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花樣玩法遙控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98341閱讀:861來源:國知局
花樣玩法遙控車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屬于遙控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花樣玩法遙控車。



背景技術:

當前的遙控車主要作為玩具或賽車,并通過無線的方式進行控制。而車輛一般通過電機驅動,同時可以對車輛的行駛方向進行控制。當前遙控車一般僅能前進、轉向和后退,其對行駛道路要求平整、行駛玩法簡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花樣玩法遙控車,旨在解決當前遙控車對行駛道路要求平整、行駛玩法簡單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花樣玩法遙控車,包括底盤,還包括用于支撐所述底盤并帶動所述底盤前端彈跳行駛的車頭彈跳裝置和用于調節所述底盤后端各角高度的車尾高度調節裝置,所述車尾高度調節裝置與所述底盤的后端相連;所述車尾高度調節裝置包括兩個后輪、支撐兩個所述后輪的驅動橋、用于分別調節所述底盤后端兩角高度的兩套高度調節機構和驅動所述驅動橋以帶動兩個所述后輪轉動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安裝于所述底盤上,各套所述高度調節機構支撐于所述底盤后端的兩側上,且兩套所述高度調節機構分別與所述驅動橋的兩端鉸接;所述車頭彈跳裝置包括安裝于所述底盤前端的彈跳機構和安裝于所述彈跳機構兩側的兩個前輪。

進一步地,各套所述高度調節機構包括一端與所述驅動橋鉸接的支撐桿、下端與所述支撐桿鉸接的懸掛架、與所述懸掛架的上端鉸接的連桿和驅動所述連桿上下擺動的調節電機,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鉸接于所述底盤上,所述調節電機支撐于所述底盤上。

進一步地,所述車尾高度調節裝置還包括支撐各所述調節電機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安裝于所述底盤上,所述固定架的底部開設有供所述驅動機構穿過的缺口。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底部樞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遠離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設有第二球頭關節軸承,所述第二球關節軸承與所述驅動橋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彈跳機構包括固定于所述底盤上的支架、分別支撐各所述前輪的兩個懸臂架和用于分別向下沖擊各所述懸臂架的推頂機構,兩個所述懸臂架分別與所述支架的兩側樞接,所述推頂機構與所述支架相連。

進一步地,各所述懸臂架包括用于支撐相應所述前輪的支撐塊、上懸臂梁和下懸臂梁,所述上懸臂梁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支架的上端及所述支撐塊的上端樞接;所述下懸臂梁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支架的下端及所述支撐塊的下端樞接。

進一步地,所述推頂機構包括分別安裝于各所述下懸臂梁上的推頂彈簧、分別用于壓縮兩個所述推頂彈簧的壓桿和驅動各所述壓桿移動的壓縮組件;所述支架上設有分別支撐各所述壓桿的支撐梁,且各所述壓桿滑動安裝于相應所述支撐梁上。

進一步地,所述壓縮組件包括連接兩個所述壓桿的連接桿、設于所述連接桿下方的滑輪、一端繞過所述滑輪與所述連接桿相連的繩索和用于拉動所述繩索另一端以帶動所述連接桿下壓的拉動電機,所述拉動電機安裝于所述底盤上,所述滑輪安裝于所述支架上。

進一步地,各所述懸臂架還包括與相應所述前輪相連的轉向塊,所述轉向塊與所述支撐塊樞接相連。

進一步地,還包括用于對兩個所述前輪進行轉向的轉向舵,所述轉向舵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轉向塊鉸接。

本發明通過設置車頭彈跳裝置和車尾高度調節裝置,通過驅動機構來帶動驅動橋,以驅動后輪轉動,實現遙控車的正常行駛,通過車頭彈跳裝置的彈跳機構可以實現該遙控車的車頭彈跳離地;通過車尾高度調節裝置的高度調節機構可以調節底盤后端兩角的高度,從而可以實現該遙控車的向其一側傾斜或調節車尾部分的高度,從而可以適應更為復雜的道路,并實現遙控車行駛玩法的多樣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花樣玩法遙控車內部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花樣玩法遙控車另一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花樣玩法遙控車又一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車頭彈跳裝置安裝于底盤上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車頭彈跳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中車頭彈跳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的車頭彈跳裝置的另一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2中轉向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8中轉向機構的另一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圖1中車尾高度調節裝置安裝在底盤上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1是圖10中車尾高度調節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2是圖11的車尾高度調節裝置另一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3是圖11的車尾高度調節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14是圖13中伺服架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15是圖13中高度調節機構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稱為“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球頭關節軸承一般包括球頭座和球頭桿,球頭桿的球頭安裝在球頭座中,以從而球頭桿相對球頭座轉動、擺動。進一步地,球頭座中還可以設置滾珠,以增加球頭在球頭座中移動的靈活性。

請參閱圖1-圖15,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花樣玩法遙控車100,包括底盤10、車頭彈跳裝置20和車尾高度調節裝置60;車頭彈跳裝置20和車尾高度調節裝置60分別安裝在底盤10的前后兩端;車頭彈跳裝置20用于支撐底盤10、并且可以帶動底盤10前端彈跳行駛,以實現帶動該遙控車100的車頭彈跳離地,實現彈跳行駛。車尾高度調節裝置60用于調節底盤10后端各角高度,以實現該遙控車100的傾斜控制,同時可以調節車尾部分的高度,適應復雜道路行駛,實現遙控車100行駛玩法的多樣性。車頭彈跳裝置20包括安裝于底盤10前端的彈跳機構和安裝于彈跳機構兩側的兩個前輪21。彈跳機構安裝在底盤10前端,并將兩個前輪21安裝在彈跳機構的兩側,當彈跳機構彈跳時,可以帶動兩個前輪21及底盤10的前端跳起,實現車頭彈跳。

請參閱圖10至圖15,車尾高度調節裝置60包括兩個后輪61、驅動橋62、兩套高度調節機構70和驅動機構80,驅動機構80安裝于底盤10上,各套高度調節機構70支撐于底盤10后端的兩側上,且兩套高度調節機構70分別與驅動橋62的兩端鉸接,兩個后輪61分別安裝在驅動橋62的兩端,驅動機構80與驅動橋62相連,通過驅動機構80來驅動該驅動橋62,進而帶動兩個后輪61轉動,以實現該遙控車100的正常行駛,如前進、后退等;同時通過驅動橋62來支撐住兩個后輪61。而驅動機構80安裝在底盤10上,通過底盤10來支撐住驅動機構80。將各套高度調節機構70支撐在底盤10后端的兩側,以便安裝固定住各套高度調節機構70,再兩套高度調節機構70分別與驅動橋62的兩端鉸接相連,可以實現通過兩套高度調節機構70來支撐住驅動橋62,并且當改變各套高度調節機構70的長度時,可以改變底盤10后端相應側離地高度,以實現調節底盤10后端兩角的高度。

通過設置車頭彈跳裝置20和車尾高度調節裝置60,通過驅動機構80來帶動驅動橋62,以驅動后輪61轉動,實現遙控車100的正常行駛,通過車頭彈跳裝置20的彈跳機構可以實現該遙控車100的車頭彈跳離地;通過車尾高度調節裝置60的高度調節機構70可以調節底盤10后端兩角的高度,從而可以實現該遙控車100的向其一側傾斜或調節車尾部分的高度,從而可以適應更為復雜的道路,并實現遙控車100行駛玩法的多樣性。

該結構在控制時具有以下控制方式:

1、底盤10后端兩套高度調節機構70持平(即各套高度調節機構70的長度處于正常長度)時,車頭角度水平。

2、當兩套高度調節機構70降低(即各套高度調節機構70的長度收縮變短)時,車頭角度向上傾斜。

3、當兩套高度調節機構70升高(即各套高度調節機構70的長度伸出變長)時,車頭角度向下傾斜。

4、當底盤10左側高度調節機構70降低(即該左側高度調節機構70的長度收縮變短),同時底盤10右側高度調節機構70持平(即該右側高度調節機構70的長度處于正常長度)時,車頭右前角向上翹起。

5、當底盤10右側高度調節機構70降低(即該右側高度調節機構70的長度收縮變短),同時底盤10左側高度調節機構70持平(即該左側高度調節機構70的長度處于正常長度)時,車頭左前角向上翹起。

6、當底盤10左側高度調節機構70降低(即該左側高度調節機構70的長度收縮變短),同時底盤10右側高度調節機構70升高(即該右側高度調節機構70的長度伸出變長)時,右前輪21向上翹起,離開地面,形成三輪行駛。

7、當底盤10右側高度調節機構70降低(即該右側高度調節機構70的長度收縮變短),同時底盤10左側高度調節機構70升高(即該左側高度調節機構70的長度伸出變長)時,左前輪21向上翹起,離開地面,形成三輪行駛。

請參閱圖10、圖13和圖15,各套高度調節機構70包括支撐桿71、懸掛架72、連桿73和調節電機74,調節電機74支撐于底盤10上;連桿73的一端與調節電機74相連,而連桿73的另一端與懸掛架72的上端鉸接,懸掛架72的下端與支撐桿71鉸接,而支撐桿71的一端與驅動橋62鉸接,支撐桿71的另一端鉸接于底盤10上,從而通過支撐桿71與懸掛架72配合支撐驅動橋62的一端,而兩套高度調節機構70則配合支撐住驅動橋62。當調節電機74驅動連桿73上下擺動時,帶動懸掛架72升降,而驅動橋62通過兩個后輪61支撐住,而可以改變底盤10后端對應角與驅動橋62相應端之間的距離,當兩后輪61置于地面,可以實現調節底盤10后端兩角的高度。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在底盤10后端的兩側支撐直線電機等伸縮裝置,通過直線電機等伸縮裝置來調節底盤10后端各角與驅動橋62對應端之間的距離,以實現調節底盤10后端各角的高度。

進一步地,各懸掛架72上還設有減震器75。設置減震器75,以便在遙控車100行駛時,對遙控車100進行減震,從而使該遙控車100在行駛時更為平穩。

進一步地,各套高度調節機構70還包括鉸接座76,鉸接座76安裝于底盤10上。鉸接座76與支撐桿71的另一端相連。設置鉸接座76,以便支撐桿71的另一端與底盤10鉸接相連,同時也便于支撐住支撐桿71的另一端。

進一步地,支撐桿71的一端安裝有第一球頭關節軸承77,第一球頭關節軸承77與驅動橋62相連。在支撐桿71的一端設置第一球頭關節軸承77,以便支撐桿71與驅動橋62之間能更自由地進行相對移動,如轉動、擺動等,實現支撐桿71與驅動橋62間更靈活地移動。更進一步地,支撐桿71的另一端安裝有連接球頭關節軸承78,該連接球頭關節軸承78與鉸接座76相連。

請一并參閱圖14,進一步地,車尾高度調節裝置60還包括支撐各調節電機74的固定架63,固定架63安裝于底盤10上,固定架63的底部開設有供驅動機構80穿過的缺口631。設置固定架63,以方便安裝固定調節電機74。而在固定架63的底部開設缺口631,以便在驅動機構80安裝在底盤10上后,可以與驅動橋62相連。

進一步地,固定架63的底部樞接有支撐架64,支撐架64遠離固定架63的一端設有第二球頭關節軸承65,第二球關節軸承與驅動橋62相連。設置支撐架64,并將支撐架64與驅動橋62通過第二球頭關節軸承65相連,可以更穩定的支撐住驅動橋62,同時可以使驅動橋62可以相對支撐架64靈活轉動與擺動。

進一步地,支撐架64靠近固定架63的一端呈U型,U型端的兩個自由端分別與固定架63的兩側樞接。該結構可以減輕支撐架64的重量,同時支撐架64可以在固定架63的底部上下擺動,并穩定地安裝在固定架63的底部,進而更穩定地支撐住驅動橋62。進一步地,支撐架64呈Y型結構,結構簡單、重量輕。在其它實施例中,支撐架64也可以為其它結構,如呈板狀結構等。

進一步地,固定架63底部的兩側分別對應于支撐架64的U型端的各自由端的兩側的位置凸出設有兩個連接板632,各所述自由端分別與相應的兩個相應的連接板632樞接。在固定架63的底部的兩側分別設置一對連接板632,以方便與支撐架64的兩個自由端樞接相連。

進一步地,固定架63上設有支撐臺633,各調節電機74安裝于支撐臺633上。在固定架63上設置支撐臺633,以便安裝固定調節電機74,使各調節電機74安裝更為平穩。支撐臺633上還設有支柱,以更為方便地安裝固定住調節電機74。

進一步地,驅動機構80包括傳動軸82、第一萬向節83和驅動電機81,驅動電機81安裝于底盤10上。第一萬向節83將傳動軸82與驅動橋62相連,當驅動電機81轉動時,可以帶動傳動軸82轉動,進而驅動該驅動橋62,并帶動后輪61轉動。而將傳動軸82設置為伸縮式結構,可以方便調節傳動軸82的長度,以便在底盤10相對于驅動橋62移動時,可以改變傳動軸82的長度,便于傳動軸82與驅動橋62相連。

進一步地,該驅動機構80還包括連接驅動電機81的主軸與傳動軸82的第二萬向節84。設置第二萬向節84,則第二萬向節84與第一萬向節83配合,可以使傳動軸82更靈活地帶動驅動橋62中的傳動機構轉動。

進一步地,底盤10上還安裝有定位板13,驅動電機81安裝在定位板13上。設置定位板13,以便將驅動電機81固定在底盤10上。

請參閱圖4至圖9,彈跳機構包括支架22、兩個懸臂架30和推頂機構40,推頂機構40與支架22相連。支架22固定于底盤10上,兩個前輪21分別安裝在兩個懸臂架30上,兩個懸臂架30分別與支架22的兩側樞接,從而將兩個前輪21安裝在底盤10的前端兩側,同時可以在支架22兩側上下擺動。推頂機構40用于分別向下沖擊各懸臂架30。當推頂機構40向下沖擊各懸臂架30,由于懸臂架30樞接在支架22的兩側,可以在支架22兩側上下擺動,在懸臂架30受到推頂機構40向下的沖擊力后,兩個懸臂架30瞬時向下移動,并對地面產生沖擊,而受地面反作用力,而使兩個懸臂架30及前輪21彈跳起,實現車頭彈跳,進而可以實現跳越障礙,適應更為復雜的道路。

請參閱圖5、圖6和圖7,各懸臂架30包括支撐塊33、上懸臂梁32和下懸臂梁31;支撐塊33用于支撐相應前輪21,上懸臂梁32的兩端分別與支架22的上端及支撐塊33的上端樞接;下懸臂梁31的兩端分別與支架22的下端及支撐塊33的下端樞接。該結構上懸臂梁32、下懸臂梁31、支撐塊33及支架22可以形成四邊形結構,由于四邊形的各邊長度固定,其四角均通水平設置的銷軸樞接,則可以實現限定該懸臂架30上下擺動的幅度,以避免支架22前端著地。同時該結構可以使懸臂架30的結構更為穩定,同時更好的支撐前輪21。

進一步地,推頂機構40包括推頂彈簧41、壓桿42和壓縮組件43;各下懸臂梁31上均安裝有推頂彈簧41,支架22的兩側分別設有支撐梁221,壓桿42為兩個,分別用來壓縮兩個推頂彈簧41,以使兩個推頂彈簧41中積蓄預壓力;而兩個壓桿42分別滑動安裝在兩具體支撐梁221上,通過兩個支撐梁221來分別定位與支撐住兩個壓桿42;而壓縮組件43用來下壓壓桿42,以便各壓桿42可以向下壓縮相應的推頂彈簧41。壓縮組件43下壓兩個壓桿42,兩個壓桿42將兩個推頂彈簧41壓縮;當壓縮組件43松開兩個壓桿42,則推頂彈簧41會瞬間張開,以向下沖擊下懸臂梁31,進而帶動兩個前輪21向下沖擊地面,而反作用力,將兩個前輪21及懸臂架30彈起。另外,使用推頂彈簧41,還可以起到緩沖減震的作用,使遙控車100的前端更為平穩,同時可以起到保護懸臂架30的作用。在其它實施例中,推頂機構40也可以為凸輪機構,通過電機驅動凸輪轉動,在凸輪轉動時,向下沖擊懸臂架30。

進一步地,壓縮組件43包括連接桿431、滑輪432、繩索433和拉動電機434,拉動電機434安裝于底盤10上,滑輪432安裝于支架22上,滑輪432設于連接桿431的下方,而連接桿431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壓桿42相連,繩索433的一端繞過滑輪432與連接桿431相連,繩索433的另一端與拉動電機434相連,當拉動電機434轉動時,可以拉動繩索433,使繩索433帶動連接桿431向下移動,以帶動兩個壓桿42下壓推頂彈簧41。其它實施例中,壓縮組件43也可以為凸輪組件,通過凸輪轉動來下壓壓桿42。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拉動電機434設在靠近后輪61的位置,以便使該遙控車100更為穩定,同時減輕車頭部分的重量,使該遙控車100能更好的進行車頭彈跳。

具體地,本實施例中,繩索433與拉動電機434的主軸相連,當拉動電機434正轉時,將繩索433纏繞在主軸上,以拉動繩索433;當壓桿42將推頂彈簧41壓縮后,拉動電機434反轉,松開繩索433,使推頂彈簧41伸長,以向下沖擊下懸臂梁31。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拉桿,通拉動電機434帶動拉桿轉動,以拉動繩索433。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拉動電機434為計時馬達,通過控制馬達正轉的時間,來控制壓桿42壓縮推頂彈簧41。

進一步地,底盤10上安裝有固定座11,拉動電機434安裝于固定座11上。設置固定座11,以便安裝與固定住拉動電機434。進一步地,固定座11上固定有安裝板12,拉動電機434與安裝板12相連,以更方便將拉動電機434安裝在固定座11上。

請一并參閱圖1,進一步地,固定座11呈n型,以便驅動機構80的可以穿過固定座11與驅動橋62相連。

進一步地,各下懸臂梁31上開設有用于定位相應推頂彈簧41的定位槽311。在各下懸臂梁31上設置定位槽311,以便對相應的推頂彈簧41進行定位,方案推頂彈簧41的安裝固定。

進一步地,上懸臂梁32上對應于支撐梁221的位置開設有開口321。在上懸臂梁32上設置開口321,可以避免懸臂架30在向上擺動時,支撐梁221阻擋住上懸臂梁32,以使懸臂架30可以更大的擺動幅度。

進一步地,各懸臂架30還包括轉向塊34,轉向塊34與支撐塊33樞接相連,轉向塊34與相應的前輪21相連。設置轉向塊34,以便與前輪21相連,而將轉向塊34與支撐塊33樞接,以便前輪21可以相對于支撐塊33左右擺動,實現轉向。

進一步地,各支撐塊33上凸設有兩個呈上下間隔設置的支撐臂331,轉向塊34置于兩個支撐臂331之間,且轉向塊34與兩個支撐臂331樞接相連。在支撐塊33上設置支撐臂331,以便與轉向塊34樞接相連,同時可以更穩定地支撐住轉向塊34。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2、圖7、圖8和圖9,該花樣玩法遙控車100還包括用于對兩個前輪21進行轉向的轉向舵50,轉向舵50的兩端分別與兩個轉向塊34鉸接。設置轉向舵50,以便對該遙控車100行駛方向進行控制。

進一步地,轉向舵50包括兩個轉向桿51、轉動座52、支板53、推桿54、水平軸55、擺桿56和轉向電機57;轉動座52的中部樞接在支板53上,支板53與支架22的底部相連,轉向電安裝在支架22上,擺桿56與轉向電機57相連,通過轉向電機57帶動擺桿56左右擺動,水平軸55的一端與擺桿56相連,在擺桿56左右擺動時,帶動水平軸55左右擺動;水平軸55的另一端與推桿54相連,則在水平軸55左右擺動時,帶動推桿54左右擺動;推桿54與轉動座52的一端鉸接,以使推桿54推動轉動座52在支板53上轉動,實現轉動座52左右擺動;而轉動座52的另一端與兩個轉向桿51鉸接,而各轉向桿51遠離轉動座52的一端與轉向塊34鉸接,從而在轉動座52左右擺動時,帶動兩個轉向桿51左右擺動,進而帶動兩個轉向塊34左右轉動,進而帶動兩個前輪21左右轉動,以實現轉向。

進一步地,支架22上設有固定臂222,轉向電機57安裝于固定臂222上。在支架22上設置固定臂222,以方便安裝固定住轉向電機57。

進一步地,各轉向桿51的兩端分別安裝有第三球頭關節軸承511,且各轉向桿51一端的第三球頭關節軸承511與轉向塊34相連,各轉向桿51另一端的第三球頭關節軸承511與轉動座52相連。在各轉向桿51的兩端分別安裝第三球頭關節軸承511,以便轉向桿51可以更靈活地擺動,進而更好的帶動轉向塊34轉動,同時使轉動座52更靈活地推動轉向桿51左右移動。

進一步地,各轉向塊34上設有連接臂341,轉向桿51與連接臂341鉸接。在轉向塊34上設置連接臂341,以方便與轉向桿51鉸接。具體地,本實施例中,連接臂341與第三球頭關節軸承511相連。

進一步地,推桿54靠近轉動座52的一端連接有第四球頭關節軸承541,第四球頭關節軸承541與轉動座52相連。將推桿54與轉動座52通過第四球頭關節軸承541相連,以便推桿54與轉動座52之間更靈活地移動,使推桿54能更好的推動轉動座52。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春市| 常德市| 七台河市| 岳西县| 曲麻莱县| 凤山县| 寻乌县| 周至县| 安阳县| 额敏县| 郎溪县| 岑溪市| 赤峰市| 上思县| 沙田区| 北票市| 丰城市| 比如县| 绥中县| 固镇县| 新田县| 砚山县| 尚志市| 南通市| 淮滨县| 资源县| 花莲县| 乌兰察布市| 河南省| 韶关市| 开江县| 永昌县| 贡觉县| 江川县| 诏安县| 大悟县| 肥城市| 临湘市| 大余县| 阿拉善右旗| 大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