處,支撐起前滑動軸3,手柄2通過軸承4套在前滑動軸3上,體中連接桿7一端連接體前支撐架6,另一端連接體后支撐架10,體前支撐架6安裝在前滑動軸3中部,體中連接桿7上靠近體后支撐架10的一端設有若干個腳蹬調節螺紋孔11,腳蹬8通過腳蹬連接板9固定在其中一個腳蹬調節螺紋孔11處。
優選地,所述的腳蹬連接板9放置在體中連接桿7上且設有中間通孔,腳蹬固定螺栓12穿過腳蹬連接板9的中間通孔及體中連接桿7上的一個腳蹬調節螺紋孔11,腳蹬固定螺母14固定在腳蹬固定螺栓12下部。
優選地,所述的前固定支架1上有彈力繩掛鉤13。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前滑動軸3、體中連接桿7、腳蹬8等主體部分由前固定支架1、體前支撐架6、體后支撐架10幾點形成三角形穩固在地面上。使用者根據自身身高,由腳蹬連接板9通過腳蹬固定螺栓12與腳蹬固定螺母14固定于不同的腳蹬調節螺紋孔11,實現身高適應調節。使用者根據手臂完全展開長度或者鍛煉需求,將前固定支架1通過固定螺母5固定于前滑動軸3兩端表面螺紋處的不同距離處,實現手臂展開極限位置的調節。使用時,腳踏于腳蹬8上,手握住手柄2,兩臂由前滑動軸3中間到兩邊往復運動,從而達到鍛煉效果。同時,使用者也可將彈力繩掛于彈力繩掛鉤13上,此過程為使用者選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占地面積小、重量小、使用空間小,使用簡單,易上手,適用于在家庭、工作環境等各個地方的健身需求者;
2、能夠極大限度地鍛煉上半身肌肉群,同時增強了鍛煉強度,使使用者達到快速增肌塑型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腳蹬處的連接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前固定支架連接細節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1-前固定支架,2-手柄,3-前滑動軸,4-軸承,5-固定螺母,6-體前支撐架,7-體中連接桿,8-腳蹬,9-腳蹬連接板,10-體后支撐架,11-腳蹬調節螺紋孔,12-腳蹬固定螺栓,13-彈力繩掛鉤,14-腳蹬固定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如圖1-3所示,一種變式俯臥撐練習器,包括前滑動軸3、前固定支架1、手柄2、軸承4、體前支撐架6、體中連接桿7、腳蹬8、腳蹬連接板9、體后支撐架10、腳蹬調節螺紋孔11;
所述前固定支架1由固定螺母5固定于前滑動軸3兩端表面的螺紋處,支撐起前滑動軸3,手柄2通過軸承4套在前滑動軸3上,體中連接桿7一端連接體前支撐架6,另一端連接體后支撐架10,體中連接桿7由體前支撐架6和體后支撐架10支撐,體前支撐架6安裝在前滑動軸3中部,體中連接桿7上靠近體后支撐架10的一端設有若干個腳蹬調節螺紋孔11,腳蹬8通過腳蹬連接板9固定在其中一個腳蹬調節螺紋孔11處。
進一步地,所述的腳蹬連接板9放置在體中連接桿7上且設有中間通孔,腳蹬固定螺栓12穿過腳蹬連接板9的中間通孔及體中連接桿7上的一個腳蹬調節螺紋孔11,腳蹬固定螺母14固定在腳蹬固定螺栓12下部,結構簡單,便于安裝。
進一步地,所述的前固定支架1上有彈力繩掛鉤13,方便使用者選用。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