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356608閱讀:414來源:國知局
玩具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尤其是涉及一種玩具。



背景技術:

玩具已經成為了小朋友童年時代必不可少的玩具之一,現有玩具的造型、款式、功能也越來越多,其中可向前發射配件的玩具受到很多小朋友的喜愛,但相關技術中的可向前發射配件的玩具,僅僅可以向前發射配件,不能將配件自動收回來,通常需要手動拾取彈出的配件,然后再將配件安裝到玩具的本體上。

由于配件一般會被彈出很長一段距離,每次彈出配件后都需要跑到配件跟前將配件拾取回來,從而將對給小朋友的玩耍造成一定困擾,小朋友容易對其失去興趣,并且配件被彈出還有可能會造成配件丟失,從而降低玩具的樂趣性。另外,相關技術中的玩具的配件彈出的距離沒有限制,從而在玩耍的過程中將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玩具,所述玩具通過設置收放裝置,在配件被彈出后可將配件收回本體,不需要手動拾取彈出后的配件,從而可以方便小朋友的玩耍,提高小朋友玩耍的興趣,并且配件不容易丟失。另外,配件被彈出的距離被收放裝置限制,從而可以提高玩耍過程中的安全性。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包括:本體;配件,所述配件設在所述本體上且可彈出;鎖定驅動機構,所述鎖定驅動機構設在所述本體上且包括彼此相連的鎖定件和驅動件,所述鎖定件與所述配件配合以鎖定和釋放所述配件,所述驅動件在所述鎖定件釋放所述配件時驅動所述配件彈出所述本體;收放裝置,所述收放裝置設在所述本體上且所述收放裝置與所述配件通過連接線相連,所述收放裝置收放所述連接線以在所述配件彈出后將所述配件收回所述本體。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通過設置收放裝置,在配件被彈出后可將配件收回本體,不需要手動拾取彈出后的配件,從而可以方便小朋友的玩耍,提高小朋友玩耍的興趣,并且配件不容易丟失。另外,配件被彈出的距離被收放裝置限制,從而可以提高玩耍過程中的安全性。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玩具還包括:第一觸發件,所述第一觸發件可前后移動地設在所述本體上,所述第一觸發件與所述收放裝置可配合或脫離,當所述收放裝置將彈出后的配件朝向所述本體收回時,所述收放裝置與所述第一觸發件配合以驅動所述第一觸發件移動;可翻轉地設在所述本體底壁上的翻轉件,所述翻轉件與所述第一觸發件配合以將所述翻轉件定位在所述本體上,當所述第一觸發件被觸發移動時,所述第一觸發件和所述翻轉件彼此脫離,所述翻轉件翻轉并與支撐面發生作用以帶動所述本體發生翻轉。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還包括變形部和第二觸發件,所述變形部可變形地設在所述本體上,所述變形部具有第一形態和第二形態,所述第二觸發件設在所述本體上且可與所述變形部配合或分離,當所述第二觸發件與所述變形部配合時,所述變形部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形態,當所述第二觸發件與所述變形部分離時,所述變形部變形為第二形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玩具還包括:第一觸發件,所述第一觸發件可前后移動地設在所述本體上,所述第一觸發件與所述收放裝置可配合或脫離,當所述收放裝置將彈出后的配件朝向所述本體收回時,所述收放裝置與所述第一觸發件配合以驅動所述第一觸發件移動;可翻轉地設在所述本體底壁上的翻轉件,所述翻轉件與所述第一觸發件配合以將所述翻轉件定位在所述本體上,當所述第一觸發件被觸發移動時,所述第一觸發件和所述翻轉件彼此脫離,所述翻轉件翻轉并與支撐面發生作用以帶動所述本體發生翻轉,其中,所述第二觸發件可前后移動地設在所述本體上,所述第二觸發件的至少一部分向下伸出所述本體底壁,當所述翻轉件翻轉時,所述翻轉件的一部分與所述第二觸發件配合以驅動所述第二觸發件移動使得所述第二觸發件與所述變形部脫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還包括第一玩具盤,所述鎖定驅動機構可上下移動地設在所述本體上,所述本體上設有用于夾持所述第一玩具盤的夾持口,所述鎖定件包括彼此相連的觸發部和鎖定部,所述鎖定部可與所述配件配合或脫離,所述觸發部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夾持口內,在所述夾持口夾持所述第一玩具盤時所述觸發部被觸發而向上移動,所述鎖定部與所述配件脫離以釋放所述配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夾持口處設有第一磁鐵,所述第一玩具盤為可與所述第一磁鐵吸附的磁性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玩具還包括第二玩具盤,所述第二玩具盤適于放置于支撐面上,當所述配件彈出所述本體后可與所述第二玩具盤配合。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收放裝置包括可在儲存能量的儲能狀態和釋放能量的釋能狀態之間轉動的發條盤和驅動所述發條盤在所述儲能狀態轉動的驅動組件,所述連接線的一端與所述配件相連且另一端纏繞在所述發條盤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齒輪,所述齒輪與所述發條盤相連;推拉件,所述推拉件在抽出所述本體的抽出位置和收回所述本體的收回位置之間可移動地設在所述本體上,所述推拉件上設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齒條部,所述齒條部與所述齒輪嚙合以在所述推拉件移動時驅動所述發條盤轉動。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驅動組件還包括:傳動件,所述傳動件的一端與所述發條盤相連,所述傳動件的另一端與所述齒輪可配合和脫離,當所述傳動件與所述齒輪相互配合時,所述齒輪驅動所述傳動件轉動,當所述傳動件與所述齒輪彼此脫離時,所述齒輪相對于所述傳動件轉動。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齒輪包括齒輪本體和連接部,所述傳動件與所述連接部相連,所述連接部上設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傳動件上設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可相互止抵或分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驅動組件還包括: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的一端與所述本體相連且另一端與所述推拉件相連,所述推拉件在所述抽出位置時所述復位彈簧被拉伸以驅動所述推拉件朝向所述收回位置移動。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本體上還設有發條盤鎖定機構,所述發條盤上設有卡口,所述發條盤鎖定機構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轉動軸,所述轉動軸設在所述本體上;第一活動件,所述第一活動件可轉動地設在所述轉動軸上,所述第一活動件繞所述轉動軸轉動的過程中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當所述第一活動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第一活動件與所述發條盤的外壁止抵,所述發條盤可在儲能狀態下轉動,當所述第一活動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一活動件的至少一部分卡入所述卡口內,所述發條盤被鎖定,當所述第一活動件位于第三位置時,所述發條盤被釋放并可在所述釋能狀態下轉動;第二活動件,所述第二活動件可轉動地設在所述轉動軸上且與所述第一活動件沿上下方向并排設置,所述第二活動件可在鄰近所述發條盤的鄰近位置和遠離所述發條盤的遠離位置之間轉動,所述配件的內端可與所述第二活動件配合以驅動所述第二活動件由所述遠離位置朝向所述鄰近位置轉動,所述第二活動件上設有在上下方向上貫穿其厚度的滑槽,所述第一活動件上設有凸柱,所述凸柱可滑動地配合在所述滑槽內;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本體和所述第一活動件止抵以常驅動所述凸柱止抵在所述滑槽的鄰近所述發條盤的一端;復位裝置,所述復位裝置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本體和所述第二活動件相連以常驅動所述第二活動件朝向所述遠離位置移動。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活動件和所述第二活動件之間設有阻尼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玩具為玩具車,所述本體為車體,所述車體上設有可驅動所述車體移動的車輪。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結構示意圖,其中變形部處于第一形態;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結構示意圖,其中變形部處于第二形態;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本體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翻轉件與第一觸發件處于配合狀態;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本體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翻轉件與第一觸發件處于脫離狀態;

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本體底壁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翻轉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一活動件位于第二位置處;

圖8是圖7中的A處放大圖;

圖9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其中第一活動件位于第三位置處;

圖10是圖9中的B處放大圖;

圖1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部分結構的剖視圖;

圖1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13是圖12中的C處放大圖;

圖1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1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配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發條盤鎖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收放裝置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18是圖17中所示的收放裝置的發條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19是圖18中所示的發條盤的另一個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20是圖17中所示的收放裝置的傳動件和齒輪配合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1是圖20中所示的齒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2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鎖定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鎖定件的另一個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2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第一觸發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第二觸發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推拉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的發條盤鎖定機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玩具100;

本體1;夾持口11;第一穿過孔12;第二穿過孔13;

配件2;配合部21;凹槽211;

接線部22;底座221;上蓋222;

鎖定驅動機構3;鎖定件31;觸發部311;鎖定部312;驅動件32;

收放裝置4;發條盤41;卡口411;

驅動組件42;齒輪421;齒輪本體4211;連接部4212;

推拉件422;第一支腿4221;第二支腿4222;手持部4223;

傳動件423;裝配凹槽4231;

復位彈簧424;

第一觸發件5;第一止抵部51;第一定位柱52;

翻轉件6;凸出部61;

發條盤鎖定機構7;轉動軸71;

第一活動件72;第一本體721;第二止抵部722;第三止抵部723;

第二活動件73;第二本體731;第四止抵部732;

彈性件74;復位裝置75;阻尼件76;

變形部8;第一變形部81;第二變形部82;第三變形部83;

第二觸發件9;第五止抵部91;第二定位柱92;

第一玩具盤101;第一磁鐵102;第二玩具盤103;第二磁鐵104;

連接線201;齒條部202;第一限位部203;第二限位部204;驅動部205;

第一卡扣301;第一卡槽302;第二卡扣303;

滑槽401;凸柱402;

連接凹槽501;連接凸起502;

第一彈簧601;第三彈簧602;

扭簧700;車輪80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參考圖1-圖27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100。

如圖1-圖27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100包括:本體1、配件2、鎖定驅動機構3和收放裝置4。

配件2設在本體1上且可彈出,其中配件1可以朝向本體1的任意方向彈出,例如可以朝向本體1的前方彈出(如圖2中所示),當然還可以朝向本體1的后方、左側或右側等方位彈出,鎖定驅動機構3設在本體1上且包括彼此相連的鎖定件31和驅動件 32,鎖定件31與配件2配合以鎖定和釋放配件2,驅動件32在鎖定件31釋放配件2 時驅動配件2彈出本體1,收放裝置4設在本體1上且收放裝置4與配件2通過連接線201相連,收放裝置4可收放連接線201以在配件2彈出后將配件2收回本體1。

具體而言,配件2設在本體1且與鎖定件31配合,鎖定件31可以鎖定和釋放配件 2,也就是說,鎖定件31可以將配件2鎖定在本體1上也可以釋放配件2,當鎖定件31 將配件2鎖定在本體1上時,配件2無法彈出本體1,當鎖定件31將配件2釋放時,此時鎖定件31可以在驅動件32的驅動下彈出本體1,當配件2被釋放彈出后,收放裝置 4可以收回連接線201,從而將配件2收回本體1;當需要再次彈射配件2時,收放裝置 4對連接線201進行放松,鎖定件31對配件2進行釋放,驅動件32將配件2彈出,配件2被彈出后,收放裝置4再次收回連接線201,配件2被再次收回本體1以待下次彈出,如此循環往復。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100,通過設置收放裝置4,在配件2被彈出后可將配件2收回本體1,不需要手動拾取彈出后的配件2,從而可以方便小朋友的玩耍,提高小朋友玩耍的興趣,并且配件2不容易丟失。另外,配件2被彈出的距離被收放裝置4 限制,從而可以提高玩耍過程中的安全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7-圖14所示,所述收放裝置4包括可在儲存能量的儲能狀態和釋放能量的釋能狀態之間轉動的發條盤41和驅動發條盤41在儲能狀態轉動的驅動組件42,連接線201的一端與配件2相連且另一端纏繞在發條盤41上。具體地,當鎖定件31鎖定配件2時,驅動組件42驅動發條盤41在儲能狀態下轉動,連接線201被放松;當鎖定件31釋放配件2時,配件2在驅動件32的驅動下彈出本體 1,發條盤41將在釋能狀態下轉動,連接線201被收回,從而將配件2收回本體1,收放裝置4結構簡單且可運行靠性高。

如圖15中所示,配件2具有接線部22,接線部22包括底座221和上蓋222,上蓋 222蓋設在底座221上且所述上蓋222和底座221共同限定出接線腔,底座221上設有向上延伸的接線柱,接線部22上設有連通接線腔的穿線孔,連接線201的一端通過穿線孔進入接線腔內,并且連接在接線柱上,將連接線201連接完成后,將上蓋222連接在底座221上,可選地,上蓋222和底座221之間可以通過緊固件(例如螺釘等)進行連接固定。

進一步地,如圖14中所示,驅動組件42包括齒輪421和推拉件422,齒輪421與發條盤41相連,推拉件422在抽出本體1的抽出位置和收回本體1的收回位置之間可移動地設在本體1上,推拉件422上設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齒條部202,齒條部202 與齒輪421嚙合以在推拉件422移動時驅動發條盤41轉動,由此驅動發條盤41在儲能狀態轉動,收放裝置4結構簡單、裝配方便。

優選地,如圖14和圖17-圖21所示,上述驅動組件42還包括傳動件423傳動件423 的一端(如圖20中所示的傳動件423的上端)與發條盤41相連,傳動件423的另一端 (如圖20中所示的傳動件423的下端)與齒輪421可配合和脫離,當傳動件423與齒輪421相互配合時,齒輪421可驅動傳動件423轉動,同時傳動件423帶動發條盤41 轉動,也就是說,當傳動件423與齒輪421相互配合時,齒輪421通過傳動件423驅動發條盤41在儲能狀態轉動以儲存能量,連接線201被放松;當傳動件423與齒輪421 彼此脫離時,齒輪421相對于傳動件423轉動,此時齒輪421轉動,傳動件423和發條盤41不轉動。

具體而言,當推拉件422在抽出位置移動時,推拉件422與齒輪421配合以驅動齒輪421轉動,在齒輪421轉動的過程中,齒輪421與傳動件423配合,通過齒輪421轉動來驅動傳動件423轉動,由此驅動發條盤41在儲能狀態轉動以儲存能量,連接線201 被放松以在所述配件2被釋放時彈出本體1;當推拉件422在收回位置移動時,推拉件 422與齒輪421配合以驅動齒輪421反向轉動,在齒輪421反向轉動的過程中,齒輪421 與傳動件423脫離,此時齒輪421轉動并不會帶動傳動件423轉動,此時發條盤41不會轉動,也就是說,通過設置傳動件423,在推拉件422在抽出位置移動時,齒輪421 將會驅動發條盤41在儲能狀態下轉動,在推拉件422在收回位置移動時,此時齒輪421 將不會驅動發條盤41在釋能狀態下轉動,由此,在推拉件422朝向收回位置復位時,不會造成發條盤41釋能,由此可以避免在推拉件422復位的過程中,連接線201被收縮,從而導致配件2在釋放時無法彈出本體1。

進一步地,齒輪421可以包括齒輪本體4211和連接部4212,傳動件423與連接部 4212相連,其中連接部4212上設有第一限位部203,傳動件423上設有第二限位部204,第一限位部203和第二限位部204可相互止抵或分離。如圖20和圖21所示,連接部4212 可以形成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狀結構,傳動件423的底壁上設有底部敞開的裝配凹槽 4231,第一限位部203為形成為設在連接部4212的外周壁上的凸起結構,第二限位部 204形成為設在裝配凹槽4231內壁上的凸起結構,連接部4212配合在裝配凹槽4231 內,在齒輪421轉動的過程中,第一限位部203和第二限位部204止抵或分離,當推拉件422在抽出位置移動時,推拉件422帶動齒輪421轉動,當齒輪421轉動至第一限位部203和第二限位部204相互止抵時,齒輪421帶動傳動件423轉動,從而驅動發條盤41在儲能狀態轉動;當推拉件422在收回位置移動時,推拉件422驅動齒輪421反向轉動,此時第一限位部203和第二限位部204分離,齒輪421轉動的同時,傳動件423和發條盤41不轉動,發條盤41仍然處于儲能狀態。

如圖14中所示,驅動組件42還可以包括復位彈簧424,復位彈簧424的一端與本體1相連且另一端與推拉件422相連,推拉件422在抽出位置時復位彈簧424被拉伸以驅動推拉件422朝向收回位置移動,在復位彈簧424驅動推拉件422朝向收回位置移動時,傳動件423與齒輪421彼此脫離,從而使得推拉件422在復位的過程中,發條盤41不會發生轉動而導致連接線201被收縮。

發條盤41和傳動件423之間的連接方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任意選定,例如發條盤41和傳動件423的其中一個上可以設有連接凹槽501,另一個上設有與連接凹槽501 適配的連接凸起502,通過連接凸起502和連接凹槽501之間的配合實現發條盤41和傳動件423之間的連接,裝配方便,且連接可靠性高。例如圖19-圖20中所示,連接凹槽 501形成在發條盤41的底壁上,連接凸起502形成在傳動件423的頂壁上,優選地,連接凹槽501可以形成為跑道形凹槽211,從而可以使得發條盤41和傳動件423之間的配合更加穩定、可靠。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4和圖26所示,推拉件422包括第一支腿4221、第二支腿4222和手持部4223,第一支腿4221和第二支腿4222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第一支腿4221和第二支腿4222沿左右方向并排間隔設置,齒輪421設在第一支腿4221 和第二支腿4222之間,齒條部202形成在第一支腿4221上,復位彈簧424與第二支腿 4222相連,手持部4223設在第一支腿4221和第二支腿4222之間,當推拉件422位于收回位置時,手持部4223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本體1,從而可以更加方便推拉件422的抽拉。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8、圖10和圖16中所示,本體1上還設有發條盤鎖定機構7,發條盤41上設有卡口411,發條盤鎖定機構7包括轉動軸71、第一活動件72、第二活動件73、彈性件74和復位裝置75,轉動軸71設在本體1上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活動件72可轉動地設在轉動軸71上,第一活動件72繞轉動軸71轉動的過程中具有第一位置(圖未示出)、第二位置(如圖7-圖8所示)和第三位置(如圖 9-圖10所示),當第一活動件72位于第一位置時,第一活動件72與發條盤41的外壁止抵,發條盤41可在儲能狀態下轉動,當第一活動件72位于第二位置時,第一活動件 72的至少一部分卡入卡口411內,發條盤41被鎖定,當第一活動件72位于第三位置時,發條盤41被釋放并可在釋能狀態下轉動。第二活動件73可轉動地設在轉動軸71上且與第一活動件72沿上下方向并排設置,第二活動件73可在鄰近發條盤41的鄰近位置 (如圖8中所示)和遠離發條盤41的遠離位置(如圖10中所示)之間轉動,配件2的內端可與第二活動件73配合以驅動第二活動件73由遠離位置朝向鄰近位置轉動,第二活動件73上設有在上下方向上貫穿其厚度的滑槽401,第一活動件72上設有凸柱402,凸柱402可滑動地配合在滑槽401內,彈性件74的兩端分別與本體1和第一活動件72 止抵以常驅動凸柱402止抵在滑槽401的鄰近發條盤41的一端,復位裝置75的兩端分別與本體1和第二活動件73相連以常驅動第二活動件73朝向遠離位置移動。

當將彈出的配件2安裝到本體1上時,將配件2向后推動以將配件2鎖定在本體1 上,配件2向后推動時,配件2的內端與第二活動件73止抵,配件2將會驅動第二活動件73由遠離位置朝向鄰近位置轉動(由前向后),此時第一活動件72將會向后移動至第一位置處(圖未示出),此時第一活動件72和發條盤41接觸,此時可以將推拉件 422朝向抽出位置移動,齒輪421將帶動傳動件423和發條盤41轉動,發條盤41儲存能量,連接線201被放松,連接線201被放松的長度與發條盤41上的卡口411的數量有關,卡口411可以設置一個或者多個,當卡口411設置一個時(如圖7-圖10所示),連接線201被放松的長度為發條盤41的周長,卡口411數量和位置的設計可以根據需要任意選定。當連接線201被放松完成后(此時發條盤41儲能結束),第一活動件72 位于第二位置處,第一活動件72的至少一部分卡入卡口411內,發條盤41被鎖定(如圖7-圖8中所示),此時發條盤41儲存的能量被鎖定,并且連接線201處于放松狀態,此時推拉件422將在復位彈簧424的作用下復位;當彈射配件2時,首先鎖定件31將配件2釋放,配件2在驅動件32的驅動下彈出,配件2彈出的距離與連接線201被放松的長度大致相等,配件2彈出后,第二活動件73在復位裝置75的作用下朝向遠離位置移動,由此驅動第一活動件72運動至第三位置處,此時發條盤41將被釋放并在釋能狀態下轉動,連接線201將被收回,由此將配件2收回至本體1上??蛇x地,復位裝置 75可以為扭簧,彈性件74可以為彈簧。

優選地,如圖27中所示,第一活動件72和第二活動件73之間還可以設有阻尼件 76,通過在第一活動件72和第二活動件73之間設置阻尼件76,第一活動件72和第二活動件73不會在配件2被彈出的瞬間就朝向本體1的前端移動,而是在阻尼件76的作用下,慢慢向前移動,從而可以避免配件2被彈出的瞬間就被收回。阻尼件76可以形成為環狀套設在轉動軸71上,安裝方便。另外,阻尼件76可以由橡膠材料制成,當然并不限于此,阻尼件76還可以由塑料等材料制成。

可選地,如圖16中所示,第一活動件72包括第一本體721、第二止抵部722和第三止抵部723,第一本體721可以為在水平面內延伸的平板結構,第二止抵部722和第三止抵部723間隔設在第一本體721上,第二止抵部722為形成在第一本體721的側壁上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凸起結構,當第一活動件72位于第一位置時,第二止抵部722 與發條盤41的外周壁止抵,發條盤41在推拉件422的驅動下轉動儲存能量,當第一活動件72位于第二位置時,第二止抵部722卡入卡口411內,發條盤41被鎖定,當第一活動件72位于第三位置時,第二止抵部722與發條盤41脫離,發條盤41可以在釋能狀態轉動。第三止抵部723可以為由第一本體721的邊緣向上延伸的翻邊結構,彈性件 74的兩端分別止抵在本體1和第三止抵部723上。

第二活動件73包括第二本體731和第四止抵部732,第二本體731可以為在水平面內延伸的平板結構,第四止抵部732為由第二本體731的邊緣向上延伸的翻邊結構,配件2的內端與第四止抵部732配合或分離。另外,如圖16所示,滑槽401可以形成在第二本體731上,凸柱402形成在第一本體721上。第一活動件72和第二活動件73 結構簡單,方便玩具100整體的裝配、并且玩具100整體操作可靠性高。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玩具100還包括第一觸發件5和翻轉件6,第一觸發件5可前后移動地設在本體1上,第一觸發件5與收放裝置4可配合或脫離,當收放裝置4將彈出后的配件2朝向本體1收回時,收放裝置4與第一觸發件5配合以驅動第一觸發件5移動,翻轉件6可翻轉地設在本體1底壁上,翻轉件6與第一觸發件5配合以將翻轉件6定位在本體1上,當第一觸發件5被觸發移動時,第一觸發件5和翻轉件 6彼此脫離,翻轉件6翻轉并與支撐面(支撐面可以為地面等)發生作用以帶動本體1 發生翻轉。

也就是說,當收放裝置4將配件2朝向本體收回時,第一觸發件5被觸發,第一觸發件5和翻轉件6彼此脫離,翻轉件6翻轉并與支撐面發生作用以帶動本體1發生翻轉。簡言之,當配件2朝向本體1收回的過程中,第一觸發件5被觸發,玩具100發生翻轉,由此可以增加玩具100的趣味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示例中,如圖3-圖4和圖11所示,玩具100包括第一觸發件5和翻轉件6,第一觸發件5可前后移動地設在本體1上,第一觸發件5可以設在傳動件423的前方,傳動件423上設有可驅動第一觸發件5移動的驅動部205,當發條盤41處于釋能狀態時,驅動部205與第一觸發件5配合以驅動第一觸發件5移動,翻轉件6可翻轉地設在本體1底壁上,翻轉件6與第一觸發件5配合以將翻轉件6定位在本體1上,當第一觸發件5被觸發移動時,第一觸發件5和翻轉件6彼此脫離,翻轉件 6翻轉并與支撐面(支撐面可以為地面等)發生作用以帶動本體1發生翻轉。也就是說,當發條盤41處于釋能狀態時,發條盤41帶動傳動件423轉動,此時配件2朝向本體1 收回,同時傳動件423在轉動的過程中,傳動件423上的驅動部205觸發第一觸發件5,驅動部205推動第一觸發件5向前移動,從而使得第一觸發件5和翻轉件6彼此脫離,翻轉件6翻轉并與支撐面發生作用以帶動本體1發生翻轉。

如圖12-圖13和圖20中所示,驅動部205可以為形成在傳動件423的外周壁上的凸起,第一觸發件5具有與驅動部205配合的第一止抵部51,第一止抵部51形成為由左向右傾斜的斜面,由此可以便于驅動部205和第一止抵部51之間的配合和分離,傳動件423傳動過程更加順暢。

進一步地,如圖3、圖11和圖12中所示,第一觸發件5和翻轉件6的其中一個上設有第一卡扣301且另一個上設有與第一卡扣301相適配的第一卡槽302,當第一觸發件5被觸發時,第一卡扣301和第一卡槽302脫離,由此翻轉件6和第一觸發件5脫離配合,翻轉件6翻轉并與支撐面發生作用以帶動本體1發生翻轉。

如圖24中所示,第一觸發件5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止抵部51形成在第一觸發件 5的后端,第一卡扣301形成在第一觸發件5的前端且沿向下延伸。如圖12所示,第一觸發件5的前端和本體1之間可以設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彈簧601,第一彈簧601 的前后兩端分別止抵在本體1和第一觸發件5的前端面上,在第一觸發件5被觸發后,其可以在第一彈簧601的驅動下復位。優選地,如圖24中所示,第一觸發件5的前端設有向前延伸的第一定位柱52,第一彈簧601的一端套設在第一定位柱52上,從而使得第一彈簧601的定位更加穩定。

如圖3-圖4中所示,翻轉件6可以通過轉軸和扭簧700可翻轉地定位在本體1底壁上,翻轉件6和扭簧700均可轉動地連接在轉軸上,扭簧700的一端與本體1底壁相連,另一端與翻轉件6相連,當翻轉件6被第一觸發件5鎖定時(如圖3)中所示,此時扭簧700儲存勢能;當翻轉件6解鎖時,翻轉件6在扭簧700的作用下翻轉180°,翻轉件6翻轉至如圖4中所示的位置處。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圖5所示,玩具100還包括變形部8和第二觸發件9,變形部8可變形地設在本體1上,變形部8具有第一形態(例如圖1中所示) 和第二形態(例如圖2中所示),第二觸發件9設在本體1上且可與變形部8配合或分離,當第二觸發件9與變形部8配合時,變形部8被定位在第一形態,當第二觸發件9 與變形部8分離時,變形部8變形為第二形態。

進一步地,如圖1-圖5所示,變形部8和第二觸發件9的其中一個上設有第二卡扣 303且另一個上設有與第二卡扣303相適配的第二卡槽,通過第二卡扣303和第二卡槽之間的配合可以將變形部8定位在第一形態,當第二卡扣303由第二卡槽內脫離時,變形部8變形為第二形態。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可選實施例中,如圖11中所示,第二觸發件9可前后移動地設在本體1上,第二觸發件9的至少一部分向下伸出本體1底壁,當翻轉件6翻轉時,翻轉件6的一部分與第二觸發件9配合以驅動第二觸發件9移動使得第二觸發件9與變形部8脫離。如圖25所示,第二觸發件9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卡扣303形成在第二觸發件9的前端且向上延伸,第二觸發件9的底壁上設有向下突出的第五止抵部91,且第五止抵部91由上向下傾斜延伸,第五止抵部91伸出本體1底壁,當翻轉件6翻轉時,第五止抵部91與翻轉件6止抵,并且驅動第二觸發件9向后移動,第二觸發件9和變形部8脫離,變形部8變形為第二形態。

優選地,第二觸發件9和本體1之間設有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彈簧,第二彈簧的兩端分別與第二觸發件9和本體1止抵,從而在第二觸發件9被觸發而向后移動后,其可以在第二彈簧的驅動下復位。如圖25中所示,第二觸發件9的后端設有向后延伸的第二定位柱92,第二彈簧的一端套設在第二定位柱92上,從而使得第二彈簧的定位更加穩定。

如圖5和圖6所示,本體1的底壁上設有在上下方向貫穿其厚度的第一穿過孔12 和第二穿過孔13,第一卡扣301穿過第一穿過孔12后與第一卡槽302配合,第五止抵部91穿過第二穿過孔13后伸出本體1底壁,第二穿過孔13形成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長條狀。

如圖6所示,翻轉件6上設有凸出部61,當翻轉件6翻轉時,翻轉件6上的凸出部 61與第五止抵部91配合,以驅動第二觸發件9向后移動使得第二觸發件9與變形部8 脫離,變形部8變形為第二形態。

如圖1-圖2中所示,變形部8可以包括沿第一變形部81和第二變形部82,第二變形部82設在第一變形部81的后部,第一變形部81和第二變形部82通過扭簧相連,第一變形部81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第三變形部83,第三變形部83可以為動物的翅膀的形狀,當然并不限于此,第三變形部83也通過扭簧與第一變形部81相連,當第二觸發件 9和變形部8配合時,變形部8位于如圖1中所示的第一形態,第一變形部81和第二變形部82大致位于同一平面內,第一變形部81兩側的第三變形部83也疊置在第一變形部81上,當第二觸發件9和變形部8脫離時,變形部8變形為如圖2中所示的第二形態,第一變形部81和第二變形部82呈倒“V”型,同時第一變形部81兩側的第三變形部83也展開(如同動物展開翅膀一樣)。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和圖11所示,玩具100還包括第一玩具盤 101,鎖定驅動機構3可上下移動地設在本體1上,本體1上設有用于夾持第一玩具盤 101的夾持口11,鎖定件31包括彼此相連的觸發部311和鎖定部312,鎖定部312可與配件2配合或脫離,觸發部311的底部延伸至夾持口11內,在夾持口11夾持第一玩具盤101時觸發部311被觸發而向上移動,鎖定部312與配件2脫離以釋放配件2。具體地,在夾持口11夾持第一玩具盤101時,第一玩具盤101將會與觸發部311接觸,并且將會推動觸發部311向上移動,鎖定部312與配件2脫離,配件2被釋放。

夾持口11處可以設有第一磁鐵102,第一玩具盤101為可與第一磁鐵102吸附的磁性件,這樣第一玩具盤101可以被第一磁鐵102吸入夾持口11內。如圖11所示,第一磁鐵102可以鄰近夾持口11設置,從而使得第一玩具盤101更易被吸入夾持口11內。

進一步地,如圖11、圖22-圖23所示,觸發部311位于鎖定部312的下方且觸發部 311由上向下傾斜延伸,鎖定部312形成為通孔,配件2包括與鎖定部312配合或者脫離的配合部21,配合部21上設有凹槽211,通孔的內壁與凹槽211配合以將配件2鎖止在本體1上,在觸發部311被觸發時通孔的內壁與凹槽211脫離以釋放配件2。

需要說明的是,夾持口11在本體1上的位置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任意設定,例如可以設在本體1的前部、后部、左側、右側、頂部或底部等,夾持口11夾持第一玩具盤101可以通過手動將第一玩具盤101插入夾持口11內,也可以通過移動本體1或移動第一玩具盤101,從而自動夾持第一玩具盤101。

例如,在圖2和圖11所示的示例中,鎖定驅動機構3可上下移動地設在本體1的前部,本體1的前部設有用于夾持第一玩具盤101的夾持口11,在玩耍時,可以將第一玩具盤101放置在本體1的前方,然后朝向第一玩具盤101的方向推動本體1,從而在本體1和第一玩具盤101相互接觸或鄰近時第一玩具盤101自動夾持到夾持口11內;同樣地,還可以將本體1放置于支撐面上,然后將第一玩具盤101朝向本體1的夾持口11 方向推動或彈射,當本體1和第一玩具盤101相互接觸或鄰近時第一玩具盤101自動夾持到夾持口11內,玩具100的趣味性更高,玩法更加多樣化。通過移動本體1或移動第一玩具盤101而將第一玩具盤101自動夾持到夾持口11內,可以鍛煉小朋友的手腦協調能力,提高小朋友的方向感和力度感等的控制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當將第一玩具盤101由夾持口11內取出時,可以采用任何方式驅動鎖定件31復位。例如,可以向下按壓手動推動鎖定件31復位,或者還可以在鎖定件31 和本體1之間設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彈簧602(如圖7和圖9所示),第三彈簧602 的兩端分別止抵在鎖定件31和本體1之間,鎖定件31可以在第三彈簧602的驅動下自動復位。

可選地,如圖7和圖9所示,驅動件32可以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彈簧,彈簧的兩端分別止抵在本體1和配件2上,當配件2被鎖定在本體1上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當配件2解鎖時,配件2在彈簧的作用下彈出。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玩具100還包括第二玩具盤103,第二玩具盤103 適于放置于支撐面上(例如地面等),當配件2彈出本體1后可與第二玩具盤103配合,由此可以增加玩具100的趣味性。

例如,在圖2和圖15所示的示例中,配件2的外端設有第二磁鐵104,第二玩具盤 103為可與第二磁鐵104吸附的磁性件,當配件2彈出本體1后可與第二玩具盤103吸附,由此可以增加玩具100的趣味性。當然,配件2和第二玩具盤103之間的配合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配件2上可設有卡爪部,當配件2彈出本體1后,可將第二玩具盤 103夾持在卡爪部內,配件2和第二玩具盤103之間的配合方式更加多樣化。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圖2所示,玩具100可以為玩具車,本體1 為車體,車體上設有可驅動車體移動的車輪800,玩具車可以在支撐面上滑動,從而可以增加玩具100的趣味性。

下面參考圖1-圖27以玩具100為玩具車為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100的具體玩法進行詳細描述,其中玩具車100包括上述的車體1、配件2、鎖定驅動機構3、收放裝置4、第一觸發件5、翻轉件6、發條盤鎖定機構7、變形部8、第二觸發件9、第一玩具盤101、第一磁鐵102、第二磁鐵104和第二玩具盤103,變形部8具有第一形態和第二形態。

首先將第一玩具盤101和第二玩具盤103分別由夾持口11和配件2上取下并放置于支撐面上(例如地面等),此時鎖定件31在第三彈簧602的作用自動下移動復位,然后將配件2安裝到車體1上,此時配件2的內端將會與第二活動件73的第四止抵部732 止抵,并推動第二活動件73向鄰近發條盤41的鄰近位置(向后)移動,此時第一活動件72也向后移動至第一位置處,此時第一活動件72的第二止抵部722與發條盤41的外周壁止抵,配件2的凹槽211與鎖定件31的通孔內壁配合以將配件2鎖止在車體1上;然后朝向抽出位置(向后)拉動推拉件422,推拉件422上的齒條部202與齒輪421嚙合以帶動齒輪421轉動,當齒輪421轉動至第一限位部203和第二限位部204相互止抵位置時,齒輪421將會帶動傳動件423和發條盤41轉動,此時發條盤41儲存能量,發條盤41和配件2之間的連接線201被放松,當發條盤41轉動至其卡口411和第二止抵部722相互配合狀態時,發條盤41被鎖定在該位置處,發條盤41不會轉動,此時第一活動件72位于第二位置處(如圖7-圖8中所示),當發條盤41被鎖定后推拉件422將在復位彈簧424的作用下復位至收回位置(如圖14中所示),在上述過程中傳動件423 上的驅動部205與第一觸發件5為脫離狀態,第一觸發件5不會被觸發移動,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驅動部205與第一觸發件5為脫離狀態指的是驅動部205與第一觸發件5之間不產生相互作用的狀態,具體地,驅動部205與第一觸發件5之間可以為分離狀態,或者驅動部205與第一觸發件5相互接觸但并不產生止抵作用的狀態。

接著可以轉動翻轉件6,使翻轉件6與第一觸發件5配合以將翻轉件6水平定位在車體1上,另外將玩具車100的變形部8收合為如圖1中所示的第一形態,使第二觸發件9與變形部8配合以將變形部8鎖定在第一形態。

然后將玩具車100朝向第一玩具盤101發射或推動,車體1上的第一磁鐵102將第一玩具盤101吸入夾持口11內,此時第一玩具盤101將會觸碰到鎖定件31的觸發部311,鎖定件31整體向上移動,鎖定件31將配件2釋放,配件2在驅動件32的驅動下彈出,配件2被彈出的長度與連接線201被放松的長度相等,配件2在彈出車體1的同時將會吸附第二玩具盤103。

在配件2被釋放射出后,第二活動件73將會在復位裝置75的驅動下復位至遠離發條盤41的遠離位置(如圖9-圖10所示),同時第一活動件72將在第二活動件73的驅動下運動至第三位置處,此時第一活動件72與發條盤41分離,發條盤41在釋能狀態下轉動釋放能量,同時連接線201被收回,從而將配件2拉回車體1。

發條盤41在釋能狀態下轉動時,除了將配件2收回車體1,傳動件423上的驅動部 205將會和第一觸發件5的第一止抵部51止抵(如圖13所示),第一觸發件5將會朝向車體1前端移動,從而使第一卡扣301與翻轉件6上的第一卡槽302脫離,翻轉件6 在扭簧的作用下朝向車體1后方翻轉并與支撐面發生作用以帶動車體1發生翻轉。

翻轉件6翻轉180°后,翻轉件6上的凸出部61將與第二觸發件9的第五止抵部91 止抵,并驅動第二觸發件9向后移動,由此第二觸發件9與變形部8脫離配合,變形部 8被解鎖變形為第二形態。

該玩具車100可供一個小朋友單獨玩耍,也可以供多個小朋友同時玩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車100,通過設置收放裝置4,在配件2被彈出后可將配件2收回車體1,不需要手動拾取彈出后的配件2,從而可以方便小朋友的玩耍,提高小朋友玩耍的興趣,并且配件2不容易丟失。另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玩具車100,不僅可以向前彈射配件2,還可以進行翻轉和變形,從而可以增加玩具車100的趣味性。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布县| 探索| 北辰区| 土默特左旗| 雷州市| 喀喇沁旗| 化州市| 杭锦后旗| 随州市| 康马县| 互助| 金乡县| 屯留县| 望城县| 朝阳区| 嘉荫县| 奉节县| 比如县| 阿拉尔市| 北安市| 九江县| 菏泽市| 象州县| 北碚区| 仲巴县| 丹凤县| 临泽县| 扎囊县| 余庆县| 稻城县| 兴仁县| 江北区| 嘉鱼县| 瑞昌市| 哈尔滨市| 北宁市| 辛集市| 崇信县| 邢台市| 哈巴河县| 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