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體育器材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體育用墊。
背景技術:
目前,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或者體育鍛煉時,經(jīng)常需要使用墊子對運動員進行保護,以防止身體與地面接觸時受到較大的沖擊力,而現(xiàn)有技術中的體育訓練用的墊子體積較大,不便于搬運,每次都需要多人協(xié)助搬運,給體育課帶來諸多不變。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體育用墊,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體育用墊難以搬運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體育用墊采用的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體育用墊包括墊體和用于支撐墊體的托板,托板的上端面上開設有用于放置墊體的放置槽,托板的下端面上開設有具有朝向托板側(cè)端面的第一槽口和朝向托板下端面的第二槽口的容納槽,容納槽的槽壁上開設有沿第一槽口方向延伸的導向槽,導向槽中滑動配合有T形安裝架,T形安裝架包括軸向沿第一槽口方向延伸的安裝桿,安裝桿的一端安裝導向輪,安裝桿的另一端固連有與導向槽滑動配合的滑塊,滑塊的兩端開設有貫穿滑塊厚度的導向孔,導向孔中滑動配合有導向桿,導向桿的一端與容納槽的槽壁固連,導向桿的另一端彈出導向孔并固連有限制滑塊位置限位塊,導向桿上套設有壓簧,壓簧的一端頂壓在容納槽的槽壁上,壓簧的另一端頂壓在滑塊上;容納槽靠近第一槽口的槽壁上開設有沿第二槽口方向延伸的滑槽,滑槽中滑動配合有擋板。
所述導向桿與限位塊螺紋連接。
所述托板的側(cè)端面上設有拖拉繩。
所述拖拉繩上設有尼龍絨帶,所述托板的側(cè)端面設有與尼龍絨帶粘接配合的尼龍鉤帶。
所述托板的下端面為磨砂面。
所述容納槽的第二槽口處設有與托板下端面平齊的蓋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托板的下端面容納槽,容納槽的側(cè)壁上設有導向槽,導向槽中滑動配合有滑塊和安裝架組成的T形安裝架,安裝桿的一端安裝導向輪,通過滑塊沿導向槽的滑動可將導向輪彈出和收納在容納槽中,從而使本實用新型的體育用墊的搬運十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體育用墊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托板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體育用墊的具體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所述體育用墊包括包括墊體1和托板2,托板1的上端面上開設有放置槽,墊體放置在放置槽中以接觸支撐在托板2上,托板2的下端面上開設有容納槽6,容納槽6具有朝向托板側(cè)端面的第一槽口61和朝向托板下端面的第二槽口62,容納槽6的槽壁上開設有沿第一槽口61方向延伸的導向槽,導向槽中滑動配合有T形安裝架,T形安裝架包括軸向沿第一槽口61方向延伸的安裝桿42,安裝桿42的一端安裝導向輪5,安裝桿42的另一端固連有與導向槽滑動配合的滑塊41?;瑝K41的兩端開設有貫穿滑塊厚度的導向孔,導向中滑動配合有導向桿7,導向桿7的一端與容納槽6的槽壁固連,導向桿7的另一端伸出導向孔并螺紋連接有限制滑塊41位置限位塊9,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導向桿7與限位塊9可通過焊接或過盈配合的方式連接。導向桿7上套設有壓簧8,壓簧8的一端頂壓在容納槽6的槽壁上,壓簧8的另一端頂壓在滑塊上。容納槽6靠近第一槽口61的槽壁上開設有沿第二槽口62方向延伸的滑槽,滑槽中滑動配合有擋板3。
托板1的側(cè)端面上設有拖拉繩10,學生可以通過拖拽拖拉繩10搬運本實用新型的體育用墊,以進一步減低搬運的難度。拖拉繩10上設有尼龍絨帶11,托板的側(cè)端面設有的尼龍鉤帶12,這樣在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體育用墊時,可以將拖拉繩10通過尼龍絨帶11和尼龍鉤帶12粘接配合緊貼在托板的側(cè)端面上,既增加了美觀度,又有效防止拖拉繩10因纏繞學生的腳而造成的傷害。
為了防止本實用新型的體育用墊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打滑,對體育運動造成影響,托板2的下端設計為磨砂面。
另外,為了防止外界雜物進入容納槽6而損壞容納槽6和容納槽中6所容納的部件,本實施力中,在容納槽6的第二槽口62處設有與托板2下端面平齊的蓋板(圖中未畫出)。
在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體育運動時,在使用之前首先滑動擋板3使導向輪從容納槽6的第一槽口61彈出容納槽6并通過拖拉繩10搬運到指定位置,然后將托板2平放在地面上,將導向輪5按壓到容納槽中并滑動擋板以阻止導向輪彈出容納槽6,同時將拖拉繩10通過尼龍絨帶11和尼龍鉤帶12粘接配合緊貼在托板2的側(cè)端面上。
具體實施方式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說明而非限制,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實質(zhì)內(nèi)容的情況下對結(jié)構(gòu)做進一步變換,而所有這些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