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腕關節康復機構以及康復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492361閱讀:462來源:國知局
一種腕關節康復機構以及康復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腕關節康復機構以及康復裝置。



背景技術:

多功能上肢綜合訓練系統是通過不斷遞增阻力,運用運動力學、人體上肢運動軌跡原理,模擬手部關節活動,腕部關節活動及上肢運動軌跡,采用主動訓練模式,輔助手部功能障礙、腕部功能障礙及上肢活動受阻的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多功能上肢綜合訓練系統可用于神經康復、骨科康復和老年康復中的手功能訓練、上肢功能訓練。通過阻力遞增訓練,有效改善手部功能、上肢功能,增強其活動度、肌力、耐力,改善手部本體感覺功能,協調上肢活動功能,加快神經肌肉系統受損功能的修復,改善不同肌肉群間的反應能力。

但是,上肢康復訓練畢竟是一種以醫學理論為依據,并屬于科學的訓練方式,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訓練,所以一般情況下,這種康復訓練都會請專業的醫生全程陪護下進行,一旦訓練的動作或方式錯誤,有可能會造成適得其反的作用,更延長了恢復周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腕關節康復機構以及康復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由于患者對康復訓練不熟悉,一旦訓練的動作或方式錯誤,就會造成適得其反的作用,延長了恢復周期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腕關節康復機構,包括腕關節底板、腕關節墊板、腕關節擺板、腕關節持握部以及用于與配重機構連接的拉力線;

所述腕關節墊板通過支撐體固定設置在所述腕關節底板上,所述腕關節擺板與所述腕關節墊板的前端樞接,所述腕關節持握部設置在所述腕關節擺板的頂面;

所述拉力線的配重端與適配的配重機構連接,所述拉力線的操作端沿所述腕關節墊板的下方自后端至前端穿過并與所述腕關節擺板連接。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腕關節底板上還設置有拉力線導向單元;

所述拉力線導向單元包括導輪和導輪底座,所述導輪通過所述導輪底座定軸轉動設置;

其中,所述拉力線的操作端沿所述腕關節墊板的下方自后端至前端穿過包括:

所述拉力線的操作端自所述腕關節墊板的后端延伸至所述導輪的下側,并從導輪的下側繞出延伸至所述腕關節墊板的前端。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導輪底座包括底座左板和底座右板,所述導輪定軸轉動的設置在所述底座左板和所述底座右板之間;

其中,所述底座左板與所述底座右板之間形成導向通道。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支撐體包括左側立板和右側立板;

所述左側立板與所述右側立板分別設置在所述腕關節墊板的兩側,用于將所述腕關節墊板固定在所述腕關節底板上;

且,所述腕關節墊板、所述腕關節底板、所述左側立板以及所述右側立板之間形成了可穿過所述拉力線的過線通道。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腕關節擺板通過轉軸與所述腕關節墊板的前端相對轉動連接。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腕關節底板上設置有螺紋孔,用于螺紋固定所述腕關節底板。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拉力線包括彈性拉力線。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康復裝置,包括配重機構、桌板以及所述腕關節康復機構;

所述配重機構與所述腕關節康復機構均固定設置在所述桌板上,且所述腕關節康復機構的拉力線與所述配重機構上的配重塊連接。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康復裝置還包括機構固定座,所述機構固定座設置在所述桌板上;

其中,所述配重機構設置在所述桌板的中央,所述機構固定座位于所述配重機構的周圍;

所述腕關節康復機構可拆卸設置在所述桌板的邊沿。

進一步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桌板上還設置有拇指力量康復機構、前臂康復機構、手指對稱康復機構、手指伸展康復機構、腕伸屈康復機構、手指抓握康復機構、手指捏力康復機構、手掌抓握康復機構、手指伸屈康復機構和手柄提拉康復機構;

所述拇指力量康復機構、所述前臂康復機構、所述手指對稱康復機構、所述手指伸展康復機構、所述腕伸屈康復機構、所述手指抓握康復機構、所述手指捏力康復機構、所述手掌抓握康復機構、所述手指伸屈康復機構和所述手柄提拉康復機構位于所述桌板的邊沿。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該腕關節康復機構中的腕關節墊板可以為患者的手提供搭放的位置,并通過支撐體固定支撐在腕關節底板上,將所述拉力線的操作端從腕關節墊板的下方穿過,并自腕關節墊板的后端延伸至前端并與位于腕關節墊板前端的腕關節擺板相連接,由于所述腕關節擺板是樞接在所述腕關節墊板的前端的,所以配重機構就會對腕關節擺板形成一定的阻力,拉動腕關節擺板向下擺動;而患者便可以握住腕關節擺板上的腕關節持握部,上下擺動腕關節擺板,并通過配重機構形成的阻力來鍛煉手腕的轉動能力。

患者也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配重塊來調整拉力線所承受的阻力大小,針對患者的不同恢復階段來練習手腕的轉動動作,訓練并恢復手腕的力量和活動度;重要的是,這種方式主要是通過阻力遞增使患者來進行主動訓練,可以通過患者主動意識來鍛煉手部的活動度,能夠有效改善手部本體的感覺功能,增強上肢及手部活動度、肌力、耐力,加快神經肌肉受損功能恢復。

并且,包含了所述前臂康復機構的康復裝置具有多種訓練模式,可根據不同的訓練模式與配重機構搭配來同時訓練多人,通過配重機構就可以根據患者所處的不同康復階段來調整不同阻力級別,適應患者更廣。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腕關節康復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腕關節康復機構的使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腕關節康復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腕關節康復機構的使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配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康復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1-腕關節底板;2-腕關節墊板;3-腕關節擺板;4-配重機構;5-拉力線;8-桌板;11-螺紋孔;21-前端;22-后端;31-腕關節持握部;32-頂面;33-轉軸;51-配重端;52-操作端;61-導輪;62-導輪底座;63-左側立板;64-右側立板;621-底座左板;622-底座右板;71-拇指力量康復機構;72-前臂康復機構;73-手指對稱康復機構;74-手指伸展康復機構;75-腕關節康復機構;76-腕伸屈康復機構;77-手指抓握康復機構;78-手指捏力康復機構;79-手掌抓握康復機構;710-手指伸屈康復機構;711-手柄提拉康復機構;81-機構固定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腕關節康復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腕關節康復機構的使用結構示意圖。

首先,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腕關節康復機構,包括腕關節底板1、腕關節墊板2、腕關節擺板3、腕關節持握部31以及用于與配重機構4連接的拉力線5;

所述腕關節墊板2通過支撐體固定設置在所述腕關節底板1上,所述腕關節擺板3與所述腕關節墊板2的前端21樞接,所述腕關節持握部31設置在所述腕關節擺板3的頂面32;

所述拉力線5的配重端51與適配的配重機構4連接,所述拉力線5的操作端52沿所述腕關節墊板2的下方自后端22至前端21穿過并與所述腕關節擺板3連接。

在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腕關節康復機構75由腕關節底板1、腕關節墊板2、腕關節擺板3、腕關節持握部31以及用于與配重機構4連接的拉力線5組成,其中的腕關節墊板2可以為患者的手提供搭放的位置,并通過支撐體固定支撐在腕關節底板1上。患者在進行康復訓練的時候,可以將所述拉力線5的操作端52從腕關節墊板2的下方穿過,并自腕關節墊板2的后端22延伸至前端21,與位于腕關節墊板2前端21的腕關節擺板3相連接。

由于所述腕關節擺板3是樞接在所述腕關節墊板2的前端21的,所以配重機構4就會對腕關節擺板3形成一定的阻力,拉動腕關節擺板3向下擺動,而患者便可以握住腕關節擺板3上的腕關節持握部31,上下擺動腕關節擺板3,練習手腕的轉動能力,所述配重機構4形成的阻力便可以對手腕的轉動施加一定的阻力,進而便可以使患者主動的去克服這種阻力,以主動動作的方式來鍛煉手腕的轉動能力。

在使用的過程中,患者也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配重塊來調整拉力線5所承受的阻力大小,針對患者的不同恢復階段來練習手腕的轉動動作,訓練并恢復手腕的力量和活動度。

重要的是,上述這種通過配重機構4增大或減小阻力的方式,主要是通過阻力遞增使患者來進行主動訓練,可以通過患者主動意識來鍛煉手部的活動度,能夠有效改善手部本體的感覺功能,增強上肢及手部活動度、肌力、耐力,加快神經肌肉受損功能恢復。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腕關節康復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提供的腕關節康復機構的使用結構示意圖。

如圖3和圖4所示,進一步的,所述腕關節底板1上還設置有拉力線導向單元;

所述拉力線導向單元包括導輪61和導輪底座62,所述導輪61通過所述導輪底座62定軸轉動設置;

其中,所述拉力線5的操作端52沿所述腕關節墊板2的下方自后端22至前端21穿過包括:

所述拉力線5的操作端52自所述腕關節墊板2的后端22延伸至所述導輪61的下側,并從導輪61的下側繞出延伸至所述腕關節墊板2的前端21。

通過設置了拉力線導向單元,便可以對拉力線5的拉伸方向形成限制,防止由于施加力的不平均而造成拉力線5的跑偏或者腕關節擺板3的受力偏移,對患者的康復訓練或腕關節擺板3的使用壽命造成影響。

繼續參考圖3和圖4,所述導輪底座62包括底座左板621和底座右板622,所述導輪61定軸轉動的設置在所述底座左板621和所述底座右板622之間;

其中,所述底座左板621與所述底座右板622之間形成導向通道,導向通道可以進一步的限制拉力線5跑偏。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體包括左側立板63和右側立板64;

所述左側立板63與所述右側立板64分別設置在所述腕關節墊板2的兩側,用于將所述腕關節墊板2固定在所述腕關節底板1上;

且,所述腕關節墊板2、所述腕關節底板1、所述左側立板63以及所述右側立板64之間形成了可穿過所述拉力線5的過線通道。

通過這種結構,當腕關節康復機構75使用完畢,需要收納的時候,將支撐體拆卸開來,分為左側立板63和右側立板64,就可以將左側立板63和右側立板64與腕關節墊板2、所述腕關節底板1疊放在一起,節省空間,拆卸方便。

進一步的,所述腕關節擺板3通過轉軸33與所述腕關節墊板2的前端21相對轉動連接。前文所述的腕關節擺板3與所述腕關節墊板2是樞接連接的,通過樞接連接可以任意調整腕關節擺板3的擺動方向,進而訓練手腕的擺動。但是,為了提高康復訓練的穩定效果,在一個實施例中,選取了腕關節擺板3通過轉軸33與所述腕關節墊板2的結構,使腕關節擺板3只能夠相對于腕關節墊板2沿轉軸33的軸線轉動,使其具有上下擺動的效果,這樣就能夠針對性的訓練手腕上下擺動的動作,更具有針對性,并且提高了康復訓練的穩定性。

進一步的,所述腕關節底板1上設置有螺紋孔11,用于螺紋固定所述腕關節底板1。

進一步的,所述拉力線5包括彈性拉力線。使用彈性拉力線可以與配重機構4進行配合,采用彈力適配的橡膠繩等具有彈力的線,通過彈性拉力線與配重機構4中的配重塊雙重復合施加阻力的效果,二維的調整阻力的大小,這樣施加的阻力就會介于配重塊重量的倍數之間,使阻力的調節更加靈敏,適用性更廣。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配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康復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5和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康復裝置,包括配重機構4、桌板8以及所述腕關節康復機構75;

所述配重機構4與所述腕關節康復機構75均固定設置在所述桌板8上,且所述腕關節康復機構75的拉力線5與所述配重機構4上的配重塊連接。

由于所述腕關節康復機構75的具體結構、功能原理以及技術效果已經在前文詳述,在此便不再贅述。任何有關于所述腕關節康復機構75的技術內容均可參考前文記載。

進一步的,康復裝置還包括機構固定座81,所述機構固定座81設置在所述桌板8上;

其中,所述配重機構4設置在所述桌板8的中央,所述機構固定座81位于所述配重機構4的周圍;

所述腕關節康復機構75可拆卸設置在所述桌板8的邊沿。

進一步的,所述桌板8上還設置有拇指力量康復機構71、前臂康復機構72、手指對稱康復機構73、手指伸展康復機構74、腕伸屈康復機構76、手指抓握康復機構77、手指捏力康復機構78、手掌抓握康復機構79、手指伸屈康復機構710和手柄提拉康復機構711;

所述拇指力量康復機構71、所述前臂康復機構72、所述手指對稱康復機構73、所述手指伸展康復機構74、所述腕伸屈康復機構76、所述手指抓握康復機構77、所述手指捏力康復機構78、所述手掌抓握康復機構79、所述手指伸屈康復機構710和所述手柄提拉康復機構711位于所述桌板8的邊沿。

其中,包含了所述拇指力量康復機構71、前臂康復機構72、手指對稱康復機構73、手指伸展康復機構74、腕關節康復機構75、腕伸屈康復機構76、手指抓握康復機構77、手指捏力康復機構78、手掌抓握康復機構79、手指伸屈康復機構710和手柄提拉康復機構711的康復裝置具有多種訓練模式,可根據不同的訓練模式與配重機構4搭配來同時訓練多人,通過配重機構4就可以根據患者所處的不同康復階段來調整不同阻力級別,適應患者更廣。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襄城县| 奎屯市| 湖州市| 南京市| 玛纳斯县| 晋州市| 通江县| 南陵县| 昌宁县| 高淳县| 筠连县| 郓城县| 吴桥县| 张家界市| 云南省| 丘北县| 永嘉县| 天峨县| 台江县| 绥芬河市| 丘北县| 古浪县| 阜新市| 隆回县| 工布江达县| 南汇区| 杭州市| 湖北省| 商南县| 健康| 仙居县| 石城县| 惠来县| 望谟县| 宝鸡市| 玛曲县| 喀喇| 航空| 赤水市| 毕节市|