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籃球教學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籃球投籃訓練裝置。
背景技術:
籃球是全世界人們喜愛的體育運動形式之一,無論是美國的nba聯賽還是中國的cba聯賽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人關注。打籃球是一種極好的鍛煉身體的方式,特別適合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尤其是很多的高中生以此作為體育專項考入大學。在籃球教學訓練中,提高學生的投籃命中率是一項重要的訓練內容,因此進行投籃訓練是籃球體育教學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訓練內容。目前的籃球投籃訓練方式多種多樣,其目的都是提高籃球投籃命中率。然而在目前的籃球投籃訓練中,投籃者投出去的籃球往往不能返回到投籃者附近,需要投籃者跑過去撿起落下的籃球返回后再次投籃,這樣的訓練過程導致投籃訓練的效率低下,因為往返撿球重新做投球的準備占用了相當多的時間,并且在投籃時還是一種靜態的投籃方式,與賽場上投籃者從空中接到隊友傳來的籃球后,隨即做出投籃的動作存在一定的差距,無法做到更接近實際比賽的投籃訓練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將投出去的籃球再次從空中返回投籃者附近的籃球投籃訓練裝置,克服了現有技術中,投籃者投出去的籃球不能返回到投籃者附近,需要投籃者跑過去撿起落下的籃球返回后再次投籃所導致的投籃訓練效率低下的缺陷,同時還訓練了投籃者的空中接球能力,使得投籃訓練效果更加接近實際比賽的投籃效果。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籃球投籃訓練裝置,包括接球漏斗3,所述接球漏斗3固定于籃筐1的下方,所述接球漏斗3的外側壁上分別設有第一人體探測傳感器5、第二人體探測傳感器6以及第三人體探測傳感器7;所述第一人體探測傳感器5面向籃球場縱向的中部區域16,用于實時檢測該區域是否有人;所述第二人體探測傳感器6面向籃球場縱向的右部區域17,用于實時檢測該區域是否有人;所述第三人體探測傳感器7面向籃球場縱向的左部區域18,用于實時檢測該區域是否有人;所述接球漏斗3下端的籃球出口13上設有用于檢測是否有籃球通過的光電收發器12,所述籃球出口13的下方固定有第一擊球器9、第二擊球器8以及第三擊球器10;所述第一擊球器9用于將落下的籃球擊打向籃球場縱向的中部區域16;所述第二擊球器8用于將落下的籃球擊打向籃球場縱向的右部區域17;所述第三擊球器10用于將落下的籃球擊打向籃球場縱向的左部區域18;所述第一人體探測傳感器5、第二人體探測傳感器6、第三人體探測傳感器7、光電收發器12、第一擊球器9、第二擊球器8以及第三擊球器10分別與控制器11信號連接;所述控制器11與電源模塊22電連接;所述光電收發器12檢測到籃球落下時的遮擋信號時,向控制器11發送遮擋信號;所述控制器11接收到所述光電收發器12發送來的遮擋信號時,同時根據同一時刻所接收到的第一人體探測傳感器5、第二人體探測傳感器6以及第三人體探測傳感器7所發送來的其中的最強的檢測信號,來確定投籃者是在中部區域16、右部區域17還是在左部區域18,根據所確定出的投籃者所在的區域,向第一擊球器9、第二擊球器8以及第三擊球器10中對應投籃者所在區域的擊球器發送擊球命令;所述第一擊球器9、第二擊球器8或第三擊球器10接收到擊球命令后,執行擊球動作。
較佳地,所述第一擊球器9包括擊球桿14,擊球桿14的一端固定有擊球拍20,擊球桿14的另一端固定有鐵質體19,所述鐵質體19與電磁鐵15相對,所述擊球桿14的桿體與支撐轉軸24的上端部鉸接,擊球桿14的右半部分連接有復位彈簧23;所述電磁鐵15通過控制開關21分別與電源模塊22以及控制器11電連接;所述第二擊球器8和第三擊球器10與第一擊球器9的結構相同。
較佳地,所述接球漏斗3、第一擊球器9、第二擊球器8以及第三擊球器10均固定于連接架4上,連接架4固定于籃球架2上。
較佳地,所述控制器11是型號為omroncp1e-n20dr-d的plc控制器或msp430單片機。
較佳地,所述第一人體探測傳感器5、第二人體探測傳感器6以及第三人體探測傳感器7均采用福建創高安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pir-800的紅外探測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一種籃球投籃訓練裝置,能夠將投籃者投出去的籃球再次從空中返回投籃者附近,以便于其接住籃球再次投籃,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中投籃者投出去的籃球不能返回到投籃者附近,需要投籃者跑過去撿起落下的籃球返回后再次投籃所導致的投籃訓練效率低下的缺陷,同時還訓練了投籃者的空中接球能力,使得投籃訓練效果更加接近實際比賽的投籃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第一擊球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籃球投籃訓練裝置,包括接球漏斗3,所述接球漏斗3固定于籃筐1的下方,所述接球漏斗3的外側壁上分別設有第一人體探測傳感器5、第二人體探測傳感器6以及第三人體探測傳感器7;所述第一人體探測傳感器5面向籃球場縱向的中部區域16,用于實時檢測該區域是否有人;所述第二人體探測傳感器6面向籃球場縱向的右部區域17,用于實時檢測該區域是否有人;所述第三人體探測傳感器7面向籃球場縱向的左部區域18,用于實時檢測該區域是否有人;所述接球漏斗3下端的籃球出口13上設有用于檢測是否有籃球通過的光電收發器12,所述籃球出口13的下方固定有第一擊球器9、第二擊球器8以及第三擊球器10。
所述第一擊球器9用于將落下的籃球擊打向籃球場縱向的中部區域16;所述第二擊球器8用于將落下的籃球擊打向籃球場縱向的右部區域17;所述第三擊球器10用于將落下的籃球擊打向籃球場縱向的左部區域18;所述第一人體探測傳感器5、第二人體探測傳感器6、第三人體探測傳感器7、光電收發器12、第一擊球器9、第二擊球器8以及第三擊球器10分別與控制器11信號連接;所述控制器11與電源模塊22電連接。
所述光電收發器12檢測到籃球落下有遮擋時,向控制器11發送遮擋信號;所述控制器11接收到所述光電收發器12發送來的遮擋信號時,同時根據同一時刻所接收到的第一人體探測傳感器5、第二人體探測傳感器6以及第三人體探測傳感器7所發送來的檢測信號,比較其中的最強檢測信號,以最強檢測信號來確定投籃者是在中部區域16、右部區域17還是在左部區域18(如果檢測信號一樣強則優先認定投籃者在中部區域,如果左部區域和右部區域的檢測信號同時最強,則優先認定在右部區域;則在同樣的檢測信號強度下,優先認定順序依次為中部區域、右部區域、左部區域),根據所確定出的投籃者所在的區域,向第一擊球器9、第二擊球器8以及第三擊球器10中對應投籃者所在區域的擊球器發送擊球命令;所述第一擊球器9、第二擊球器8或第三擊球器10接收到擊球命令后,執行擊球動作,執行完一次擊球后,控制器控制擊球器恢復到初始狀態。
進一步地,如圖2所示,所述第一擊球器9包括擊球桿14,擊球桿14的一端固定有擊球拍20,擊球桿14的另一端固定有鐵質體19,所述鐵質體19與電磁鐵15相對,所述擊球桿14的桿體與支撐轉軸24的上端部鉸接,擊球桿14的右半部分連接有復位彈簧23;所述電磁鐵15通過控制開關21分別與電源模塊22以及控制器11電連接;所述第二擊球器8和第三擊球器10與第一擊球器9的結構相同。本實施例中的第一擊球器的原理與電子繼電器的原理相同,當籃球落出接球漏斗3下端的籃球出口13的瞬間,在控制器控制下,擊球器對籃球進行擊球動作,由于擊球器的擊球拍具有一定的尺寸,因此在一個微小的時間段內執行擊球動作能夠擊中籃球,使得籃球朝投籃者方向飛去。所述控制開關21可以是時間繼電器開關,在完成相應的擊球器擊球后,繼電器開關自動恢復到初始狀態,使得擊球器也恢復到初始狀態,等待在需要時執行下一次的擊球命令。
進一步地,所述接球漏斗3、第一擊球器9、第二擊球器8以及第三擊球器10均固定于連接架4上,連接架4固定于籃球架2上。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器11是型號為omroncp1e-n20dr-d的plc控制器或msp430單片機。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人體探測傳感器5、第二人體探測傳感器6以及第三人體探測傳感器7均采用福建創高安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pir-800的紅外探測器。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籃球投籃訓練裝置,能夠將投籃者投出去的籃球再次從空中返回投籃者附近,以便于其接住籃球再次投籃,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中投籃者投出去的籃球不能返回到投籃者附近,需要投籃者跑過去撿起落下的籃球返回后再次投籃所導致的投籃訓練效率低下的缺陷,同時還訓練了投籃者的空中接球能力,使得投籃訓練效果更加接近實際比賽的投籃效果。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發明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發明實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