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育用具,具體涉及一種體育熱身用便攜墊。
背景技術:
在家里、健身房、體育館等運動場所,一般都使用安全健身墊,使使用者在運動過程中防止身體與地面接觸時受到較大的沖擊,但是,目前使用的體育用墊的緩沖能力較為固定,對于瑜伽、跳高等不同體育項目,需要分別制作與之緩沖需求相匹配的體育用墊,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520096133.3,公開了一種體育用墊,包括墊體,所述墊體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墊體和第二墊體,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墊體和第二墊體之間的多個彈性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墊體的邊角處具有多個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墊體上與第一通孔相對應的位置具有第二通孔;貫穿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將所述第一墊體和第二墊體固定為一個整體,且所述第一墊體與第二墊體之間的距離可調;位于所述第一墊體背離所述第二墊體一側表面的多個半球狀凸起,所述凸起的內部中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體育用墊,具有可調的緩沖能力,適用于多個體育項目,應用范圍較廣,而且不僅具有緩沖保護功能,還具有按摩功能;但其熱身效果差,功能單一。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體育熱身用便攜墊,結構簡單,功能多樣化,熱身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的包括半包圍狀的前座體和后座體;所述前座體和后座體之間安裝有折疊桿;所述折疊桿兩端分別安裝有伸縮套;所述伸縮套分別固定于前座體和后座體外側;所述后座體內面間隔設置有多條魔術貼A面;所述后座體后側外部安裝有卷筒座;所述卷筒座上卷繞有柔性墊;所述柔性墊底面設置有與魔術貼A面貼緊的魔術貼B面;所述后座體外邊側安裝有收納拉桿;所述前座體兩側安裝有腳踝和膝關節熱身裝置;所述前座體外側安裝有手腕鍛煉機構。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手腕鍛煉機構包括安裝于前座體前側外部鉸接有受力桿;所述受力桿上設置有受力輪;所述受力輪上通過拉繩安裝有拉手。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腳踝和膝關節熱身裝置包括滑軌;所述滑軌內側安裝有彈簧件;所述滑軌于彈簧件前側安裝有滑座;所述滑座上螺紋安裝有腳部受力板;所述腳部受力板上還設置有腳部鎖緊皮帶。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案,所述收納拉桿包括鉸接于后座體外側的伸縮桿;所述伸縮桿兩側鉸接有斜拉桿;所述斜拉桿另一端通過燕尾螺栓與后座體鎖緊;所述伸縮桿頂部活動嵌合有受力拉桿。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體育熱身用便攜墊,結構簡單,實用性強,其能夠鍛煉腳踝、膝關節、腕關節和肘關節,功能多樣化,熱身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體育熱身用便攜墊,包括半包圍狀的前座體1和后座體2;前座體1和后座體2之間安裝有折疊桿3;折疊桿3兩端分別安裝有伸縮套4;將折疊桿折疊即可收縮前座體1和后座體2;伸縮套4分別固定于前座體1和后座體2外側;后座體2內面間隔設置有多條魔術貼A面5;后座體2后側外部安裝有卷筒座6;卷筒座6上卷繞有柔性墊7;柔性墊7底面設置有與魔術貼A面5貼緊的魔術貼B面(未圖示);當需要鋪設柔性墊時,將其拉出配合魔術貼貼合即可;后座體2外邊側安裝有收納拉桿;前座體1兩側安裝有腳踝和膝關節熱身裝置;前座體1外側安裝有手腕鍛煉機構。
手腕鍛煉機構包括安裝于前座體1前側外部鉸接有受力桿8;受力桿8上設置有受力輪9;受力輪9上通過拉繩安裝有拉手10。
腳踝和膝關節熱身裝置包括滑軌11;滑軌11內側安裝有彈簧件12;滑軌11于彈簧件12前側安裝有滑座13;滑座13上螺紋安裝有腳部受力板14;腳部受力板14上還設置有腳部鎖緊皮帶15;當需要收納時,旋出腳部受力板14。
收納拉桿包括鉸接于后座體2外側的伸縮桿16;伸縮桿16兩側鉸接有斜拉桿17;斜拉桿17另一端通過燕尾螺栓18與后座體2鎖緊;伸縮桿16頂部活動嵌合有受力拉桿19;當需要收納時,拆下受力拉桿19,接著退出燕尾螺栓18,將伸縮桿16和受力拉桿19合成一體,便于收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